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吉安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一开始便借鉴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从评估、立项、设计、 实施、检查、验收、管护等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项目选择上,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加强前期工作,先评估,后立项;先论证,再报计划。抓好项目的实施管理。在具体实施中,设立指挥部,由县级领导任总指挥,协调有关部门,统一调整资金、劳力、技术力量,采取专业队施工,并实行公开招标和垫资承包,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加强对项目施工及工程质量的管理。在资金管理上,逐步推行县级报账制,按工程进度分期付款,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项目竣工后,经过县、 地区、省、国家逐级检查验收,并实行奖优罚劣:对项目实施好的县(市)适当增加投资规模,对完不成开发任务或达不到要求的县(市)逐步减少其投资规模。为确保项目发挥作用,各县(市)和项目单位根据国家要求还建立了项目建后管护制度。
以改田治水为重点吉安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宗旨是改田、治水、增产、增收。即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重点;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项目安排上突出两个重点:即土地治理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改造中低产田以治水为重点。在资金的投放上,每年的财政资金安排60%以上用于改田治水。
推行立体开发模式一是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治理,使大部分项目区基本建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二是分别推广丘陵山区、平原地区、低洼易涝地区等不同类型的立体生态开发模式,如中科院泰和千烟洲综合开发试验站提出了“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与粮,加工流通相促进,畜牧水产更兴旺”的开发模式。三是综合利用资源,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综合配套措施,项目区实行资金、物资、劳力、科技配套投入。
推广农业生产新科技吉安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注重农业新技术在项目区的推广应用。通过引进良种,举办培训班, 印发资料,现场示范,典型带动等办法,使旱床育秧、大棚蔬菜、肉牛改良、三元纯杂猪繁育、网箱养鱼等 88项农业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大大促进了项目区科技进步,推动了“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井冈山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区、吉水县八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吉安县锦源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的开发建设,把全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开发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为带动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兴起科技开发热潮发挥了辐射作用。永丰县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使蔬菜生产成为该县农业支柱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
加强农业开发的领导为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吉安地委、行署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地、县两级都是由党政一把手担任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计委、 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农行等部门的一把手组成,重点工程成立了指挥部,坐镇指挥。全区12个县 (市)都成立了农业开发办公室。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成立以来,随着开发事业的发展,不断得到了加强,工作成绩突出,1993年荣获全省第一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一等奖,1996年荣获全省第二期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一等奖,1997年荣获全国农业开发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