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437
颗粒名称: 榨油
分类号: TS2
页数: 3
摘要: 区内食用植物油的加工方法,或用木碾以牛力或水力牵动碾架把油料碾成粉末;(3)将油料粉末装进木甑加热蒸熟;夏秋两季仅有部分乡村榨花生、芝麻、棉籽油。1951年吉安专署财委将吉安城区10余户个体榨油作坊组织起来,开办人民榨油厂,开办经济榨油厂,吉安专区油脂公司将所属吉安市油脂经营和仓储、加工等业务,吉水县1956年在县粮食加工厂设置榨油车间,先后在县城和万合等乡粮食加工厂设置机器榨油车间。县粮食局先后在县城、零田、左安、枚江、草林等粮食加工厂,全县基本上进入机械化榨油作业。
关键词: 榨油 食品工业

内容

旧时,区内食用植物油的加工方法,是人力木榨。榨油程序是:(1)把油料倒入锅内炒燥或焙干; (2)用石磨把油料磨成粉末,或用木碾以牛力或水力牵动碾架把油料碾成粉末;(3)将油料粉末装进木甑加热蒸熟;(4)再将熟粉倒入铁圈,用稻草包成饼块;(5)把包好的油料饼块,放进槽床;(6)用人力撞击木楔,连续加楔撞紧,当油料饼受到挤压,油脂便由槽内溢渗而出,成为成品油。木榨油坊在农村大多采取来料加工,按油料的优劣确定换油比率,一般为:芝麻,每100斤换油40 ~ 44斤;油菜籽,30 ~ 33斤, 茶籽,18〜20市斤;花生米,20 ~22市斤;棉籽,9 ~ 11市斤。在县城和坏镇,大多是就地收购油料,雇请工人加工,就地销售。
  1941年,吉安县有榨油坊34家,以榨制茶油、菜油、芝麻油、花生油、棉籽油为主,兼榨乌柏油、桐油。 每家资金额100元至300元。每年榨制柏油约5000斤,桐油约3000斤。柏油、桐油制成后装桶,销售本地烛店、漆号和船舶修造厂。1942年,万安县有榨油坊120家,每家油坊日产油脂200斤左右。是年,遂川县有榨油坊329家。永新县的榨油坊,遍及全县各地,但规模不大,生产带有季节性,春季榨菜籽油, 冬季榨茶籽油,夏秋两季仅有部分乡村榨花生、芝麻、棉籽油。
  1951年吉安专署财委将吉安城区10余户个体榨油作坊组织起来,开设了新新榨油厂。1952年改名为吉安榨油厂,划归吉安市粮食局管辖,有职工10人,年产值119076万元(旧人民币,下同)。泰和县财委投资52367万元,开办人民榨油厂,有职工17人,年产值21878万元。万安县财委投资23101万元,开办经济榨油厂,有职工5人,年产值5179万元。
  1954年,据9个县统计,农村共有土榨1970户,其中代国家加工者287户。
  1957年11月,吉安专区油脂公司将所属吉安市油脂经营和仓储、加工等业务,以及所属职工,全部移交吉安市粮食局接办。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各县陆续引进榨油机械设备,逐步用榨油机取代土榨。吉水县1956年在县粮食加工厂设置榨油车间,安装95型榨油机生产。泰和县1959 ~ 1964年,先后在县城和万合等乡粮食加工厂设置机器榨油车间。遂川县1961 ~ 1963年,县粮食局先后在县城、零田、左安、枚江、草林等粮食加工厂,安装小型螺旋式榨油机15台,1969年又先后安装90型榨油机18台,全县基本上进入机械化榨油作业。永丰县1963年在沙溪建机器榨油车间。莲花县1966年在县城东门粮食加工厂设置机器榨油车间。新干县1967年在塔下粮食加工厂建立油脂车间,安装200型榨油机。宁冈县1972年在县粮食加工厂设置机器榨油车间,安装榨油机5台。
  1954年,新干县的土榨油厂,开始试榨米糠油。1958年5月,专区粮食局要求各地大力开展米糠榨油。1972年,全区生产米糠油64.31吨。1973年,全区14个县市,共有24个米糠油生产车间,生产米糠油371吨,1974年为495.53吨,1975年为677吨。
  1976年,省粮食局规定精制米糠油的质量标准如下。酸价不大于2%;水分及挥发物不大于0.2%;杂质不大于0.2%ₒ色泽:黄,35;红,4;在25七常温下,24小时后保持透明。黄曲霉毒素禺,每千克油脂不大于5微克。有机氯:六六六,每千克不大于1毫克;滴滴涕,每千克不大于0.5毫克。其中有一项不符合标准的,均不得出厂。
  19力年,地区粮食局提出:控制糠源,把油糠列为油料管理。对未经榨油的细糠,一律不得供应市场。各级粮食部门带头不用含油米糠养猪,把所有的细糠用来榨油。要做好细糠的集并工作,对没有榨油机点上的细糠,都要集并到糠油车间统一榨油。要提高出油率,以县为单位,每百千克细糠平均出油率要达到10千克以上,要提高米糠油的质量,毛糠油要经过沉淀过滤后再装桶,运往精炼厂提炼。
  1988年,吉安市油脂厂经过技术改造,开发出物理精炼米糠油新产品,不仅产量、质量大有提高,而且成了人们喜爱的保健食油产品。 1980〜1990年,全区毛糠油持续增产。1980年加工生产毛糠油1393吨,比1979年增产1. 16% ₀ 1980年至1990年,全区累计生产毛糠油23827吨,平均每年生产毛糠油达2166吨。其中1987年加工毛糠油产量为2891吨,比改革前1978年的1279吨,增长1.26倍。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