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2851
颗粒名称: 劳务输出
分类号: D63-3
页数: 1
摘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1987年,宁冈县268名具有初中以匕文化的未婚女青年结伴走出山门 到广东打工,揭开了吉安地区跨地区、跨省市成规模的劳动力输出的序幕。进入90年代,区内农村大量 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加之城镇的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需要吸纳大量的劳动 力,这就给全区劳务输出的发展带来「契机「组织起来走出公,势在必行「
关键词: 行政管理 劳动就业

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1987年,宁冈县268名具有初中以匕文化的未婚女青年结伴走出山门 到广东打工,揭开了吉安地区跨地区、跨省市成规模的劳动力输出的序幕。进入90年代,区内农村大量 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加之城镇的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又需要吸纳大量的劳动 力,这就给全区劳务输出的发展带来「契机「组织起来走出公,势在必行「
  1991年3月6日地区劳动局向行署呈送了《关于进-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专题报告,建议 以行署名义召开一次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专门会议,动员部署全区的劳务输出工作。在行署主要领导 的高度重视下,1991年8月20日在占安市召开全区劳务输出I:作会议"行署提出了全区劳务输出的I: 作I I标,要求全区各级政府要把推动劳务输出列为n己的匝要议 仙稈;明确r此项匸作山劳动部「j牵 头,归口管理;农口、民政、公安、物价、外协、工商、税务、经贸、邮电、交通、老建、计生委、工会、共青团、妇 联、新闻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举全区之力,推动芳务输出1:作。为r更好地统筹协调苛务 输出工作,地区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地委、行署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勺年 实现输出劳动力150288人,使全区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后,输出人数年年攀升.1996 年、1997年连续2年输出劳动力超过40万人。劳务人员遍布广东、福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海南等 省市,涉足于电子、服装、玩具、制鞋、纺织、建筑、餐饮、娱乐、H林、机械制造、教育、卫个、服务等许多行 业.根据1988年到200()年13年的统计.累计输出城乡芳劲力2762673人次,其中,农村剩余芳动力 2633939人次,城镇待业青年74368人次,企业富余职X 54366人次,1997年开始,输出下岗欠业人员 25121人次。同时境外劳务输出也有所开展。几年来,地区对外经济合作公司通过外经渠道,向美国、H 本、多米尼加、阿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输出三级以1:电斤工、机械1:、模具匸、缝纫工、建筑「.等技术 匸人1000多名。使劳务输岀在全区形成一个新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出路,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老区经济发展 据1996年1() JIYj关部「1不 完全统计,全区外岀务工人员回乡办厂的有364户 截至2()0()年,务「■人员冋乡兴办的企业已增至530 户,创业投资总金额5260万元。劳务人员不仅对输入地的经济繁荣作出贡献,同时也为老区经济的振 兴立下功劳。劳务输出利显当代,功在千秋。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