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483
颗粒名称: 服装业
分类号: TS941
页数: 2
摘要: 主要缝制中山装、学生装及军警服装等。被服厂工人都是用手工缝制服装,红军指战员都穿上了自己被服厂生产的冬衣。少数裁缝在县城坏镇开设缝衣店铺,1956年先成立了 3个服装生产小组,后来合并成吉安市服装生产合作社,1957年又分解为15个服装生产合作社。1958年12月又由15个服装生产合作社组建成美华、飞跃、美丽、东风、红旗、明星6个服装社。至1961年又分解为14个服装生产合作社及1个制旗小组。1968年全市服装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吉安市服装厂。1980年由服装厂分出成立服装二、三、四厂。
关键词: 服装工业 服装企业

内容

民国初期,吉安城区及各县县城,已开始使用脚踏缝纫机缝制服装,主要缝制中山装、学生装及军警服装等。大城市有制作西服,而中式男女服式,还是手工制作。1927年底在宁冈县桃寮村创办红军被服厂,由副师长余贲民负责。开始,被服厂工人都是用手工缝制服装,后来工农革命军在遂川缴获了几台缝纫机,部分用上了机器。工人们自己染布,用菜子壳、黄梔子、牛眠籽作染料,把白布染成灰色,再缝制军衣、军帽、干粮袋、子弹袋等。1928年7月被服厂迁到茨坪李家祠,有60多名工人,30多台缝纫机,开始用机器生产服装,产量大增。是年冬,红军指战员都穿上了自己被服厂生产的冬衣。1930年10月4 日红军打下吉安城后,为了解决众多部队急需的过冬服装问题,把赶制军衣当一件大事来抓,派得力干部在城内动员200多名裁缝,100多台缝纫机,成立了 5个缝纫厂(一厂在沿河街万寿宫,现永叔路小学内;二厂在盐桥侧,今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内;三厂在下永叔路原吉祥旅馆对面;四厂在中永叔路纪源商店内,今新华小学对面;五厂在中山路花巷口,今航运局招待所内),为红军部队赶制军衣。经军地双方商定,由工人推选各厂负责人,临时召集、管理生产业务;由部队负责分发材料,监督剪裁、验收成品。规定计件付酬,工资每周发一次,以当时的银洋或法币计价发给,一个裁缝每天可得3〜4元大洋。由于任务急擞量大,采取了材料集中管理,分散加工,机器昼夜运转,工人轮班作业,锁扣眼、钉扣子、行棉衣等手工活,都由裁缝动员自己家眷来协助完成。经过一个来月的紧张工作,圆满完成了这次冬装生产任务,红军官兵穿着这批冬装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
  1940年吉安城内有中式缝纫店(摊)150余户,西式缝纫店5户,大多为个体户,设备简陋,每户有 1〜2台脚踏缝纫机,全行业共有缝纫机274台,从业人员830人。主要缝制中式便衣裤、妇女旗袍、坎肩、中山装等,少数店家做西服、丝棉、皮统。
  泰和县在新中国建立前有缝纫店96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其中在县城有李鼎华、锦华、协丰、顺泰、东康等27家,棉织业2家,从业人员50余人。峡江县1941年后,少数裁缝在县城坏镇开设缝衣店铺,开始用缝纫机做衣服。1942年县城有宋顺元、恒发祥、三义祥、德兴祥、王原兴、喻贵生、陈丰太、曾裕祥、李含盛等10家缝衣店。其他各县的情况大致相似。
  1950年底,吉安市城区有成衣店134家,共有脚踏缝衣机141台,大多数是夫妻店。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服装行业经历了几分几合的过程:1956年先成立了 3个服装生产小组,后来合并成吉安市服装生产合作社,有300多名工人。1957年又分解为15个服装生产合作社。1958年12月又由15个服装生产合作社组建成美华、飞跃、美丽、东风、红旗、明星6个服装社。当时业务很繁忙,群众做衣服要等候一二十天,才能交货,吉安城内出现“做衣难”的问题。至1961年又分解为14个服装生产合作社及1个制旗小组。1968年全市服装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吉安市服装厂。1980年由服装厂分出成立服装二、三、四厂。原来的制旗小组发展为机绣刺花厂,1986年又改名为服装五厂。1990年吉安服装厂和服装二厂合并改名为吉安市服装总厂。80年代以后,服装新潮迭起,外地服装大量涌入吉安市场,而本地生产的服装与外地服装相比,无论是布料、款式、做工都略逊一筹。同时群众的消费心理也起了变化, 改变了过去买布做衣服的习惯,大多数人愿意购买现成的服装。加上个体成衣摊点大量出现,收费低廉,服装厂业务急剧下降。1992年吉安市内有集体服装厂10家,职工735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9%, 固定资产152.7万元,总产值1150.8万元,上交税金20.7万元。
  泰和县1952年小龙镇首先成立缝纫小组。1954年4月县城有5家7人组成缝纫生产小组。9月刘云青缝纫小组转为澄江缝纫生产合作社,有社员20余人。1956年县城、沿溪、永昌、马市、三都等好镇私人缝纫店都先后转为生产合作社。1957年县城缝纫社改为服装厂,有职工47人。1961年全县有缝纫合作社20个,职工301人。1987年全县服装厂有专用缝纫机31台,中速缝纫机24台,包缝机2台,裁剪机 2台,固定资产4万元,流动资金25. 3万元。
  吉安县1950年有服装业290户,从业人员350人。1953年发展到320户,从业人员401人。1954 年开始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县成立缝纫合作社8个,从业人员43人。1957年全县成立缝纫合作社20个,职工197人。1965年全县缝纫服装业有23家,均为集体所有制小厂。80年代新潮时装进入市场,传统服装加工开始衰落,至1985年,全县服装业仅有7家,职工89人,工业总产值10.3 万元。
  峡江县1954年县城廖财魁等29户缝纫业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分别成立三家服装合作社,1957 年合并成峡江服装厂。1990年又成立峡江衬衫厂。峡江服装厂1990年有职工80人,主要业务为来料加工,兼做男女各式服装出售,年产值45万元,利润2. 3万元;峡江衬衫厂,1990年有职工60人,派出15 人去上海学习半年。主要生产衬衫、劳保服装、童装、校服、男女夹克衫等,年生产11万件。
  新干县于1980年成立新干县服装厂。其前身是原县城15家裁缝店组建的缝纫合作社。1985年有职工25名,以零星来料加工为主,年加工服装2.7万件,自制成衣459件。全县乡镇管理的缝纫社,1977 年有7家,职工40余名,以零星来料加工为主,年产服装3万余件,产值14.73万元。
  遂川县1952年将县城个体裁缝店组织起来,成立泉江服装合作小组,次年转组为社。1954年,县城服装加工业增至23户,从业人员61人,有缝纫机33台;全县服装加工业从业2059人,产值18.76万元。 是年泉江服装合作社职工增至200人,产值1万元。同时,农村坏镇也纷纷成立缝纫社、组。1959年,全县有社办服装加工企业19个,从业380人,产值65. 7万元。80年代以后,化纤工业兴起,棉布取消定量供应,群众收入增加,全县服装加工业人员大量增加,加工摊点遍及各地,从业人员从过去的男性为主, 改变为以女性为主;生产操作从过去的手工作业,改变为普遍使用缝纫机;经营方式由过去的服装厂社, 逐步兴起为家庭个体经营。1990年全县有县乡级集体服装业7个,从业303人,个体私营服装加工业从业1386人。全县共有服装加工业从业1689人,其中女性1141人,男性548人。
  吉安地区先后建有两家羽绒服装企业:一是1992年永丰县将1970年建成的县皮革厂改为皮革羽绒制品厂,生产羽绒服装、羽绒被等产品。经江西省商检局检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该厂所产羽绒制品, 评为省优产品。1996年末,企业有员工334人,固定资产原值304万元,净值22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213万元,利税18. 27万元。二是1984年创建的遂川县羽绒厂。该厂是江西省羽绒制品生产的重点企业,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为自营进出口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至 1997年,该厂有员工800多人,固定资产1200万元,年处理原毛能力1000吨,羽绒制品和各类服装年生产館力为80万件,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年利税可达1000万元以上。主要生产鹅海牌各类羽绒服装、羽绒被、羽绒枕、羽绒睡袋和丝绸布类服装。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