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与防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304
颗粒名称: 空袭与防护
分类号: E2
页数: 1
摘要: 空袭1937年12月13日至1945年7月15日,吉安城区和市郊共遭日机空袭59次,投弹1729枚, 炸死488人,伤741人,炸毁房屋1851栋、汽车16辆、民船6艘.发放警报:防空指挥部接到敌机侵袭消息后,依照军事委员会颁布的防空警报办法发放 警报"发放警报除用警钟外.同时使用电灯公司的汽笛o 1938年8月1日起使用电笛发 放警报,后因电力不足,又改用汽笛发放防空警报,1940年12月,除音响报警外,还增设了警报视号作 为警报补助办法.即在市区高阜人烟稠密及交通要道等处挂警报球”注意警报,悬挂黑球1个;空袭警 报.悬挂黑球2个;紧急警报,悬挂黑球3个;解除警报.将黑球全部卸下。
关键词: 防空 军事

内容

空袭1937年12月13日至1945年7月15日,吉安城区和市郊共遭日机空袭59次,投弹1729枚, 炸死488人,伤741人,炸毁房屋1851栋、汽车16辆、民船6艘.
  防护(1)救护和消防器材编组:1937年10月,为了做好日机轰炸后的救护工作,由吉安防护团组 织各私立医院、天主教堂医院和公、'/:江西省立医院吉安分院及各卩件院、诊所进行救护编组,设置病房 29个;同时,以商办救火会、警察局等单位组成救火分会和消防组,对消防器材进彳i f编组,做好防空袭 救护准备。(2)发放警报:防空指挥部接到敌机侵袭消息后,依照军事委员会颁布的防空警报办法发放 警报"发放警报除用警钟(见表24d-3)外.同时使用电灯公司的汽笛o 1938年8月1日起使用电笛发 放警报,后因电力不足,又改用汽笛发放防空警报,1940年12月,除音响报警外,还增设了警报视号作 为警报补助办法.即在市区高阜人烟稠密及交通要道等处挂警报球”注意警报,悬挂黑球1个;空袭警 报.悬挂黑球2个;紧急警报,悬挂黑球3个;解除警报.将黑球全部卸下。(3)人「1物资疏散:1939年3 月23日,吉安防空指挥部暨第三行政区保安司令部会发出布告,疏散市民,大规模人口物资疏散于当年 6月中旬开始,并制定了人口物资疏散的七条原则:市区老弱、妇幼、难民、伤兵,应尽先就指定疏散区域 疏散;无须在本市内执行职务之军政机关团体.•律疏散;不必在市区内工作之工厂学校,一律疏散;无须停留在本市区内之船,一律疏散;各商店大批货物,应就地指怎地域疏散,门市仍照常维护,以应市民 供求;自即日起开始做普遍调查登记,分别疏散,限在本丿i底疏散完毕;关F疏散区之治安、卫牛八教育、 供应、救济等等,已充分准备。疏散期内一应船舶车辆.随时调II!„ 1940年5月,吉安县政府发出布告, 规定:自本月25日起,每日上午6时至下午3时,本市各商店摊贩•律不准营业,、所有居民必须向市郊 外疏散,不听者由警察局劝亍,并强制执行"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