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230
颗粒名称: 个体经营
分类号: F306.2
页数: 3
摘要: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开始个人购置和经营农业机械,形成国家、集体、农民个体、联合、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形式经营农业机械的新格局。他们不仅购买社队原有的旧机,而且积极集资购买新机;不仅购买小型机械,而且购买大中型机械;不仅购买拖拉机,而且购买农用载重汽车、变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各种机械。1996年10月14日,行署召开全区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作岀《关于大力发展我区农业机械化的决定》,并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也相继组建了农机化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此后,峡江、泰和县相继投资成立了县级农机服务队。
关键词: 农机经营 个体经营

内容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开始个人购置和经营农业机械,形成国家、集体、农民个体、联合、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形式经营农业机械的新格局。
  1981年,全区农户个体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小型拖拉机251台;联户所有大中型拖拉机34台, 小型拖拉机169台;1982年,全区农户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达350台,占总数11.5%;小型拖拉机2332台,占总数24. 8%; 1983年全区农户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971台,占总数的32. 6% ;小型拖拉机 4778台,占总数的53% ; 1984年,农户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534台,占总数的46.9%,小型拖拉机 5849台,占总数的68. 9% ₒ 户营农机发展初期,农户购置和经营的农业机械,绝大部分是大队或生产队低价转让给农户的。由于受资金、生产规模、技术力量的制约,多数经营农机的农户主要购置小型机械。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私人购机从事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的越来越多。他们不仅购买社队原有的旧机,而且积极集资购买新机;不仅购买小型机械,而且购买大中型机械;不仅购买拖拉机,而且购买农用载重汽车、变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各种机械。农户拥有的载重汽车,1981年仅34辆,占全区总拥有量的3. 85% ;1989年发展到1567辆,占全区拥有量的74. 5% ;农户拥有的农用动力机械1981年仅 6800千瓦,占全区农用总动力的3.1% ;1989年增加到16. 22万千瓦,占全区农用总动力的48. 8%。农户拥有的大中型拖拉机,1981年仅有48台,占全区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的1.58%, 1989年发展到2579 台,占全区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的84. 4% ₒ 1984年以后,农民购置排灌机械、农用加工动力机械、机动脱粒机的越来越多。到1989年,农户拥有的农业机械在全区总拥有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7.1% ;农用动力加工机械55.4% ;机动脱粒机74. 3%。
  表9-8-6 1999年吉安地区主要农业机械各所有制拥有情况项另单位总数全民所有集体所有农户所有数量占总数% 数量占总数% 数量占总数% 农业机械原值万元 61210.34 216.46 0.35 1223.97 1.99 59769.91 97.66大中型拖拉机台 784 2 0.26 6 0.76 776 98.98小型拖拉机台 8551 9 0.1 26 0.3 8516 99.6 农用载重汽车辆 2968 18 0.6 32 1 2918 98.4 农用排灌动力千瓦 234360 461 0.2 24375 10.4 209524 89.4 机动脱粒机台 40813 46 0.11 40767 99.89碾米机部 14325 6 0.04 832 5.8 13487 94.16磨面机部 442 7 1.58 435 98.42农用水泵台 46826 69 0.15 1767 3.8 44990 96.05 注:本表数据摘自吉安地区农机局1999年《农机化统计年报》。
  表9-8-7 1981 -1999年吉安地区农户所有各类农业机械在全区拥有量中所占比重情况单位:% 年份大中型小型农用载农用农用排农用加机动碾米机饲料榨油机农用拖拉机拖拉机重汽车运输车灌动力工动力脱粒机粉碎机水泵 1981 1.58 4.47 3.85 1982 11.5 24.8 7.4 17 1983 32.6 53 36 45.7 1984 46.9 6& 9 46.9 6.8 23 77.8 20.5 23.8 29.6 19.71985 64.6 79.6 60.1 89.6 12.6 32.8 67. 1 41.2 28.4 30.8 24.61986 74 87 64.4 91.4 17. 1 45 52.4 50.1 37.8 32.9 33.31987 78.4 90.6 70. 1 8& 8 30.6 46.7 28.6 56.1 54.2 52.5 43.31988 83.9 93.2 72.4 91.1 31.7 52.8 61.6 61.4 56.6 49.7 46.8年份大中型小型农用载农用农用排农用加机动碾米机饲料榨油机农用拖拉机拖拉机重汽车运输车灌动力工动力脱粒机粉碎机水泵 1989 84.4 94.4 74.5 91.9 37.1 55.4 74.3 58.7 64 49 53.7 1990 89.9 95.9 80.8 45.2 83.6 71 65.1 1991 91.1 97.8 82.5 57.6 83.4 73.3 74. 11992 91.5 98 86.9 61 97.5 78.9 73.2 1993 93.1 98 88.8 67.1 95.1 83.4 83.2 1994 95.4 98.2 92.5 70.5 96 84.6 79.3 1995 96.3 98.7 94.5 70.3 99.2 87.5 84.3 1996 96.5 98.6 95.6 86 100 86.7 82.8 1997 94.6 98.1 93.1 85.7 100 85.3 81.6 1998 96.3 99.2 96.1 90.3 100 90.7 90.8 1999 98.9 99.5 98.3 96.3 99.8 94. 1 96 注:本表数据摘自吉安地区农机局历年《农机化统计资料》,空格为数据无考。
  在户营农机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也继续经营一定数量的农业机械,主要是农业工程机械、排灌机械和载重汽车等,以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农业生产、开发和建设服务。由于个体、联户在农机作业上规模较小,一些困难单家独户难以解决,90年代各地又相继岀现了农机服务联合组织。这类组织大多数为松散、季节性服务组织。有些县、乡成立了农机协会、农机运输协会。1990年,全区有农机服务组织363个790人,到2000年发展为1426个2768人。这些农机服务组织,均是由县(市)和乡镇农机部门牵头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农民自愿加入。农机作业实行“四统一”的原则,即统一签订作业合同、统一安排作业、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县、乡农机部门主要负责协调作业安排,组织跨区作业和签订作业合同,每年由乡镇农机管理站召开农机作业服务会议,布置作业任务及要求。1995年,泰和县苏溪镇芫背村农民郭同璜购买联合收割机为农民开展机收服务,并率先组建机收服务队,走上联合服务的道路。1999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奖。
  1996年10月14日,行署召开全区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作岀《关于大力发展我区农业机械化的决定》,并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市)也相继组建了农机化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此后,峡江、泰和县相继投资成立了县级农机服务队。县、乡农机服务队的经营体制由独资、股份、联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组成。农机经营体制已由集体经营为主、单一公有制经营,转变到农户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发展的新阶段。使农业机械化事业步入因地制宜、讲效益、健康发展的道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