第一节 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3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播
分类号: I059.9
页数: 6
摘要: 第一节传播吉安市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上利玛窦派人來今吉安县境毛山岭、舍卜村等地建犬主堂。道光二十五年前,江西犬主教先后属南京、福建、浙江教区管辖,归 法国巴黎遣使会管辖。道光二十五年,江西天主教会组织从浙江教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江西教 区。光绪五年,江西分为赣北(九江)、赣南(占安)两个教区。赣南(占安)教区第一任主教是法 国籍传教士王吾伯。1921年.复将占、 南、赣、宁四个教区并为吉安、赣南两个教区.徐仍任吉安教区主教徐故后,意籍神甫梅雅谊于1929年2月]7日继任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中共卜一届三中全会
关键词: 宗教 天主教

内容

第一节传播吉安市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上利玛窦(Mathew Riwi)派人來今吉安县境毛山岭、舍卜村等地建犬主堂。 清初,在吉安城西关仓口、南关新码头等地建立教堂"康熙三十::年(1693),吉安还有一方济各会圣堂 一座,由哈涅茨(Hanez)管理。道光二十五年(1845 )前,江西犬主教先后属南京、福建、浙江教区管辖,归 法国巴黎遣使会管辖。道光二十五年,江西天主教会组织从浙江教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江西教 区。光绪五年(1879),江西分为赣北(九江)、赣南(占安)两个教区。赣南(占安)教区第一任主教是法 国籍传教士王吾伯(Adrien Rouger)。后因教徒增多,辖区辽阔,管理困难,遂将赣南(吉安)的教务划给 意大利都灵遣使会管辖,分别成立存安、南安、赣州、宁都四个教区,由法籍主教顾棋衡(Auguste Coqset) 代理此四区主教,后因顾调往止定府任主教,意籍神甫徐则麟(Ci.-en )升为四[X主教„ 1921年.复将占、 南、赣、宁四个教区并为吉安、赣南两个教区.徐仍任吉安教区主教徐故后,意籍神甫梅雅谊(Gajetan Mignoni)于1929年2月]7日继任主教。
  1930年10月,红军攻下吉安,梅雅i宜与5名外国籍神父和8名外国籍仁爱会修女曾被押往占安县 东固根据地,后因红军战事紧张.不便看押而释放。抗H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一度将梅雅谊匸教和所有 外国籍祖父集中到万安县监禁。抗日战争胜利后,梅雅谊回到吉安,先后组成“圣体军”、“圣母会”等组 织。1946年2月,上新码头教堂部分教徒在神父刘晖玄的唆使F,另立门户,成立“占安圣母会”。该会 有理事长1人,理事7人;监事长1人,监事3人;设总务、宣传两个组,进行宗教活动。该会后仍属吉安 市天主教o 1948年3月以前,吉安教区为代牧区,主教为代牧主教,其后为正式教区,主教为正权主教。 1952年5月,吉安教区和南昌教区合并为一个教区,沿袭至今。新中国建立初期.吉安市有天主教徒600 人,其中主教3人,神父14人,修士 20人,修女15人,平信徒550人o 1992年有教徒328人。2000年, 吉安市有教徒约400人。新中国建立前,西方列强在宗教领域,凭借其实力控制着人、财、物实权。教内重大教务活动和人事 安排,非外籍神职人员莫属o教区的划分和修会的设立,属罗马教廷传讯部统管,主教人选由“教宗”决 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吉安教区的男女教徒,都分别为意遣使会(男)、仁爱会(女)会员。他们在教区 内归主教领导,在生活上要遵守遣使会和仁爱会会规。
  1950年4月,中共吉安市委统战部在宣圣会礼拜堂召开“三自”运动动员会° 1951年5月,梅雅谊 离境冋国"1952年5月,吉安教区外籍传教t:全部离境回国。由外国籍神父控制的反动组织“圣体军” 和“儿童圣体军”遭取缔。1954年初,成V.占安市天主教三自革新筹备委员会,不久改名为吉安市天主 教反帝爱国会。从此,吉安市天主教清除了帝国主义的影响,实现了自办教会的“三自”方针,领导权掌 握在市内教徒手里。1956年更名吉安市犬卞教教友爱国会,1960年定名吉安市天主教爱国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吉安市天主教爱国会解散° 1986年恢复吉安市天主教爱国会,同时选举以易 秀英为主任,陈彬、王维笃为副主任,郑南个、刘世洁、罗志道、谢清华、李萍波、杨长英、伍冬姑、陈茂廷、 袁吉华为委员的委员会。易秀英并任市政协常委、省天主教爱国会副主任、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中国天 主教爱国会委员等职务,参与市政的协商、管理天主教教务工作。
  1998年F半年,进行换届选举,选出以陈斐远为主任,陈彬、何振雄为副主任,徐招宝、谢金荣、胡德 明、敖[司权、谢美云、高金花为委员的委员会,管理教务:1999年4月.李显庆调至吉安市天主教为神父 因换届选举当选的主任离职,故补选李显庆为主任。
  新中国建立前,吉安有3名神父、5名修女被送至浙江省泰兴县乍浦陈山天主堂遣使会修院学习,后 转意大利都灵遣使会总会发愿入会。
  新中国建、'/: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宗教rmi的政策,允许人民群众在自愿的原则下信仰天主教,加入 天主教;允许犬±教徒在拥护人民政权、服从政府法令、执行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允许他们崇尚天主教的伦理道德,信奉天主教的宗教礼仪。“文化大革命”期间,教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和 破坏,教堂被封闭、占用,教职人员和爱国会工作人员被当作“牛鬼蛇神”清除出教堂,正常的宗教活动已 无法开展,只有一些虔诚的教徒仍然秘密在家中过宗教活动,公开的宗教传播活动已绝迹。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召开后,拨乱反正,共产党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贯彻执行。1986年仓口天主教堂修复一新。在 犬主教爱国会的主持下,全市天主教徒均恢复了正常的宗教生活o 1991年7月,市天主教爱国会成立了 “唱经班”和“教义教理学习班”,每逢星期U和星期--、三、五晚上组织平信徒唱“圣歌”、学“教义教理”。 市天主教爱国会除组织市区教徒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外,还经常与外地教友进行交往。1986年,主任委 员易秀英出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四届代表会和中国天主教第三届教务委员代表会。1987年,易秀英 9教友陈彬、谢金荣出席江西省大主教笫四届爱国会暨天主教第二届教务委员会代表大会。1987〜 1989年,匚次接待台湾台北-•教堂的方济各神父(占安市人)回市探亲”1991年1月7日,台湾台北一 教堂张安当神父在吉安市天主堂与平信徒同堂念经1987〜1991年,市天主教爱国会先后接待了华东 六省一市及余山修院董事会董事、主教、神父及教友参观团;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教务委员会主任、主教代 表团团长宗怀德及10多个省的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浙江省杭州市朱峰青主教及其率领的修女。宗怀 德、朱峰青均在仓口天主教圣约瑟堂主持弥撒大礼:嗣后,多次派人到省天主教参加“晋铎”(修道院学 生学习完后晋升神父)活动及参加石城、犬窝里“开口”(建堂)典礼。
  天主教除进行宗教活动外,还进行了一些社会活动。民国初年,创办红十字会吉安分会;抗日战争 胜利后,经营小型农场。1954年,占安市平信徒仇筠琴、杨厚福代表市犬主教青年参加江西省首届青年 代表大会;同年和次年,市天主教反帝爱国会主任应鸿范神父及教友易秀英等5人先后到上海、武汉参 观苏联经济建设展览。在1958年”大跃进”中,市天主教全体信徒参加大炼钢铁活动o 1991年,市天主 教全体信徒积极参加救济水灾捐献活动"同年,乎信徒李居白参加《江西省宗教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的 “犬主教草基督教章编纂T-作会议”.200()年X丿].教徒刘科显当选为吉安市政协委员。吉安市现冇 犬主教徒1000余人。吉安县新中国建立前,吉安县乡村冇冷家坊、碧下、固江、永阳、横江、新塘口、I:太岭、永和、庙下、新安、富 田、沙背等分堂.教友1300多八.男女信众1300()多人1923年.恵大利主教梅雅谊在吉安县发展教徒 976人,修女19人。吉安解放后,人们对天主教的信仰H渐淡薄.信教人数逐渐减少"1956年,固江镇、 枫浬乡、丁塘乡、白沙乡、庙前乡、陂头乡还有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全县剩有4座教堂,神职人员6名,教 徒256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停止。中共卜一届三中全会后,天主教恢复活动。至1985年, 仅文陂乡就有13名信徒。
  吉水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天主教传入吉水。第-个传教上叫伯神父(译名万其哥),意大利人,他于 民国初冋国。随后法国德神父在县城建了大主堂(今县医院内),1921年徳神父冋国民由法国戴斐理 接替。戴于1929年去占安后,教务由吉安兼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由荷人步律格任神父。步 于1941年去吉安,改由意大利人潘博德任神父。潘在县城建了女教堂。抗日战争胜利后,潘任吉安神 父"吉水县教务由石安当(意大利人)与黎振铎(清江人)共同负f 1951年因行安当为外籍神父被遣 返,黎神父…人权理教务,黎迁往水南教堂,管理全县教务自县城建天主教堂后,水南、白沙、阜田和丁江的H富锻、白水的花树下、富滩的田锻等处,陆续建起 了教堂或教坛。
  水南天主堂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曾派谢樗佐(永新人)为神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一开始 谢即离上,水南教务由苕水、占安、永丰等地兼管。当潘博德、石安当在吉水任职时,毎年去水南教堂巡 冋儿次"抗L1战争胜利后,黎振铎为水南神父.同时兼助石安当管理全县教务。黎住水南,经常巡回全 县o新中国建立后,黎以宗教界身份,被邀请列席参加县政协委员会议,并山政府发给工活费,准他继续 传教.黎于1968年病逝于水南,阜田天主教堂,•向没仃$职神父,受县教堂神父巡冋指导,有时召集教徒履行对犬主做礼拜,接 受犬主对教徒的洗礼'新中国建立后,吉水县大部分教徒已经不参加天主教活动,但客居吉水县的粤民中天主教徒较多。 据1966年前统计,全县有天主教徒250()余人,葛山棚下村就有粤民教徒27()人,他们彳社往将出生两三天 的小孩洗礼收为教徒"据统计,1985年全县仃教徒1004人.1985年,葛山棚下的教徒被邀请到古安参加■次大礼拜.峡江县清光绪「六年(1890),犬主教传入峡江,直接受樟树镇的天主堂管辖。光绪二十四年,在县城坊牌 下(今县城横街义井头附近)设天卞堂;并附设教会学校1所 每年冇主教和神父从樟树镇来峡江辅导 并做“礼拜”。清末,来峡江讲经、检查教务的先后有梅堂声、马神父、樊主教等3人(当时称为“先生”), 他们管理教会,也管理学校。教会学校每年读经2 ~3个月,主要为宣传教义,发展教徒。20世纪30年 代中期,教会学校停办、1943年林神父(意大利人)到峡江.因教务衰败,教徒寥寥无几,仅在县城呆了 2 天即离去。据1944年调查统计.天主堂有房屋6间,土地2亩.全县有教徒63人(其中女13人),主要集 中于县城一带1945年,天主教活动停止。
  新干县清光绪十一年(1885 ),神父梅•坦司(法国人)来新干传教,嗣后续有神父来此传教。1914年在县 城北门铁炉巷建天主堂1所.并在善政的大洲街、香炉岗(均在今沂江乡境)等地占有土地.继之,天主 教势力扩张到漂江、荷浦、七琴、鸡峰等地,并在这些地方建也教堂8所,发展教徒2000余人。传教方式主要是按教规盯丨I做“弥撒”。1951年全县犬主教登记教徒15人,余皆自己退出教会组织 主持教务的 神父意大利石安德及天津籍修女1人,均于1952年返冋原籍,大左教从此解散”永丰县清光绪六年(1880),法国籍神父戴斐理来永£传播犬主教"开始在上滩村(今属坑田乡)建&教堂 1所.光绪十-年在县城匚西坊建立教堂1所..1921年,由瑞士籍神父德施布在县城教堂增设经堂2栋, 接着在沙溪墟建立教堂1所"山教徒宁衍里倡议,在藤田老墟建教堂1所。县内犬左教均由外籍神父 主持。先后来县传教的还有法国神父董某、荷'7神父步律格,但步律格凭借教会势力包打官司,欺斥人 民群众。县内天主教属罗马公教江西教区吉安分区。自1925年后,始派中国籍神父来县管理,并曾开 办方济小学1930年,在县教堂增建女经堂2栋”先后派来的中国籍神父是罗某(江西永新人)、陈维 真、黎振铎(均71'.西清江人)、杨志荣(71:西丰城人)等,其中陈维貞刈于勾结国民党当局残杀红军战I:, 「1951年在遂川县被镇压,县城教堂由神父主持礼拜、念经、做弥撒。一年之中举行耶稣复活、圣神降临、圣母升天、耶稣圣诞 四次大瞻礼,届时全县教徒会集县教堂,仪式隆重,最盛时达千人。县以下分堂,只有神父下去时才集合 教徒念经、做弥撒。教徒较集中之处,有上滩、沙园、柴源、青山、老山坑等村。
  新中国建也前,全县有教徒656人,分布在15个乡镇o 1951年,仃教徒591人,男281人,女310人。 神父杨志宗以“总堂经费停顿”为由,中请迁居I:滩,放弃县堂,交出方济小学,犬左教活动表面停止,实 际仍在继续」杨志宗活动于上滩,刘晖玄(原吉安总堂神甫,因参加“圣母军”被判刑,服刑期间因病保外 就医.于1956年遣送回家乡沙园)活动于沙园,两处教徒有所发展.原有教徒122人.至1965年8月,死 亡12人,迁出12人,而教徒却增至135人,没冇神父活动之处,则教徒没有发展° 1981年,崇仁县犬主 教徒曾锦穆来沙园传教,发展教徒3()余A., 1985年,沙园、上滩、老山坑等村有教徒20()余人。
  泰和县清咸丰三年(1853), —名法籍神父从兴国来N亭乡小瀚村(今属冠朝乡)建大主教堂,办教会,在朱、 胡二姓中和邻近的大冈村发展教徒百余人,同治兀年(1862), a亭乡竹山村也建教堂,发展教徒近 仃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神父曾日主持泰和大主教教务,在县城东门建县犬主教总堂3 1915年,教 堂被洪水冲毁o 1916〜1920年,在县城北门重建县总堂(今县广播站内),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 设男女经堂,有神父1人、助理传教1.-2人、修女2人.并设养老院、救济院、育婴院和圣经学院.1923年,县总堂拨银洋300元资助高行乡的白竹山、毛家、氏缶村各建教堂1所,发展教徒200余 人,传教活动遍及碧溪、陇背、石坪、三峰、江边、高市等Mo 1926年,县总堂拨款资助仁问乡罗家村(今万 合乡)建教堂,发展教徒数10人,传教活动遍及店边、哨峰、集义、罗家坏- -带o 1930年,多数教民就地参 加革命活动。1933年,圣经学校改名为私立三德小学:并拨款重建田西教堂,恢复传教活动。
  泰和天主教原属赣州教区,1927年改属吉安教区先后来县主持教务和传教的屮外神父有:金神父 (名字及籍贯不详)、梅雅谊(意大利人)、北神甫(名字不详,法国人)、谭神甫(名字不详,万安人)、曾H (法国人)、罗云藻(南昌人)、刘伯若(泰和人)、许安涛(新余人)8 Ao中外助理传教七有:董西满(兴国 人)、柳若瀚(万安人)、步马(籍贯不详)、郭安当(萍乡人)、顾志励(意大利人)5人,还有修女2人。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保护天主教建筑,対神职人员分别作了安置□ 1950年冬,县总堂神父罗云 藻因隐藏逃亡分子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此'n.Xt教组织机构处于瘫痪,停止发展教徒.有些信徒在 家做礼拜。
  遂川县清乾隆年间(1736〜1795 ),西班牙人艾爱众來遂川传教,所谓传播福音.'首先在零田--带吸收教徒,但信奉者很少。十余年后,法国人濮醒时来遂川后,又发展j'一批教徒,尤以零田地区较多,因此便 在浪塘建立了 1所天主堂。至光绪间( 1875〜1908).全县教徒发展到3000人,并陆续在黄坳建分堂1 所,在草林、五斗江、大汾、禾场坪等地建公所4个,在县城东建女堂1所,然后又在县城西建立县堂.至 1920年,全县有8个分堂(以前旧公所逐步改为分堂)1949年遂川解放时,全县有教徒1000多名。
  新中国建立后.神职人员离职,县天主教停止活动1983年开始按“三自”政策恢复活动到1985 年该教有教徒529人“ 1988年成立了犬主教爱国会筹备小组.1991年成也遂川县天匚教爱国会,址设县 天主教堂。管理人员经民主协商推选产生.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万安县天主教传入万安始于清朝中叶。由万安一刘姓商人从建昌冋县传教,并在龙溪之竹头坳创办教会 公所.续有赣州、南康-带迁来的教徒50多名,由赣州派来德籍穆神父及南康派来中国籍陈神父传教。 20多年后,教会公所迁往龙溪之切背村。清道光间(1821〜1850),切背教会公所被烧.道光二十年 (1840)又建男女教堂,由意大利神父江努基主持“此后.先后来万安传教和主持教学的有中国籍的郭忠 义、黎秉锋、刘若柏等,法籍王化德,意大利籍华德、顾利志等清宣统元年(1909)至1915年,县总堂在良I I、百嘉.弹前建立教堂传教,入教者达千人。后又在长 桥、潞田办教会公所,发展教徒100余人。在柏岩传教.发展教徒60余人犬主教初传至万安时,信徒不多,至民国初年因军阀混战,教会又宣传入教可免遭兵灾,并可得耶 稣、圣母赦除自身罪恶及灾难,故入教者日益增多。由此,教会便在县境沿赣江两岸建立分堂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县境天卞教曽一度消沉。1933年乂复壮大1935年,人主教住万安为灿盛期。
  1945年7月曰本侵略军败退万安时,纵火将天主教万安总堂和fl嘉分堂焚毁,神父董文学离开万安 迁回吉安,参加教会的教徒大为减少,教会H渐衰落1949年8月万安解放时,全县有教徒2635人,由 泰和人刘昌裕负责全县教务。解放后,刘冋原籍泰和县o 1952年:底,县境大主教停止活动,但仍有近千 教徒。
  据1992、1999、20()0年三次调查,县内尚有天主教徒和信教群众600多人,主要分布在五丰镇龙溪、 月明、光明村,观头镇建村、九斗、舍背村,百嘉乡廓埠、竹园、栋背村,芙蓉镇,顺峰乡陂头村,宝山乡石龙 村.涧田乡良口、里仁村。大部分教徒为1952年前入教,冇的从小由当地教职人员洗礼入教,有的入教 学念书时由教堂教职人员洗礼入教,也有的是家庭祖传入教°安福县民国初年.犬主教传入安福县。教堂建在今城东食品公司商店前教徒多时达200余人,仃神父专 司其职,受犬主教吉安教区管辖.小江边也建冇较大的教堂”传教经费由書安教区拨给.因办教不力, 教徒聚赌于教堂,使许多教徒失去了对天主教的信仰•纷纷退教o 1944年天主教堂被迫解散:永新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丽,天主教传入永新。教徒初在埠前乡的氏湖[II胡家村活动「光绪二十 三年前后,神甫张百瑞、刘顶维在县城演武场附近兴建占地约60()平方米町容400余人的3层楼房为天 主教堂。并先后在埠前、东里、澧田、石桥、潞江等乡镇设立分堂”同时教会开设小学1所,免费招收男 女学生,培植亲教力量“初仅学牛.七八人,盛时达百余人’1901年,全县拥有教徒六七仃人。1927年, 县城教堂被革命群众烧毁.教徒减少到300人左右 土地革命期间.教徒四散,活动中it 1936年前后, 吉安教区派来谢治先神甫,在县城教堂原址重建教堂” 1944年,日本侵略军侵境,教堂被焚烧殆尽。谢 神甫于1939年病故,神甫傅济居从吉安来县接整教务,终因经费来源枯竭,返冋吉安。1945年.吉安教 区主教唐多墨来到永新,致力于教会的恢复与发展,但收效甚微o 1948年,教会由神职人员张清泉负责, 教徒仅有28人,教会活动几乎停止。1949年以后,仅剩教徒数人,均参加农业或工商业工作。宁冈县1912年,宁冈县新城人谢合成在占安天主堂入教后,旋即冋乡传教,先后发展教徒75人,在新城北 I' 1设教堂1所谢为会长,负责管理教堂事务"随后,又在龙市设立教堂1所。宁冈的天主教堂属吉安 教区,由该教区主教管辖。1937年,全县发展教徒120人。1946年始,教会在县内渐次没落。全县解放 时,仅剩教徒8人。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