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和出土陶瓷证实,早在晚唐时期,坐落在今吉安县永和镇的吉州窑就开始陶瓷生产。明代《东昌志》记载:“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五代后周显德元年 (954),朝廷在此专门设立了临江里瓷窑团管理瓷窑的机构。当时的主要产品有酱褐釉瓶、乳白釉碗、 罐、注壶、盏等。北宋时期,吉州窑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器产地,全国黑釉瓷生产中心之一。其时除继续烧制晚唐时的产品外,并首创烧制黑釉瓷。尤以兔毫斑、鹘捣斑具有吉州窑独特的风格。黑釉瓷的木叶纹(木叶天目)是吉州窑的独创,成为珍藏佳品。北宋景德年间(1004 ~ 1007),朝廷在永和置监镇司管理窑业行政事务和税收。南宋是吉州窑陶瓷生产的鼎盛时期,规模空前,工匠数千,品种达120 余种。有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黄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琉璃器等。装饰为印花剔花、洒釉、剪纸贴花和堆雕等技艺,产品纹样丰富,绚丽多彩。制瓷艺人舒翁、舒娇父女俩的产品质量最优,声誉尤著,世人称之为舒家窑。南宋灭亡,吉州窑遂即逐渐衰败。究其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明曹明仲著 《格古要论》说:“宋文丞相过此,窑变成玉,遂不烧焉。”清朱琰著《陶说》说:“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至饶”。清吉安太守吴炳著《游记》中说:“今景德镇陶工,故多永和人。”二是南宋晚期,文天祥奉诏起兵勤王,路过永和,振臂一挥,一呼百应,有3000窑工随文天祥东进抗元。抗元失败后,文天祥被俘,元军对赣吉一带进行疯狂报复和残酷镇压,吉州窑业被毁,窑工惊恐逃亡。
与吉州窑同时,境内还有几处窑址。吉安市天玉镇石坑村畚箕岭发现的古陶瓷遗址,距市区7千米,距永和镇18千米,岀土大量各个时期烧制的瓷器,其造型、釉色、款式均与永和吉州窑相同,部分瓷器碎片有“吉记”字样的乳白釉瓷、黑釉瓷、仿龙泉瓷、绿釉瓷、白地彩绘瓷。经专家考证,该窑是属于吉州窑系的一个主要窑场。永丰县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县境内潭头山口,便生产陶瓷产品,其陶瓷工艺与永和吉州窑相似。至元代,永丰县各瓷窑的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石马窑多生产建筑用的沟瓦、水管;沙溪街脑上和拱江背窑生产陶器碗和瓮钵;潭头山口窑场多生产饭碗、菜钵、茶壶、盆等;富溪、谭城、坑田等窑场生产髡、缸、钵等。峡江县考古发现,水边镇刘家村南和戈坪乡芳洲村宋代就有瓷器生产,终烧时间不详。
1981年6月5日国家轻工部发出(81)轻硅字第31号文件,要求恢复、研究吉州窑的陶瓷生产。 1982年吉安县成立吉州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第一期工程,建仿古龙窑一座,形成一条仿古瓷生产线,主要生产盏、瓶、罐、炉、彩绘酒具、茶叶缸、玩具等仿古瓷、陈设瓷和日用陶瓷。传统的釉下彩绘, 剪纸贴花、木叶天目工艺得到恢复,各种产品相继进入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南斯拉夫、匈牙利、法国、捷克、日本、奥地利等国家及香港地区。1985年进行第二期扩建工程,投资88. 5万元,建六孔推板窑 1座,购进各种机械设备16台,形成酒瓶和琉璃器两条生产线,具有年产礼品酒瓶20万件、建筑陶瓷80 万件的生产能力,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生产仿古瓷、陈设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四大系列130多个品种。吉安县1985年全县陶瓷企业有6家,其中国营1家,乡镇办5家,职工145人,固定资产126.82 万元,总产值20.4万元。泰和县1955年合作化后,陶瓷业组成互助组、合作社,提高了产量。1976年塘洲陶器合作社,扩建为两个陶器厂,购进部分机器设备,能生产工业、建筑、生活、卫生等70多个品种陶瓷产品,并首创生产玻璃瓦及800斤、1000斤容量的大缸。产品除在区内销售外,还销往上海、武汉、芜湖等地。1985年县二轻局与天河煤矿集团合资51. 86万元,建成县瓷厂,下设原料精制、成型、烧炼、工艺4个车间,有职工187人,主要产品有青花三头马蹄饭具、白胎三头马蹄饭具、青花双龙白玉茶杯等68 个花色品种。1987年9月又投资298万元进行改造扩建,使生产规模达到年产日用瓷948.6万件。 1988年泰和全县有陶瓷企业12个,年生产日用陶瓷194.43万件,工业产值139.9万元。峡江县1971年重振瓷业产业,1990年全县有陶瓷业4家,职工34人,固定资产4. 2万元,产值24. 46万元,利税2.4万元。永丰县富溪胜陶瓷厂,1985年有职工31人,产值6.5万元,利润1万元,产品有髡、缸、钵、壶、罐、盆等日常用陶器。宁冈县在新中国建立前,县内有小型陶器生产作坊,1971年创建红光瓷厂,生产粗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