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种类民国时期,境内银行开展储蓄存款主要分活期和定期两类。活期储蓄存款一般分甲、乙两种。甲种使用支票,多为机关团体、工商业采用。乙种凭折存取,多为个人储蓄存款。1939年,各银行开展节约建国储蓄,储种分为三种。
节约建国储金存款金额起点为国币壹元。分甲、乙两种。甲种储金开户满3年后,始得随时提取本息,每半年计复利1次,存期愈久,利息愈厚。乙种储金分为零存整付、整存零付、整存整付、存本取息 4种,存款期限均为3 ~10年,储户可因本身之需要,自由选择。同时,为便利华侨及国人自愿储存外币起见,甲乙两种节约储金皆可开立外币存款户,并可用国币或金银按市价折合外币存储。
节约建国储蓄券分甲、乙两种,券额分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和10000元七种, 利息优厚。甲种储蓄券记名,存期最少半年,即可兑取一部或全部本息,或继续存储。乙种储蓄券不记名,存期1年至10年,期满照券面数额兑付。
特种有奖储蓄每期发行储蓄券总额为国币500万元,计10万张,每张50元,以储券面额25%计奖,共计奖金为国币125万元,分9个级别,头奖1张20万元,二奖2张10万元,三奖5张10万元,四奖 10张5万元,五奖40张8万元,六奖70张7万元,七奖100张5万元,八奖1000张10万元,九奖10000 张50万元。每2个月开奖一次。凡中奖者不再还本,未中奖者,自开奖之日起,期满5年后,凭券额兑付本金,不另派息。逾期3年不兑者,停止兑付。
新中国建立后,区内人民银行开展的储蓄种类有以下三种。 折实储蓄是用人民币折成以实物为单位牌价存取的一种储蓄。1950年1月开办。折实牌价是以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日用品一定分量以“份”为计算单位。一份包括:二机早米1.5市斤,龙头细布0. 4 市尺,青盐0.05市斤,麻油0.05市斤,松柴3市斤。收储对象仅限于工人、教职员、干部和学生。存款期限分1星期、半个月、1个月、3个月4个档次。后因物价趋于平稳,折实保值作用消失,年底停办。
保本保值定期储蓄这是为保护储户购买力而举办的一种储蓄。此种储蓄存入时以五个折实单位为起点,多存不限,支取时,若遇折实牌价下跌,按存入金额实付,保本利率按原存利率8折付息;如原牌价上涨,支取时按当日牌价折实保值,利率仍按折实储蓄利率计息,存款期限分半个月、1个月、2个月、3 个月、1年五个档次。1952年6月停办。
货币储蓄这是以人民币为计息单位的一种储蓄。1950年,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储蓄章程,规定货币储蓄分为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额储蓄、有奖储蓄等。
活期储蓄这是一种随时支取、存取金额不受限制的一种储蓄。吉安人民银行成立后即开办。当时,活期储蓄分支票和存折2种。支票储蓄于1955年10月停办,存折储蓄一直沿用。存折储蓄以人民币壹元为起点开户,多存不限,每年计息1次。1991年开始,在活期储蓄中增加代发工资的业务,这对增加储蓄起到了积极作用。到2000年,余额达57733万元,占活期储蓄的比例为1.96%。
定期储蓄这是存款时约定期限,定期存取本息或利息的一种储蓄。1949年底开办,分整存整取、 整存零取、零存整取和存本取息4种。其中整存零取、存本取息适应性不强,开办不久后停办。整存整取、零存整取为定期储蓄的基本方式,一直沿用。定期储蓄期限几经变化,1989年2月起,定为3个月、6 个月、1年、2年、3年、5年、8年七个档次。
定额储蓄金额固定,存期1年,可以随时支取,不满半个月不计息,存单不记名。1951年开办,后因出现定额储蓄存单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1954年12月停办。1961年重新开办,面额为1元、2元、5 元、10元、20元、50元6种。1964年8月,再次停办。
定活两便储蓄此储种存入时不预先确定期限,可以随时支取和续存。1950年5月开办,1952年4 月停办。1985年1月再次开办。存单面额以50元为起点。
有奖储蓄这是以奖代息的一种储蓄。新中国建立后,开办了以下几种有奖储蓄: 整存整取有奖储蓄1950年在吉安市举办,后推广全区。1953年12月被零存整取有奖储蓄代替后停办。
保本保值有奖定期储蓄1950年12月举办,存期3个月,期满还本不付息,以利息作奖金,每期开奖一次,不久停办。
零存整取有奖储蓄1953年12月开办。此储种采取逐月贴花形式,分为整户,半户(二分之一户), 四分之一户,即4元、2元、1元。1961年1月,零存整取有奖储蓄改为定期定额储蓄。1964年8月,定期定额储蓄停办。
活期有奖储蓄此储蓄以人民币壹元为起点,多存不限。每1000户为一分配奖金单位,每3个月开奖1次。1956年7月开办,1961年停办后改为活期储蓄。1988年8月,工商银行再次开办。
1989年,地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还先后举办了定期定额有奖储蓄。
长期保值储蓄1988年10月开办,人民银行对3年、5年、8年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在现行利率的基础上,按照储户所得利益不低于物价上涨幅度的原则,由人民银行总行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零售物价指数,制定全国统一的保值贴补率。
大额可转让定期储蓄1988年开办的此种储蓄是固定面额的个人定期储蓄存款。面额为500元、 10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四种。期限分半年、1年、3年、5年四个档次;利率上浮。
优待售粮储蓄区内银行于1953年11月举办。存单面额为1元、3元、5元、10元4种,期限为 1 ~6个月。月息1分5厘,高于其他储蓄利率。1955年停办。
农村“四化”储蓄此种储蓄于1960年开始以公社为单位举办,存额固定,以存定贷。期限分1年、 2年、3年期三个档次。利率分别为年息6厘、6厘3、6厘5。所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发放长期贷款。区内银行于1962年停办此种储蓄。
此外,全区各家银行还先后开办了住房专项储蓄、儿童储蓄、好当家储蓄、巾帼建功储蓄、农民生产基金储蓄等储种。
存贷挂钩储蓄1987年农村信用社开展了以存定贷的储蓄品种,农村承包户生产基金存款,按耕地每亩存款15元左右,农民贷款就按存一贷二或存二贷一的方式,不存不贷,逐户订好合同。
通知存款居民一次大额存入,一次或分次支取,取款时需事前通知银行的储蓄机构。
邮政储蓄1986年5月,吉安地区邮局在白鹭洲邮电所开办了全省第一个邮政储蓄试办点,同时发行了 1套“邮政储蓄,利国利民——纪念吉安开办邮政储蓄”邮资纪念封。储蓄种类有活期、整存整取、 零存整取3种,存款利息按国家统一标准付给。10月,吉安市又在阳明路邮电所开办了第二个邮政储蓄点,由于宣传得力,出现了储户排长队等待存储现象,开业仅3天就收储76万元。
1990年1月1日起,邮政储蓄由代办改为自办,邮局以利差为收入,风险加大。为把邮政储蓄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吉安邮政储蓄开始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全区开展了建设标准化局、所活动,各储蓄网点统一制作了营业标志牌、营业时间牌,张贴了业务宣传画,95%以上的网点装置了安全铁栅栏,全部配备了保险柜。业务种类也增加了存本取息、汇转储、大额可转让存款等新项目,办理销售、代兑国库券业务。
1993年,吉安市邮政储蓄开始办理预存电话费业务。从1995年开始,随着手机的出现,邮局同时推出了预存手机话费业务,而且覆盖面达到100%。1999年,随着邮电分营,电信局推出缴费卡业务,预存手机费业务开始取消;年底,预存户数达5万户,年代收款由开办初的50万元,增至2000万元。
1998年12月,江西省邮政储蓄开始加入全国联网,吉安地区第一批联网网点基本上放在业务量较大的原单机网点上,共上了 37个。第二批在2000年5月开始,又上了 37个。至2000年底,共上网点74 个。随着邮政储蓄联网规模的扩大,邮政储蓄的规模也迅速扩大。至2000年8月,邮政储蓄余额达17 亿元,市场占有率达14% o 储蓄业务 1933年,江西省裕民银行吉安分行设立储蓄股,各县办事处有专人负责储蓄。:1938〜1941年,中国农民银行吉安办事处面向全区城乡,通过对企业和个人许以放款便利、核减汇费、提高利率等优惠办法, 4年共吸收储蓄存款计国币14. 8万元。1939年驻吉安“4行2局”(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汇局)和江西省裕民银行吉安分行等受国家委托,开展了节约建国储蓄运动,其种类有节约建国储金,节约建国储金券和特种有奖储蓄。为推动节约建国储蓄运动的开展,江西省裕民银行成立了江西省节约建国储蓄团吉安分团。各县成立支团。同时,还借助政府力量在全区各县设立节约建国储蓄委员会分会,由县长担任主任委员,各乡镇成立劝储队,由乡、镇长担任队长,下达劝储任务,颁发竞赛办法,制定奖励措施,动员机关团体公务员、工人、商人和城镇居民踊跃认购。1944〜1945年,区内银行还推行两期江西乡镇公益储蓄。
抗日战争结束后,由于物价暴涨,通货膨胀加剧,银行储蓄逐渐无人问津。
1950年1月,人民银行在城乡开办了折实储蓄。同年5月,区内第一个储蓄所——吉安中永叔路储蓄所成立。后来随着国民经济恢复,物价开始稳定,折实储蓄作用逐步消失。为引导储户由折实储蓄转向货币储蓄,短期储蓄转向长期储蓄,银行又先后开办了保本保值储蓄、定额储蓄、定活两便储蓄和有奖储蓄。1952年6月,人民储蓄全部转为货币储蓄。1954年,国家发出开展爱国节约储蓄运动的号召,全区各级银行抓住时机,扩大储蓄机构,中心支行设立储蓄科,支行设立储蓄股,街道增设小型储蓄网点, 充实储蓄人员,开展储蓄代办,变流动服务为固定服务。1956年,全区增加储蓄所8个,设立代办所80 个。1957年,全区储蓄所还设立代办机构200个。同时,广泛开展储蓄宣传,认真执行保护人民储蓄政策,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为储户保密,使全区城镇储蓄存款有了新的进展。在此期间,农村储蓄业务也得到同步发展。 1953年12月,为配合国家实行粮棉油统购统销政策,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银行在广大农村结合农民卖粮、卖油,举办了优待售粮储蓄,收储对象仅限于出售余粮给国家的农民。年底,全区收储300. 4 万元。为满足农民储蓄需要,1957年10月,农村营业所、信用社举办有奖储蓄,提高了农民参储积极性。
1958年在当地党委领导下,掀起大挖储源,大搞集资的储蓄运动,组织随军银行和流动服务组118 个,深入基地,一边生产,一边服务,为钢铁生产发展集资储蓄180万元。1959年,改进储蓄方式,停办有政治口号的储蓄种类,把零存整取有奖储蓄改办为定期零存整取储蓄,定额有奖储蓄;活期有奖储蓄改为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推动了全区城乡储蓄的发展。
1960 - 1962年,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及自然灾害影响,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农业连年歉收,商品供应不足,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储源减少,各种有奖储蓄停办,集资储蓄提前支取,致使储蓄额大幅度下降。
1963年,全区农、轻、重比例关系得到理顺,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银行加强储蓄工作领导,充实人员,健全制度,恢复储蓄机构,发展储蓄所代办和互助储金会,积极推广新储蓄种类,城镇储蓄开始增长。 在此期间,区内城乡高利贷有所抬头。1965年通过调查,发现全区放高利贷者有224户,放款金额4. 8 万元,获暴利2. 2万元,高利贷利息一般为月息100% ,最高达300%,有的甚至以物质、票券计收利息。 借高利贷者有862户,以贫困居民和农民居多。此外,标会、邀会到处兴起,其形式有:(1)车轮会。几人或十几人组成一个会,每人岀资5 ~10元,凑成一笔钱,由邀会人头次得款,然后根据协商轮流得会款, 所交会金不计利息。(2)破头会。邀会人头次得款,然后抽签决定下一次会款得主,会金利率为月息 5%。〜10%。。为限制和打击高利贷活动,全区各级人民银行配合各级工会组织和农村社、队基层组织,积极发展互助储金会,帮助城乡居民解决临时生活困难,打击了高利贷,抑制了标会、邀会活动。
“文化大革命”初期,区内银行储蓄业务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储蓄种类减少,存款利率降低,撤并 2/3储蓄机构,精简银行储蓄人员,特别是冻结“十种人存款”,打击了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致使全区城镇储蓄徘徊不前,农户储蓄降至最低点。至1970年末,农民储蓄为195万元,比1965年减少78. 7万元。1972年,人民银行明确规定存款有息为储蓄四大原则之一,从思想上、政策上澄清了群众对储蓄利息的一些模糊观念。同时,银行加强对储蓄业务领导,逐步恢复储蓄网点,充实人员,改进吸储方法,储蓄余额逐年上升。至1976年末,全区城乡储蓄存款为3065. 1万元,比1970年增长173. 89%。,其中城镇储蓄为2465. 1万元,增长166%,农户储蓄为607. 0万元,增长211.2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各级银行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储蓄存款,扩大信贷资金来源。:1979年 4月,根据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储蓄利率基本恢复到“文化大革命”前水平。在原有半年期、1年期和3年期的基础上,增加了 5年期和8年期定期档次,同时根据市场物价变动情况,还先后8次调高储蓄存款利率,保护了储户利益。同时,增设了新的机构。1986年4月,地区邮电局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1987 年,地区建设银行、地区中国银行也相继开办了储蓄业务。并积极稳妥地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展联办和代办网点,有些地方还开展流动服务网点,方便群众存取。到2000年末,各银行、信用社开办的储种达20余种。
1989〜1991年期间,区内金融业出现过不正常竞争,各银行为增加储蓄存款,增设机构,变相提高利率,滥发奖品以拉拢储户,一度使储蓄业务紊乱。社会出现非法集资,扰乱了金融秩序。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制止通货膨胀,区内各银行认真进行了清理整顿工作,并把储蓄业务的整顿作为一个重点。 各银行在人民银行的主持下签订了储蓄公约,制止了无序竞争,逐渐使储蓄业务走上正轨。为了增加储蓄存款,各银行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1992年,举办礼仪有奖有息储蓄;1993年,行署召开全区财政金融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储蓄工作,确定储蓄增长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列入目标管理,在全区开展储蓄宣传月和创十佳储蓄所、十佳储蓄员活动,政府给予表彰,各金融机构大力宣传,增加储蓄新品种,又举办巨额幸运有奖储蓄、季季发定期定额有奖储蓄;1994年,代办保险业务;1995年,开办个人通知存款业务以及爱国教育储蓄等7项储蓄业务;1996年,开办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兑业务。到2000年6月止, 发展教育储蓄16175户,存款达1492万元。在开展以上新业务的同时,各级银行还开展电话咨询、预约、提醒服务;开展上门服务;开展承诺服务;开展信息服务;设立大堂主任。地区农业银行提出存款立行的指导思想,实施三大策略:一是确立市场定位,实施以主攻农村募券储蓄和城区对公存款为重点的资金策略;二是提高市场声誉,实施主攻农业银行品牌效应的“形象工程”策略;三是强化市场观念,实施以建立激励机制为核心的资金组织策略。
2000年,吉安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之区内各类银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储蓄工作,城镇储蓄业务发展很快,城镇储蓄存款余额达1204219万元,为1978年的364倍。
表17-3-1 1950 - 2000年全区历年存款统计单位:万元年份存款合计企业存款财政性存款农村存款城镇储蓄信托存款其他存款1950 89.6 40.6 47.3 1.7 1951 294.0 102.5 137.6 53.9 1952 796.8 214.6 505.2 8.3 68.7 1953 1137.6 747.4 319.0 70.9 1954 1197.0 803.1 306.6 87.3 1955 1110.8 632.4 369.1 109.3 1956 1421.2 432.9 820. 1 16& 2 1957 1956.5 390.4 488.6 855.0 222.5 1958 4237.8 1374.6 1607.9 678.3 577.0 1959 7456.1 1426.8 2955.6 2348.2 725.5 1960 8890.0 2236.9 2303.9 3555.0 794.2 1961 10245.5 2695.0 2373.3 4627.3 549.9 1962 8594.5 2949.1 2756.0 2542.5 346.9 1963 6594.4 2147.3 1691.2 2395.0 360.9 1964 5930.3 2002.9 1322.7 2073.8 530.9 1965 6599.2 2717.2 1226.2 2024.3 631.5 1966 8664.1 3841.4 1656.6 2365.8 800.3 1967 8788.5 3807.0 1805.6 2359.9 816.0 1968 10029.7 4316.6 2480.0 2492.4 740.7 1969 11171.2 4716.6 3230.9 2452.3 771.4 1970 15066.5 5602.6 5889.7 2650.1 924.1 1971 16803.4 5406.3 7626.3 2618.5 1152.3 1972 11092.6 4384.6 2986.1 2355.1 1366.8 1973 12782.8 499& ] 2853.8 3339.6 1591.3 1974 14219.3 5282.6 3370.9 3619.9 1945.9 1975 17556.1 7007.5 4062.8 4269.1 2216.7 续表年份存款合计企业存款财政性存款农村存款城镇储蓄信托存款其他存款 1976 15877.3 6170.0 2973.1 4276.1 2458.1 1977 19025.8 6913.5 3928.1 5373.1 2811.1 1978 19735.0 6408.0 5332.8 4687.2 3307.0 1979 25172.2 8558.5 5819.4 6368.5 4425.8 1980 30960.3 11316.1 6966.0 7769.0 4909.2 1981 35233.9 12207.8 7365.6 9173.8 6279.1 207.6 1982 35559.0 13405.1 5595.1 8521.7 7817.3 219.8 1983 39200.8 13295.7 6430.4 9358.7 9776.3 109.6 230.1 1984 61510.7 21949.7 10052.7 10086.0 16846.7 362.5 2213.11985 74387.5 28216.5 6029.8 12642.7 23277.6 1304.0 2916.91986 95982.8 34539.5 7215.2 16539.7 31676.5 1262.2 4749.71987 120369.2 41834.8 8325.8 19739.7 42610.1 1480.3 6378.51988 137942.0 43372.0 6886.0 22988.0 5583&0 1099.0 7759.01989 158353.0 41030.0 8644.0 28295.0 72967.0 772.0 6645.01990 20744& 0 59174.0 12279.0 28266.0 99259.0 471.0 7999.01991 248142 69377 12483 31271 125218 776 9017 1992 300690 80770 10357 34400 163021 -573 12715 1993 398715 99131 13614 56009 211592 762 17607 1994 455277 132989 8768 18641 294111 768 1995 584598 157081 8824 6676 407739 4278 1996 734633 176380 19750 6344 530596 1563 1997 1142052 190141 25933 23754 895223 7001 1998 1274912 199651 38729 21493 997392 0 17647 1999 1391428 219296 46591 24601 1094932 --- 6008 2000 1539968 231227 56768 34799 1204219 --- 1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