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前,区内广大林农,对杉木林的培育积累了丰富经验,林农概括为“三道蹶头九道镰”。 在造林后的连续3年,每年深挖抚育幼林一次。种植在缓坡山地的幼林,多数间种农作物3年,以耕代抚;幼林郁闭成林直至部分林开花结实期间,定期地进行抚育间伐,斩除林内杂草、灌木、藤蔓和抹芽除萌,砍伐丛生木和过密的立木、病腐木、断梢木、弯曲木等。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和林业部门把幼林抚育管理列为巩固造林成果,培育速生丰产林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来抓。1955年6月19 ~30日,泰和县人民委员会在沙村、津洞分片召开森林抚育会议,参加会议的林农代表61人,专门讨论杉木抚育,油茶垦复和封山育林工作。是年9月,吉安专员公署通知吉安、遂川两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工作组检查造林成活率;11月批转两县《关于经检查造林成活率不高的报告》,要求全区利用冬季农闲季节,按照“谁造林谁抚育”的要求,抓好幼林抚育。是年,全区完成了 21.6万亩幼林抚育任务。1959年12月14日,新干县人民委员会为推动全县幼林抚育工作,专门总结推广黎山林场杉木幼林抚育管理的经验。该场新造幼林第一年割草,条宽1米,将割除的杂草铺于树莞下;第二年在植株周围松土,由外而内,内浅外深,切忌锄伤树根;第三、第四年割草、松土交错进行, 宜至新林郁闭成林为止。就全区而言,幼林抚育工作开展不平衡,存在“重造轻管”偏向。武功山林场 1954〜1958年造林9.44万亩,由于造林整地粗放,特别忽视抚育管理,只保留了一些零星幼树,成活率很低。吉水县芦溪岭林场,1956 - 1959年造杉木林1.88万亩,马尾松林0.03万亩,同期幼林抚育只有 0. 644万亩,仅占新造幼林面积的33.7% ₀ 1958 - 1962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区的幼林抚育工作,面积不实,忽视质量,有的地方处于停顿状态。
1964年,中共吉安地委、吉安专员公署制定《吉安专区1965年和“三五"(1966〜1970)期间农业发展规划》,要求“三五”期间,全区幼林抚育1.98万亩,并提出“管字当头,抚造并举、采育结合,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并举,集体造林与国营造林并举,以集体造林为主”的方针。3月,吉安专员公署组织专、县、 场三级林业干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12个国营林场(包括省属井冈山、武功山垦殖场和泰和县大岭山垦殖场林业分场)新造幼林和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各国营林场新造幼林大部分没有及时抚育。如永新县七溪岭林场,1963年以前的幼林抚育只占同期造林面积的34%,同时也发现了新干县黎山林场经验。通过检查对国营和社队林场的幼林抚育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是年秋冬,遂川县完成幼林抚育5. 34万亩,其中国营林场(包括采育林场、垦殖场林场)1.8万亩、社队集体 3. 54万亩,国营林场的幼林抚育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1965年9月17日,地委、专署发出《关于迅速开展秋季育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争取在秋收前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育林生产计划,其中幼林抚育35万亩。10月15日,专署商业处、农林垦殖处和粮食局发出《关于迹地更新、造林、抚育实行奖售物资的联合通知》。全区共拨出贸易粮17.57万千克、布票 3.79万米支持营林生产,每完成幼林抚育1亩,给国营林场奖售贸易粮0.25千克、布票7厘米,集体奖售布票7厘米。
60年代初,遂川县从乙种育林费中拨款,按每亩0.5元的标准对集体林场予以补助,70年代补助标准提高到1元。到1990年,全县共补助乡村集体幼林抚育资金151.06万元。1966年,专署农林垦殖处针对各县和国营林场幼林抚育质量好坏不一和经费使用上的弊端,特制定《吉安专区幼林抚育定额》,分别不同山场等级和造林整地方式,提出不同抚育方式、每亩用工量和抚育金额,供国营林场和社队制订幼林抚育计划与进行检查验收作依据,进一步加强了幼林抚育的生产、技术和资金管理,提高了抚育质量。
1966 - 1976年,全区幼林抚育管理工作遭遇“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但仍未中断。在此期间,吉水县芦溪岭林场每年平均造林1513亩,幼林抚育8503亩,造林与幼林抚育比例为1: 5. 6;永新县七溪岭林场,1964年以后,造林与幼林抚育比例为1: 6.5O 1975年,专区农林垦殖局拨出社队集体杉木用材基地幼林抚育补助费74677元,要求抚育面积74677亩。泰和县桥头公社蕉坑林场于1965年开始更新造林, 到1990年共更新营造杉林10350亩。该场坚持年年造林,年年抚育,造管并举,林场新增杉木蓄积量达 72450立方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区幼林抚育每年超100万亩。1979年6月14 - 16日,行署召开育林工作会议,专门部署1979年幼林抚育、中幼林间伐和油茶垦复任务。1980年6月13日,行署发出《关于迅速开展夏季幼林抚育工作的通知>o 1981年3月17日,遂川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幼林管理、巩固造林成果的决定》,全县30个公社成立了林管站,大队建立林管会,生产队建立林管组,实行造林与幼林抚育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造林、抚育的经费补助,经公社林管站检查验收后支付。 是年6月,地委、行署由分管林业的领导带领各县(市)农办主任、农林垦殖局长,深入到新干、吉水、 永丰等县新造林地现场检查幼林生长状况,并与林场职工、社队干部、群众座谈讨论幼林抚育工作。 峡江县林业局赵志文就杉木幼林抚育时间、方法与杉木生长关系,设立标准地,进行对比调查,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相关因子,证明在山场等级和抚育方法相同条件下,5月、6月抚育的比7月以后抚育的年平均生长高度大于14.75厘米;山场等级相同抚育时间相同,全面除草松土与全面刈草不松土,年平均生长高度大于14.25厘米。井冈山市林业局朱才熙在该市黄坳、下七和拿山等地调查,其林木生长规律与赵志文调查基本一致。赵、朱两人的意见是:根据吉安地区自然地理条件,7月、8月抚育,除抑制杂草繁衍效果较好外,对提高土壤蓄水作用、改良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都不及5月、6月抚育的好。
1982年,随着用材林基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项目建设的开展,全区幼林抚育对象,由单一杉木林,发展到杉木、油茶、湿地松、马尾松、樟、木荷等多树种的幼林抚育管理。抚育次数由一年抚育一次,发展到速生丰产林和山谷中土壤肥沃、杂草生长快的幼林一年抚育两次,种在原生长小山竹、芭茅山地的幼林, 则深挖竹根和芭茅蒐。抚育面积到7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成倍扩大,先是每年超过100万亩,而至 1988.1989年,则超过200万亩,抚育方法也有较大改进。安福县陈山林场从1987 ~ 1990年,共造林 13304亩,该场分别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抚育:一是除草松土;二是补植;三是除萌菓;四是保留有利杉木林分生长环境的阔叶树;五是严禁放牧樵采,禁止打枝。遂川县云岭林场1988年造林14057亩,其中速生丰产林7585.4亩,当年幼林抚育33000亩(次);1989年造林17400亩,其中速生丰产林6787亩,当年幼林抚育(包括1988年营造的幼林)82000亩(次);1990年造林21368亩,其中速生丰产林21019亩, 幼林抚育(包括1988年,1989年营造的新林)11.3万亩。由于造林和抚育抓得好,该场新造幼林年生长量最高达1.84米。营造的速生丰产林,有的三年就郁闭成林,经省、地、县、场联合达标检查验收组验收,1988年J990年分别为江西省第一名,1989年为第二名' 1995年地区林业局制定了《吉安地区新造林抚育检查验收实施方法》,吉水县人民政府每年对新造林抚育进行检查评比,促进了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1996年全省新造林抚育现场会在吉水县召开,省林业厅厅长吴志清参观白沙林场等现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吉安地区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1950 ~ 1999年,全区累计完成幼林抚育面积4940. 33万亩(次)。
表10-3-7 1950 - 1999年吉安地区幼林抚育面积单位:万亩(次) 年份面积年份面积年份面积历年合计 4940.33 1960 18.01 1971 48. 161950 5.59 1961 12.93 1972 59.12 1951 7. 19 1962 13.54 1973 70.13 1952 1. 16 1963 13.74 1974 67.12 1953 17.09 1964 19.58 1975 71.82 1954 15.29 1965 32.08 1976 90.80 1955 21.60 1966 36.17 1977 83.05 1956 30.31 1967 38.94 1978 109.951957 53.94 1968 32.68 1979 104.901958 8.57 1969 49.24 1980 121.911959 18.59 1970 49.77 1981 103.85续表年份面积年份面积年份面积 1982 105.16 1988 216.99 1994 365 1983 131.40 1989 220.72 1995 245.3 1984 141.61 1990 195.17 1996 325.531985 147.54 1991 166.7 1997 158.161986 143.35 1992 235.35 1998 114.151987 184.42 1993 343.19 1999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