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及其配件供应区内的农业机械供应服务工作,1961年以前无专业部门承担。1961年、1962 年由专区和县(市)供销部门生产资料经营部承担农机及配件供应业务。1963 ~ 1965年,分别由农业、 水利、生资三个部门承担,农业部门负责拖拉机供应;水利部门负责排灌机械供应;生资部门负责农机配件及加工机械的供应。1966〜1969年,专区和各县(市)建立农机供应站负责农业机械、农村水电、机电排灌设备的供应业务。
1970年,地区在原农机供应站的基础上组建地区国营农业机械供应公司,隶属地区重工业局管理, 为副县级国有农机供应企业。1972年,各县(市)农业机械服务站更名为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并承担农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农机技术培训等专业职能工作。隶属县(市)工业局(工交局)管理,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1976年地区成立农业机械局以后,农机公司由重工业局划归农机局管理,各县(市)农机公司同时由工业局(工交局)划归农机局管理。1980年,地、县(市)农机公司全部划归省农机公司直接管理,人、 财、物、债务等统由省农机公司实行条条管理。1982年,省公司决定将吉安市农机公司并入地区农机公司,地区农机公司从此开始批零兼营。1990年地区农机公司又归口地区经委管理至今。
1980年,公社农机站开始兴办农机供应点,全区214个公社农机站均有农机供应点。1984年,地区农牧渔业局农机站牵头,采取股份制集资联营的办法,联合部分县(市)农机局(站)、乡(镇)农机站成立吉安地区农村机械联营公司,属大集体股份制企业,成立董事会。吉安市农机站成立农机知青服务部, 与地区农村机械联营公司合署经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地区联营公司为批发单位,服务部为零售单位,主营农机、汽车配件,兼营农业机械主机。直到1995年,受市场和管理因素影响,联营公司出现巨额亏损,逐渐解体。
1985年以后,农户个体兴办的零配件供应点大量涌现,到90年代个体农机供应网点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到2000年,全区农机供应点达238个,从业人员527人,成为农机供应主渠道,形成了一个地、县 (市)、乡的多层次和国有、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分的农机供应网络。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地、县 (市)农机公司于2000年进行改制,买断工龄,由公司人员自行组合开设门市部经营农业机械及其配件、 建材、摩托等业务,国营农机供应企业基本解体。 农机用油供应 20世纪50年代由商业部门根据农业部门的需要组织供应。1959年12月26 0, 国家计委等五家发出《关于I960年农业用油分配》联合通知,规定I960年农业用油分配由农业部、农垦部提出季度调拨数量,报国家经委和商业部审核平衡后由农业部、农垦部会同商业部下达执行。1984 年,实行国家农用柴油专项指标,“戴帽”下达。省下达给吉安地区农用柴油1-16万吨(每年根据灾情增拨1150 -2000吨)。计划柴油由地区农机站(局)提出分配意见,地区计委将农业用油统一下达计划; 增拨柴油由地区农机站(局)分配。1986年,全区14个县(市)262个乡(镇)由农机管理部门负责农用柴油的分配和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和兼职管理人员328人,形成管理体系,并开展节油工作。1988年9 月,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乡镇及其以下农用柴油供应工作,有条件的地方,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由农机站负责。从此,全区农机管理系统基层供油点的建设大大加快。到1990年底,全区有13个县(市)188个乡(镇)农机站供应农用柴油,储油容量0.821万吨,全年经销柴油2.51万吨(包括平价和议价油)。
1989年,省农机管理局就农用柴油分配供应管理工作发出通知,对国家平价农用柴油的分配管理, 仍实行戴帽下达,严格执行国家价格并大力开展节约农用柴油活动。
1991年3月9日起,国家对工业用柴油提价,省人民政府决定农业用柴油也按工业用油价格供应, 实行“两价合一,差价返还”的办法,即年终把农业用柴油提价后形成差价款,返还给农民。从此,结束了农机部门分配、管理农用柴油的历史。
农用柴油使用范围包括:县以下农、林、牧、副(含乡村工、副业)、渔业各项用油及农村运输用油;县以下(含县)各级农业、水产、农垦生产企事业单位用油;农村服务性部门(供销、医院、邮电、气象、电影队等)用油。按照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分配,综合平衡的原则,江西省农用柴油分配使用的重点是:粮棉生产区的农田作业(机耕、机耙、机播、机收、脱粒、植保、农田运输等)用油;抗旱排涝用油;农业开发、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用油;无电区口粮和饲料加工用油。对农村运输和其他项目用油,参照历年供应实绩和资源情况,合理分配。
修理服务修理厂点1956年泰和县建立国营拖拉机站后,在省农业厅扶助下,建立了农机修理车间,为农业机械提供修理服务。
1958年,在国营拖拉机站的基础上,吉水、新干、永丰、宁冈4县成立了县级农机修造厂,共有职工 228人;1959年莲花县建立了县农机修造厂;1960年峡江县成立农机修造厂,有职工82人;1962年吉安县有2个公社建立了农机修造厂,有职工9人。
1969年8月,在全国建设县农机修造厂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传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主席关于每个县都要有农机修理制造厂的指示。在国家扶持下,区内县农机修造厂迅速发展。到1975年底,全区共有县农机修造厂12个,职工人数1834人,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设备333台,有6个县形成拖拉机大修能力;大部分县厂建成农机修理、旧件修复、维修配件生产三条线。
70年代,除积极建设县级农机修造厂以外,还大力发展社、队农机修理点。许多公社农机站设立修理车间,部分规模较大的集镇还建立公社农机修造厂。1977年,全区有75个公社建起农机修造厂,4个大队建起修理点。到1985年,乡镇农机修造厂发展到104个,有职工205人,全年修理产值达54. 37 万元。
农户兴办的个体农机修理点始于1984年。当年全区仅有12个,24人,年修理产值4. 34万元;1989 年发展到121个,203人从业,年修理产值达55. 2万元;到1999年发展为1196个,从业人员达2278人, 年修理产值达2564万元。
在户营农机大量发展后,农民个人和合作经营的农机修理点迅速发展。县级厂的大批修理设备闲置,人员改行。1999年,全区农村机械维修网点共1258个,有修理工2004人,修理技术人员472人,修理设备2740台,修理拖拉机、内燃机共计315371台,全年总产值2789.53万元,利润1233.44万元,上交税利总额227.24万元。
修理业务管理60年代专区由重工业局,县(市)由工业局(工交局)管理。1978年,地区由重工业局交农业机械局管理,县(市)由农机管理局或农业机械局管理。1980年,省人民政府下文,将农机修理业务再次划归机械工业部门管理。1988年,省人民政府下文,再度将农机修理业务归入农机管理部门管理。
1990年,农机管理部门对全区各种经济成分、各种经营形式的农机维修点进行技术等级审定。 根据各维修点的技术水平和工具、仪器、设备等条件,确定其经营农用机械维修等级,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其经营服务项目,准予在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内开展维修服务。对维修点定期进行审验,对其维修质量进行检查。一级农机维修点由地(市)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审定,报省农机管理部门批准,再报农业部农机化司备案;二级农机维修点和乡(镇)及其以下的技术要求较高的专项维修点,由县(市)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审定,报地(市)农机管理部门批准,再报省农机管理部门备案;三级农机维修点及一般专项维修点和流动的个体户,由县(市)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审定、批准并备案;各级维修点经审定批准,领取相应级别的农村机械维修点技术合格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开业。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必须按审定的技术等级承揽相应的维修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确保维修质量。经审定定级,吉安地区县以下一级、二级、三级修理点共有306个。
对农村机械维修行业修理工人进行技术考核。经县农机主管部门按照部颁标准考核合格的农机修理工人,发给农机修理工相应工种、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由省农机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地(市)农机主管部门签发,加盖省级专用钢印并统一编号。经审定符合条件的免考对象,发给相应工种、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技术等级证书作为农机维修技术水平的证明,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技术培训服务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方面。1956年,泰和县建立全省第一批拖拉机站,其驾驶、维修人员参加省农业厅举办的为时半年的拖拉机驾驶员训练班。到60年代末,专区农机总站及县(市)农机供应服务站陆续举办过多期各类农机技术人员训练班。当时各级都没有专门的培训基地,农用技术培训工作借共大或农场场地举办。当时的拖拉机驾驶、农机维修,专区和各县(市)共大分校虽开设了农机班,但仍解决不了农村需要,大部分都是以师带徒、现场操作表演等形式向农民传授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70年代初,全国四个革命纪念地农机化试点启动,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省机械工业厅、地区重工业局主持下,井冈山革命委员会茨坪、拿山、厦坪、黄坳、下七,宁冈县龙市、茅坪、大陇、古城,永新县三湾共十个公社纳入试点区。这十个公社开始举办拖拉机、汽车驾驶员、农机修理工、柴油机、人力插秧机操作员等农机技术训练班。此后,这种办训练班形式延伸到各县(市),由县(市)农机供应服务站负责培训工作。
60 ~70年代,全区有省、地、县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18所,大多都设立农机专业,为全区农机化事业培训出大批技术人才。这些分校改为县办职业中学后,有的仍设农机班,依然培训了不少农机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大部分在全区各县(市)、乡(镇)农机局(站)工作,为农机事业发展作出了贝Wv o 从1974年开始,永新、万安、泰和等县工业局陆续建立农机培训基地,设立农机常设培训班。1976 年以后,地、县(市)成立农机局,都相继建立有固定场地、完善教学、生活、服务等各项设施的常设农机培训班。地区农机局除设立了培训科专门负责全区农机培训工作外,还在吉安市石溪头建立了农机培训学校,场地、教学楼、生活设施齐全,并配备了专门领导班子及教学人员,还有各种教学设施、投影仪、幻灯片、收录机、放像机等38台件。1984年,地区农牧渔业局将农机培训学校与农业干部学校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
1978年,全区农机常设培训班有7所,教职工28人。1980年全区14个县(市)均成立农机常设培训班,教职工75人。1987年,安福、泰和、新干洁安、峡江、吉水6县及吉安市7所常设培训班共有教职工28人。这些常设农机培训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进行配套建设,完善教学、生活、服务等各项设施, 改善办学条件,经地区教育局批准,更名为农机化技术学校,纳入成人教育管理渠道。1991年,这7所农机化技术学校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四有”(有固定教学人员、有一定教学设备、有一定教学经费、有固定教学场地)和省级一等农机培训校(班)标准。
地、县(市)农机化学校和常设农机培训班的主要培训对象是拖拉机驾驶员、汽车驾驶员、其他农业机械操作手、农机修理和农民农机技术员、农机管理人员。1985年,地区农机站率先与吉安市农机站联合举办第一期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培训56人,此后发展到吉安县、泰和、吉水、莲花、峡江、永丰、永新等9 个县(市)农机校(班)举办汽车驾驶员培训班。直至2000年,仍有县(市)农机校(班)不定期举办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共计培训1260名汽车驾驶员。1988年由地区农机站、峡江县农机校成万保、张恩余、刘继邦、涂尚礼、王德恒联合制作的汽车构造可动式投影片参加全国县级农机校教具展评,获鼓励奖。 1989年,刘继邦获全国农业成人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到2000年,全区仍保留农机化学校(培训班)13 个,有教职工45人,校舍总面积达73166平方米。大多数农机校(班)的场地、房屋除用于自己办培训班外,还向外岀租,有的办民办中学,有的办修理厂、加工厂等。培训工作照常进行,是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8045人次,其中农机管理人员162人次,农机技术人员1341人次,农机监理人员126人次,农机操作人员6416人次。
农机社会化服务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区内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是国营拖拉机站、机电排灌站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后来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耕、耙农田及农作物灌溉。只收取少量费用,大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 有时拖拉机站开展一些短途农业运输,收取一定费用弥补开支。60年代中后期,国营拖拉机站撤销,拖拉机全部由县政府无偿调拨给人民公社,驾驶员随车到公社,原拖拉机站其他职工全部转入新办的县农机修配厂。此期间拖拉机大部分时间为人民公社和基层供销合作社装运化肥、种子、农药、油料等生产物资,农忙时下田机耕、机耙,同样收费较少,大部分农机作业开支由人民公社给予补贴。70年代初,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集体开始购买丰收-27拖拉机为农业服务。搞货物运输收取成本;机耕、机耙仍收费较低,不足部分由公社、大队给予补贴。1976年以后,区内开始建立公社农机管理站,大队、生产队的拖拉机集中到农机站管理,实行队有社营、单机核算、自负盈亏、开展有偿服务的管理办法;有的公社农机站还实行四定一奖赔责任制。国家对农田作业实行少量补贴。
1981年以后,公社农机站的拖拉机大部分回到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由生产大队、生产队承包或转卖给农民。此时,拖拉机的农田作业量一度呈下降趋势;农村运输,农副产品加工服务逐渐增多。服务费价格按自愿互利原则商议。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区内农户、联户购买农业机械大量增多,农业机械投入农田作业又开始回升,有机户除为自家农田作业外,还有偿给别人机耕、机耙、机灌服务。90年代中期,区内农村出现了松散型、自愿组合的服务组织、合作社。一般是由乡(镇)农机站牵头,从帮助机手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的中介服务开始,慢慢发展到建立乡、村、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1997年初,泰和县农机局牵头,以上田镇农机站为主,联合六名机手组建起股份制合作经营的农机服务队。由县农机局、上田农机站投资购买桂林3号联合收割机2台,东风-S15联合收割机1台,福建农友-90联合收割机1台,上海-50旋耕机2台,四铮犁2台;由机手自带上海-50拖拉机2台入股。服务队由上田农机站管理,进行单独核算,农机站制定统一收费标准,业务由站里直接与农户联系,农机手的劳动报酬,按完成的作业量计算;服务队的利润,年终按股金投入的多少分配,并按利润的10%提取公积金, 用于服务队的发展壮大。这是吉安地区第一个县局、乡(镇)站、机手共同兴办的股份制农机作业服务队,为全区办好各类农机服务队提供了经验。
1997年以来,地区农机局积极探索和推广适合全区实际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到 2000年,全区有国营县级农机服务队1个,集体、股份制乡(镇)级农机服务队82个,季节性、松散型村、组、联户农机服务队1339个,自用型农机专业户91208户,全市机耕面积达到119565公顷,机械收割水稻5766公顷。
从1999年开始,新干县塘头镇农民裴水金、李根生两人购买了约翰•迪尔佳联3060型联合收割机 2台,到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跨区收割小麦,开创了吉安地区跨区机收作业先河。2000年开始,跨区机耕、运输、机收服务被各县(市)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仿效,成为农机服务组织扩大农机作业市场的有效途径,标志着吉安地区的农机作业服务进入市场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