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779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
分类号: F810.4
页数: 2
摘要: 全县文教卫生费累计支出7301.43万元,苏维埃政府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教育事业费1927年9月,努力增进工人农民及一般平民的知识和娱乐,开办校外的教育机关 (如图书馆、平民医院、阅报室、科学讲话、电影、新剧等)。在城市及农村中普遍设立劳动学校,儿童、青年、工农失学的一律免费入学”普遍设立列宁学校、实施免费教育,设立工人学校,并明确教育经费由苏维埃政府负担,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对各级学校的办公费规定为,根据江西省苏维埃教育会议决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文教卫生

内容

国民政府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民国初期,文教卫生事业费也只设教育经费,1932年才增加文化经费,1935年增设卫生费。据《吉安市财政志》记载:1932〜1936年,吉安县教育费支出10. 27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14.4% ;1945〜1947年,全县文教卫生费累计支出7301.43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3.3%。
  吉安地区支出数额无考。 苏维埃政府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教育事业费1927年9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行动政纲》提出,“实行普及教育,提高革命文化”, 对学龄儿童“实行免费的、强迫的、普遍的和工艺的教育,以培植全体男女儿童”,对学龄前的儿童建立养育院、幼稚园等。在群众教育方面,“努力增进工人农民及一般平民的知识和娱乐,开办校外的教育机关 (如图书馆、平民医院、阅报室、科学讲话、电影、新剧等)”。1930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决定,在城市及农村中普遍设立劳动学校,儿童、青年、工农失学的一律免费入学。1932年12月18日,中共湘赣省委的 《苏维埃问题的决议案》要求:苏维埃文化教育工作,要以提高群众参加战争的热情,加强群众的阶级教育,为其主要行政方针,加紧识字运动,减少不识字群众的数目,以消灭文盲,普遍设立列宁学校、实施免费教育,凡7岁到12岁的男女儿童得强迫其入学校。设立女子半日学校,工农夜校,吸收广大劳动妇女读书,提高妇女文化水平。在工厂作坊附近,设立工人学校,使工人有充分享受教育的机会。并明确教育经费由苏维埃政府负担。
  1932年12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对各级学校的办公费规定为:列宁学校每月不得超过8元,红色初小学校每个学期不超过2元;教职员生活费、衣服、医药等费每月共大洋5元,按月支给。1934年3月15 日,根据江西省苏维埃教育会议决定:小学经费万泰县自己负担80% ,公略县自己负担60% ,永丰县自己负担30%。
  文化体育事业费苏区各机关、团体、工厂、学校与区、乡均有俱乐部、文体组织,在县、区、乡镇俱乐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文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省、县均有图书馆、文化委员会,每周举办读书、讲演和研究会,除纪念节日和欢送红军外,每半月表演一次新剧,注重对粉碎敌人进攻的鼓动工作。1931 年4月,莲花县苏维埃《今后文化工作的任务》中要求普遍设立拳术俱乐部,普遍组织新剧团,建立通俗讲演所和露天讲演所。1933年11月6日,永新县《文化教育建设议案》要求“提倡群众的赤色体育”。 所有有领导、有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所需经费均由苏维埃政府财政开支。
  卫生事业费苏区卫生医疗机构始建于红军部队。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始,红军在井冈山小井、东固、永新、延福、宁冈、遂川下院、岳王仙等地设有红军医院,经费由军费开支。当时也为工农群众治病。 后来各根据地建有后方医院。1932年初,在永丰潭头开办江西第一红色医院,在公略县设有1个疗养所。万泰县有药业合作社7个,内设公共看病所5个,另设医院1个。永丰有药业合作社7个。地方医院经费由地方苏维埃政府财政负担。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