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
唯一号: | 140320020210002984 |
颗粒名称: | 第四节 年鉴编辑 |
分类号: | D63-3 |
页数: | 1 |
摘要: | 年鉴相传起源于夏代,后代代相因,用来记载时令节气、天象变化等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 响,教人避凶趋吉的年历"现代形式的年鉴,是辛亥革命后从英、美等西方国家传入的。现代年鉴虽是 舶来品,但它和地方志一样,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史册性,所以传入不久,便很快得到史志界的认同和利 用1944年5月22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在第660次会议通过的《市县文献委员会组织规程》中,首次以 政府法令的形式,规定市县文献委员会平时得发行年刊(即年鉴),以便为方志纂修积累资料。新中国建立后,起初因百废待兴,无暇顾及,随后又因政治运动不断,致使 年鉴工作长期无法开展。 |
关键词: | 地方志 地方志编篡 |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