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烟草加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486
颗粒名称: 第九节 烟草加工业
分类号: TS4
页数: 1
摘要: 有部分烟叶卖给黄烟丝作坊。农民和城市贫民都吸未经加工的生烟;地主和资本家大多吸经加工刨制的黄烟丝,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卷烟生产厂家,只有刨制黄烟丝的作坊。吉安城内开始出现刨制黄烟丝的作坊。1941年版《吉安县志》记载了刨制黄烟丝的方法和过程:吉安城有刨制黄烟丝的店铺26家”吉水、新干、永丰、泰和、安福、永新6县共有刨制黄烟丝的店铺47家。年产烟丝539担(详见本志第十二篇第六章第二节),卷烟流入吉安市场,于是吉安城内开始出现简易手工生产的家庭卷烟作坊,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计划内的地方国营卷烟厂。
关键词: 烟草工业 烟草加工

内容

旧时,境内农村虽有种烟习惯,但面积较小,多为自产自用。少数地方面积稍大,除自用外,有部分烟叶卖给黄烟丝作坊。农民和城市贫民都吸未经加工的生烟;地主和资本家大多吸经加工刨制的黄烟丝,吸卷烟者极少。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卷烟生产厂家,只有刨制黄烟丝的作坊。
  明末清初,吉安城内开始出现刨制黄烟丝的作坊。1941年版《吉安县志》记载了刨制黄烟丝的方法和过程:“烟叶曝后,剔去梗茎,将叶和以适度油分,整齐叠摺,缚紧成束,谓之打捆,捆高约尺余,宽二寸许,再行上榨紧压,压毕装入木制烟架内,毋于动摇,于是使用利刨,徐徐制细嫩烟丝,每出烟丝一刨、谓之一组,四组成刨。”当时,吉安城有刨制黄烟丝的店铺26家,年产量达1300担。上文山路已形成黄烟一条街。民国时期,吉水、新干、永丰、泰和、安福、永新6县共有刨制黄烟丝的店铺47家,刨刀79把,年产烟丝539担(详见本志第十二篇第六章第二节)。
  抗日战争期间,省城南昌许多机关、企业南迁吉安,卷烟流入吉安市场。年轻人逐渐吸用卷烟,然而外来卷烟价格昂贵,一般市民吸用不起。于是吉安城内开始出现简易手工生产的家庭卷烟作坊,生产出无商标品牌,用白纸包装的卷烟。群众称之为难民烟。因其价格低廉,深受广大群众青睐。
  1982年,吉安县创办吉安卷烟厂。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计划内的地方国营卷烟厂。经江西省省长吴官正亲自定名为井冈山卷烟厂,并请吉安籍老将军、原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亲笔题写厂名。 厂址在吉安县城敦厚镇赣中大道,占地面积66367.6平方米,建筑面积39419.31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性面积28665.15平方米。该厂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创办企业,先后组织全厂职工分期分批去井冈山参观学习,进行传统教育,培养职工艰苦创业、敢于拼搏向上、敢于创新进取的精神。1991年8月开始进行工程改建扩建,至1992年5月12日技改主体工程竣工投产,总投资946万元。企业拥有全新的制丝生产线和较先进的卷接承包设备,形成3万大箱的生产能力。1993 - 1995年进行第二次技术改造,添置设备159台(套),形成每小时1500千克制丝、年产5万大箱卷烟的生产能力。先后开发出禾河、德胜门、金庐陵、红杜鹃、黄洋界等9个品种的卷烟。销售市场不仅本省,而且远销至邻省各地。软包禾河烟在东北各省深受群众欢迎。至1993年,全厂有职工78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0人,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200万元,生产卷烟4. 8万大箱,实现产值6788万元,销售收入5687. 1万元,上缴税收2380万元,仅一年半时间,就扭转了老吉安烟厂亏损的局面,进入同行业先进行列。1996年进行第三次技术改造,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从德国引进一条豪尼公司制丝生产线及国内一流的昆船公司制丝生产线、卷接机、横包组机等,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万箱规模。2000年6月,该厂又推出天宝系列新产品,有精品天宝、蓝色天宝、红色天宝、绿色天宝和软包装天宝5个规格品种,其中绿色天宝获省优秀新产品奖,黄洋界烟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o该企业先后荣获省、地“先进基层党组织”、“九五双争立功竞赛优胜企业”、“江西省优秀企业”、“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等荣誉称号。2000年生产卷烟6. 4万箱,实现工业产值1427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5760万元,上交税金40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 ,26% ,62%。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