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调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2885
颗粒名称: 干部调配
分类号: D63-3
页数: 1
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干部调配山各级党的组织部门和政府的人事部门具体负责。调配的原则是:调整用 非所学、工作需要、解决夫妻长期分居、照顾家庭困难、上级派遣等。
关键词: 行政管理 人事管理

内容

新中国建立后,干部调配山各级党的组织部门和政府的人事部门具体负责。调配的原则是:调整用 非所学、工作需要、解决夫妻长期分居、照顾家庭困难、上级派遣等。
  “一五”计划时期,金区干部队伍不但数応I:不能满足需要,而且索质也比较差,分布不合理:为稳 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人事部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和各级政权机关,实行重点调配,共选调 了数百名干部c 1964年.贯彻执行中央关F技术人员归队的方针,凡担任一般行政工作,学用不一致而 又属紧缺专业技术的,多数调整到与专业接近的工作"对新中国建立后在高校、中专毕业2年以上,仍 未担任技术工作又有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水乎的或有技术职务的,坚决调'整到技术岗位.对未经过实践 锻炼而进机关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均调整到皋层锻炼: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事工作受到冲击,实际上已停止干部调动o 1973年,根据省革委政治部下 发《关于干部调配的暂行规定》精神.地区革委会针对当时十部管理的混乱状态作出规定:-是地委管理 的干部由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负责任免调配"二是地区工交办公室、财贸办公室和各局党组对其直 属企事业单位非地委管理的干部自行调配,但对跨系统的干部调动,地区各部、室、委、局的十部配备和 调动,统由地区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办理。三是地区教育组、卫住组、文化组了[接管理地区f[属单位的 教育、医务、文化工作人员各自调配;各县(市)教育、医务和文化匸作人员由县(市)主管.但地区教育、 卫生、文化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全区范国内调整、调配任用,四是本地区各县(市)之间的个别干部调 动由县(市)之间各部门宜接协商办理;地区各部、委、办、局及其直属厂矿、企业事业单位与县(市)之间 的干部调动,报地区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办理;调进吉安市内的于部,组织部门从严掌握"九是在本省 范围内跨地区的个别干部调动,由各地(市)的组织部门之间直接办理商调手续。六是从省外调进干部, 由地方县以上主管部门来函与接收单位联系.县(市)接收的直接报省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审批;地直机 关、厂矿、企事业单位接收的,报地区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研究同意后,转报省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组审批;在边疆地区丄作的十部,除对方组织部门主动来函联系外,原则」:不予调入"七是F部调出外省的, 县(市)组织部门可直接同对方县以上组织部I']联系协商办理,地直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部调出省 外的,报地区组织组办理。
  屮共卜训二中全会召丿F后,全区的干部调配工作,主要为经济建设重点部门和新建、扩建单位、农 业战线等部门输送干部,为乡镇企业、非国有企业聘请、挑选、推荐干部"仅1981〜1983年人事部门为 上述部门、单位从区外调入干部809 Ao
  1984年,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划归科委管理的决定,地委组织部、地区 劳动人事局、地区经委、地区1"1:.局、地区教育局按照I:部管理权限,分别负责所属管理范围内的干部调 动:具体分管的范围是:党委、工、青、妇的干部,全区副县级以1:的干部调动,归地委组织部办理调动手 续;自然科学技术干部的调动,由地区科委办理调动手续;卫生系统的干部.系统内调动,由地区卫生局 办理.出外系统的干部调动.仍由劳动人事局办理;教育系统的F部,教育系统内的调动,由地区教育局 办理,跨系统调动.仍由劳动人事局办理;地区劳动人事局负责科级以F的社会科学干部的调动事宜;地 直机关各职能单位的F部调动,由地区劳动人事局直接办理。1989年吉安地区人事局经批准成立,设立 在地区科委的科技干部科撤销,其工作划入地区人事局后,教育、卫生、科技人员的调动由人事部门负责 办理。
  1990年以后,干部调配部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是支援乡镇企业发展。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支援乡镇企业的通知》精神,会同有关部门从企、事业单位或政 府机关选派一此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定点包[:、对H支援、以智力支援为卞.定期或不 定期地以借调、聘用等形式轮换到乡镇企业工作。二是加强农林水第-线的I:部力比,为稳定和巩固 现有的农村科技队伍,采取调动、聘用、兼职、咨询、承包等形式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同时分期分批地选派 200多名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o
  1995年至2000年F部调配部门的重点是:大力引进区外人才,留住现有本地人才.促进全区经济和 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4月,地委、行署出台了《吉安地区引进区外人才暂行办法》和《吉安地区用 好用活区内现仃人才何行办法》,当年就采取动编和不动编形式引进博七、正教授33人,硕士嗣教授35 人,为全区经济建设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提供保障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