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粮油食品饲料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433
颗粒名称: 第九章 粮油食品饲料工业
分类号: F407.8
页数: 18
摘要: 境内的粮油工业主要有碾米、磨面、榨油三个行业碾米境内,遂川县城有蓝友、裕兴、鸿盛、交以道、三和5家机器碾米厂。吉安城内有用机器碾米的厂家18家,永新县城怡丰酒店老板在城郊发关村开设久大庄加工米厂,由南昌等地迁来泰和的大米加工厂有140余家,其中泰和碾米二厂、新记、永成、张裕丰、刘益记、大成、大同、大丰8家为机制米厂,在县城开设安成加工米厂,吉水县城开设机器大米加工厂1家。
关键词: 食品工业 饲料工业

内容

境内的粮油工业主要有碾米、磨面、榨油三个行业碾米境内,传统的大米加工是使用土碧、木著、石碓、石碾等落后工具。大多用人力,少数地方用牛拉碾或用水冲动石碓。这种古老的碾米方法,城镇沿用到20世纪30年代,乡村延续到50年代。. 1931年吉安城区商人舒文杰,在今人民路开设茂记米店,购进32马力木炭引擎1部,铁砂旁2台, 碾米斗1只,雇员工30人,日加工稻谷200 - 400担。同年,商人邹燧华,在沿河路开设义成米店,购进 48马力木炭引擎1部,铁砂碧2台,碾米斗2只,雇员工41人,日加工稻谷400担。同年,遂川县城有蓝友、裕兴、鸿盛、交以道、三和5家机器碾米厂。1932年,永丰县商人吴光茂,邀伙集资购进卧式柴油机1 台,开设丰记碾米厂。接着,又开设了恒丰、大有、生记、生昌、合茂盛5家机器碾米厂。1933年,峡江县城有机器碾米厂3家,每家资本额1500 - 1800元,雇员工4 ~7人,日产大米65 ~ 95担。1936年,吉安城内有用机器碾米的厂家18家,员工193人,资金42000元,日产大米2500担。除在城内销售外,还有部分大米销往九江、上海、汉口等地。1937年,永新县城怡丰酒店老板在城郊发关村开设久大庄加工米厂,有6马力木炭引擎1台,员工18人,日产大米60担。1939年,万安县城有碾米机2台,日产大米60担。是年,由南昌等地迁来泰和的大米加工厂有140余家,分布在县城,上田、三都、早禾市、马家洲、万合、塘洲等地。其中泰和碾米二厂、新记、永成、张裕丰、刘益记、大成、大同、大丰8家为机制米厂,余均为人力加工米厂。1940年,吉安城内有碾米机28台,日产大米2700担。同年,安福地方绅士和商人合伙,购进7马力木炭引擎碾米机1台,在县城开设安成加工米厂,从事军粮加工和代民众加工;新干县城中山路开设了 6家大米加工厂,安装木炭引擎碾米机6台,日产大米500担;吉水县城开设机器大米加工厂1家,日产大米70担。至此,除宁冈、遂川两县外,境内各县都有机器大米加工厂。
  表11-9-1 1940年各县机制米厂情况县别碾米机(台) 日岀大米(担) 县别碾米机(台) 日出大米(担)吉安 28 2700 泰和 8 700 吉水 1 70 遂川 3 570 峡江 5 350 万安 2 160 新干 6 500 安福 1 --- 永丰 3 150 合计 57 5200 1947年,永新县城开设一家公营碾米厂,厂址在东门尹家祠,购进6马力木炭引擎碾米机,由公家拨给稻谷,按71%比率交糙米,其人员工资及用费概由厂方自理。
  表11-9-2 1948年吉安城内机制米厂基本情况厂名木炭引擎(台) 功率(马力) 每日碾谷(担) 工人(人) 厂主店员(人)合计 19 472 3900 176 158 吉昌米厂 1 24 200 10 雷明伦 8 万恒丰米厂 1 24 200 10 万其先 10 裕丰米厂 1 24 150 6 郑为山 4 安记米厂 1 24 200 8 罗庆安 9 义成米厂 1 48 400 13 邹隧华 13 福民新记米厂 1 24 200 8 张白山 8 协丰米厂 1 30 200 10 万良禄 8 利记米厂 1 24 200 10 蔡澄清 9 赣中米厂 1 24 200 10 刘锡栋 10 正丰米厂 1 24 200 8 刘志远 8 刘亚米厂 1 24 200 9 晏瑞林 9 合成米厂 1 24 200 8 万剑民 8 益和米厂 1 24 200 8 万凝贞 8 茂记米厂 1 12 200 12 舒文杰 9 复成米厂 1 24 200 8 吴向之 8 吉安米厂 1 12 200 10 吴性聪 8 协丰米厂 1 32 200 10 黄成英 8 吉和米厂 1 32 200 10 刘观生 8 维新米厂 1 18 150 8 萧保和 5 1949年7月吉安解放后,吉安专署粮食科立即接管了民国吉安县政府管辖的福民新记碾米厂,经过整顿,改为福民粮食工厂,继续经营碾米业。1962年更名为吉安市第二制米厂。1949年8月万安县人民政府将生生米厂收归国有。泰和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原大同、大丰米厂和马家洲永泰米厂,并分别改组为泰和人民粮食加工厂、泰和粮库附设加工厂和马家洲人民粮食加工厂。永新县原澧田更新粮食加工厂经理为民国时澧田镇镇长龙庆楼,于1949年5月出逃,永新县人民政府立即接管该厂,改名为澧田人民粮食加工厂。新干县原孙元圣机米厂,厂主于新中国建立前逃跑,人民政府立即接管继续经营。
  1950年全区根据政务院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对私营粮食加工厂进行了公私关系、产销关系、劳资关系三个方面的调整,以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国家粮食部门对私营粮食厂商下达委托加工任务,付给合理的加工费用,使之正当经营。当年1 ~ 4月,市场销售清淡,委托加工任务甚少,吉安城区仅委托协丰、吉昌两家私营加工厂,日加工10余万斤粮食;5月上旬,外销转旺,当时就与协丰等6家私营加工厂委托代为加工。加工的成品率是每百斤稻谷交米70. 5斤,上车力资由厂方负担,成品岀厂力资由国家负担。
  表H-9-3 1951年吉安全区国营粮食加工企业基本情况平均职工人数资金总数(万元) 生产总值,按企业名称主管机关其中其中流产品 1950年不变合计工人总计动资金价格计算 (万元) 莲花新民米厂县粮食局 8 5 3700 2200 大米 6500 遂川人民加工米厂县财委 14 9 2000 大米 189913 宁冈人民米厂县财委 16 8 8905 4000 大米 22000 峡江粮食加工厂县粮局 11 6 大米 14297 吉安兆丰米厂县财委 19 13 5774 2121 大米 151623 吉安永阳加工米厂县财委 14 8 3000 1000 大米 98379 吉安新民米厂专署粮食局 16 6 4982 大米 141038 吉安中粮司第一加工米厂粮食公司 19 11 大米 131644 吉安一大米厂地委 14 9 大米 155486 吉安新成米厂专署秘书室 16 7 6000 大米 108657 吉安利民米厂专署财委 21 13 18000 15000 大米 247293 吉安裕丰新记米厂市财委 12 7 9000 5000 大米 44707 泰和马家洲加工厂县财委 17 11 58500 25500 大米 27598 泰和加工米厂县财委 17 10 22900 16900 大米 91878 永丰粮食加工厂县粮局 6 5 592 大米 65604 万安供应加工厂县粮局 14 9 5200 4000 大米 73018 万安经建米厂县财委 14 9 5462 2785 大米 252934 吉安德艮米厂专署粮食局 15 10 6000 200 大米吉安双利米厂专法院粮局 15 8 3300 大米吉安福民米厂专署粮食局 16 10 7300 大米吉安保胜米厂专署公安处 13 7 10000 5800 大米 11922 吉安新机米厂市财委 12 8 6006 2000 大米 6027 续表平均职工人数资金总数(万元) 生产总值,按企业名称主管机关其中其中流产品 1950年不变合计工人总计动资金价格计算 (万元) 吉安第一加工米厂县政府 9 6 2268 578 大米吉安第二加工米厂县政府 11 7 2600 364 大米 96872 泰和人民加工厂三区政府 13 8 10000 5000 大米 27937 泰和南江口加工米厂县财委 15 8 26500 25100 大米 103826 泰和粮食加工厂县粮局 17 8 22900 16900 大米安福加工厂县财委 18 10 4982 2力6 大米 209196 新干二区人民加工厂二区政府 7 5 3150 大米专粮局加工厂专署粮食局 15 8 大米 1952年,据中粮公司吉安分公司调查:全区有大米加工厂31家,职工420人,月生产大米317. 2万千克。其中:国营厂11家,职工146人,月生产量31万千克;合作社经营厂6家,职工81人,月生产量 55.9万千克;私营厂6家,职工260人,月生产量50.7万千克;粮食系统自营厂8家,职工133人,月生产量92. 29万千克。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全区有14家私营大米加工厂,接受国家加工订货,年大米生产能力为2160万千克。吉安市区粮食行业中有40家木著米店,组成了代销店。
  据1955年8月统计,全区有私营大米加工厂17家,设备有电动机5部(89匹马力)、内燃机16部 (244匹马力)、碾米机19台、旁谷机23台。共有职工161人,其中管理人员46人(包括资方和职员),直接参加生产的有115人(包括工人和资方参加生产人员在内),月生产标准米能力3005吨。1956年4月实行全区私营粮食加工企业的公私合营。初期,不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制度,保存和发挥原有经营方法中一切好的经验,并采取以大带小、以先进带落后等方式进行迁并。对从业人员原则上采取全部包下来的方针。据1956年末统计:在全区粮食工业中,国营企业有职工548人,公私合营企业有职工197 人。大米年生产能力:国营为160024吨,公私合营为37670吨。实际大米产量:国营82404吨,公私合营 16471吨。总产值:国营1567万元,公私合营334.8万元。从此,全区粮食工业企业,已大部分纳入国家统一计划生产的管理轨道。至1957年底,全区粮食工业企业的总产值2228. 7万元中,国营厂占 81.44%,公私合营厂占56%。
  1956年,省供销合作社、工业厅、粮食厅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自4月1日起合作社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之粮食加工厂,均转为国营或中央公私合营,统一由粮食部门管理。
  表11-9-4 1956年吉安专区供销合作社粮食加工厂企业基本情况职工人数资金总额生产总值,依不变企业名称主管机关合计其中工人 (万元) 产品价格计算 (万元) 安福合作加工厂县总社 17 8 13856 大米 146876 吉安县总社第二加工厂县总社 15 5 5912 大米 99200 吉安县总社加工厂县总社 20 11 7361 大米 16401 吉安县固江加工厂县总社 12 5 大米 58000 吉水人民第一加工厂县总社 9 6 12499 大米 120670 续表职工人数资金总额生产总值,依不变企业名称主管机关合计其中工人 (万元) 产品价格计算 (万元) 吉水人民第二加工厂县总社 13 8 8473 大米 180340 峡江合作加工厂县总社 13 6 6724 大米 99679 新干人民加工厂县总社 21 17 10219 大米 358419 新干胜利加工厂县总社 10 7 3939 大米 137210 永丰合作加工厂县总社 8 4 2711 大米 60100 永新合作加工厂县总社 36 23 18187 大米 20460 宁冈人民米厂县总社 16 8 8905 大米 22000 万安百嘉米厂县总社 10 6 2000 大米 25435 万安合作加工厂县总社 14 6 41500 大米 147602 吉安市合作第一加工厂市总社 12 5 16700 大米 198700 用安市合作第二加工厂市总社 13 6 12333 大米 117300 1958年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后,区内许多公社、大队兴办了集体所有制的机米厂,为农户加工大米。
  国营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后,逐步完善了经营管理制度。1958年,吉安专区粮油工业部门推行干部参加乍间生产,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参加管理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1963年,专区粮食局从有利于生产出发,制定了车间生产岗位责任制度、经济核算制度、安全卫生制度、 检斤验质制度、燃材料定额消耗制度、财务制度和物质管理制度等,并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经常持久的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竞赛,开展“五好加工厂”、“五好班组”、“五好工人”活动。1971年全区有68家大米加工厂,有碾米机126台,年生产大米能力295344吨。1972年全区粮食工业逐步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实行费用定额管理,建立定人员、定工时、定质量、定产量、定消耗、定成本的“六定”管理制度。至1975 年,全区有76家大米加工厂,有碾米机157台,年生产大米能力3908410吨,比1971年增长32. 34% ₀ 1978 年全区粮油工业企业,开展以高产、优质、低耗、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84年,全区国有粮油工业企业在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同时,推行了集体或个人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工资形式,试行计件工资或浮动工资制。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承包方式有:招标承包、风险承包、联产联利承包、各种指标承包、基数递增包干等。这些承包都签订了承包合同,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磨面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境内的面粉都是自磨的土粉,质地比较粗糙。每年麦收后,厂家派人去外地采购麦子,大厂采购2000〜3000担,小厂采购400 - 500担。各县城或较大的坏镇均有磨面作坊,就地收购小麦,自行加工面粉,通常是前店后坊。1941年吉安城内开有荆大寿、云慎祥、义生、集福斋、彭本新 5家磨坊,均自购小麦,使用畜力及人力磨粉,每家有资金800〜1500元不等,共有工人15名。1944年6 月由南昌迁来的四方面粉厂使用机器磨粉。因当时小麦原料匮乏,面粉销售又不畅,一度停产。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厂迁回南昌。1945年吉安商人熊养斋在城内下文山路开设益民面粉厂,购置木炭引擎1 台,制粉机5台,面条机2台,石磨2副,有职工52人,资本总额90多万元法币。每月加工小麦300担。 当时吉安城内还有私营面粉磨坊9家,主要使用畜力、人力,年产面粉3400担。1949年泰和县县城和永昌市、罗家坏,开设3家面粉作坊,有石磨9副,手摇面条机6台,从业人员11人,共计资金2904元,因产品质量较差,面粉中含杂质,加上外地面粉大量输入,本地土面粉几无销路而停产。 1951年吉安市城区有益民、凌丰、荆太寿等面粉厂11家,年产销面粉4288担。1953年全区有磨面作坊154家,共有固定资产180895万元(旧版人民币,下同)流动资金66917万元。1956年1月,吉安市益民面粉厂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改名为吉安市第一制粉厂,后又改名为吉安面粉厂。其他个体畜力磨坊则纷纷歇业转产。1963年全区有1个面粉厂,5个面粉车间。 1983年吉安地区粮油公司下属的面粉厂建成投产。至此,全区有2个专业面粉厂,年面粉生产能力 28750吨。当年生产精标面粉18750吨。地区面粉厂大部分产品销往区内各县,少部分产品销往外省。 1996年由吉安地区粮油公司与台湾一有限公司合资于河东经济开发区兴办赣江专用面粉有限公司,弓| 进90年代国际一流水平的瑞士布勒公司专用面粉生产线,选用优质小麦,科学加工配制而成奥克牌面粉系列(包括高筋粉、特制一等粉、低筋粉、自发粉、面包粉、糕点粉等),还可根据客户的需要,配制符合要求的专用面粉,日处理小麦200吨,年生产4万吨专用面粉,还有一条年生产4000吨的面条生产线。 产品销往省内外,在南昌、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各大城市设了 50多个销售点。
  榨油旧时,区内食用植物油的加工方法,是人力木榨。榨油程序是:(1)把油料倒入锅内炒燥或焙干; (2)用石磨把油料磨成粉末,或用木碾以牛力或水力牵动碾架把油料碾成粉末;(3)将油料粉末装进木甑加热蒸熟;(4)再将熟粉倒入铁圈,用稻草包成饼块;(5)把包好的油料饼块,放进槽床;(6)用人力撞击木楔,连续加楔撞紧,当油料饼受到挤压,油脂便由槽内溢渗而出,成为成品油。木榨油坊在农村大多采取来料加工,按油料的优劣确定换油比率,一般为:芝麻,每100斤换油40 ~ 44斤;油菜籽,30 ~ 33斤, 茶籽,18〜20市斤;花生米,20 ~22市斤;棉籽,9 ~ 11市斤。在县城和坏镇,大多是就地收购油料,雇请工人加工,就地销售。
  1941年,吉安县有榨油坊34家,以榨制茶油、菜油、芝麻油、花生油、棉籽油为主,兼榨乌柏油、桐油。 每家资金额100元至300元。每年榨制柏油约5000斤,桐油约3000斤。柏油、桐油制成后装桶,销售本地烛店、漆号和船舶修造厂。1942年,万安县有榨油坊120家,每家油坊日产油脂200斤左右。是年,遂川县有榨油坊329家。永新县的榨油坊,遍及全县各地,但规模不大,生产带有季节性,春季榨菜籽油, 冬季榨茶籽油,夏秋两季仅有部分乡村榨花生、芝麻、棉籽油。
  1951年吉安专署财委将吉安城区10余户个体榨油作坊组织起来,开设了新新榨油厂。1952年改名为吉安榨油厂,划归吉安市粮食局管辖,有职工10人,年产值119076万元(旧人民币,下同)。泰和县财委投资52367万元,开办人民榨油厂,有职工17人,年产值21878万元。万安县财委投资23101万元,开办经济榨油厂,有职工5人,年产值5179万元。
  1954年,据9个县统计,农村共有土榨1970户,其中代国家加工者287户。
  1957年11月,吉安专区油脂公司将所属吉安市油脂经营和仓储、加工等业务,以及所属职工,全部移交吉安市粮食局接办。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各县陆续引进榨油机械设备,逐步用榨油机取代土榨。吉水县1956年在县粮食加工厂设置榨油车间,安装95型榨油机生产。泰和县1959 ~ 1964年,先后在县城和万合等乡粮食加工厂设置机器榨油车间。遂川县1961 ~ 1963年,县粮食局先后在县城、零田、左安、枚江、草林等粮食加工厂,安装小型螺旋式榨油机15台,1969年又先后安装90型榨油机18台,全县基本上进入机械化榨油作业。永丰县1963年在沙溪建机器榨油车间。莲花县1966年在县城东门粮食加工厂设置机器榨油车间。新干县1967年在塔下粮食加工厂建立油脂车间,安装200型榨油机。宁冈县1972年在县粮食加工厂设置机器榨油车间,安装榨油机5台。
  1954年,新干县的土榨油厂,开始试榨米糠油。1958年5月,专区粮食局要求各地大力开展米糠榨油。1972年,全区生产米糠油64.31吨。1973年,全区14个县市,共有24个米糠油生产车间,生产米糠油371吨,1974年为495.53吨,1975年为677吨。
  1976年,省粮食局规定精制米糠油的质量标准如下。酸价不大于2%;水分及挥发物不大于0.2%;杂质不大于0.2%ₒ色泽:黄,35;红,4;在25七常温下,24小时后保持透明。黄曲霉毒素禺,每千克油脂不大于5微克。有机氯:六六六,每千克不大于1毫克;滴滴涕,每千克不大于0.5毫克。其中有一项不符合标准的,均不得出厂。
  19力年,地区粮食局提出:控制糠源,把油糠列为油料管理。对未经榨油的细糠,一律不得供应市场。各级粮食部门带头不用含油米糠养猪,把所有的细糠用来榨油。要做好细糠的集并工作,对没有榨油机点上的细糠,都要集并到糠油车间统一榨油。要提高出油率,以县为单位,每百千克细糠平均出油率要达到10千克以上,要提高米糠油的质量,毛糠油要经过沉淀过滤后再装桶,运往精炼厂提炼。
  1988年,吉安市油脂厂经过技术改造,开发出物理精炼米糠油新产品,不仅产量、质量大有提高,而且成了人们喜爱的保健食油产品。
  表11』-5 1979年吉安地区各县市糠油生产情况表县(市) 产量实绩(吨) 油米糠比(%) 出油率(%)合计 1377.09 0.56 9.73 吉安市 214.43 0.77 11.12 吉安县 157.70 0.60 10.22 吉水县 134.22 0.59 9.98 峡江县 77.23 0.57 9.90 新干县 201.51 0.59 9.64 永丰县 70.95 0.47 8.18 泰和县 245.04 0.70 9.95 遂川县 34.01 0.51 9.72 万安县 95.03 0.44 9.60 安福县 65.91 0.35 9.45 永新县 50.48 0.37 9.73 莲花县 26.30 0.30 7.50 宁冈县 4.28 0. 18 1980〜1990年,全区毛糠油持续增产。1980年加工生产毛糠油1393吨,比1979年增产1. 16% ₀ 1980年至1990年,全区累计生产毛糠油23827吨,平均每年生产毛糠油达2166吨。其中1987年加工毛糠油产量为2891吨,比改革前1978年的1279吨,增长1.26倍。
  表11-9-6 1958 ~ 1990年吉安地区机榨毛糠油、精糠油产量及出油率统计表年度毛糠油产量米糠岀油率精炼糠油年度毛糠油产量米糠出油率精炼糠油 (吨) (%) (吨) (吨) (%) (吨) 1958 4.13 12. 12 1964 2.26 8.86 1959 1&04 12.69 1965 8.46 7.82 1960 13.62 10.08 1966 --- 一 1961 7.59 9.92 1967 --- --- 1962 0.87 6.77 1968 --- --- 1963 0.25 6.28 1969 0.43 2.72 续表年度毛糠油产量米糠岀油率精炼糠油年度毛糠油产量米糠出油率精炼糠油 (吨) (%) (吨) (吨) (%) (吨) 1970 33.00 5.71 1981 1992.53 9.66 1046.141971 9.46 5.72 1982 2089.51 8.61 850.17 1972 64.31 8.60 1983 2048.70 9.02 1052.491973 370.97 8.29 1984 1643.07 8.83 1042.331974 495.53 8.01 1985 2321.33 8.61 1079.241975 677.74 8.53 1986 2408.06 8.53 1324.971976 692.98 8.50 206.43 1987 2891.48 9.13 1414.461977 987.81 8.78 261.36 1988 2558.05 9.39 1365.541978 1279.33 9.66 659.00 1989 2480.21 9.49 1904.921979 13 力.63 9.73 772.25 1990 2801.50 9.58 2700.501980 1393.41 10. 10 900.00 第二节食品工业旧时,境内食品业大多是制造与销售合为一体。后面作坊生产,前面门店销售。其店号,晚清时叫 “斋”或“馆”;民国初年叫京果店;“五四”运动后叫糕饼店,抗日战争时叫食品店。
  清末,境内最大的食品店有3家:一是龙羊阁附近的吉星斋;二是南湖桥附近的景星斋;三是站前码头附近的紫阳斋。民国时期,区内较有名气的糕点生产商家有介福、福泰隆、福春、福茂等。这些商家生产的茶饼、蜜饼、薄酥饼、云片糕、状元红、兰花根、麻枣、雪枣等闻名遐迩。
  区内食品行业生产的传统产品有:糕饼、蜜饯、调味品三类。糕有花色糕(如山水糕、福字糕、寿字糕、万字糕、双喜糕等)、普通糕(如云片糕、方片糕、芙蓉糕、灯芯糕等)之分。饼有礼饼、节饼、普通饼3 大类。礼饼专为办婚事下聘礼、送祝寿等而作,包括龙凤饼、大礼饼、小礼饼3种。节饼为供应节日而作,包括中秋月饼和春节糕点。中秋月饼有薄酥饼、生糖饼、四喜饼、椒葱饼、火腿饼等。春节糕点有冻米糖、酥糖、寸金糖、雪枣、麻枣、状元红、开口笑、兰花根、玉兰片等。普通饼为平时供应居民零食,包括饼干、蛋糕、广桃酥、核桃酥、龙门酥等。蜜饯类有青梅、糖姜2种。调味品有酱油、豆豉。酱油又分母油、瓜油、原油、行油4个等级;豆豉分甜豆豉、色豆豉2个品种。
  新中国建立初期,区内的食品工业由商业系统管理,专设了副食品公司;各县市先后成立了副食品加工厂、酿酒厂等。吉安市区著名的糕点商家介福、福泰隆、福春、福茂等,于1956年成为公私合营企业,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70年4月,这四家食品作坊合并成立吉安市食品厂,开始厂商分家, 工厂化生产。新中国建立初期,吉安市区还有糖果、炒货个体手工业14户,从业人员37名。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组织起来成立了吉安市糖果食品厂,1958年改名为市福星糖果食品厂,1963年又改名为吉安市糖果蜜饯厂,属二轻局管理,有职工近300人。1984年与上海永北粮果厂联营,引进了对方的先进技术,增加了糖果的花色品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年,吉安市商业局从各糕点作坊中,抽调了部分业务骨干和设备,组建了吉安市第一食品厂,生产糕点食品,并引进了当时较先进的饼干生产线,开发了蛋糕、水果冻、汽水、汽酒等新产品。同年,市副食品公司又组建了吉安市食品二厂,主要从事蜜饯加工及香槟酒和汽水的生产。各县的食品工业生产厂家,也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重新组合。
  1984年省、地粮食局要求基层粮食局开展食品加工业务,满足人民改善生活的需求。3月1日省粮食局给吉安地区贷款14万元,地区粮食局自筹7万元,给每个县、市粮食局贷给1.5万元,解决购置必要的食品加工设备。5月17日、6月30日省粮食局又先后两批给吉安地区粮食系统贷款140万元,要求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当年归还贷款。地区粮食局根据各县粮食局具体情况,分别给予6万〜18万元不等的贷款。当年6月13日,地区粮食局根据省粮食局的通知,分给各县市粮食系统食品生产厂家平价贸易粮指标175万千克;各县、市还可以在销售包干指标内安排使用贸易粮15万〜25万千克。是年9月, 地区粮食局在井冈山兴办了豆腐技术培训班两期,培训技术人员75人。11月在泰和县举办了红案、白案技术培训班各一期,培训技术人员110人。各县、市粮食局也采取办培训班和请进来以师带徒,或派出去拜师学艺的办法,培训技术人员。据统计,全区共培训技术人员162人。1985年1月7日,省税务局确定,从1984年10月1日起,对国营粮食工业生产销售的平价粮食复制品暂免征产品税,对国营粮食商业零售的平价粮食复制品暂免营业税;已征税的,可办理退税。是年8月,省粮食局分配吉安地区专项贷款20万元,用于支持遂川板鸭厂7万元,安福县严田粮管所火腿厂6万元,万安县直属粮库养鸡场 7万元。这3个单位,均当年投产,当年受益。9月,举办了第一届吉安地区粮食系统粮油食品展销会。 各单位送来的粮油食品展品共628个品种,计有大米复制品47个,面粉复制品43个,大豆复制品27个, 糕点346个品种,酱醋21个品种,酒类13个品种,蜜饯和小食品62个品种,还有优质精米、面粉、豆类、 食油等品种。通过展销,还评选了名优产品。:1989年10月又举办了第二届全区粮食系统粮油食品展评会,基层粮食部门送来参评的粮油食品达513个品种,其中有7个品种荣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奖。
  1988年全区粮食系统从事食品加工和综合经营人员1690人,开办综合经营门市部179个,办各类作坊522个,其中大米复制品作坊27个,面粉复制品作坊95个,糕点作坊95个,豆制品作坊128个,酿造作坊20个,大米加工作坊54个,其他作坊58个。
  区内食品工业的主要产品有:粮油复制品、糕点、罐头、腌制和干制蔬菜、腌制肉类、酒类、调味品、制糖8大类。
  粮油复制品面条区内的面条有两种:一种是手工制作的,叫切面,也有叫手擀面,现在较少生产;一种是机器压制的,叫机面。最早做机面的是一个名叫许毓堂的基督教徒在吉安城区书街开设的机面厂。民国时期.吉安城内有机制面条生产作坊11家,从业人员21人,年产面条257担。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个体面条加工户均停产。嗣后,于1958年吉安市文山街道办事处兴办三八机面加工厂。60年代,吉安市益民面粉厂增设了机制面条车间「1963年吉安市永叔街道办事处兴办永叔机面加工厂。泰和、吉水等县的粮油贸易货栈,先后开展了自制和委托加工面条业务。1969年专区粮食局在吉安市长冈岭兴办面条加工厂,半机械化生产。1971年吉安市北门街道办事处兴办北门机面厂。1977 年3月长冈岭面条加工厂改为吉安地区制面厂(大集体),班生产面条2500斤。吉安、吉水、新干、永丰、 泰和、安福等县城粮食加工厂或粮食供应站,都开办了机制面条生产车间或作坊。:1984年,莲花县有私营生产面条作坊34家,制面条机34台。1990年吉安市粮食局兴办吉安市挂面厂。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面粉紧缺,面条供应紧张,节日是定量供应。改革开放后,面条敞开供应,除本地自制生产外,外地面条大量涌入,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各县市粮食部门还制作了一些有特色的面条食品:如吉安市的金丝挂面、波纹面条,吉水县的赖氨酸面条,井冈山及安福县的魔芋面条,泰和县的乌鸡面条,新干县的龙须面条,万安县的玻璃鲤鱼面条等。
  米粉(米粉条)是区内的传统食品,最负盛名的是峡江县生产的米粉早在明朝就列贡品。1949年产量达20万斤,大部销往吉安、赣州、南昌等地。峡江米粉选用优质釉米为原料,经过洗米、浸米、磨浆、 滤干、蒸果、压丝、摊晒、包扎8道工序而成。以其白、细、嫩、韧等特点称著。新中国建立后,峡江县粮食局开办了米粉条加工厂,1984年引进设备,研制成“方便米粉”(又名快熟银丝米粉)。该产品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0年又获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产品除销国内各大城市外,还外销德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1988年出口 1500吨,1990年出口 1330吨。 糯米粉是区内的特色粮食复制品。1983年吉安市粮食局创办粮油食品厂,引进9条水磨糯米生产线。1999年产量达12903吨,是省内最大的糯米粉生产厂家,评为江西粮食系统十大名优产品之一,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英国。
  薯粉丝是区内的传统粮食复制品。区内农户有做薯粉(淀粉)和薯粉丝的习惯。薯粉丝除用作菜肴外,也作主食用,深受群众喜爱。全区的薯粉丝产地,以永丰藤田称著。1970年永丰藤田开设了专业的薯粉丝加工厂。1985年采用机器加工薯粉丝,比手工生产的细嫩、洁白、亮度好、韧性强。产品多在地区内销售。
  小磨麻油吉安市粮油制品厂生产的庐陵牌小磨麻油,以优质芝麻为原料,经过传统的水代法精制而成,具有色泽金黄、清澈透亮、香味浓郁的特点,为面食和凉拌菜调味佐料的上乘佳品。1989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糕点境内的传统糕点有:面包、糕、饼、蜜饯、油炸品等。面包生产,始于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姓罗的南昌人,在吉安地区南湖桥上开设一家江苏食品店,生产面包和各色面点。糕,有云片糕、灯芯糕、绿豆糕等。 饼,有礼饼、茶饼、节饼、普通饼。蜜饯,有蜜姜、酱茄子、酱辣椒、酱瓜等,尤以永新生产的蜜姜、酱茄子、 酱萝卜著名。油货类,有雪枣、状元红、兰花根、冻米糖、玉兰片、广桃酥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外来糕点食品的引进,传统糕点产量日减少。1984年吉安市食品一厂引进较先进的饼干生产线。1992年港商李义佳先生与吉安市白塘乡合资创建奇士嘉饼业有限公司,从事饼干等食品生产,由于缺乏竞争力,不久就停业了。20世纪90年代吉安市区陆续办起乔家栅等近20家面包生产厂家,生产的面包、蛋糕等花色品种多,质量好,工艺精致,造型雅观。
  罐头 20世纪60年代,吉安地区冷冻厂开设了罐头生产车间,1980年扩建为罐头厂。建厂初期,只生产红烧肉、清水马蹄罐头,以后又增加了冬笋、小竹笋、养头、橘子、玉米笋等罐头,逐渐形成了肉类、家禽、 蔬菜、水果四大类29个品种,其中长青牌冬笋、养头、橘子罐头曾评为部优产品,形成江西三大罐头出口基地之一,产品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深受国外顾客欢迎。90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经营管理跟不上,企业逐渐衰落。新干县1985年组建罐头食品厂,从法国引进柑橘浓缩、 调和、罐装三条自动生产线,以生产本县特产新干红橘罐头为主,还生产其他蔬菜水果罐头。其中糖水橘子罐头被评为部优产品。泰和县澄江罐头厂,年产食品罐头18.5吨。遂川县于1980年引进日本软包装清水笋生产设备及工艺,建成软罐头生产车间;1982年扩建了软罐头食品厂。主要产品有清水笋、玉兰片、甜酸囂头、糖水囂头、姜片、香炸鸭、扒鸭等,1989年产量达700吨。产品销往北京、哈尔滨、西安、 重庆、深圳各大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地,产品经久不衰,经济效益显著。井冈山市利用当地资源于 80年代至90年代安开发罐头、蜜饯加工产品,主要产品有生姜、杨梅、李子、金橘等蜜饯及南瓜、红薯干、 果脯系列产品和“三笋”(冬笋、春笋、小竹笋)及蘑菇、囂头、马蹄罐头等,1990年年产罐头1520吨。
  腌制、干制蔬菜境内民间向有腌制和干制蔬菜的传统,是多数自制自食,少数腌制出售。后来,各县先后兴办了一些专业生产腌菜、干菜的厂家。主要产品有:干制香菇、木耳、笋片、笋衣、腌笋片、黄金条、香干萝卜、酸甜萝卜、什锦菜等。泰和县的酱菜小有名气,有30多个品种,年产3000多吨,具有甜、酸、辣、鲜、脆、香等特点。其中什锦菜、多味菜、甜酸萝卜评为省、部优质产品,在1968年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银质奖。
  腌制肉类境内民间传统的腌制肉类主要有腌猪肉、腌牛肉、腌鸡鸭、腌鱼、腌动物肉脏等。多为自腌自食,腌制成商品的,主要有火腿、板鸭(详见第十二篇“乡镇企业•行业门类•传统产品”)。
  酿酒区内民间向有酿造米酒(冬酒)的习惯。据《东昌志》载:宋时永和镇有烧酒房、糟坊十家,专营酒业。因酒有“和血养气,暖胃避寒,化痰攻火之功能”,故民间用老冬酒舒筋活血,以烧酒暖胃避寒者较为普遍。1947年吉安全县有酿酒房21家,从业人员184人。新中国建立前夕,吉安城区酒坊有周茶发、裕太和、义利生等9家。遂川全县有酒坊20余家,主要生产冬酒和烧酒。其他各县县城也有糟坊。
  吉安冬酒区内广为流行的民间自制饮用酒。主要原料为纯糯米。将糯米蒸熟、淋水、冷却、拌上酒曲,发酵而成。烧酒是酒糟榨取酒汁后的糟皮,经过一段时间的再发酵后,蒸憎而成。
  堆花酒1952年吉安专署烟酒专卖处将吉安市内7户私营酿酒作坊组织起来,统一经营。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吉安酿酒厂,主要生产吉安冬酒。1972年后开始生产白酒——堆花特曲。1992年因注册商标为“堆花酒”而更名为堆花酒厂。该厂经过多次扩建,更新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同时经过长期挖掘传统酿酒配方,结合科学实践,研制出了用大米作原料的堆花特曲酒,独具特色,成为江西四大名酒之一。1987年荣获首届“中国文化酒”称号,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96年产白酒 5002 吨。
  吉安啤酒吉安县供销社于1956年在永和镇创办酿酒厂,以传统工艺生产冬酒、白酒。1974年土法上马,试制生产啤酒。1980年酒厂迁至县城,建成现代化酿酒企业,更名为吉安啤酒厂。吉安啤酒多次获省优奖,1997年评为省免检产品。1990年啤酒50000吨,2000年上升至60000吨。该厂除主要产品10度黄啤酒外,还开发了易拉罐装啤酒、8度啤酒、10度干啤及吉安金啤等产品。
  乌鸡补酒泰和酒厂产品。1956年泰和县城7家酒厂联合组成大业酿酒厂,生产黄酒、白酒。1985 年在酒中加进当地特产乌鸡,研制成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乌鸡补酒。当年获国家银质奖,并列为外交部礼宾酒,畅销国内市场,并进入香港地区和东南亚等。
  赣中大曲、赣醇、赣酒均为新干县酿酒厂产品。该厂1985年从贵州引进茅台酒生产工艺,使用当地原料,研制出省内名酒。该厂1984年评为省地经济效益先进单位。39度赣酒于1988年、1992年评为省优秀产品。
  三湾老酒永新县酿酒厂产品,年产3000吨,被评为江西传统名酒,1988年北京“三山”博览会获铜牌奖。
  调味品酱油吉安市味源食品厂生产的味源酱油,采用优质大豆、面粉,天然发酵配制而成。其产品继承了历史上的传统工艺,独具浓香、味醇、久贮不霉等特点。该厂的钟鼓楼牌味源酱油,1984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铜牌奖。万安县食品厂生产的天王酱油,历史悠久。产品选用上等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烤、晒、夜露五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清香色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属酱油佳品。
  醋万安县食品厂生产的“五云香醋”,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浓、喷香、味醇、营养丰富的特点,有消食、健胃补脾的功能,是烹调佐料佳品。
  制糖全区制糖工业集中在吉安、泰和、万安等县。新中国建立前,吉安县均用手工业生产红砂糖及用红砂糖加工制作片Wo 1937年全县制糖业有作坊3家,员工18人,每户资本为100 ~ 300元不等,年产红砂糖18吨,产品在区内市场销售。1982年2月吉安县兴建日处理甘蔗1000吨的机制糖厂,1983年12 月投产,年产白砂糖、赤砂糖7000吨,质量达到轻工部一级标准,其中白砂糖曾荣获部优质产品称号。 泰和县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只能生产土红糖、土白糖,均分散在马家洲等地甘蔗产区。收获期由蔗农自办土榨糖棚,自产自销,1951年全县有土榨棚41家,产土糖231.9吨。1958年在上田三溪头建井冈山糖厂,1961年正式投产,年产白糖92.96吨;1966年产白糖1998吨。1998年糖厂扩建后,年产机制糖 7783. 18吨,其中白砂糖5126吨,赤砂糖2657吨。白砂糖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万安县于1984年建万安糖厂,具有日处理甘蔗1500吨能力,同时,还年产3000吨食用酒精,3000吨文化用纸,300万条塑编袋, 1000吨糖果等生产规模。至2000年全区机制糖生产达13728吨。
  表11-9-7 1998年、2000年全区食品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计量单位:元指标亏损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出口全部从业人员年份类别企业数企业 1990 年当年价产值交货值年平均人数不变价 (当年价) 食品加工业 156 25 547565 871820 847464 1050 9002 1998 食品制造业 63 10 77825 92651 90399 1571 饮料制造业 41 7 129901 173285 160554 2458 3043 食品加工业 141 21 857429 1122832 1095842 13176 7585 2000 食品制造业 55 10 82505 93476 87331 5251 1830 饮料制造业 37 10 137407 185038 174980 2927 第三节饲料工业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专业饲料生产企业。畜禽饲料主要是稻谷、碎米、谷糠及农作物的藤蔓、菜叶、野菜等。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国家明令规定农户留足口粮、种子、饲料粮。 粮油加工企业把加工粮油的副产品,如细糠、碎米、麦鉄、鉄饼等,作为商品饲料出售。1955年,泰和县率先生产由细糠、碎米、鉄饼等混合而成的“混合饲料”,当年生产55吨,平价返回农户。1957年4月专区粮食局按各县(市)粮食部门加工设备能力及市场饲料需求量,要求专区、县生产混合糠35390吨。1960 年前后,全区各县粮食部门都加工生产混合饲料。:1965年专区粮食系统调拨稻谷50万斤,加工成混合饲料,重点供应国营和集体养猪场。1983〜1990年,全区混合饲料生产量为:1983年16384吨,1984年 38805 吨,1985 年 43066 吨,1986 年 30169 吨,1987 年 32068 吨,1988 年 25225 吨,1989 年 22061 吨,1990 年24370吨。
  80年代以后,为满足广大养猪、养鸡专业户的要求,粮食部门科技人员按科学配方研制出一种适应不同畜禽,不同发育生长阶段的新型高科技饲料——“配合饲料”。1981年,泰和县粮食局从外地调进一批玉米,按科学配方试制了配合饲料7万余斤在市场上试销。农户尝到了用配合饲料养猪的甜头,要求购买者日益增多。
  1982年10月,吉安地区饲料公司成立,地区粮食局投资14.8万元,将各县(市)的11个统糠车间改造为配合饲料车间。当年生产配合饲料2100吨。1983年全区粮食部门又投资20万元,改造了 14个车间,使全区年产配合饲料能力达到37000吨。1984年由省饲料公司统一安排改造资金40万元,继续将全区大米加工厂生产“三七”糠的49个车间,转产配合饲料,使全区年产配合饲料达64500吨。1985年吉安、泰和、安福、峡江、吉水、新干等县,各建成年产5000吨配合饲料厂1个,加上部分改造车间,全区配合饲料年生产能力达98250吨。1983〜1986年,各县(市)粮食部门纷纷建立专业饲料生产企业:1983 年有遂川、安福、峡江、永新、永丰、泰和6县;1984年有吉安、万安、新干、井冈山4县(市);1985年有吉水、莲花、吉安市三县(市);1986年有宁冈县。表11-9-8 全区粮食部门1982 ~ 1990年年配合饲料生产能力单位:吨年份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县别合计 21000 37000 64500 98250 153500 107500 120500 128718 140750吉安市 4000 4750 4750 4750 9000 9000 10576 10000 井冈山市 1000 1000 1000 1000 3000 3000 3250 3250 吉安县 1500 2500 9250 14250 14750 13250 13250 12500 14000 吉水县 2000 3000 4750 9750 10250 10250 10250 19200 19200 峡江县 2000 2000 3500 4500 4500 4500 4500 8800 8800 新干县 2000 3000 6000 11000 11000 11000 11000 5000 5000 永丰县 2000 3000 4500 4000 4000 4600 9000 7950 7950 泰和县 1500 2500 5750 14000 14000 14000 14000 14817 23500 遂川县 2000 3000 3000 6500 5000 5000 5000 9150 9150 万安县 2000 3000 3000 5000 6000 6000 11000 10000 9000 安福县 2000 3000 6500 11500 11500 11500 11500 9675 12400 永新县 2000 3000 3000 3000 5000 5000 5000 4000 4000 莲花县 2000 3000 4500 4500 2000 2000 5000 3500 3500 宁冈县 1000 2000 2000 2000 5000 5000 3000 3700 地区饲料一厂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7300 7300 地区饲料二厂 1000 1000 为了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的领导,提高饲料的质量,地区成立了饲料工业办公室和饲料生产监察室。先后举办了饲料营养配方技术培训班,并对专业饲料生产厂的厂长、经理进行轮训。饲料生产监察室定期派出调查组,对县(市)饲料生产厂家及养殖专业户进行调查,每季出一期饲料生产情况通报。同时,重视开展饲料生产的科研工作,开发新的饲料产品,如泰和县饲料公司及上田饲料一厂组织科技人员,研制开发了饲养乌骨鸡的专用颗粒饲料,该产品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地区饲料厂生产的白鹭牌891 育肥猪配合饲料,吉安县饲料厂生产的山城牌892育肥猪配合饲料,经江西省饲料工业协会评为省饲料工业优质产品、优秀新产品,列入省饲料产品光荣册。1985年9月全区粮食部门饲料系统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已建成投产的地区及6个县的专业饲料厂生产的十多个品种,几十个配方饲料(包括育肥猪、 仔猪、肉鸡、蛋鸡、奶牛、鸭、鱼等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进行认真研究总结,先后编写出了《饲料营养与配合饲料加工》、《畜禽饲料配合计算技术》两书,用作全区饲料业务培训教材。
  各县还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以推动配合饲料的发展。如莲花县规定用配合饲料喂养畜禽的专业户或重点户,可向县农业银行贷款300元,利息由农业基本建设费中支付。1985年地区发出《关于对农村贫困户赊销饲料的通知》,规定对山区、老区贫困户由饲料公司赊销配合饲料250千克,时间一年,以解决贫困农户一时缺乏资金的困难。万安县实施的“两包一养”,即:饲料企业与饲养专业户签订饲养技术承包合同;饲料企业内部实行经济承包;饲料企业内部办起养殖试验场。1983年底,万安县饲料公司与90户饲养专业户签订饲养800头生猪的承包合同。由饲料公司提供配合饲料,保证生猪在6个月内增重90千克(即每喂3.5千克饲料,长肉1千克),6个月后,如生猪未增加90千克,由饲料公司予以赔偿,缺多少,赔多少。如饲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或饲料公司未能及时供应饲料,饲料公司按饲养专业户的购买量的20%给予赔款。实践结果,6个月后,生猪平均日增0.51千克,高出合同所规定的出肉率,每头猪盈利73. 3元,使承包专业户尝到了甜头,也使广大农户看到了使用配合饲料,实行科学养猪带来的实际好处,打开了配合饲料的销路。地区召开了现场会进行推广,全区掀起了一股签订承包合同和办养殖试验场的热潮。江西省饲料公司也在万安县召开了现场会,省粮食厅给万安县饲料公司颁发了先进单位金杯奖。1985年国家商业部饲料局《饲料工作情况》对此作了全面介绍。8月17日《中国商业报》对 “两包一养”经验也作了报道。由此,各饲料公司都重视对饲料的科研工作,提高饲料的质量。吉安县饲料公司研制的898浓缩饲料、892猪用饲料均荣获1991年省优产品奖及1995年全国饲料质量监督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吉水县饲料公司吉阳牌系列饲料产品,经省质检部门检验,质量达到国家标准,1994年获省消费者协会名优产品称号,1995年被县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满意经营企业。安福县饲料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安富牌猪用、鸡鸭用系列饲料,具有增重快、耗料少、周期短、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该公司连续多年荣获省地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由于推广配合饲料和科学养猪育肥方法,促进了全区养猪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一是生猪饲养量增多,发展速度加快。1978年全区饲养生猪195.2万头,1982年增至213. 6万头,1990年增至 340. 8万头。二是生猪出栏率提高,1977年末生猪存栏115.4万头,1978年出栏74. 8万头,出栏率 64.8% ;1989年末生猪存栏17&9万头,1990年出栏153.6万头,出栏率85. 86%。三是农民人均收入中,畜牧水产收入所占比重上升:1983年占18.2%, 1990年占21.61%₀ 90年代以后,外地和国外的配合饲料大量进入区内市场,以其价廉物美的产品,极具竞争力,使本地饲料工业受到很大冲击。区内各饲料生产企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更新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饲料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逐渐适应了市场的竞争环境。
  表11-9-9 1991 -2000年吉安地区粮油、食品、饲料工业总产量、总产值、利润总额统计一览单位:吨、万元年份粮油工业食品工业饲料工业总产量总产值利润总额总产量总产值利润总额总产量总产值利润总额合计 1068379 308485 5365 215297 16013 1270 68295 102181 15551991 29960 30444 832 20120 1236 368 9157 8154 204 1992 27277 22124 948 18600 1045 541 9345 7518 174 1993 6383 9296 734 20460 1540 --- 18414 8314 149 1994 9015 7453 875 23670 1860 --- 14623 13032 209 1995 213627 32835 944 18120 1184 10 139944 14177 260 1996 246494 30366 175 23890 1533 48 96614 12744 90 1997 257300 43448 176 24762 3073 264 24708 10916 29 1998 136467 45531 310 17922 1439 17 26032 8468 149 1999 95866 14723 132 26571 1468 18 147429 9157 169 2000 45990 53265 239 21182 1634 4 26684 9702 122 表H-9-10 2000年吉安地区粮食部门各类加工厂、生产能力、职工人数统计各类加工厂(个) 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吨) 职工人数大米面粉油脂食品饲料粮机大米小麦油脂食品面制品米制品饲料固定合计职工 115 2 5 7 15 1 559193 22563 28556 48760 8360 40400 186000 3776 3776第四节部分企业简介江西堆花酒厂 1952年兴办,厂址在上永叔路19号。1972年在真君山筹建新厂,1981年建成投产。新厂占地面积 13.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2. 3万平方米。企业主要产品有堆花特曲、堆花贡酒、堆花老窑、堆花二曲、文店酒等白酒、冬酒和纯净水。白酒年生产能力为6000吨,纯净水年生产能力1万吨。企业主要设备有1000吨固体发酵白酒生产线3条,1万吨纯净水生产线1条,白酒灌装线6条及其他配套设备。堆花牌堆花特曲系列酒、鼓楼牌吉安老冬酒等曾获省优,堆花商标评为江西著名商标。1996 ~ 1997年堆花特曲和堆花贡酒连续两届被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江西省免检产品。 1996年有员工614人,其中专业技术43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30人)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276. 8万元,净值2657.4万元,年生产白酒5002吨,实现销售收入4244万元,实现利税627万元。1998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999年有固定资产5800万元,年产白酒5252吨,产值7200万元, 销售收入5693万元,上交税金1000万元。
  吉安啤酒厂 1956年吉安县供销社在永和镇创办酿酒厂生产冬酒、白酒。1974年试产啤酒,1980年迁至县城白云路更名吉安啤酒厂。企业占地面积& 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6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3. 7 万平方米。该企业属国家中型企业。1990 - 1996年连续获省优秀企业称号,1993年国家行业排队居全国同行业第300位。1996年企业有员工6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2人。企业主要设备316台,其中灌装机等引进设备30台,关键设备有糖化、发酵、过滤和啤酒灌装生产线、易拉罐装线、制冷设备及锅炉等。10度黄啤酒、易拉罐啤酒、10度干啤、吉安金啤等1990年获轻工部“ A级产品”称号,1997年获江西省免检产品证书,产品主要市场分布在江西各地及广东、福建等地。1996年企业固定资产原值5505万元,净值4244万元。当年生产啤酒47510吨,完成销售收入7142万元,实现税利2317万元,其中上交税金1682万元,利润635万元。
  吉安糖厂 1982年兴办,厂址在吉安县城白云路44号,占地面积293602. 62平方米,建筑面积35213. 74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11509平方米。该企业属国家中二型企业。1996年有员工70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7人),主要设备564台,关键设备有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制糖设备及一条年产5000立方米的蔗渣碎粒板生产线等。主要产品有机制糖和蔗渣碎粒板。 生产能力分别为日处理1000吨甘蔗生产规模及年产5000立方米碎粒板。该厂生产的“群体牌”一级白砂糖曾获部优称号。产品销售市场在省内及湖北、安徽等省。1996年企业固定资产原值3151万元,净值2183万元。当年生产机制糖3899. 3吨,完成销售收入1393万元,实现利税-418万元,其中上交税金177万元,利润-595万元。
  泰和糖厂 1958年兴办,厂址在泰和县城西郊上田三溪头,厂名为井冈山糖厂。I960年建成试产,1961年正式投产。厂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该厂是轻工业总会定点生产一级白砂糖的专业厂,属国家中二型企业。1994年江西省百家最佳经济效益排队居第93位。1996年有员工8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2人(高级职称7人冲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74 人),主要生产设备442台,关键设备有锅炉4台,汽轮发电机2台,压榨机5台。主要产品白砂糖,日处理甘蔗生产能力为1500吨,即年产白砂糖能力为1.5万吨,年出口白砂糖能力约1000吨。该厂生产的白玉牌一级白砂糖曾获省优称号,产品市场分布在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并出口俄罗斯。1996年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584万元,净值2869万元,当年白砂糖产量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100万元,实现利税304 万元,其中上交税金266万元,实现利润38万元二吉安市粮油食品厂 1983年兴办,厂址在吉安市南郊禾埠乡凤凰洲村,隶属吉安市粮食局,是江西省最大的水磨糯米粉生产厂家。该厂占地面积3.0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1996年有员工1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9人),主要生产设备有7台,其中引进设备2套。关键设备有二级磨、脱水机、热风干燥设备。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为水磨糯、黏米粉,年生产能力为1 • 2万吨,其中特级水磨糯米粉年出口量为500吨。该产品曾获部优和省优产品称号。主要销售市场为广东、山东、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产品出口美国及港澳地区。1996年企业固定资产原值665万元,净值510万元。当年生产水磨糯米粉1.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实现利税116万元,其中上交税金33.6万元,利润82.4万元,出口创汇10元美元。1999年有正式职工 16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人,年产糯、黏米粉12903吨,销售收入3165万元,创利润77万元。
  吉安罐头食品厂 1958年,专区经委在吉安市北郊白塘乡螺川村创建冷冻厂。1960年筹建罐头车间。1980年罐头车间从冷冻厂划出单独成立罐头食品厂。该厂占地面积11.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6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2. 03万平方米。该企业是轻工总会定点生产罐头的专业厂,是江西省罐头食品行业唯一获得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国家中型企业。1988年获国家轻工部“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并授予“金龙腾飞铜牌奖”,为江西省5家出口创汇300万美元以上的轻工企业之一。企业主要生产设备8台,其中引进设备DODO—S高频电阻焊生产线1套,关键设备有高频焊接机、封罐机等。企业主要产品有硬包装罐头和饮料,年生产能力为7000吨,罐头年出口量为5000吨。长青牌冬笋罐头、糖水橘子罐头、甜酸养头罐头等曾获部优、省优。产品销售市场分布在国内各省市,并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西欧、西亚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有职工77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5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37人)個定资产原值2404.71万元,净值1494. 39万元,当年企业完成产品产量764. 28吨,实现销售收入614万元。利税-455.22万元,其中上交税金455. 22万元,企业亏损455. 22万元。
  万安糖厂 1981年1月,万安县化肥厂改建成万安县糖厂,1988年5月投资110万元技术改造。厂占地面积 162383平方米,建筑面积45561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30656平方米。该企业属国家中型企业。 1994年获省级优秀企业称号。1996年有员工11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5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49人),主要生产设备80台,关键设备有压榨机、锅炉、汽轮发电机等。该企业以甘蔗制糖业为主,兼有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其中甘蔗制糖生产线生产能力为日处理甘蔗1500吨,同时,还拥有年产3000吨食用酒精、3000吨文化用纸、300万条塑编袋、1000吨糖果、8000吨滤泥复混肥等生产规模。企业产品主要市场分布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1996年企业生产白砂糖5249吨,实现销售收人 3489万元,利税-1225万元,其中上交税金124万元,企业亏损1394万元。
  安福火腿集团公司成立于1997年的安福县火腿(集团)公司,是由县火腿公司、县火腿厂、富康良种繁殖基地和火腿销售公司组成。是一个集良种繁育、生猪生产、火腿加工、产品开发、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企业集团。公司坐落在安福县城北开发区,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生产、经营面积8000平方米。 安福火腿采用民间传统配方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主要产品有安福火腿、火腿片、火腿心、熟制火腿小包装4个系列。1996年参加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获四项金奖,同时又获国家星火计划10周年及“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1998年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年生产火腿10万条(500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销售收人1690. 8万元,利税190万元。
  吉安民星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江西省民星集团公司下属的控股公司,组建于1997年3月,地址在吉安市河东开发区。其前身系江西赣中浓缩饲料厂,创办于1990年1月,属江西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吉湖农业利用外资项目的重点项目之一。公司占地面积6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41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4425平方米。1997年有员工100人,其中中专以上毕业生为30人,职工平均年龄为30岁。该公司总投资为 4300万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40万美元,全套引进意大利年产10万吨的饲料加工设备,全部采用微机控制生产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吉安地区饲料工业的龙头企业。1999年有职工120人,企业固定资产6660万元,年产值5320万元,年上交税金500万元。
  遂川县珠田板鸭厂原为珠田公社畜牧场,1967年开始加工板鸭,1968年场址迁入山口村里山坪,1969年将畜牧场改为板鸭厂。1984年易名珠田乡板鸭厂。1983年起推行承包责任制,1987年至1990年共投资11万元新建加工车间,更新烤房设备,扩大育肥、加工区9300平方米。年加工板鸭保持在8万只左右,产值102万元,年出口板鸭5万只左右,产品销往香港、澳门地区和新加坡,年创汇15万美元。该厂多次被省、地外贸部门和行署评为先进单位。1989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莅临该厂视察。
  表H-9-11 1997年全区粮油、食品、饲料工业企业名录企业名称厂址建厂职工人数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年份 (万元) (万元) 江西堆花酒厂吉安市真君山 1952 614 堆花酒系列 4244 627 吉安罐头食品厂吉安市北郊 1958 770 各种罐头 614 -455.22吉安啤酒厂吉安县白云路 1956 620 吉安啤酒 7142 2317 吉安糖厂吉安县白云路 1980 703 白砂糖 1393 -418 峡江吉利食品公司峡江县巴邱镇 1983 276 方便米粉 1068 304 新干淀粉糖厂新干城南郊 1987 180 葡萄糖山梨醇 184 1.6泰和糖厂泰和县城西郊 1958 800 白砂糖 3100 304 泰和县酱食品厂泰和县城下解放路 1984 144 什锦菜、多味菜 230.4 25 泰和大北农饲料公司泰和文田新区 1996 105 各种饲料 3347 13 吉安民星饲料有限吉安市河东开发区 1997 100 各种饲料 700 责任公司赣江专用面粉公司吉安市河东开发区 1994 184 奥克系列面粉吉安市粮油食品厂吉安市凤凰洲 1984 168 水磨糯米粉 5000 116 泰和阿婆食品有限泰和文田开发区 1996 80 阿婆牌炖品、凉品、调味 520 50 公司品系列新干罐头食品厂新干县 1976 202 橘子罐头 284 40 续表企业名称厂址建厂职工人数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年份 (万元) (万元) 泰和乌鸡酒厂泰和县城下解放路 1956 320 乌鸡补酒 750 126 安福火腿集团公司安福县城北开发区 1997 火腿系列产品 1690.8 190 万安糖厂万安县五丰湖丘 1981 1156 白糖、酒精、纸 3489 -1225遂川县珠田板鸭厂珠田乡山口村 1969 42 板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