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原料林和果业基地造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294
颗粒名称: 工业原料林和果业基地造林
分类号: S72
页数: 1
摘要: 区内于60年代开始营建工业原料和林果基地林。1965年10月,中共吉安地委、吉安专署发出通知,“要求规模较大的厂(场)矿企业……自己动手,建立用材林基地,将附近的荒山荒地在二三年内全部造林;县(市)二轻部门也要建立自己的原料林基地”。根据通知精神,新干、安福、吉水等县的二轻部门,在县内将大队无力经营的山林,采取等价交换原则,收买了一部分山林, 建立原料林基地。尤其是营造以湿地松为主的采脂工业原料林,发展速度快,面积大。:1989年以前全区共有工业原料林75.05万亩,到1999年底,就达到378万亩,仅吉安县就达85.9万亩。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先后到吉安县视察湿地松林,对吉安地区湿地松造林和林业建设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关键词: 人工造林 果业基地造林

内容

区内于60年代开始营建工业原料和林果基地林。1965年10月,中共吉安地委、吉安专署发出通知,“要求规模较大的厂(场)矿企业……自己动手,建立用材林基地,将附近的荒山荒地在二三年内全部造林;县(市)二轻部门也要建立自己的原料林基地”。根据通知精神,新干、安福、吉水等县的二轻部门,在县内将大队无力经营的山林,采取等价交换原则,收买了一部分山林, 建立原料林基地。到80年代,除二轻部门外,还有林化、造纸、煤炭冶金、人造板、火柴、罐头、食品、玩具等行业和厂家,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投资造林,建设工业原料、经济果木等林业基地。尤其是营造以湿地松为主的采脂工业原料林,发展速度快,面积大。:1989年以前全区共有工业原料林75.05万亩,到1999年底,就达到378万亩,仅吉安县就达85.9万亩。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先后到吉安县视察湿地松林,对吉安地区湿地松造林和林业建设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5年10月,地委、行署召开了地直单位干部参与果业和竹业开发动员大会,明确提出了地直单位要按每个单位在册人数人均开发一亩果或栽一亩竹的要求,在两年内完成4000亩果、竹开发任务,并成立了地直单位开发果园领导小组办公室。到1996年10月,79个地直单位,除5个单位未开发外,其余74个单位分别在10个县(市)的31个乡镇,74个开发点落实了基地,开发果竹园面积 5521.2亩,占计划4000亩的138%,投入资金766. 3万元。在地直机关的带动下,全区各县(市)直属机关也积极参与,推动了全区经济果木林基地的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全区的果木林基地达到 61.06万亩。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