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立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具体标准作出了规定.凡1995年底以前的离休人员,分别按其行 政职务增发基本养老金,正地级50元,副地级45兀,正县级40元,副县级35兀,科级及以下和未明确职 务的30元,离休前聘任中高级技术职称或1983年9月底评为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分别增35元和40元。 同时,对1993年底以前的离休人员,按1995年的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不足40元的,还可以从1996年 7月1 H起,先补足40元,再按上述规定标准增发基本养老金0 1995年底以前的退休人员和退职人员, 每人毎月分别增加20元的基本养老金和15元的退职生活费。全区有29876名离退休人员增加了基本 养老金,月增总额61.75万元,人均增加20.67元。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从1996年7月1日起执行:1997年,根据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规定,按照省政府的安排。从1997年7 月1日起,再次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呈本养老金"凡1996年底以前的离休人员,分别按其行政职务增 加基本养老金,并实行基本养老金的最筒限额,止地级增140元,最高限额930兀;副地级增140兀,最髙 限额830元;正县级增140元,最高限额770元,副县级增130元,最高限额640兀,科及科以下和未明确 职务的增120元,最高限额600兀,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分别按副县级和止县级的标准增加,1952年底以 前参加匸作,1993年底以前退休的干部,按其职务和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正县级及其以上退休 干部增加80〜50元,副县级增加70〜40元,科及科以下增60〜3()儿1993年底以前退休的其他退 休人员分別增加30 - 15元1996年12丿]31 ||询办理了退职丁续的人\\ ,每人毎月增加退职I活费 10兀、同时,按照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分别确定基本养老金的最高限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 前月基本养老金分别超过上述规定的限额.这次不于•调整.但超过部分町以保留企区增加基本养老金 的离退休人数31624人,月增总额72万兀,人均月增22. 70元1999年,省政府下发通知.决疋调榕企业退休人员的甚本养老金,凡1993年12丿]31日以前的退休人 员,按其缴费年限,分别增加65〜50元,1994年1月1日至1999年6月30 |」退休的人员,按其缴费年限分 别增加55 ~50元,对1952年底以前参加匸作的退休人员,在上述增加的基础匕,县级及以上退休干部,每 人每月再增发40元,科级退休干部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科以下退休人员,毎人每月再增加20元,1999年 6月30日前的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退职丫活费5()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最高数额在1997年的基础 上再分别提高60元,凡调整前基本养老金已超过最高限额标准的和因基本养老金最高限额限制增加不足 30元的,均按30元增发;1999年12月31 H前-未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30兀. 全区增加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37228人,月增加总额214.22万元,人均月增57.54元、第六节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职业安全安全生产工作机构 新中国建“以仃,書安地(兮)区安金乞产「作机构卞要分为两个部分.-是行使综合管理、指导和协调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职能的组织—吉安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 全生产领导小组)、由行署一名分管丄业、交通1:作的副专员和地直有关部门、中央、省驻地企业的负责 同志组成,行署副专员任地区安委会主任地区安委会的日常工作由地区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设在地区 劳动局,它是行署综合管理全区安全牛.产工作的办事机构:1971年,成立了井冈山地区安全生产领导小 组,组长由地委副书记、军分区司令员程健强担任,各县(市)亦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1978年,成立 井冈山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分管交、劳动的副员刘永胜担任“1986年,成&了吉安地区安 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行署副专员主际贤担任;此后,随着机构的调整,人员虽有变更,但组织一直延续 至2000年"二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行政机构一一苕安地[〈芳动局内设的芳动安全卫牛.监察机构。1952年至 1969年,成立吉安专署劳动处,配有一名干部主要负责劳动保护工作,兼做其他工作0 1970年至1976 年,吉安地区改为井冈山地区,成比了井冈山地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简称“抓促部”),内设劳动组,配有一名专职干部负责劳动保护工作o 1977年成V:井冈山地区劳动局,配有2名专职干部负责劳动保 护工作。1979年,在劳动局内设立专职的劳动保护科.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暂行条例》、《矿山安全条例》和《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地区劳动局增设锅炉安全监察科和矿山安金监察 室,至此,职业安全、矿山安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各有专人负责,但仍合署办公o 1984年,成立吉安 地区劳动人事局,内设劳动矿山安全监察科(包括安全监察和矿山安金监察)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科,配有专职干部8〜9人,各县(市)也成立了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并配有专职干部o 1988年,根据国家 和省劳动人事部门要求,原劳动矿山安全监察科分设为劳动安全监察科和矿山安全监察科,1989年5 月,吉安地区劳动人事局分设为劳动局和人爭局,旁动保护职能仍01属劳动局、此时,成立了职业安金 卫生监察科(简称职安科)、矿山安全卫生监察科(简称矿安科)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科(简称锅安 科)。1987年和1990年又分别成立了吉安地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简称锅检所)和吉安地区劳动安 全卫牛检测检验站(简称安检站)c 1991年,又成立了吉安地区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站,专门对全区的 钢瓶实行定点检验,为锅检所下属的自收自支企业单位.上述科(所、站)一直延续至2000年8月止。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新中国建立初期,缺乏劳动安全的法规标准,区内的安金监察重点,主要 是放在限制过多的劳动时间和恶劣的劳动条件以及灯唾犬伤亡事故的检查匕,第一个五年计划到70 年代末,主要是贯彻执行“三个规程”(1956年国务院发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 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爭故报告规程》)和“五项规定”(196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上产中安全 工作的五项规定》)o 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产秩序不正常,行之冇效的规章制度被视为“管、 卡、压”,安全牛产规章制度更加难以建立和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金会召开后,吉安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劳动安全卫牛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 健全和完善。一是明确劳动安全卫⑴机构职责、任务的规定。吉行办发[1990]55号《吉安地区安委会 关于安委会组成职责和工作制度》和吉地劳人秘(1989)04号《吉安地区劳动人事局工作规则(试行)》、 吉地劳[1990] 10号《吉安地区劳动局工作规则》、吉地劳[1993 ] 2号《吉安地区劳动局规章制度(试 行)》、吉地劳[1999]3号《吉安地区劳动局政务公开、服务社会、项目公示》等文件对安委会、职安科、矿 安科、锅安科的职责、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各安全机构贵权明晰,丄作有序「二足加强对劳动安全卫 生监察的规定。从1983年1月和1987年3月起,在全区锅炉压力容器和职业矿山安金卫生监察中,分 别实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通知书》和《劳动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劳动安全监察指令书》的制 度。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提出的整改意见以《通知书》或《指令书》的形式下达给企业 和有关部门,限期整改。从1989年开始,在全区职业、矿山安全监察屮,实行了“对危险性较大的企事业 单位实行分级定点安全监察”的制度。对化工、建筑、易燃易爆等企业实行分级定点监察,以预防重大事 故的发生o 1990年,制定了《吉安地区职业、矿山安全卫牛监察工作评价办法》,并从1990年3月起执 行"三是加强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仝管理规定.1981年制农了《关于加强气瓶安全管理的 规定>o 1987年,印发了《吉安地区锅炉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吉安地区锅炉安全使用办法》以及《实行 锅炉年检制度和贯彻锅炉使用登记办法》的通知。与此同时,1987年还制定了《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 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对电工、焊工、司炉工、起重工、厂内车辆驾驶 员、建筑登高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及复审作了详细规定。四是加强对伤亡事故的统 计、调查和处理的规定o 1986年制定了《吉安地区〈工伤认可证〉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和《吉安地区职工 伤亡事故统计考评办法》.严格规定了“工伤认可证”的发放条件和对工伤事故的统计、调查及处理结案 的执法情况进行考评的办法o 1990年,又发布了《加强电梯、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及《对电梯、起重机械 进行检测检验》两个规程。1997年,印发了《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对气瓶、锅炉、电梯、起 重机械、厂内车辆、建筑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教育举办各种类型的安全技术培训班1980年,地区劳动局贯彻执行《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和《气 瓶安全监察规程》,开展了全区锅炉的普查、登记、发证丄作,基本掌握了全区锅炉的数量、型号和案例状况以及司炉工情况。普查统计,全区共冇锅炉375台,总蒸发量680吨/时,已发放使用证的只有132台, 占锅炉总数的35. 12% ;共冇司炉工1400名左右,基本没有安全使用证"根据这种情况,肯先抓司炉工 培训,当年办班6期,培训司炉工400余人次,发证447本,,1981年,对全区的电工进行了调查摸底与登 记,并开始与电力工业局-起,连续3年,联合举办了 9期电气工人安全技术培训班,考核发证613人。 1987年,省劳动人事厅印发了《江两省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吉安地区相应制定了《特种作业人 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和《锅炉诃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管理办法》。1987年到2000年,全区职业安 全卫生监察机构共举办非矿山企业电工、焊工、起重工、建筑升降机操作工、厂内机动车驾驶员、电梯工、 制冷丄、架子工等安仝技术培训班285期,考核发证14930人;矿山安全卫生监察机构举办矿山企业电 工、焊工、电机车丄、绞车工等培训班75期.考核发证3407人;锅炉安全监察机构举办锅炉司炉工、压力 容器焊工、水质化验员、液化石油充装员培训班95期,培训3437人次。
1990年和1991年,吉安地区劳动局开始重点对厂、矿长分期分批培训,内容主要是劳动保护方面的 法律法规和劳动安全卩生知识。到2000年,全区共培训非矿山企业厂长、经理38期,1650人次;矿山企 业矿长、经理61期,1352人次。全区经省劳动厅培训、任命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 证》的职业安全卫4:监察员35名,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员28名,锅炉安全监察员6名;获锅炉检验员证的 9名,获特种设备检验员证的5名;获锅炉II级证的4名,皿级证的1名;经省劳动厅注册,获高级注册安 全主任执业资格证的27名,中级122名,初级77名「,以上这些人员是区内劳动安全卫生监察的骨干,其 执法水平的高低,服务质右I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区的安全与稳定,所以,每当国家发布重大劳动保护 政策,或全区开展大的安仝监察活动时,都要苒先培训他们“至2000年底,全区其举办职业安全监察员 培训班24期,培训819人次;举办矿山安金卫I监察员培训班5期,培训74人次;培训考核乡镇案例监 督员65名,另外,全区送劳动部培训18人次,送省劳动厅培训280人次"开展三级安全教育1954年8月,劳动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吉安地区首 先在浒坑鸽矿、天河煤矿等企业建V/.厂劳动保护工作委员会、劳动保护小组、车间、班组三级组织并配备 专、兼职劳动保护检查员,开展了二级安全教育1963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 的儿项规定》,其中第二项就强调“对新丄人必须进行二级安全教育”,,自此,全区在国营企业中普遍开 展了这项工作° 1989年,吉安地区劳动局又转发『《江西省企事业职丁三级安全教育管理暂行办法(试 行)》,对“二级教育”对象乂扩大了范卜乩仝区各企业把此项工作列为安金工作之首,不仅对新入厂的 固定工、合同工、轮换工,而且对临时工、计划外用工、代培人员、实习工、企业内调换工种、脱产一年以上 重新从事牛:产,以及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役备的人员基本上都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特别是对危险 性较大的特种作业人员实行了持证上岗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为了使安全丄作深入'、心.家喻户晓,改革开放以来,吉安地区劳动局利 用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幺]灯、咨询、讲座、知识竞赛、印发法律法规资料等形式,向广大职工群众宣传 “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重要意义,宣传“遵守安全纪律、执行安全措施”就是“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改革开放以后,全区放映科教片、录像、幻灯等2481场次;向各种报刊、电台投稿3801篇;举办安全知识 竞赛321场、参赛96330人;征订《江西安金报;30875份;印发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单行本57780册,收到 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安全月和安全周活动1980年4月,国家经委、芳动总局等10个单位发出《关于开展“安全月”活动 的通知》,规定从1980年起,将毎年的5月定为“安金月”• 1980年到1984年,吉安地区开展了第一次至 第五次“安全月”活动。每年5月.地区劳动局联合地区经委、工会办事处等有关单位,下文部署、组织和 总结“安全月”活动,办公室设在地区劳动局' 在“安全月”期间,利用广播、电视、录像、幻灯、板报、图片 展览、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并组织全区性的安全大检查。 5年来,共放映《下井前后》、《悔恨》、《鸭矿防仝技术;等科教片210场,观众165000人次;对256个工矿 企业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查出隐患13000多处.整改率85% °第五次“安全月”活动结束后,全区还进行 了总结和表彰,永丰化肥厂等37个单位受到行署表彰,1985年,国家改变了统一组织“安全月”活动的做法,强调把这一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安全活动,1989年,地区组织开展了国营 煤矿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实施r全区安全工产环境的治理整顿工作;进行了《江西省劳动保护暂行条 例》执法检查。对天河煤矿等7个矿111企业进彳J-J-全面的监察活动,查出事故隐患76处,下达监察意见 书7份。1990年,万安县劳动人事局等16个单位被评为1990年省级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吉安汽运公司 驾驶员杨志华等18人被评为省'级安全I产先进个人;从1991年起,全国安委会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安全住产周”活动1991年6月17日至23日,吉 安地区安委会组织开展以“安全就是效益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安全生产周”活 动,对12个危险性较大的非矿山企业进行了定点监察和专项监察,查出隐患90处,F达监察意见书16 份;对江西乌石山铁矿等7个国营矿山进行『全面监察活动"寸84个乡镇矿山开展了-•般检查,下达监 察意见书76份° 1992年5月11日至17日,开展以“国冇大中型企业创建良好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 社会的安全意识”为目的的第二次“安全生产周”活动 地县两级领导发表广播、电视讲话14次,向各宣 传机构投稿700余篇,在《井冈山报》连续组织I 10卜专■版的安全宣传,各企业举办安全讲座和演讲43 场次,展出事故图片300件,直接受教育者达15万人;欠1993年5月24 H到30 H,开展了以“遵章守 纪,杜绝’三违’为主题,以控制事故为II的”的第2次“安全生产周”活动。结合宣传《矿山安全法》,举 办了“金顶杯”《矿山安全法》知识电视大奖赛,各县(市)13个代表队参加;吉安市劳动人事局举办了 “安全牛:产事故案例图片展览”,共35幅板面,巡回展岀8企展点.参观者8000余人;地区组织了对9个 国有煤矿和11个乡镇煤矿安全大检查,查出隐患256处,F达监察意见书20份。1994年5月16日至 22日,开展了以“勿忘安全,珍惜牛.命”为主题,以控制事故为目的,以“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 人伤害”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安全仆:产周”活动,地区劳动局在《江西安全报》和吉安广播电台举办专 版专题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全区向有关报刊投稿702篇,放映录像、幻灯610场次,直接受教育者达12万 人次° 1995年5月15日至21 L1,开展了以“治理隐患,保障安全”为主题,以“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隐患 治理,积极贯彻《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的 第5次“安全件-产周”活动,地区组织参加了“全国劳动安全卫'I 与消防知识竞赛”活动,参赛答卷3500 份;对319家事故频发率拓的建筑、爆竹、化匸、乡镇、外资企业及110个小矿山企业开展了安全大检查。
1996年是”九任”计划实施的第-年。5丿|,开展了以“遵章守纪,保障安全”为主题的第六次“安全 生产周”活动"地区安委会举办厂安全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并在古安电视台播放主题标语“遵章守 纪、保障安全”达一周时间1997年5月12 ||至18日,开展了以“加强管理,保障安全”为主题的第七次 “安全牛:产周”活动。全区组织r 150()人参加劳动部举办的《矿山安全法规知识竞赛》,印发《矿山安全 法实施条例》1500册’安福县劳动人事局拍摄了一部《安全生产一一个警钟长鸣的话题》6集电视系 列片,在县电视台播放一周。1998年5月1() II至16日,开展了以“落实责任,保障安全”为主题的第八 次“安全生产周”活动。本次活动把贯彻江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三条重要指小(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 救灾,责任重尸泰山)作为一周年的活动。全区13个县(市)、25个部门、307个企业J4.9万职工参与 了这次活动。活动期间,地、县(市)政府领导发表电视广播讲话14场次,发表署名文章18篇;企事业单 位组织安全知识竞赛、讲座、文艺表演等活动,参加者6. 8万人;向各种报刊、电视台投稿321篇,张贴安 全标语2907幅;地区还组团参加「'全省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1999年,开展了以“安全、生命、稳 定、发展”为主题的第九次“安全生产周”活动,地区组团参加了“全省安全々:.产文艺会演”,小品《砸锅》、 《代价》分别获表演二等奖和优秀疔冃奖"2000年5月14 ||至20日展「主题为“掌握安全知识,迎 接新的世纪”的第十次“安全生产周”活动,全区县以上电视、广播、报刊共刊播安全生产稿件478篇,张 贴、悬挂安全标语、标志73000余条(块),印发宣传资料4万余册,查出事故隐患16500多处,通报了 368 处重大爭故隐患,加大了榕治力度。吉安地区行政公署等14个单位和陈龙恩(劳动局副局长)等12位 同志分别被评为1999〜2000年度全省'安全乞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受到省安委会的表彰。
安全生产监督和劳动保护1952年10丿],专区配合省'检杳组对天河煤矿各采掘面进行安全大检 查,查岀隐患38处,提出整改意见42条1957年,省、劳动局、卩生厅、工会发出关于督促检查企业及时做好防寒防冻准备工作和总结好今年防暑降温工作的联合通知,吉安地区均认貞■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开 展了相应的安全大检查o 1959年,吉安专署冶金处、文教办公室、劳动处、工会办事处发出《关于加强工 业安全卫生工作.迎接省9月份安全卫牛.评比大检查的工作意见的联合通知》,4月中旬.组成工作组到 書安市神岗山进行安全卫牛.试点丄作,7月份组织全区性的大检査,开展红旗竞赛活动。8月中旬召开 现场会,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推广试点工作经验o I960年,又开展了“矿山以防止浮石、冒顶、片帮、天井 漏、坠落石片、坑内搬运事故为主;工厂以防止煤气中毒、触电、爆炸和喷发事故为主;基建以防止高处坠 落及土石方倒塌为卞”的安全大检查c 1961年,开始建立矽尘浓度和矽肺病情报制度。1962年,全区在 一些国营企业中,设立了安金机构,如航运局设比了安委会,小龙鹤矿增加了 91名不脱产的安全监督 员,企业内经常不定期地进行安金检杳。地区开展了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十一防一灭”(防止撞、压、坍 塌、爆炸、触电、中毒、粉个、火灾、水淹、烧烫、坠落和消灭死亡)无事故竞赛运动.加强职工宣传教育、思 想教育和安命知识及吸取事故教训教育,1962年,全区分配棉布115920公尺.毛巾33100条,工作手套 8588422双,胶鞋38032双,胶制工作服5790套,肥皂85200联,蚊帐2420床。对从事有毒有害、高温作 业人员的保健食品,按工种划分为甲、乙、丙三类,按月发放。每年暑期(7月、8月、9月),对高温作业工 人除采用加强排风降温的技术扌昔施外,还按标准供应定量的清凉饮料。1963年至1966年,全区主要开 展了防尘防毒安金大检杳和锅炉打受用容器卡片登记,建立技术档案资料,审杳发放锅炉使用登记证等 工作。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丫产遭到严重破坏,安仝工作开展不够正常。
1977年3月,地区专门召开了地直各局和省地属厂矿企业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了省计委、省劳动 局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开展春季安全牛:产大检查的通知》和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开展省际之间春季安全 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精神,地委副书记门比昌作了重要讲话"会厉又向地直各有关局和各县(市)下发了 “开展春季安全t产大检查”的电话通知.并抽人组成检杳组,分片对省、地、县(市)属部分企业进行一 次重点抽查。全区13个县(市)有11个县(市)开展了此项工作。地区监理所专门召开了 3天交通安全 生产会议,省属企业和“三线”厂、矿普遍成立了安全科、配备专职安全牛产干部。地县(市)煤炭、冶 金、化工企业都有一名副书记或副主任分管安全牛产工作,有的还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o 1978年到 1979年,在全区国营企业中开展邙方尘、防產情况的调杳「1979年.乂在全区煤炭、冶金、轻化、交通运 输等行业开展了以“查思想、查领导、查制度、査纪律、查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为中心内容的春季安全 牛产大检查。同年年底,地区抽调50余名丁部.集屮一个月时间,分赴14个县(市)开展锅炉安全大检 杳"检杳结果:全区共有168个锅炉信用单位.拥仃蒸汽锅炉310台。其中符合登记条件的117台,占 37.8% ;暂缓登记的144台,占46.4%;不能登记的49台.占15. 8% o在检查中发现锅炉安全状况不良 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水质处理,并提出了整改意见1978年至1983年,国家批准永丰县中村钩矿、永丰县 杏严煤矿、吉安市电池厂、吉安县化工厂、地区印刷厂、地区轴承厂、吉安电厂、莲花县长埠煤矿、新干化 工厂9个单位的劳动保护措施项目,下达补助经费5」.9万兀,地区财政追加补助10.3万元,企业自筹 16. 3万元,改善了作业条件,减少了职业危害和工伤事故,'80年代到2000年.劳动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区的安全生产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分为职 安、矿安和锅安三个部分"职业安全监督与劳动保护随着改革的深入,职业安全牛.产监督与劳动保护在开展一般性的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分级定点监察和专项监察"1989年,吉安地区劳动局下发《关于对危险性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分级定点安全监察的通知》, 将赣中化工厂、赣江制药厂、万安农约厂、安福化肥厂等5个企业列为定点监察单位,规定每3个月监察 -次。当年,地区劳动局对这5个厂监察了 75次.査出隐患56条,下达安全监察意见通知书(以下简称 “监察意见书”)7份。199()年和1991年,又将遂门棉纺织厂、吉安市制氧厂、永丰制药二厂、井冈山棉纺 织厂、吉水橡胶厂、泰和农药厂、吉安县九龙火柴厂等16个企业和单位列为定点监察单位,查出隐患180 余条,下达监察意见书16份o 1992年,对56个危险性较大的企业进行定点监察,查出事故隐患768条。同年,地区发出《关于开展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工作的通知》.地区安检站首次对全区粉尘危害普查分级, 对403个粉尘作业点进行了测定和分级,至1994年粉牛.分级匚作全部完成”据统计.全区共冇粉尘危害 作业点800余个,已检测分级64()个,其中皿级以上危害点74个,占已检测企业数的11.6% 1993年对遂川火柴厂、泰和农药厂、吉安市汕脂厂、宁冈一建以及33家粉仝危害严重的企业进行定点监察,卜■达 监察意见书175份o 1994年,定点监察化工、建筑、易燃易爆企业35个,查出事故隐患908条,卜-达监察 意见书141份。1995年,对建筑、化工、烟花爆竹、乡镇和外资等319家企业开展定点监察,提岀整改意 见1180条,下达监察意见书433份1996年,深入到96个建筑施1:现场、18个化工厂、3个烟花厂、24 户三资企业、42个私营企业监察,杳出事故隐患102()条.F达监察意见书183份o 1998年对泰和、万安、 遂川、吉安市、峡江等5个县(市)、34个建筑工地,1999年灯吉安、遂川、泰和、吉水县12个建筑工地分 别进行定点监察;查出隐患249处,提出整改意见264条,卜达监察意见15 44份”通过开展分级定点监 察,较好地掌握『危险性较大企业的监察周期,有效地遏制「巫人爭:故的发很。
专项监察主要开展T对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和匸程项II- 同时”(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匚程项 目的劳动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匸、同时投入/产和使用)的安全监察。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监察主要是检查其持证上岗制度的执行情况"地区劳动局自1987年以来,每年 以抽检10%的目标管理任务F达到各县(市)进行专项监察1994年,地区对江西省第一建筑公诃,地 区建筑安装总公司9个建筑施工单位、5个特殊工种的95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监察,查出无证上岗人员 76人,占80% o对这种严重违规行为,除下达监察意见书以外,还按规定进行了处罚,并通报全区。 1997年,又对286个企业中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抽查,无证上岗率达20% , F达监察意见I? 286份。 1998年,在对泰和等5县34个建筑工地监察中,查出电匸、焊工、架了工、起重工等未持证匕岗的210 人,由县从事劳动安全监察机构收缴具“操作证”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主要采用了监察与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地区劳动局于1990年印发《关于 加强电梯、起重机械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对电梯、起重机械检测检验的通知》,开始对全区的电梯、行车、 电动葫芦等起重机械进行摸底登记、逐台建卡。1995年,对全区厂内机动车辆进行登记建档,实行年检 制度。截止1998年底,全区共冇特种设备718台,其中各类电梯101台.行车99台,电动葫产153台,提 升机135台,游艺机和游乐设施1台,厂内车辆51台,防雷设施152处,流动式起重机26台。从1990年 到2000年,每年都在幵展安全监察的基础上,进行检测检验.合格的发给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和牌照。 如1998年,全区13个县(市)着重对142个建筑工地开展监察.发现绝大部分升降机无安全使用证,为 落实整改措施,每监察-个县,就检测-个县:当年,吉安11)、)1安县、泰和县分别被检测f 128台、115 台和20台建筑升降机1()年來,仝区共检测各种设备2678台次,山在用没备挂牌运行率80%,以|二对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监察,是从源头上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o 1992年,地区劳动局转发T 省劳动厅《关于加强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通知》,开始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厂洞 时”监察。1995年,又进一步对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开展“三同时”审查。Q 1997年至2000年,共参加 了地区国税培训大楼初步设计审杳,宁冈、永新、永丰三个县门来水厂扩建项目,泰和自来水公司文田水 厂扩建2万吨、江西庆江化匸厂年产2万吨民用硝化棉技改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和吉安市河东水厂的竣 工验收以及河东粮库预算验收,万安口来水公司2万吨工程竣11验收等9个项目的“二同时”市查匚作,此外,为加强对有毒有害作业工程(岗位)的管理,地区劳动局于1995年6月,选择危害性较大.安 全牛.产管理较好的江西机械化工厂作为建立《从事有害身体健康作业记录丁册》(以下简称于册)的试 点,对照提前退休工程表,结合保健食品,津贴发放表和企业内部调令(按丄程)等资料,逐个审査,实事 求是地反映每个职工历年来从事有毒有害岗位时间,并记录在《手册》I: ”取得经验后,在全区推广° 1995年至2000年,地区劳动局对地属以上50余家企业办理《『册》10506本。
矿山安全生产监督与劳动保护开展“安全月”活动,进行重点监察。吉安地区大小矿山企业2000多个,且乡镇、村级居多。生产规 模小、条件差、安全生产监察难度大。为了提高广大矿山职丄和家属的安全意识,引起全社会的®视。地区劳动局从1992年开始,连续九年开展“矿山安全月”活动,利用“安全月”,深入宣传《矿山安全法》 等法律法规;广泛传播矿山安全知识,对审点、热点矿山企业进行安金大检查。据统计,在“安全月”活动 中,地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21场次,在报卩]、电台举办专版专题13期,投稿2623篇;放映幻灯2246场 次;开展知识竞赛活动3次,参赛2. 8万人.举办演讲、讲座47场,参加者2956人;出墙、板报384期;办 法律法规学习班36期.培训3022人次;散发法律法规资料5950册。对244个重点矿山企业开展了安全 1:.产大检忙 查出']故隐患2367条,下发监督意见455份..实行H标管理、开展全面监察.吉安地区矿山安全监察丄作,连续10余年推行了甘标管理责任制。 1987年,认貞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处理决定》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紧急通 知》精神,XJ-乌石山铁矿等7个省、地、县属矿111企业的丫产全过程进行了监察,提出了整改意见347条,下 达监察意见15 24份;1988年,乂对10个矿山企业开展近一个月监察,查出隐患230条,F达监察意见书10 份;1989年.按照“矿山安全检杳表”的要求,对小龙钩矿、犬河煤矿等7家矿山企业逐条对照.全面检查,下 达监察意见书6份;1991年,依据《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保护国营、扶持乡镇、限制村办、改造和取缔个 体”方针.对江西乌仃山铁矿等7个国营矿山企业,配合煤冶局对6个县以I:矿山企业的防排水工作及其他 71个矿山进行了仝面监察,下达监察意见1576份:在此基础上,帮助460个矿山建立了安全档案;1992年, 以纪念矿山“两个条例”发布10周年“安仝月”活动和进行《国营煤矿安全检查与考核标准》试点工作为契 机,对全区13个重点煤矿的20个回采」:作面、54个掘进工作面、41个井F机电恫室、72个地面机房进行了 全过程安全监察,查出隐患13100条,其中重大隐患87条,下达监察意见书13份,评出安全生产丁级矿井6 个(江西犬河煤矿,7「.西大光山煤矿,地区北华山煤矿,占水石莲煤矿,吉水螺出煤矿,莲花长埠煤矿),等外 井7个(莲花界化陇煤矿,莲花西厶•山煤矿,莲花年林煤矿.吉安县安塘煤矿,永丰县杏严煤矿,万安县宝I」I 煤矿,吉水白垦煤矿)c尤其是万安县宝山煤矿、莲花年林煤矿、吉水县白垦煤矿,连最起码的“五消灭”(即 消灭独眼井、自然通风、明闸刀、明火照明、明火放炮)都未做到,存在大量的事故隐患,下达了重点整治的监 察意见1995年,重点开展对《矿山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执法大检查.检杳企业119个.下达监察意见 15 178份,查出隐患38()处:1996年监察428家,下达监察意见书372份,提出整改意见1313条,并对集体 以F乡镇矿山进行了全面检查,对照乡镇矿山安全牛.产条件合格证发放条件,严格把关.审核发证48家。 1997年临察213家,下发监察意见H 203份1998年监察国有矿山企业9家,乡镇236家,下达监察意见指 令书123份,提出整改意见500余条。万安县宝山煤矿矿长年龄偏大,既不懂业务,乂不重视安全,矿井现 场管理混乱,地区劳动局提请万安县人民政府.责令该矿停产整顿并更换了矿长。1999年,深入到新干、遂 丿11两县26家非煤矿企业监察,发现许多新问题,如违/2规定在国道边上采矿;违章一面墙开采;-证多点; 矿场长无证上岗等,针对这些问题,按法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整改意见,且及时对两县非煤矿负 责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2000年,主要对267家热点、难点矿山幵展监察,提出整改意见801条, 卜•达监察意见书112份。
利用整顿机会,及时跟踪监察o 1996年.吉安地区行署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1996年矿山秩序治 理整顿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乡镇煤矿清理整治方案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W员为组长,地矿、煤 冶、劳动、公安等11个单位负贵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纽,对全区的热点矿区,包括天河煤矿区、小龙钩矿 区、浒坑鸨矿区、北华山煤矿区、井冈山金矿区、万安、占水两县赣江河道采砂(砂金)、新干县平锅熬盐等 9个矿、28个矿区进行了重点整顿。于10月中旬分:•个检查组对各大矿区进行了重点检查,共查处违 法采矿案件129起”其中无证采矿98起;越界越层采矿5起;拒绝补偿费21起;具他案件5起。促使 145个无证采矿,但已具备办矿条件的补办了采矿许町证;所有采矿许可证期满的,均已办理了延续采矿 登记手续"清理取缔无证非法丿I:采,但乂不貝备办矿条件的乡镇小矿98个。清走了违法采金船16条, 摧毁小氤化池9个,拆毁了全部的两盐、平锅熬盐设备及120亩深水盐田,使矿业秩序全面好转。1998 年5月根据行署的统•部署,地区煤冶局、地矿局、芳动局从解决“独眼丿I:”问题着手,开展了全区乡镇煤 矿生产秩序整顿。共关停小煤窑94个,炸封18个;获得采矿许可证的237个;获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 61个,使乡镇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F降80% 1999年,对安福、吉安、万安等五县一市的120多家乡镇矿山企业进行了现场监察,查岀事故隐患200多条。200()年,地区利用组织的矿业秩序整顿验收检 査和综合安全生产大检查之机,对安福、吉水、遂川、吉安等7个县(市)的矿山安全情况进行了综合督 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促使遂川县人民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关闭了存在电大事故隐 患的105国道旁边的洪门采石场。
在开展安全监察工作中,吉安地区劳动局矿山安全]I生监察科自1993年至1996年,连续四年被省 劳动厅评为全省矿山安全监察先进单位;1995年、1996年,荣获劳动部授F的“全国矿山安全监察先进 集体”称号:锅炉安全监察和劳动保护1980年,地区劳动局在对全区锅炉普查登记的基础上.检验锅炉41台、安装锅炉3台、修理7台,查 出重大设备隐患3起。重点抓了吉安市制氧厂的气瓶检验匸作,并与地区经委、工会等部门联合开展了 司炉工节能竞赛活动o 1985年,与地区建设局、环保局联介,对全区在用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统计、建 档、检测、判废工作和对在用液化气汽车槽车实施了发放正式使用证制度1987年,开展了锅炉检验和 换证工作、共检验锅炉261台,安装、修理锅炉67台;锅炉和压力容器登记发证、换证292台o 1988年,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锅炉年检工作,在用锅炉年检率达65%。完成蒸汽锅炉登记、发证593台;新 装锅炉验收合格69台;还对12520台压力容器进行J"全面普查,实施登记发证制度1989年,在全区开 展了 E级锅炉和压力容器检验工作,推行锅炉安装验收和使用登记制度,对全区锅炉、压力容器安装单 位进行资格审查,逐一验收。全年共检验E级锅炉148台,蒸汽锅炉346台,压力容器438台,锅炉年检 率达92%。年审新装锅炉63台,为540台锅炉、169台压力容器发放了安装介格证”1990〜1992年,共检验锅炉2237台,压力容器2266台;验收锅炉安装工程73台;对71台锅炉安装 资料和105台锅炉的修理方案进行了审理;对1700份锅炉检验报告进行了整理和建档1991年,全区 重点开展了锅炉房综合治理工作,组织了安全合格锅炉房达标活动.对照“锅炉房检查表”逐项评分,评 出先进、合格和不合格锅炉房。全区评出合格锅炉房377座,合格率为78%,整治率为100%,与此同 时,对全区化肥、化工企业在用固定式压力容器按照相关规宦进彳I 了全面整治。当年,吉安地区锅检所 经省劳动厅批准,获得对泰和粮油机械厂牛.产的压力容器实彳丁产品监检的资格。
1993 - 1997年.全区共检验锅炉3348台,压力容器1514台、液化石汕气钢瓶19356只,压力表 6166只;审理新装锅炉资料125套,锅炉修理方案68份.气体安装资料7套,压力容器资料89套;核发 锅炉使用证53本,压力容器使用证77本;进行水质检测146台次,锅炉水处理普及率达90% .为了加 强对液化仃油气钢瓶的安全管理.地区锅安科不定期对钢瓶的使用和充装单位进行检査,对违反规定的 依法进行处罚1995年,地区锅检所荣获“自身建设优胜单位”.受到省'劳动厅表彰;1998年,共检验锅炉655台,压力容器7084台,完成了 23个液化石油气充装站、21台贮罐监察检验 任务,着力开展了液化石油站的安全整治。由地区安委办牵头,与城建部「J联合共同对全区7个非法经 营的液化气站进行清理整顿”对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私自建站,违规经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吉安县 厦华连顺液化气站实施了停止使用、签封措施.1999年,在全区进行了一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由地区劳动局牵头,从地 区经贸委、矿产局等部门抽调干部,组成检查组,下到各县(市)有关企业检查隐患,制定措施,组织整改。 检查结束后,就全区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向行署作了专题汇报"列外.地区芳动局会同地区商业局对 地区肉联厂两次发生的滴氨、漏氨事故进行了现场监察,查出具原因匸要是“制冷系统超期服役,年久失 修,带病运行”,提出了全面查漏补漏和筹集资金对制冷系统设备和管理进行全面更新改造的处理意见: 再次,地区对私营、外资、乡镇企业和屮、小学等单位的压力容器进行J’垂点检査,件促企业和单位认真 落实各级管理职责和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完售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事故隐患,保证压力容器 安全运行。1999年共检验锅炉555台,压力容器156台,液化石油气钢瓶10785只,检测锅炉水质257 台次,校验压力表2106块,监检出厂压力容器产品2台.同时,对全区气体充装站按“占安地区气体充 装站审查计分标准”进行了注册、登记"200()年,在全区丿|:展了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质暈:大检查、要求各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严格遵守国 家有关规是.认貞:做好充装前、后的检查匸作,严把“准人”关“做到不合格的钢瓶不充装,充装过竝和发 现故障的钢瓶不发送,对超期未检气瓶•律组织送钢瓶检验站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全生产大事故查处 吉安地区自1952年至2000年,共发生伤亡事故363起,死亡559人。其中, 一般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2人)329起,占90.63% ;重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3〜9人)30起,占 8. 27% ;特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0人及1()人以上)4起,占1.10% °这363起事故,发生在矿山企业的 有235起,死亡413人。其中煤矿企业177起(特大事故3起,重大事故20起,一般事故154起),死亡 331人;非煤矿企业58起(重大事故7起,一般事故51起),死亡82人。发生在非矿山企业的有128起 (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3起,一般事故124起),死广146人"其中锅炉圧力容器事故7起,均为一般 事故。现将重大伤亡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分别列入表22-3-1、表22-3-2中。
表22-3-1 1952 ~ 2000年全区重大伤亡事故情况 单位:人发生事故时间 发生事故单位 事故类别 死亡 重伤1952. 浒坑鸽矿 塌方 3 1980.12 永丰县杏严煤矿 冒顶 3 1981.6 江西经纬化工厂 爆燃 4 51982.12 吉水县阜田公社煤矿 冒顶 3 1983.8 江西省大光山煤矿 轨道发生断绳 事件引发撞车 3 1990.1 吉安县横江镇私营花炮厂 火药爆炸 3 21991.8 占安县天河镇田家村联户办小煤窑 窒息 4 1991.10 莲花县坊楼乡坊楼村陈国林联户办矿 窒息 3 1991.11 安福县江南乡煤矿 瓦斯爆炸 4 1992.4 宁冈县葛田乡村背村个体荣石矿 塌方 3 1993.5 安福县北华山林场煤矿 火药爆炸 3 1993.8 安福县良种煤矿 透水 4 1993.11 乌石山铁矿 爆炸 5 1994.9 吉水县阜田镇杏塘村老虎洞煤矿 窒息 3 1994.8 安福县连村乡新背村河东二井 窒息 3 1994.8 安福县连村乡新背村河东二井 窒息 3 21994.5 永丰县中村乡莹石矿 冒顶 3 11995.9 吉安县万福镇老冈村虎山头小煤窑 瓦斯爆炸 4 21996.1 吉安县天河镇西江联户办煤矿 3 1996.6 安福县枫田镇布村煤矿 瓦斯爆炸 6 1996.6 安福县瓜畲乡赤岭村煤矿 透水 3 1996.12 吉安县万福镇采石队 坍塌 3 1997.4 吉安县安塘煤矿 窒息 3 1997.2 吉安县天河镇水火垄小煤矿 窒息 3 1997.3 吉安县天河镇顺和煤矿 窒息 8 1997 万安库区移民开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岩石坍塌 3 11999.8 吉水县白垦煤矿 窒息 3 1999.9 安福县北华山林场煤矿 冒顶 3 1999.4 新寨村狮形采石场 坍塌 3 1999.10 遂川县禾源乡富安采仃场 坍塌 3 表22-3-2 1952 -2000年全区特大伤亡事故情况 单位:人发生事故时间 事故单位 事故类别 死亡 朿伤1954.10 江西犬河煤矿老窿 透水 10 1987.12 永新县怀忠乡花爆厂 烟花爆燃 19 61991.8 安福县连村乡新背村河两煤矿 透水 13 11998.5 吉安地区北华山煤矿 透水 15 以上事故.均按照国务院1956年颁布的《工人职员伤I':事故报告规程》和赣府发[1989]49号《江西 省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及《江西省关于违反劳动保护法规的经济处罚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及时 准确上报,认真调査处理,坚持“二不放过”原则,查出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责 任者的处理意见,最后予以审批结案,摒统计,全区共有462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对有触犯刑 律的,建议司法机关立案杳处,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1954年10月在犬河煤矿发生的透水事故,造成 10人死亡,其事故责任人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发I伤亡事故的单位还依法进行了相应的经济处 罚。1989〜2000年,全区事故罚款总额为58.25万元,全额上缴国库。按照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可 从事故罚款总额中核拨30%用于执法机构作为办案经费.70%/fl于企业改善条件”规定,返还金额 39. 11万元,占总金额的67%。其中,14. 867万元用于弥补办案经费的不足(部分用于开展“安全月”等 活动),24. 243万元用于企业改善条件以及安全隐患的整改职业卫生与矿山卫生厂(场)、矿医疗机构新中国建立后,厂(场)矿企业发展迅速,为保障职工健康,全区较大的厂 (场)矿企业先后有25家职匸医院,其他一般设冇医疗所(室)..1968年,为保障二线工厂职工的健康, 吉安县天河、安福县彭坊组建成、'/: 了 103、104医院,共设病床13()张,职E 135人,不仅负责了吉安、永 新、泰和、安福、莲花等地二线工厂的医疗保健任务,还方便了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医疗。90年代中期,由 于不少厂(矿)企业撤并外迁,有的企业破产,职工医院逐渐减少.至200()年,全区职工医院仅剩10家, 职工人数450余人。
职业病防治详见本击《医药卫生篇》第三章第二节中“职业病防治” o劳动卫生新中国建立后至2000年,全区厂(矿)企业一直注重抓安全生产,防尘防暑,开展II生清 扫、饮水消毒、灭虫,改善牛.产环境,建立健全劳动0生机构等一系列劳保匸作。浒坑、小龙、天河三大矿 建立了通风防生组织机构,矿井改为机械通风,由干式作业改为湿式作业;许多厂(矿)企业不定期的收 治患病工人去疗养院专门疗养治疗;地区和县的水泥厂对牟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对接触粉工人 定期体检;全区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进行健康监护、淳查、体检,地区和县(市)及厂(矿)企业举办 职业病防治培训班数十期;1983年全区开展了粉尘、噪音、铅、汞和有机磷农药等职业性危害调查;1990 年全区有劳动卫生监督员82名,并对他们举办了一期专业培训班。2000年,全区共乂寸547家企业进行 劳动卫生监督,监督率达100% o第七节劳动争议仲裁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区私营企业职匸人数占全部职工的一半以ho长期以来,由于私营企业实行 资方决定-切的管理体制,劳资双方、师徒之间劳动争议不断发生.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成为当时劳动 行政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1950年6月,省劳动局转发劳动部发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及 匸作规则》后,区内首先在工商企业比较集中的吉安市建立劳动仲裁委员会机构。吉安市劳动仲裁委 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工商行政机关、总工会、工商联有关人员组成,调解劳动争议,由市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