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折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595
颗粒名称: 遂川折扇
分类号: F762.7
页数: 2
摘要: 吉安府龙泉县大汾镇产折扇,销本郡、省及长江一带,中国古无折扇“至明永乐朝鲜进撒扇,广东兴宁一罗姓技人到遂川大汾的白石坑,传授折扇制作技术,专制折扇,大汾人古仁风在大汾镇设仁风折扇厂。销往本省及长江流域各地”遂川折扇初为黑色扇面“俗称黑纸折扇,以后渐至精致,扇面改为绵纸或毛边纸,新中国建立后工艺得到改进,制作愈益精美。遂川折扇生产有一个质的飞跃,生产出胶水黑纸、绿纸、白纸香水、木纸檀香、冲花、黑纸彩花、黑纸中档、装饰挂扇等8个品种、14种花色图案。遂川折扇制作精细,工艺讲究。
关键词: 土特产品 遂川折扇

内容

民国《江西物产总会说明书》载,吉安府龙泉县大汾镇产折扇,销本郡、省及长江一带,并附记:“中国古无折扇,至明永乐朝鲜进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故名撒扇,盖收则折叠,用则撒开,实为夏日必须之物也。”据新编《遂川县志》载,清康熙三年(1664),广东兴宁一罗姓技人到遂川大汾的白石坑,招徒六人,传授折扇制作技术,并设作坊,专制折扇,销路很好。随后附近的江夏、草汾、鹿坑等地, 纷纷仿制。民国时,大汾人古仁风在大汾镇设仁风折扇厂,生产“仁风牌”折扇,销往本省及长江流域各地。“仁风牌”沿用至今。
  遂川折扇初为黑色扇面,以竹片为骨,草纸做面,染成黑色,俗称黑纸折扇,造法不精。以后渐至精致,扇面改为绵纸或毛边纸,并烙印山水人物花草各种画面,甚或间以书法。新中国建立后工艺得到改进,品种增多,制作愈益精美。1990年,遂川折扇生产有一个质的飞跃,生产出胶水黑纸、绿纸、白纸香水、木纸檀香、冲花、黑纸彩花、黑纸中档、装饰挂扇等8个品种、14种花色图案。
  遂川折扇制作精细,工艺讲究,分胚工、捆扎、漆工三段108道工序,成品具有扇骨均匀,色泽光亮,制作精美,水浸不烂,日晒不裂,不发霉,不虫蛀的特点,且扇面图案丰富多彩,融观赏、实用为一体,轻巧耐用,携带方便,美观大方,深受消费者喜爱。1957年先后在江西轻工业展览会和全国工业展览会展岀。 其生产规范也日益扩大,新中国建立前年产40万把,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初年产30万把,1957年增至 150万把,进入80、90年代,年产均保持在100万把以上,并且远销到东南亚及欧洲各国。由于电风扇、 空调的逐渐普及,市场需求量锐减,至2000年,年产10万把左右,主要销往国内沿海及东南亚国家。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