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2204
颗粒名称: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分类号: F301.24
页数: 1
摘要: 新中国建立以后,地、县二级先后建立了一大批农场、林场和果园,开垦了不少荒地,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一是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建立垦殖场;二是198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方区综考队的支持下,江西省在泰和县建立千烟洲红壤丘陵开发试验区。到1986年,千烟洲试验区红壤改造面积达3000亩。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立体农业,发展商品生产等综合途径进行开发治理,使当地农业总收入从1982年的 0.58万元增至1986年的9.84万元,4年净增15.96倍,纯收入从0. 37万元增至6. 87万元,净增17.57 倍,为综合开发用地作出示范和提供经验。
关键词: 土地开发 土地整理

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后,地、县二级先后建立了一大批农场、林场和果园,开垦了不少荒地,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一是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建立垦殖场;二是198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方区综考队的支持下,江西省在泰和县建立千烟洲红壤丘陵开发试验区。到1986年,千烟洲试验区红壤改造面积达3000亩。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立体农业,发展商品生产等综合途径进行开发治理,使当地农业总收入从1982年的 0.58万元增至1986年的9.84万元,4年净增15.96倍,纯收入从0. 37万元增至6. 87万元,净增17.57 倍,为综合开发用地作出示范和提供经验。
  自1987年开始,全区各级政府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开发荒地,开垦废弃地,大力进行土地整理,进行耕地整理和村庄整理,不断节约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