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加工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57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加工类
分类号: F762.7
页数: 12
摘要: 用从南京带回的茶叶种子,制出的茶叶色、香、味、形出类拔萃,1915 年当地商人李玉山将数斤狗牯脑茶叶送往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参展,李玉山又将狗牯脑茶叶送往浙闽赣联合展销会展出,当时狗牯脑茶被称作玉山茶。80年代多次获得江西省名茶、优质传统名茶、江西省优质产品等称号,1997年、1999年连续两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均获名牌产品奖,在茶叶包装纸上盖上“遂川县汤湖上南乡狗牯脑石山茶祖传精制青水发客货真价实诸君光顾请认图书为记梁纪兴”
关键词: 土特产品 特产

内容

狗牯脑茶狗牯脑茶产于遂川县汤湖乡茶山村狗牯脑山,故名。相传清嘉庆间(1796 - 1820),汤湖木商梁为镒运木至南京,突遇洪水,木材冲散,损失殆尽,陷入困境,流落南京,遇寡妇杨氏收留,结为夫妻。杨氏精于制茶,梁为镒携归故乡,用从南京带回的茶叶种子,在当地狗牯脑山开垦茶园种植,由杨氏炮制。杨氏制茶工艺精巧,制出的茶叶色、香、味、形出类拔萃,很受欢迎,在当地很有名气,称为狗牯脑茶。1915 年当地商人李玉山将数斤狗牯脑茶叶送往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参展,获得金奖。从此声名大振。1930年,李玉山又将狗牯脑茶叶送往浙闽赣联合展销会展出,获甲等奖。当时狗牯脑茶被称作玉山茶。
  新中国建立后,复称狗牯脑茶。80年代多次获得江西省名茶、优质传统名茶、江西省优质产品等称号,1982年被评为江西八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金奖,1997年、1999年连续两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均获名牌产品奖,2000年获中国AA绿色食品证书。
  狗牯脑山属万洋山脉,海拔900米,山高林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日照较短,多散射光,云雾弥漫, 流水潺潺。茶树在这种环境中生长,茶叶持嫩性强,富含各种氨基酸、咖啡碱及其他芳香物质。
  狗牯脑茶的制作工艺精巧独特,为梁氏秘传,不示外人。1943年第五代传人梁德海为防假冒,在茶叶包装纸上盖上“遂川县汤湖上南乡狗牯脑石山茶祖传精制青水发客货真价实诸君光顾请认图书为记梁纪兴”的印章。梁纪兴是梁德海的父亲。梁氏工艺从采摘、拣青、杀青到揉捻、整形、烘焙、炒干,直至包装贮藏,独具匠心,工序严密,工艺讲究,手法细腻高妙。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结秀丽,条索匀整,纤细如眉,颜色碧莹,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细软嫩的白色绒毛,晶莹剔透。茶水澄沏而略呈金黄,入口清凉芳醇,沁人心脾,风味独特,口中甘香经久不去,提神醒脑,消食去腻,益肝利智,堪称茶中异品。
  新中国建立前,狗牯脑茶种植制作仅限梁氏一家,种植面积极小,产量极低,一芽一叶初展特级茶年产仅四五斤,连次级的不过十几二十斤,且价格昂贵。《江西通志稿•经济略》称:“虽有闻名的玉山茶, 可是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域限制中,外省人民很少尝到它的清香之美味了。”新中国建立初,政府鼓励梁氏发展生产,提高技术,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调整价格,1957年产量提高到65千克。以后,梁氏献出工艺,政府加大投入,建立狗牯脑茶厂,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据新编《遂川县志》载:1974年茶园发展到5. 33公顷,年产量突破500千克;1990年增至210. 6公顷,年产量达到7. 5吨,并注册为“狗牯脑”商标,改进包装,畅销国内外。
  蜀口茶传统名茶。产于泰和县马市镇蜀口洲,故名。蜀口洲处蜀江入赣江口,四面环水,土地肥厚,水量充沛。据新编《泰和县志》载,蜀口洲自唐代即开始生产茶叶,明代成化间(1465 - 1487)蜀口洲高坪村民郭福可从龙泉县(今遂川县)引进优良品种在洲上种植,并学得精细加工技术,名高坪茶。后逐渐扩种, 产量增加,质量趋好,蜀口茶声名大振,清代曾列为贡品。
  蜀口茶制作工艺精细考究,类似于狗牯脑茶,采摘标准严格,拣青分级精细,杀青火候恰当,揉捻手法讲究,整形理毫严密,烘焙恰到好处,炒干干湿有度。成品条索紧凑,略带弯曲,呈鱼钩形,白茸毛色泽滋润光亮。汤色浅绿,清澈明亮,茶叶舒展,香醇味浓,入口清爽,回味悠长,沁人心脾。载入《中国名茶志》。
  民国时期,蜀口茶种植范围较小,年产量仅百余斤。新中国建立后扩大到全洲高坪、大洲、大江三个村,几乎家家种植,产量也不断增长,质量也得到提高。1985年获吉安地区茶叶评比第二名,1987年4 月在广州春季交易会上深受商家欢迎,打入国际市场。
  神潭茶传统名茶。神潭在万安县城南五里之惶恐滩上。宋赵蕃《淳熙稿》卷十八《简莫令求茶》诗写道: “万安近说神潭茶,颇似文当屈宋衙。山中索居睡不足,碾寄盍令舒眼花。”清同治《万安县志•方舆志》 引《江西通志》载:“潭之两岸多种茶株,味甚香美,故云’蜜溪水,神潭茶’。”《食货志》载:万安茶“旧以神潭者佳”。《文翰志》又载,明宣德三年(1428)任万安知县之东莞温厚有《神潭》诗一首,称“香茶产两岸, 美茂千万株。先春茗金芽,采摘贡皇都”。可见,神潭茶的种植最晚在宋代,为官员、文人互相赠送的礼品,甚至每年都要进贡皇都。
  神潭茶的制作亦有其传统工艺,手法讲究,采摘适时,摊青、杀青、捻扣、抓压、烘干都有一套严密的操作程序。成品条索紧凑,造型严整,外观匀洁,汤色明净,香气四溢。
  神潭茶主要产于涧田、罗塘、弹前、宝山、棉津等乡.后来又推广到观头、沙坪、柏岩、武术、顺峰、窑头等乡,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渐增高。据新编《万安县志》载:1986年种植面积1780亩,年产42吨。
  吉安老冬酒吉安老冬酒是吉安传统佳酿。民国吉安县志载,庐陵早在秦汉时期就以本地糯米酿酒,唐代已“蒸酿成风”,至宋代已有专业酿酒作坊。据明永乐《东昌志》载,宋时永和镇有烧坊、糟坊十数家。当时的永和镇是全国陶瓷名镇,各业人等数千,水陆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市场兴旺,酿酒业也很兴盛,主要产品为白烧和老冬酒。同样,吉安府城的酿酒业也很兴盛。据新编《吉安市志》载:民国时期,府城的酿酒作坊稍具规模的有上十家,较有名的有周荣发、裕太和、义利生等老字号。其他各县如吉水、泰和、安福、永新等均产老冬酒。
  吉安老冬酒以本地出产的糯米为原料,每年立冬至立春前酿造,工艺讲究,糯米经蒸、浇、和药、来醐、调水、榨酒等工序,和药、调水有严格的比例。酒制成后封缸,第二年三伏过后方成,陈年久者愈佳, 故名老冬酒。不调水,直接入缸封存,待三四年后,糟已化者称为腊八酒O 吉安老冬酒是古老的黄酒品种,色橙黄透明,芳香馥郁,醇厚甘美。《本草纲目》称老冬酒能和血养气,暖胃避寒,化痰攻火。既是健身饮品,又是烹调佐料,烹调肉禽鱼腥类菜肴加老冬酒适量,其味倍增。 所以,吉安老冬酒集饮品、药品、调味品于一身。腊八酒的香醇甘美、药用功能和调味作用则倍于老冬酒,是老冬酒中的珍品。吉安市酿酒厂生产的鼓楼牌吉安老冬酒,1981年J986年两次评为江西省优质酒,并载入《中国健身酒荟萃》。
  吉安老冬酒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是吉安地区民间传统家酿和重要的商品酒类。全区各县均有专业酒厂生产老冬酒,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区年产4500吨左右,其中吉水县1400吨左右,吉安县1000吨左右,居全区之首。莲花民间埋入地下储藏三年以上的莲花老酒、“开坛千家香,举杯万里醉”的吉水冬酒、自古称为佳酒的泰酒、永新县传统老冬酒——三湾老酒、万安县新开发的桂花酒等都是吉安老冬酒中的珍品。
  堆花酒据民间传说,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读书时,曾与书友到白鹭洲对岸的金牛寺旁县前街一酒店喝酒。 文天祥问有什么好酒,老板说有上等白烧,用门口清泉蒸烧而成。老板为文天祥斟酒,文天祥看着杯里酒花翻滚,香气扑鼻,不禁脱口赞道:“这酒醇厚香浓,层层堆花。好酒!好酒! ”后来,老板听说这次来店里喝酒的这位后生中了状元,当了宰相,又为国捐躯,便用自家作的白浇在江边祭奠,请文天祥的亡灵再来喝这层层堆花的好酒。后人为纪念文天祥,便把吉安白烧称作“堆花酒”,把这家酒店门口的泉水称作 “堆花泉”。又有人在泉边刻了一块石碑,上书“堆花”二字。据当地居民说,20世纪70年代为拓宽沿江路,拆除金牛寺,加固河岸将井挖掉,石碑也不知去向。后来居民又在河岸边挖了一口井,泉水喷涌,清冽甘甜。
  吉安白烧与吉安老冬酒一样,历史悠久,工艺讲究。传统制法在老冬酒制出后,用酒糟蒸懈而成,无色透明,香味浓郁,入口绵甜,回味悠长,满口留香。历史上吉安白烧和吉安老冬酒一样驰名,但称吉安白烧为堆花酒却只限文人雅士偶尔说说。1952年吉安区专员公署烟酒专卖处将吉安市内七户私营酿酒作坊组织起来,统一经营,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吉安酿酒厂,正式将其生产的白烧定名为“堆花酒”。 1987年获首届“中国文化名酒”称号,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2年吉安酿酒厂更名为江西堆花酒厂,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所生产的堆花酒既保持传统吉安白烧的风味,质量又有所提高,形成堆花特曲、堆花贡酒、堆花二曲三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以“清亮透明,浓香寓药香,入口绵甜,回味悠长,尾净”而饮誉省内外。1993年送展第三十三届比利时一布鲁塞尔博览会获银奖,江西省统计局抽样调查定为消费者喜爱的白酒产品,同时毛主席纪念堂定为礼品酒。1995年获江西酒类市场十大畅销王牌称号。1997年中国食品协会授予“中国食品名牌”称号。1999年3月江西省名牌新闻发布会宣布堆花系列白酒获“’98江西名牌产品”称号,同年,堆花贡酒、堆花特曲被江西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重点保护产品。
  胡卓人薪蛇药酒相传,明代江西省吉安府胡卓人的父亲开了家药店,生意兴隆。一天胡卓人受父亲之命到广东采购药材,夜宿岭南客栈。半夜,一自称姓陈的绝色女子前来叩门,自荐枕席。胡卓人为人忠厚,不贪女色, 再三催女子出门,并叫她要洁身自好。陈姑娘见胡卓人确是正人君子,便吐露了自己的苦衷。原来,岭南因山多地湿,瘴气疣风,居民多染麻风,年轻女子岀嫁,必先“放疯”以后才有人敢娶。当地人认为,“放疯”以后,处女借此将自身所染麻风病毒就传给了与她初度房事的男人,结婚以后就不再会毒害丈夫。 当晚陈姑娘就是被父母所迫来“放疯”的,结果为胡卓人不欺暗室的品德所感动,将真情说出,并发誓宁肯终身不嫁也不再“放疯” o胡卓人也被陈姑娘的正义感所打动,就说:“我家以药店为业,你来江西,可免费为你治病。治好了,我娶你为妻;治不好,我也终身不娶。”当下两人山盟海誓,坐对到天明。一年后,陈姑娘毒发,父母知她并未“放疯”,遂将她赶出家门。陈姑娘沿路乞讨到吉安,找到胡卓人药店。胡卓人履行诺言,将她安置在后院,关怀备至,汤药不断。谁知一晃三年,陈姑娘的病非但未见好转,反而日益严重,服侍她的佣人也越来越冷淡,特别是胡卓人不在家时,佣人更是百般刁难,企图把陈姑娘饿死。一次胡卓人又外出采购药材,陈姑娘无人服侍,饥渴难当,忽见后院作坊花架旁边有一大口酒缸,装着一缸黑乎乎的脏水。陈姑娘心想,反正是死,管它是什么脏水,舀起便喝。谁知喝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服。此后,每逢饥渴,她就喝此缸“脏水”。过不多久,奇迹出现了,她全身的脓疮都好了,麻风痊愈了。当胡卓人回来看到心爱之人又恢复了往昔的美貌时,惊喜之中又大惑不解。一问之下,原来是她喝了缸里的“脏水”。这“脏水”其实是一缸普通的药酒,是泡制人员放在花架旁打露的。为什么这药酒会有如此神功?待胡卓人舀干缸里的酒一看,缸底里竞泡着一条其毒无比的死薪蛇。看来此蛇是从花架上掉入缸里的。胡卓人立刻悟出了“以毒攻毒”的道理。此后胡卓人就以薪蛇为主药,再加上一些透骨追风、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名贵中药,配制出了能治麻风、风湿麻木、踢打损伤、四肢瘫痪、半身不遂等多种疾病的“胡卓人薪蛇药酒”,作为家传秘方,并增开“胡卓人药酒局”进行生产,用以救治世人。
  这虽然是传说,但胡卓人薪蛇药酒的药效却是名不虚传。胡卓人药酒局创立于明朝,是吉安城老字号药酒店。至民国间其十三代孙胡仲又在南昌、赣州等地开设分店,店门口都以双狮戏绣球为标志,薪蛇药酒也标以“双狮牌” o双狮牌薪蛇药酒以薪蛇、全蜴、田三七、川杜仲、当归等二十六种中药精工提炼配制而成,每瓶酒又另配药末一包为引,其独到之处可见。具有透骨搜风、舒筋活血之功能,主治风湿麻木、半身不遂、关节不利等痺证,疗效显著。
  1956年公私合营后,胡卓人后人献出祖传秘方,并由吉安制药厂批量生产。吉安制药厂本着继承发扬古代遗产的精神,依据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科学药理知识,改进生产工艺,精工制作,疗效更为显著,深受广大病患者的欢迎。该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1983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获外贸部颁发的优质出口产品荣誉证书。
  峡江米粉 《辞海》“峡江”条载:“农、林产以稻、油茶为主,特产’米粉’。”《中国县情大全》载:峡江米粉产于明正德年间,因“细嫩柔韧,煎炒蒸煮咸宜”而列为贡品,冠以“忠贞米粉”的美称。清同治《峡江县志》也称:“峡人善造米粉,细白胜于他处。”峡江米粉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见称。
  峡江米粉传统工艺是手工制作,选用优质晚米,经浸泡、磨浆、滤干、煮课、舂傑、拌粉、压丝、漂洗、摊晒、轧把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粉丝洁白、细嫩、柔滑,可煮可炒,可炸可蒸,也可凉拌,久煮不糊,久炒不碎,香味纯正,柔嫩可口,堪称席上珍品。
  峡江米粉历来是峡江县大宗粮食制品,主要产地是水边的龙下、北坑、下痕、武溪和罗田的袁家、张家等地,以龙下、北坑为尤。据民国三十八年《江西省各县重要物产调查》载:峡江米粉年产二千担(约 100吨)销往吉安、赣州、南昌等地。
  新中国建立后产量更多。据新编《峡江县志》载:1952年产250吨,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后产量大为下降;改革开放以后,米粉生产迅速恢复,近年来每年产量为300吨左右,远销全国各地。
  1984年,峡江县方便食品厂在传统米粉的基础上开发出新产品——方便米粉,吸收传统工艺,加配调料,制成相当于方便面的形式,用开水浸泡四五分钟即可食用,保持传统米粉风味,食用方便快捷。先后获江西省优秀产品奖,轻工部优秀新产品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北京三山(太行山、沂蒙山、井冈山)展览会银奖,中国轻工业食品博览会银奖及受欢迎销售产品奖。据新编《峡江县志》载:方便米粉一上市便十分行俏,产量也不断上升,1985年产157吨。1989年仅岀口就有497吨,1990年出口则达 1330.4吨,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各国。
  神仙粉又名冬至粉、元宵粉、水磨糯米粉。是吉安著名传统特产。
  神仙粉制作历来为手工操作,工艺独特。每年冬至节过后,吉安各地农户即选精白糯米,用清水浸泡半月左右,洗净沥干,加清水磨成米浆,用夏布筛出米浆,在清水中沉淀,倒去清水,将沉淀的米粉抓粹铺晒成干粉,罐装待用。成品洁白细腻,清纯不含杂质,保鲜期长,食用方便,可做元宵及各类米果,四季皆宜,可煮、可炸、可蒸,柔软爽滑,清香可口,营养丰富。神仙粉在吉安市和吉安、泰和、吉水、安福、永新、万安、遂川等县民间十分流行。代代相传,几乎家家都做。
  吉安粮油食品厂吸收民间神仙粉制作工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机械化生产,保留其传统特点和风味,生产出“庐陵牌水磨糯米粉”投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80年代多次获得商业部、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粮食系统十大名优产品,1997年评为江西名牌产品。该厂目前有9条糯米粉生产线,形成年产2. 5万吨的生产能力,1999年产量为1.29万吨, 畅销广东、山东、北京、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远销美国、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
  泰和酱油据新编《泰和县志》载:清道光十一年(1831),泰和沿溪渡有人从福建引进酱油制作工艺,利用本地盛产优质黄豆的优势,开设彭和泰酱园,以黄豆为主原料,配以适当比例的糯米、白糖、水等,经暴晒发酵,制成的酱油远近闻名,人称沿溪酱油。民国初,又先后开设裕美、吉和泰等几家酱园,沿溪酱油名声日盛。1913年,国际酱油评选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沿溪酱油被选参评,获得优质奖。
  沿溪酱油色如琥珀,色泽和润,味浓香醇,咸中带甜,浓度高,质地好,是调味佳品,畅销省内外。其生产在清道光间即具相当规模,最早的彭和泰酱园一开设,即有酱缸700 口,年产酱油20万斤(即100 吨),民国初期几家酱园合计年产达30万斤(即150吨)。不久,塘洲金滩村人康伟化除在沿溪开设裕美酱园外,还在南昌市中正路(今胜利路)开设兴仁酱园,生产沿溪酱油,畅销江南各省。1934年左右,泰和商人相继在南昌开设酱园20余家,产品统称为泰和酱油。新中国建立后,沿溪酱油产量稍有下降,公私合营后,年产75吨左右。近年产量有所增加,年产100吨以上。
  1946年,福州恒升酱油店主林知书、林世祺父子在泰和县城开设中福酱油厂,除生产一般酱油外,还生产白酱油,在泰和酱油中异军突起。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进制作技术,生产“富强”酱油,当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协作区调味品评比,被评为优等品。“富强”酱油畅销省内外。近年来,以“富强”酱油为基础,配以泰和鸡汁,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成为泰和酱油新品种,1987年参加广交会获得好评,成为畅销产品。
  味源酱油味源酱油是吉安传统名牌产品。味源酱园大约创设于晚清,民国时期已有相当生产规模。味源酱油以色柔、味浓、香清著称,是调味佳品。1940年选送到巴拿马一莱比锡万国博览会展览,获金奖。从此驰名中外。
  味源酱油选料讲究,工艺精细。以本地黄豆为主料,配以糯米、白糖、精盐等配料,经蒸晒、发酵、筛滤等工序,成品风味独特。
  新中国建立前,味源酱园年产约2500千克。1956年公私合营,与其他九家酱园合并为吉安市副食品厂,味源酱油仅小量生产。后经多次拆拼搬迁,生产量一直很少。1983年成立吉安酱园厂,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并注册为“钟鼓楼牌味源酱油”,1984年获省优质产品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1990年该厂改名为吉安市味源食品厂,味源酱油成为该厂主要产品之一,畅销省内外。
  泰和豆豉初名韶州豆豉。相传宋初一韶州(今韶关、南雄)人迁居泰和沿溪,设一小作坊,制作豆豉,香甜可口,气味浓烈,为调味佳品,故名韶州豆豉,又称甜豆豉,一时间远近闻名。《中国社会史丛抄•甲集》记载:宋时,江西泰和出豆豉,往时人家制萌菜皆重之。《中国酿造》杂志介绍,四川豆豉制作方法是从泰和传去的。由此可见,泰和豆豉制作历史之久远,影响之广泛。1963年郭沫若到泰和,品尝泰和豆豉,因其外形似葡萄干,赞誉为“葡萄豆豉” o 泰和豆豉是调味佳品,用以制作家乡鱼、煮鱼干、回锅肉、炯鸡烧鸭、煎辣椒、炒大蒜等荤素菜肴,风味独特。又可治病。清光绪《吉安府志》载:“泰和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年久者佳,即生虫成灰者,用瓷罐收储,去其虫亦佳。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或流清涕,初起时豆豉煎汤,不用盐,止加姜盐和泰和鸡煎汤即愈。豆豉一酒盅,纳葛布口袋内,置滚水中煎至豆豉无味,将袋豉取出,加姜少许,入水内,不用盐,可以汗,名曰淡豆豉汤。”这种治疗方法在当地十分流行。
  由于泰和豆豉调味、药用俱佳,历来销路极好,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据新编《泰和县志》载:1938 年,沿溪渡年生产量已达70吨,新中国建立后产量大减,经恢复,逐年增加,至90年代,年产15吨左右。
  安福火腿安福火腿是江西省著名特产。因安福地处赣西,又名西腿。安福火腿生产历史悠久,源于古楚巫风中的祭祀菜肴“蹄膀”,安福民间至今仍称火腿为“火肘”。《皇明条法事类篡》记载:云南姚安府曾有江西安福、浙江龙游客商达三五万之多,姚安盛产火腿,商人们互相切磋,取长补短,火腿越制越好。后来商人们将火腿制作技巧带回本地,逐渐形成云南宣威、浙江金华、江西安福三大火腿品种,清代列为宫廷御膳佳品。1915年安福火腿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称中国三大名牌火腿。 1986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铜奖。
  安福火腿制作选料讲究,工艺严格,制作精细,各道工序均为手工操作。每年立冬至立春,选用腿短、皮薄、臀圆的安福米猪后腿为原料,经整形、腌制、洗晒、熏制、晾挂、落架等工序,每道工序又有严密的程序和操作要求。成品成椭圆形,蹄脚短小如柄,腿身饱满丰厚,皮薄肉嫩,光滑平整,表皮呈棕黄色或暗红色,瘦肉率65% ~75%。切开后,瘦肉呈嫩红色,肥肉呈透明状,醇香诱人。晾挂通风,可保存至 3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盛赞安福火腿“其香隔户便至,甘鲜异常”。
  安福火腿既是席上珍品,又是颇具疗效的药膳佳品。品尝安福火腿,最好先从腿部下刀,逐渐往肘部,脚干、蹄爪最后食用。或干蒸,或加料炒食,或加料煮食,其味醇厚,香味独特。安福火腿味咸甘,性平,有健脾开胃住津益血,壮肾阳,增食欲,固骨髓,健足力,愈创口等功能。
  安福火腿在明清时期作坊制作就已有一定规模,民国时期进入鼎盛时期,著名腿庄有益裕、盛记、金太、昌记等老字号,益裕腿庄还在吉安、吉水、泰和、永新等地开设分庄,年产量达8万~ 10万只,市场销售量仅次于金华火腿。抗战时期,一些商人见有利可图,不顾质量,收购春腿,加上一些外地商人用劣质火腿冒充安福火腿,市场信誉跌落,销量大减。据《裕民期刊》1944年第六期载:安福火腿产量(1928年) 计4.6万只,(1939年)3.6万只。据新编《安福县志》载,1949年仅产0.6万只。
  新中国建立后,生产逐渐得到恢复。改革开放后,兴建了大型安福火腿厂,同时大力扶持乡镇火腿生产企业,产量大幅上升,全县平均年产火腿10万只以上,1997年达20万只。1994年,安福火腿公司采用真空包装,将整腿分切,制成精美小包装,有火腿片、火腿心、火腿熟制品等品类。1996年在96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上,蒙岭牌安福火腿及其小型包装品获金牌。
  安福火腿以其“诱人之香,夺席之味”赢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畅销全国和港澳地区及日本、东南亚各国。
  遂川板鸭据新编《遂川县志》载:(1919年),今瑶厦乡大园村袁姓挑脚商人到广东、南雄一带做生意,学得南安板鸭加工技术,回乡后自建作坊加工生产,又运往南雄、广州出售,且称为南安板鸭,一直沿用至今。 内地称遂川板鸭,外销则称南安板鸭。袁氏一举成功,遂川板鸭作坊不断增多,成为遂川一大产业。
  遂川南安板鸭以遂川麻鸭为原料,麻鸭选育、宰杀时的重量、肥瘦都有严格标准。加工制作时,经宰杀、脱毛、开膛、清洗、腌制、定型、晒干、包装等工序,工艺精细考究,手工流水作业。成品一只重0.625 千克左右,重量均匀;呈扁平桃圆形,刀口整齐,体表光洁无毛,皮张完整,皮色乳白,外形美观。其肉干爽肥嫩,咸味适中,骨脆可嚼,风味独特。色、香、味、形俱佳,为腊味上品。
  遂川板鸭旺销不衰,90年代进入鼎盛,年产40万只以上,大部分出口,年出口在30万只以上,最高年份达200万只,占全区板鸭出口量的40% -50%,占全省板鸭出口量的30%。主要出口到港澳等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1999年10月,遂川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板鸭之乡”。2000年9月,遂川板鸭注册“遂兴”商标,停止使用南安板鸭名称。
  永丰宸肉据传说,南宋建炎三年(1129)冬,隆祐太后避金兵南逃,经永丰县城,见街上猪肉特别多,便提出要吃“不要精,不要肥,不见骨头不见皮”的肉。一位苏姓厨师绞尽脑汁,居然做成了这道菜。隆祐太后吃了大加赞赏,回宫以后还常常要御膳房仿制。后来便成为一道传统名菜,在永丰民间流传。因为最初是供帝王家吃的,于是就叫宸肉。又因为是冬令菜,所以民间又叫时肉。载入《中国传统食品大全》。
  这道菜制作讲究。把猪肉按肥、瘦、皮、骨一一分开,骨置锅底,第二层放瘦肉,第三层放肥肉,最上层以皮覆盖,加满水,用木盆盖紧,周围用夏布塞住缝隙至不漏气。旺火烧沸后,文火炖两三个时辰 (4 ~6小时),然后取出骨头和瘦肉,将肥肉和肉皮切碎捣烂,再将瘦肉撕成肉丝,并剥取骨头上的碎肉, 将三者一起放入木盆中,加入原汁和适量盐,用竹片不停搅拌成糊状,放置冷却即成,然后切片食用。成品色泽雪白晶莹,清香四溢,不油不腻,嫩滑爽口。每年入冬以后,当地民间几乎家家都会制作,市场上也有零卖。当地人上街,常常买上几片宸肉,到酒馆买一壶水酒,慢慢品尝,别有风味。
  永新狗肉永新狗肉是永新传统名菜,风味独特,远近闻名。其味辛辣,香浓郁,肥嫩不腻,且生津开胃,调补身体,是冬令滋补佳品。
  永新狗肉制作工艺讲究。一般选用5千克左右的嫩狗,杀时狗血注入一定量的老冬酒中待用。然后热汤去毛,用早稻秆草烧至皮色油黄,剖腹净内,切成寸许方块;取本地红辣椒干适量,在锅内用热油烘至干燥研碎,并干橘皮、八角适量洗净待用;将适量茶油入锅烧沸,取出注入血酒,仅留少许,将狗肉块倒入翻烧至水干,倒入血酒烧炯,然后加清水烧至八成熟,倒入准备好的辣椒、橘皮、八角、盐适量,翻炒至均匀,再稍作烧炯,即退明火炯片刻(行话叫回火)即成。盛起,撒上适量胡椒粉,即可食用。
  永新狗肉在永新乡间极为流行,县内各城镇的酒馆、饭店也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菜。永新人在省内外各地所开的菜馆常常以“永新狗肉店”命名,生意红火。
  莲花血鸭莲花血鸭,本地叫炒血鸭,是流行于莲花、永新等地的传统名菜。据新编《莲花县志》载,炒血鸭始于南宋末年,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莲花血鸭选用本地麻鸭为主料,杀鸭时将鸭血注入适量老冬酒内待用;将鸭热汤去毛,剖开净内,敲碎背瘠,切成细块;适量茶油入锅烧沸,取出大部分注入血酒内待用;鸭肉入锅烧至七成熟,再放入切碎的红辣椒、姜丝及盐适量,搅拌均匀,再将血酒倒入炒匀煮沸即成,出锅即可食用。
  莲花血鸭色紫红,香深厚,味辛辣,鲜嫩可口,堪称美食。在莲花、永新乡间极为流行,也是城镇酒店、饭馆的传统名菜。莲花人、永新人在外开设的菜馆常常以“莲花血鸭店”命名,生意兴隆。
  玉兰片民国时期的《江西物产总会说明书》说:“《诗》云’其簌维何?维笋及蒲。’《周礼》有’笋范’之制。 梁简文帝《七励》亦称:’杂金笋之甘菰者生酿之,使其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这里所说的“笋茁”即玉兰片,用嫩笋制作而成,古时称为玉版笋。清光绪《吉安府志》引述:宋孝宗问周必大:“吉州所产何物?”必大对曰:“金柑玉版笋,银杏水晶葱。”又据传,苏轼路过吉安,品尝玉兰片后发出“要不俗,须食竹”的赞叹。可见吉安玉兰片在宋代即已享有盛名。《中国土特产大全》载:清朝末年,宁冈玉兰片被列为贡品。 吉安地区盛产毛竹,井冈山、宁冈、遂川、永新、万安、安福等县山区广为种植,每年生产大量竹笋。 鲜笋肉质肥厚脆嫩,色白味美,富含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及磷、铁、钙、镁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利于消化,增进食欲,滋阴补血,且有减肥作用。玉兰片即取鲜笋精制而成。其制法讲究, 取鲜嫩竹笋煮熟,去壳切片,文火烤干,成品形似玉兰花瓣,故名。其色乳白,有透明感。生发烹调,清脆鲜美。玉兰片依其鲜笋取制时间、部位及形状大小而有冬片、春片、桃片、保尖、大片之分,品质略有差别。新中国建立前,宁冈、遂川、万安三县出产最多。新中国建立后除宁冈县、井冈山市、万安县生产外, 遂川县成为玉兰片生产大县,产量多,质地好,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据统计资料显示,遂川县1990年产量达250吨,居全区之首。90年代末期,由于封山禁挖,产量逐年减少。
  鲜笋加工产品除玉兰片外,还有明笋干、熏笋干,也是吉安地区大宗传统产品。据统计,1996年全区笋干产量438吨,其中宁冈县192吨,井冈山市90吨,居全区第一位、第二位;2000年全区产量1777吨, 其中遂川县985吨,万安县360吨,居全区第一位、第二位。此外,还有水煮笋、盐渍笋等新开发笋制品。 以上产品都具有肉嫩、色鲜等特点,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很大,销往港澳等地及日本、东南亚各国。
  吉安薄酥饼吉安薄酥饼是吉安传统名牌糕点。据传,明代庐陵糕点祖师弥公临终前根据他多年积累的经验设想的一种新饼配方及制作方法口授给他的嫡传徒弟。弥公故后,他的徒弟按他的口授操作,制出一种新饼,醇香微甜,又薄又酥,新颖独特,人人赞不绝口。为纪念师父就叫弥公薄酥饼,到了弥公忌日,用这种饼作为供品,以后成为惯例,一年一度的弥公庙会上都要用薄酥饼作为供品,以纪念这位庐陵糕点祖师。
  吉安薄酥饼的制作全为手工操作,选料十分考究,配方非常严谨,经过三十二道工序制成,具有薄、 脆、酥、香四大特点。清光绪间,弥公祠庙会上公认的品评是“薄而不虚,酥而不腻,脆而不嫩,香而不刺, 最美佳品”。由于饼体极薄,按传统作法,一斤二十只,行话叫二十头。历来是当地中秋月饼中的极品, 在清代还曾作为贡品进献。
  新中国建立前,以老字号福泰隆糕饼店制作最精最多,历史最长,其他如介福、福春、福茂等糕饼店也有制作。新中国建立后,诸糕饼店于1956年合并为公私合营食品厂,薄酥饼生产一度停顿,60年代仅有少量生产,制作技术濒于失传。改革开放后,吉安市糖果蜜饯厂重新挖掘传统制作工艺,扩大薄酥饼生产。该厂后来改为吉安市食品一厂,专事糕点食品生产,薄酥饼成为重要产品。每年中秋节前即有大量薄酥饼上市。此外,泰和县、吉水县也有生产。吉安薄酥饼多次获得江西省优质产品奖,载入《全国名特产品》一书。
  永新酱姜酱姜是永新传统蜜饯。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载:永新酱姜“生产历史悠久,明朝时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1938年就出口美国”。酱姜表面有一层丰厚白霜,无姜丝,味甜辣,香醇郁,具有调理脾胃,镇吐祛痰,益气提神的功效。用以烹制鸡汤、鸭汤、排骨汤,味醇厚鲜美。既是食疗佳品,又是名贵茶点,风味独特,全国仅有。
  永新酱姜选料讲究,工艺精细。一般选取本地生姜,本地生姜生长时间充足,收挖时称为老姜,姜体丰厚。酱姜制作一般分制酱、入酱、出酱、起沙几个阶段,其制作的关键是制酱。制酱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工艺要求。第一步霉米,每年端午前后选择优质糯米制成霉米待用。第二步制酱娘,农历六月,按酱缸大小配以适量霉米倒入,按比例加粗盐、冷开水或清洁井水,曝晒两天,再按比例倒入黄条弄酱,制成酱娘。第三步兑酱,另选优质糯米浸泡沥干蒸熟,按比例倒入酱娘中,搅拌均匀。第四步晒酱,将兑好的酱置烈日下曝晒六七天。第五步翻酱,取出黄条,用干净筷子翻酱,再晒四五天,酱即制好。在整个制酱过程中,特别是兑酱后,不能沾生水,不能停晒,如遇雨天则要入锅烧酱,否则就会坏酱而不能使用。 制酱完成后入酱,选优质生姜,净皮煮致断丝,沥干按比例倒入酱缸拌和,晒五六天。然后出酱,选择晴天,将姜从酱缸中取出,刮净所沾酱液酱渣,平铺曝晒四五天。最后起沙,将晒好的酱姜装入瓦罐,严密封口,置阴凉处,20天左右姜的表面有一层白沙,称为糖霜,本地又叫起沙,再取出曝晒一天或半天,装回罐内密封,放置一段时间,白沙增厚,即告制成。酱姜出缸后又以同样的方法制作酱萝卜、酱茄子、酱梨、 酱冬瓜等,也是很好的茶点。
  永新酱姜全为家庭手工制作。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永新县食品厂每年批量生产,但仍以手工生产为主。改革开放后,生产量大增,改进包装,远销省内外。
  永新橙皮永新橙皮是永新县传统蜜饯,生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中国土特产大全》载为“永新柚皮”,本地称“橙皮”。永新橙皮制作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工艺要求。一般每年农历六月,摘取青皮橙子(即未成熟的柚子),有规则地切取绵状外皮,中间未成熟的果肉部分弃置不用。外皮又切成厚薄均匀的小片,每片边缘都带绿色表皮,形成外部弧形边沿为绿色、绿色边缘内为白色的均匀橙皮片,或雕刻成花鸟虫鱼各种图案,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80七,这时表皮转为黄色,取出置冷水中浸漂一定时间,又取出挤去苦水, 再按比例将青铜(或铜器)、明矶置开水锅中,将挤干的橙皮倒入,煮至表皮转成绿色,取出再置冷水中浸漂,拧干再煮,直至挤岀的水不带苦味,然后配以一定比例的白糖揉搓至糖充分均匀吸收,抻平摊晒三四天,至干而脆即成。成品保持刚切下的橙皮片原色原形,边沿嫩绿可爱,片体色白如玉,香气清幽,质地松脆,甜美可口,嚼到绿色表皮,满口凉爽生香,别具风味,堪称茶点珍品。且含有皮昔、新橙皮糖昔、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成分,具有消食解酒、润肺生津、通气化痰等功效,又是调治疾病的良药。
  永新橙皮的制作全为手工操作,在永新民间盛行。新中国建立后为满足市场需求,永新县食品厂吸收民间制作工艺并加入机械操作流程,形成规模生产,年产3万斤左右,并改进包装,畅销省内外。
  永新蜜茄永新蜜茄色如琥珀,光泽鲜亮,有透明感。含有多种生物碱、二葡萄糖昔等成分,香甜可口,并有清热、润肺、止咳、润肠、缓泻等功效,对儿童、老人及结核病患者尤有裨益,既是茶点珍品,又是调补佳品。 《中国土特产大全》称之为传统滋补蜜饯食品。
  永新盛产蜂蜜,又盛产白皮茄子,以此二物为原料制成蜜茄,成为当地传统产品。其加工工艺讲究: 每年夏天白皮茄子进入盛产期,选取鲜嫩饱满、皮白无瑕、无病无虫的白皮茄子,洗净去盖柄,用毛衣针扎适量小孔,置70 ~ 80T热水中加盖炯一两小时,以不炯熟为度,捞出沥干,用手平挤至水流出,茄成扁平状,置盆钵中,按比例加入蜂蜜,让茄子吸收,吸收得越饱满越好,然后摊晒,加纱罩以防灰尘、蝇虫,每天早上蒸1小时左右,然后又摊晒,蒸晒交替至五六天次,再吸一次蜜,再蒸晒一次,待冷却后置瓦罐中密封即成。
  永新蜜茄制作全为手工操作,四乡民间盛行。永新县食品厂为满足市场需求,进行批量生产,并改进包装,销往省内外。
  永新酱姜、永新橙皮、永新蜜茄并称永新三宝。
  永丰夏布夏布又名芒布。以芒麻为原料,做成半脱胶麻丝,编织为夏布。质地轻薄,坚挺不皱,透气易干,经久耐用。多为本色,亦有漂白、印花者。丝粗者为粗夏布,丝细者为细夏布。适用于缝制夏季服装、蚊帐及裁制滤布。区内各县均有产,永丰县藤田最盛,且历史悠久。宋皇祐五年(1053)欧阳修送母柩归葬沙溪,有《寄题沙溪宝锡院》诗,中有“鸣机织芒遍山家”之句,可见那时在永丰编织夏布已很普遍。清同治 《永丰县志》载:“芒布出藤田者出名,沙溪、良村皆有之。”清末民初,编织夏布以藤田为中心,遍及全县, 成为农家主要家庭副业。藤田镇专营夏布有正义行、正和行、聚源行、永定行,每年吞吐万匹以上,远销江浙、上海、四川、广东、港澳及东南亚、朝鲜、日本。1949年江西省银行研究室编印的《江西省各县重要物产调查》载:1948年永丰年产夏布3000匹,运销总量2800匹。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将个体编织户组成永丰藤田麻纺织厂,年产夏布5000余匹,60年代年产6000 余匹。随着纺织业的发展,质量优越的替代产品越来越多,市场对夏布的需求量急剧下降。据《永丰县志》载,从19力年至1984年,年均产量5394匹。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产量骤减,如今只有少量生产。
  吉州土纸 《旧唐书•地理志》载:庐陵陟厘为贡品。所谓“陟厘”即竹纸。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所载“吉州土产”中就有“竹纸”。因吉州盛产竹子,以竹制纸,成当地一大特产。可见吉州土纸生产历史之悠久。据史载,自宋以来,吉州印书业十分发达,在古代,造纸业发达是印书业发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吉州土纸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产地广,产量多,质量好。明代版本学家胡应麟在其文集中载文称:印书“以永丰绵纸为上,常山东纸次之,顺昌纸又次之,福建最下……大率闽、越、吴、燕所用印书之纸不出此数者”。绵纸即后来所称毛边纸。据记载:明万历间,江苏常熟刻书家毛晋为刻《十三经》、《十七史》 特来江西选购纸品,吉安、泰和等县出产之竹纸中选,遂名毛边纸,成为人见人爱的印书纸和书写纸。永丰纸品质优良,泰和产者亦佳,盛销“下江”一带。
  据民国二十年《江西特产调查》载:全省产纸者有五十三县,而以石城、永丰、宁冈、万载、遂川、泰和、 吉安、安福等二十三县产量最巨。该《调查》中《产量统计表》显示,吉水的烧纸、万安的琢表、筱纸、表芯纸等,永丰、泰和的毛边纸,遂川的表芯纸、草纸,安福的白贡纸产量可观,产值很大。其《产纸种类》称: 细纸“以铅山的连史、关山及泰和、石城的毛边为最著”。据新编《泰和县志》载:泰和县土纸生产历史悠久,民国期间年均产量约2万担,而1947年达7万担,主要是毛边纸、大表纸。据新编《永丰县志》载:永丰土纸生产始于宋绍兴间,以藤田毛边纸闻名,至清光绪间造纸业大盛,有纸槽200余家,年产毛边纸2 万余担,至1948年达5万担。又据新编《万安县志》、《遂川县志》载:1949年万安产纸约5万担,遂川则更多,全县生产的大表纸、毛边纸、绵纸等,1941年产量达20万担。另据新编《吉安县志》、《安福县志》 载:吉安县富田竹纸、安福县泰山纸在古代就很有名,且称为贡纸,安福所产白贡纸、连史纸称为“土宣纸”,尤其有名。此外,永新、宁冈、莲花、峡江等县均有小规模土纸生产,在民国时期年产或数千担,或数百担不等。
  今泰和、遂川的大表纸、永丰的毛边纸等,仍然走俏市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永丰毛边纸棚157个,年产量达1818吨,除销往国内各省、港澳地区,还远销到欧美、南亚各国;万安表芯纸也远销到国内各省、港澳地区、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遂川折扇民国《江西物产总会说明书》载,吉安府龙泉县大汾镇产折扇,销本郡、省及长江一带,并附记:“中国古无折扇,至明永乐朝鲜进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故名撒扇,盖收则折叠,用则撒开,实为夏日必须之物也。”据新编《遂川县志》载,清康熙三年(1664),广东兴宁一罗姓技人到遂川大汾的白石坑,招徒六人,传授折扇制作技术,并设作坊,专制折扇,销路很好。随后附近的江夏、草汾、鹿坑等地, 纷纷仿制。民国时,大汾人古仁风在大汾镇设仁风折扇厂,生产“仁风牌”折扇,销往本省及长江流域各地。“仁风牌”沿用至今。
  遂川折扇初为黑色扇面,以竹片为骨,草纸做面,染成黑色,俗称黑纸折扇,造法不精。以后渐至精致,扇面改为绵纸或毛边纸,并烙印山水人物花草各种画面,甚或间以书法。新中国建立后工艺得到改进,品种增多,制作愈益精美。1990年,遂川折扇生产有一个质的飞跃,生产出胶水黑纸、绿纸、白纸香水、木纸檀香、冲花、黑纸彩花、黑纸中档、装饰挂扇等8个品种、14种花色图案。
  遂川折扇制作精细,工艺讲究,分胚工、捆扎、漆工三段108道工序,成品具有扇骨均匀,色泽光亮,制作精美,水浸不烂,日晒不裂,不发霉,不虫蛀的特点,且扇面图案丰富多彩,融观赏、实用为一体,轻巧耐用,携带方便,美观大方,深受消费者喜爱。1957年先后在江西轻工业展览会和全国工业展览会展岀。 其生产规范也日益扩大,新中国建立前年产40万把,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初年产30万把,1957年增至 150万把,进入80、90年代,年产均保持在100万把以上,并且远销到东南亚及欧洲各国。由于电风扇、 空调的逐渐普及,市场需求量锐减,至2000年,年产10万把左右,主要销往国内沿海及东南亚国家。
  泰和油纸扇据新编《泰和县志》载:泰和油纸扇制作始于明代,清乾隆间,泰和县城西姚家制作的油纸扇声名远播。
  泰和油纸扇选用节疏皮翠、嫩老适中、大小匀称的小山竹做扇骨。扇骨制作要求精细、均匀,编织精巧,成宫扇形。再用宣纸或绸缎或丝绢做扇面,扇面上配以彩色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然后涂上桐油或光油。造型美观,轻巧雅致,经久耐用,是消夏佳品。民间常用作端午节馈赠亲友的礼品。
  据载,民国时期,泰和油纸扇年产万余把。1951年生产100多万把,销往省内各地及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入80、90年代,生产量日渐减少,主要销往农村,或作为民间工艺品。
  永和陶瓷据考古发掘证实,永和陶瓷生产始于晚唐。明永乐《东昌志•东昌图境记》载:“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景德中为镇市,置监镇司,掌磁窑烟火。”当时主要烧制酱褐釉、乳白彩碗、罐、注壶、盏等。北宋时期吉州窑名闻遐迩,除继续烧制酱褐釉等制品外,又创烧黑釉瓷,成为当时黑釉瓷生产中心之一,主要品种有碗、罐、壶、碟、盘等,制品以兔毫斑、鹅鸩斑的独特工艺闻名于世,黑釉瓷的木叶天目工艺更是吉州窑的独创。南宋是吉州窑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规模空前,工匠数千,品种达120余种。其釉彩有青、白、绿、黄、黑各色,或单釉,或彩绘,在工艺上有印花、剔花、洒彩、剪贴、堆雕等多种。产品纹样丰富,绚丽多彩,尤以制瓷艺人舒翁、舒娇父女制品为胜,时称“舒家窑”。吉州窑陶瓷制品在当时十分走俏,远销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据民国二十五年江西启志书局编辑的《江西陶瓷沿革》记载,唐氏《肆考》云:“吉窑颇似定器(按:即定窑陶器),出今吉安之永和镇。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宋文丞相过时尽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遂封穴不烧,逃之饶,故景德镇初多永和陶工。”陶工封窑逃走以后,吉州窑由盛入衰。加上元末剩余窑工多投文天祥义军,吉州窑陷入停顿。抗元失败后,窑工不敢回乡,纷纷投景德镇而去。元至元初,吉州窑已衰败不堪。《景德镇陶录》称:“江西窑器,唐时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又称:“先有吉州,后有饶州。”“今景德镇陶工故多永和人。”吉州窑工对景德镇烧瓷技术的提高,景德镇陶瓷的兴盛,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吉州窑全面停业,仅留下二十四座古窑堆。新中国建立后文物部门进行踩查发现,是国内保存完好的古窑遗址之一。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至1981 年进行了考古发掘。与此同时,吉安县成立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建仿古龙窑,发掘古陶瓷生产工艺,形成仿古瓷生产线,生产仿古陶瓷。所生产的仿古瓷、陈设瓷和日用瓷,继承釉下彩绘、剪纸贴花等传统工艺,古色古香,精湛无比。特别是木叶天目工艺得到恢复,堪称陶艺一绝。今吉州仿古窑生产的各种陶瓷器皿、工艺品达130多种,年产80万件,销往全国各地及美、英、加拿大、瑞士、南斯拉夫、匈牙利、法、 捷克、奥地利、日本等国家及东南亚各国,成为世界各地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收藏珍品。
  吉安樟木箱吉安自古多樟树,所以以樟木板为原料的樟木箱也是传统特产。
  樟木箱六面均用整块樟木板做成,不镶不嵌,平整牢固,且纹理细密,颜色悦目。在制作上有一套传统工艺,从取板、压板、裁板、刨板,到接角、安装、油漆、饰角等,工艺讲究,做工精细。成品外形美观,结构牢固,油漆均匀透明,木纹清晰可辨,箱面锂亮,光泽照人,且经久耐用。新中国建立后在制作上更讲究外形装饰和结构造型,有压花、雕花、包纸、包革等,又有新创框式结构,造型更为美观。吉安市樟木箱厂生产的白鹭牌包革樟木箱、井冈山牌框式樟木箱均获1988年江西省优秀产品奖。
  由于樟木富含樟脑质,有十分显著的驱虫防蛀作用,且香气四溢,经数十百年,其驱虫防蛀效果不减,香气不息。用来储藏毛、呢、丝、棉等纺织品、贵重书画、文件资料等物品,经久不坏。
  樟木箱在区内各县均有出产,以吉安市、吉安县、安福县、泰和县出产最多。长期以来,产品畅销国内外,深受用户欢迎。近年,为了保护珍贵树种,国家严禁砍伐古樟,樟木箱板缺乏,生产量大为减少。
  天蚕丝 1949年王松年著《江西之特产》载:天蚕丝是江西独有的特产。天蚕主要有樟蚕、柞蚕、樗蚕、柳蚕、 枫蚕、栋蚕、乌柏蚕、栗毛蚕八种,而樟蚕最多。樟蚕丝的主要产地是泰和、遂川、吉安、永丰、吉水、永新、 信丰、大庾、万安等地。吉安地区是江西重要林区之一,以上八类树种较多,樟树尤多,所以天蚕丝产量较多,樟蚕丝尤多,而且品质最好。
  天蚕丝的制作很不容易,制法的良拙,直接影响蚕丝的品质。制丝全为手工操作,分清水浸蚕、手工抽丝、米醋浸丝三步,每步在数量的掌握、时间的分布、手法的操作都有严格的要求。
  品质好的天蚕丝质轻,透明,坚韧不烂。其用途很多,主要用于医疗缝合、制作飞机蓬翼、降落伞,也可制作渔网及工艺品。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泰和设立“天蚕制造所”,专门就地收购天蚕,加工制作天蚕丝。据《江西之特产》载:1948年全省天蚕丝总产量1115担,其中泰和125担,遂川105担,吉安55担, 永丰40担,吉水45担,永新30担,万安55担,加上“泰和天蚕制造所”产量超过全省总产一半以上。主要销往上海、香港,再转销到美国、日本,加工后再销往世界各地。
  进入五六十年代,由于工业发达,替代产品质优价廉,天蚕丝生产几乎停顿,只有少量生产,用作织制渔网。七八十年代以后,几乎绝迹。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