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1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设置
分类号: D912.1
页数: 1
摘要: 晚清时期,沿袭行政、审判合…体制,吉安府未设专门审判机构,由府衙及县(厅)衙行政长官兼理司 法.知府、知县亲自办理案件.1926年,设庐陵道,迫署附设承审机关,受理匕诉案件。2人,接管县长手里的全县司法事务,行使司法审判职权。同年 10月撤销各县司法委员公署,恢复县长兼任司法之旧制1929年设立吉安地方法院。第三分院负责办理第二审民、刑案件,并监督所属司法行政事务。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1月设立江西省人民法院吉安分庭1950年5月,正式成立江西省人民法院 吉安分院。
关键词: 审判 审判机构

内容

晚清时期,沿袭行政、审判合…体制,吉安府未设专门审判机构,由府衙及县(厅)衙行政长官兼理司 法.知府、知县亲自办理案件.
  民国时期,1912年各县衙改称县署.知县改为知事.刑房改为司法课1913年7月设立吉安地方审 判庭及庐陵初级审判庭"1914〜1926年,设庐陵道,迫署附设承审机关,受理匕诉案件。1926年,裁撤 庐陵道,各县直属省政府,县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为县长.由县长兼理司法o 1927年3月,各县先后 成立司法委员公署,省派遣司法委员1〜2人,接管县长手里的全县司法事务,行使司法审判职权。同年 10月撤销各县司法委员公署,恢复县长兼任司法之旧制1929年设立吉安地方法院。1935年,设立江 两简等法院第三分院(简称高二分院),同时将卡安地方法院改为离三分院附设吉安地方法院,两院合署 办公。第三分院负责办理第二审民、刑案件,并监督所属司法行政事务。1936年,各县设立司法处。 1942年11丿]设也泰和地方法院” 1948年1丿j江西高等法院第三分院改为江西高等法院吉安分院一直 至吉安解放前夕。
  苏维埃政权时期,1927年9丿]至1934年10月.在占安区内先后设立7个省级裁判机构(即湘赣边 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诃法部、赣西南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江西省临 时苏维埃政府裁判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湘赣省军区初级军事裁判 部)和莲花、宁冈、万安、遂川、永卞、永新、書水、峡江、泰和、安福、吉安、万泰、公略、新滾、龙冈、永(丰)龙冈)、永(新)安(福)、永新中心县、莲安萍中心县、新(余)峡(江)、茶(陵)宁(冈)、东固区等县(区)苏 维埃政府裁判部。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1月设立江西省人民法院吉安分庭1950年5月,正式成立江西省人民法院 吉安分院(院址设在中山纪念堂左侧,11丿]迁往“宏济医院”即今吉州区委后院,1952年10月迁魁聚门 一号,即今行署院内)。从1950年5月至9月,吉安专区和苕加、永丰、安福、宁冈、新冷、遂川、吉安、永 新、吉安市、峡江、泰和、万安、莲花13个县(市)相继建立人民法院「1955年1月,改江西省人民法院吉 安分院为江西省吉安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址不变c 1967年2月,吉安&区中级人民法院被“造反派”夺 权。3月,吉安军分区对地区公、检、法3家实行军管1()丿!,成立吉安专区领导小组保卫组,1968年2 月5日,改称井冈山专区革命委员会保卩.部2月18 H .成&幷冈山专区公安机关(含公、检、法)军事管 制委员会,与专区保:U部合署办公,内设8个组.其中审判组为审判机构..1973年1月,改称为江西省井 冈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址暂借公安处办公楼二楼1975年4丿],搬入原军分区招待所办公n 1979 年11月,井冈山地区屮级人民法院改为占安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址为鹭洲东路9号,一直至今。历任 地(专)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为:胥振军、颜志敏(兼)、耶寿峰、徐歧昆、曾广廷、吴林诠、郭兵,,1972年11 月至1973年5月,各县(市)人民法院相继恢复。1981年7川.井冈山人民法院改为井冈山县人民法院, 1984年12月又改为井冈山市人民法院。新中国建立肩.全区各县(市)建立了专业人民法庭和常设人民 法庭。1950年至1953年各县(市)有人民法庭13个,1953年6月至10月有普选人民法庭13个。乡、 镇联片设人民法庭,有1953年巡冋法庭21个,1955年冇人民法庭21个,1961年有人民法庭31个, 1967〜1972年,人民法庭全部撤销1973年,人民法庭相继恢复:至1995年底,全区共建立人民法庭 51个,200()年调整为41个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