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豆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582
颗粒名称: 泰和豆豉
分类号: F762.7
页数: 2
摘要: 初名韶州豆豉。相传宋初一韶州(今韶关、南雄)人迁居泰和沿溪,制作豆豉,香甜可口,为调味佳品,故名韶州豆豉,又称甜豆豉,《中国社会史丛抄•甲集》记载:江西泰和出豆豉,往时人家制萌菜皆重之。《中国酿造》杂志介绍,四川豆豉制作方法是从泰和传去的。泰和豆豉制作历史之久远,品尝泰和豆豉,因其外形似葡萄干,葡萄豆豉”o 泰和豆豉是调味佳品,用以制作家乡鱼、煮鱼干、回锅肉、炯鸡烧鸭、煎辣椒、炒大蒜等荤素菜肴,风味独特。泰和豆豉性温“即生虫成灰者,用瓷罐收储,去其虫亦佳,初起时豆豉煎汤。
关键词: 土特产品 泰和豆豉

内容

初名韶州豆豉。相传宋初一韶州(今韶关、南雄)人迁居泰和沿溪,设一小作坊,制作豆豉,香甜可口,气味浓烈,为调味佳品,故名韶州豆豉,又称甜豆豉,一时间远近闻名。《中国社会史丛抄•甲集》记载:宋时,江西泰和出豆豉,往时人家制萌菜皆重之。《中国酿造》杂志介绍,四川豆豉制作方法是从泰和传去的。由此可见,泰和豆豉制作历史之久远,影响之广泛。1963年郭沫若到泰和,品尝泰和豆豉,因其外形似葡萄干,赞誉为“葡萄豆豉” o 泰和豆豉是调味佳品,用以制作家乡鱼、煮鱼干、回锅肉、炯鸡烧鸭、煎辣椒、炒大蒜等荤素菜肴,风味独特。又可治病。清光绪《吉安府志》载:“泰和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年久者佳,即生虫成灰者,用瓷罐收储,去其虫亦佳。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或流清涕,初起时豆豉煎汤,不用盐,止加姜盐和泰和鸡煎汤即愈。豆豉一酒盅,纳葛布口袋内,置滚水中煎至豆豉无味,将袋豉取出,加姜少许,入水内,不用盐,可以汗,名曰淡豆豉汤。”这种治疗方法在当地十分流行。
  由于泰和豆豉调味、药用俱佳,历来销路极好,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据新编《泰和县志》载:1938 年,沿溪渡年生产量已达70吨,新中国建立后产量大减,经恢复,逐年增加,至90年代,年产15吨左右。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