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232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分类号: D665
页数: 3
摘要: 中国国民党的前身是中国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1912年中国同盟会改为国民党;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尺党 .1926年上半年之前,吉安区域地、县两级均无国民党组织织活动..1926秋至1927年作,国共第•次介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各县先后成立了国民党县党部,并有J匸产党人参与领导工作。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地方组织

内容

中国国民党的前身是中国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1912年中国同盟会改为国民党;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尺党 .1926年上半年之前,吉安区域地、县两级均无国民党组织织活动..1926秋至1927年作,国共第•次介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各县先后成立了国民党县党部,并有J匸产党人参与领导工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成为反共反人民的政党"至1949年7月吉安城解放前,国民党吉安地一级组织,只在不同年间视需要派驻办爭组织和巡视人员,就地巡视督导各县党务.同盟会江西支部吉安分支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同盟会江西支部成立后,派遣蔡锐霆到吉安府发展会员,建立同盟会江西支部吉安分部,直属省同盟会支部领导,为吉安城最早出现的政党组织。
  国民党吉安组织员办事处1914〜1926年设也,卢陵道1926年8丿J至1927年祥.庐陵道辖今古安地区内之12县先后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其间庐陵道在吉安城成立了县党部组织员办事处,办事处派员去各县筹建国共合作的县党部"国民党吉安特别委员会1927年成立国民党吉安特别委协会.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赣西特派员办事处1929年4月,国比党江西省指导委员会派员到止安区辱建国民党右派操纵的各县县、区党部.并在吉安城设&江西省党部赣西特派员办爭处"国民党吉安清党运动委员会1930年10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吉安城,国民党吉安区域境内各县党部停止活动。红军退出人安城后,国民党实行党政•兀化,在占女城内设V.吉安党政淸党运动委员会,进行清党清乡善后活动,由吉安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刘振群兼任主任.国民党江西省党政委员会吉安区分会、安福区分会1931年7 J],海陆空军总司令行营设&江西省党政委员会,下设常务设计委员会,以陈天放为主任委协,刘振群等19人为委员的委协会将“剿匪”区域内43县划为9个区,每区设一党政委员会分会此时.在吉安地域内分2个区分会,即吉安区(四区)分会辖吉安、平赤(今东固等地)、永丰、吉水、泰和、万女等6县.分会驻地占安县城;安福区 (三区)分会辖安福、永新、宁冈、遂川、莲花等5县,分会驻地安福县城。新涂、峡江县属南>,区分会, 区分会设委员长1人,管理区内各县党务、政务及治安爭'*■同年12丿],2个区党政委员会随省党政委员撤销而裁撤。
  国民党省党部吉安区(第三区)指导委员会1933年7月,为便于:指导各县党务工作,江西省将全省所辖县划为7个区,吉安区(第三区)辖吉安、吉水、峡江、永丰、泰和、遂川、万安、安福、莲花、永新、宁冈 11县(新没属第二区),以潭之澜为指导委员。1936年12月,由特派员李中襄接任负责指导"国民党吉安区党务办事处1937年匕半年.省党部在占安区设党务办事处,同年9月省党部改组, 吉安区党务办爭处随之撤销国民党江西省第三行政区办事处1939年11丿寸成也国民党江西省、第二区办寄处,由省党部派员兼任区办爭处指导员。
  国民党吉安区党务办事处194()年电建吉安区党务办书处” 1947年区督导员奉命裁撤,同年各县党团合并后,省党团统…委员会将全省县市分为27个区,由区统一委员会-委员分任督导,未及实现, 吉安旋即解放。
  县级组织1926年8 ~ 10月,北伐军先后光复吉安地域内各县县城,各县均筹建了国民党临时县党部。
  同年8月从万安县第一个正式成立县党部起,至1927年8月,今吉安辖区内的吉水、吉安、永新、莲花、安福、遂川、永丰、泰和、万安、宁冈、峡江、新脸等县先后都正式成立了国共合作的、以共产党为主体的县党部执(逶员会和监察委协会,属行党部['[接领亍县党部执行委员会下设秘书科和组织、宣传、 工人、青年、妇女、商民等部.各县(市)的基层组织有区党部和区分部。
  1927年吉安“八六”反革命政变后,各县党部执委会随之解散。同年7月,省党部改为省党务指导委员会、8月,各县以兵产党人为卞体的县党部解散盲,即成比国民党右派控制的县党务维持委员会。
  1929年4月,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派员到吉安筹建各县、区党务指导委员会。同年8月,排挤打击共产党员,全面否定之前合法的县党部。
  1930年,各县党部更笛为党政淸乡善眉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进行善后清乡活动。
  1931年秋,由海陆空军诃令部南昌行营党政委员会命令成立各县党政委员会(即县党部与县政府合并).吉安区域内的县均即成立了县党政委员会,由县长兼任委员长。
  1932年初,各县党政委员会奉命撤销,各县即成立党务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为主要负责人。
  1933年底至1934年上半年,書安行政区内各县党部改委员制为干事制,设干事、助理干事各1人。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国民党统治的各县党部、区分部全面推行保甲制度。
  1939年秋至1940年上半年,各县党部F事制度改为书记长制,设书记长、副书记长各1人(其中, 1942年底,由省指派书记长,1946年1()月.由各县国民党代表大会选出书记长)。
  1945年6月,根据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关于办理党员党籍总清查办法”,各县党部在乡、镇设立清查登记处,办理党员登记。
  1947年冬,各县国民党'-j :-:肓⑷介并为县党团统一委员会,县党部书记任书记长,县团部书记任副书记长。
  1949年6 ~ 8月,言安区域各县先后获得解放.国民党各县党部及其所属组织均解体。
  表19-3-1 1929 ~ 1934年吉安区各县国民党党员数一览人4^分县别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吉安 319 290 300 234 128 164吉水 134 120 120 110 104 103峡江 102 103 100 101 100 90永丰 115 103 93 80 64 56泰和 183 165 149 121 111 107续表人八^分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遂川 197 167 147 140 122 137万安 136 122 105 90 75 83安福 171 143 120 110 90 105永新 240 50 30 127莲花 75 40 20 宁冈 50 40 3() 50合计 1722 1403 1184 1086 824 1022表19-3-2 1947年吉安区各县党部下设区党部、区分部及国民党党员数一览县另IJ 基层组织国民党员数 区党部 区分部 吉安 10 121 3222n水 12 67 1781峡江 3 24 1614永丰 3 60 1008泰和 20 105 2330遂川 4 66 1793万安 21 131 1997安福 18 89 692永新 12 63 2506莲花 7 77 1127宁冈 2 30 378合计 112 833 18448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