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反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2995
颗粒名称: 镇反运动
分类号: D912.1
页数: 1
摘要: 在剿匪反霸中,虽然给了反革命分子以沉亜打击,但是反革命分子还没有肃清,反革命基础还没有 摧垮。许多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头子,痛惜失去的天堂,仇恨人民的胜利,进行 暗杀干部群众、破坏土改、破坏生产、制造谣言等等捣乱活动。特别是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 战争,逃到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叫嚣“反攻大陆”,“打第三次世界人战”,以为“时机已到”而蠢蠢欲 动,加紧破坏活动。
关键词: 公安 政法

内容

在剿匪反霸中,虽然给了反革命分子以沉亜打击,但是反革命分子还没有肃清,反革命基础还没有 摧垮。许多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头子,痛惜失去的天堂,仇恨人民的胜利,进行 暗杀干部群众、破坏土改、破坏生产、制造谣言等等捣乱活动。特别是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 战争,逃到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叫嚣“反攻大陆”,“打第三次世界人战”,以为“时机已到”而蠢蠢欲 动,加紧破坏活动。
  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J'《镇斥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2月,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也发 出了《关于镇压反革命工作的指示》.遵照屮央和省委的指示.全区在地、市、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先后 3次丿I:展了规模大、声势大的群众性的镇反运动。
  第-次镇反,是1950年]2月至1953年10月,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50年12月至1951年 10月,全面搜捕浮在面上的反革命分子.成批的捕,成批的杀,狠狠打击敌人的活动气焰 这时,在某些 地方出现了粗糙草率的现象1951年4丿],遵照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指示和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的 决议精神,果断地把运动“迅速加以收缩”,停止了集中搜杀,集中精力清理积案,巩固胜利,休整队伍,防 止和避免了大的偏差、错误,为继续斗争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1951年11月至1952年11月,配合土改 和“二反”、“五反”运动,结合开展反动党、团、特登记和禁烟禁毒运动,进一步挖掘了一批残敌,解决了 某些久未触动的问题,狠狠打击了对上改运动的现行破坏。第 邛介段1952年12月至1953年10月,结 合土改复查,解决“夹生”落后地区和镇反不彻底地区的问题,扫清残余。同时开展取缔反动会道门的运 动。经摸底排队,区内镇反彻底的有宁冈、莲花、峡江县;比较彻底的有吉安市和永新、吉水、泰和、遂川 县;不彻底的有安福、万安、永丰、占安县,全区857个乡.彻底的有347个乡,基本彻底的有350个乡,不 彻底的有160个乡。这些不彻底利 1基本彻底的地IX都列为重点继续进行工作,最后经镇反判定全部达 到彻底 全区通过第一次3个阶段的镇反斗•争,逮捕5个方面敌人9014人(内有新发现9人)。其中土 匪745人,恶霸5270人,特务1039人,反动党团骨干1744人,反动会道门头子216人。
  第二次镇反,是1955年,正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残余反革 命分子和反社会主义改造的城乡资产阶级,反灯过渡时期总路线,破坏统购统销政策,阻碍农业和手工 业的合作化运动,反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反动气焰嚣张一时”为保卫过渡时期总路线 的胜利实现,在党委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镇反运动,从实际情况出发,着重解决暗藏的残余反革命分 子和抗拒、破坏社会主义改造的各种反革命分逮捕1764人。从而进-步削弱了反革命势力,促使敌 人内部更加分化瓦解,出现了 1956年大批反革命分子向人民政府投案f|胃的局面,为三大改造和社会 主义建设提供了更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次镇反,是1957年、在开展反右派*争之前.不法地、富、反、坏分子乘机向社会主义制度进攻, 他们搞反动宣传,搞反革命组织,搞现行破坏活动 遵照党中央的指不和公安部提出的14项措施,开展了 第三次镇反,逮捕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1974人.保卫了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进行。
  在镇反斗争的同时,全区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了政治侦察破案工作,坚决、及时地打击了隐蔽、狡猾地 进彳『现行破坏活动的特务和反革命分f,丿I:破获各种现行反革命案件630起,共逮捕罪恶重大的现行 反、坏分子1004名.对具余作案成协亦分别作出用确的处理。通过政治侦察和镇反运动,缴获大批反革 命分子的菲证和赃物。其中缴获电台48部,机枪176挺,炮31门,疋短枪17621支,炸药13968两,手榴 弹6288枚,炮弹195发,地雷19个,各种子-弹601236发,大小刀4178把,反革命活动经费有黄金1133 两,银元54517圆,烟毒2892两,反动证件65506份。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