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产品加工主要用石磨、石碾、椿臼、土碧、碓、木质油榨等落后的木、石工具。1931年,新干县、吉安县城始有数量极少的碾米机。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加工机械相继被应用。1965年,专区在吉安市井冈山纪念堂举办农机具革新展览会,全区各县(市)制造的各类农产品加工机械深受观众好评。农产品加工机械包括:碾米机、碧谷机、磨浆机、轧花机、榨油机、刷粉机、揉茶机、 磨粉机、面条机等。
碾米机1931年,新干县、吉安县城始有数量极少的碾米机,由江西民生工厂和南昌城蓼洲街罗兴昌机器店制造。1957年,新干县开始推广碾米机。随后碾米机在各地迅速发展,基本上是村村都有。开始,一般以柴油机为动力,70年代,电动机逐渐代替柴油机。一些不通电的山区仍以柴油机或水轮机为动力。20世纪末,政府实施村村通电工程,以电动机为动力的碾米机占主要地位。碾米机型号主要为二号、三号、四号和五号等规格的铁辐式碾米机,二号、三号碾米机以其结构简单、实用、出米率高、维修方便、价格较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最受欢迎,全区各县农机厂都能生产。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米质有更高的要求,出现了将好米、碎米、粗糠、 细糠分开的二号、三号、四号、五号等规格的四分离米机。永丰县机械厂生产的6NF400型四分离米机销路很好。
与此同时,稻谷加工工艺也有很大的改变。由“稻出白”变为“糙出白”。“稻出白”的工艺过程是把经过清理后的稻谷,由碾米机一次性脱壳、碾白、粉碎谷壳成米糠,然后用人工进行米、糠分离。采用这种加工工艺的是铁辐式碾米机。该米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少,适应零星数量、品种多变的粮食加工,在农村普遍采用。其缺点是出米率较低(62% -70%),碎米高达40%,含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外层和胚被破坏或遗弃,加工出来的大米质量差,谷壳经碾后与细糠混在一起,用于饲料,营养成分极少, 仅对牲畜肠胃起填充作用。“糙出白”的工艺过程是:清理稻谷(清除谷稗、石、铁、土等杂物),用碧谷机使稻谷的米和壳分离,再经过多机分道碾白,最后将米分级成白米。机组由薈谷机、碾米机等组成。采用“糙出白”工艺的联合机组,与传统的铁辐式碾米机相比,出米率提高3%以上,碎米率减少30%以上, 饲料糠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80年代,全区的碾米全部实现机械化。2000年全区有碾米机14325台,其中农户和私营大米加工企业有13487台,国营、集体所有838台。
著谷机1980年以前,农村一直用土、木结构的土窘旁谷,效率低、含杂率高,劳动强度大。薯谷机采用两个橡胶胶辗,相对摩擦,剥去谷壳。著谷机有大、中、小型之分,小型著谷机可移动,由3 ~4马力动力带动,可用平板胶轮车装载,人力拖动,走村串户为农户加工酿制米酒用的糯米;大、中型蓉谷机主要是一些大米加工厂用,用于稻谷剥壳加工成糙米,然后再用碾米机碾成白米。小型窘谷机在80年代才出现,由于它的先进性,很快为群众所接受。2000年,全区碧谷机保有量2168台。
磨粉机、刷.粉机古代磨粉,大多采用石磨、碓等工具,用人力或畜力的繁重劳动来完成。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载:“石磨磨面,大磨用壮牛曳转,小磨用人力推换,凡牛、马与水磨皆悬袋磨上,上宽下窄,贮麦数斗于中,溜入磨眼”。石磨磨粉劳动强度大,物料损耗高,磨面磨损快,粉中含有碎石粉质,影响粉的质量。
磨粉机依靠两片生铁磨片(圆盘式、锥式)对物料进行粉碎。1964年,吉安农机厂试制并生产出钢片式磨粉机93台。钢磨体积比石磨小,硬度大,寿命长,工效、产量、质量均较石磨高。
刷粉机主要用于加工个头大的物料如红薯、百合、莲藕等。1980年,宁冈县睦村公社河桥大队一农户购进第一台刷粉机;永丰县藤田公社农机厂制造刷粉机,使人们不再为刷薯粉而冻裂手脚。刷粉机的出粉率是手工的3倍,1担红薯可出粉30多斤。
榨油机古老的榨油工具与方法相传数百年,直至当代仍有少数地方采用。其主要设备为:木榨、 石碾、炒锅、蒸灶、筛、风车等。通常经过原料清理、炒籽、碾碎、蒸料、包饼、上榨、打榨等几道工序。铁圈包饼竖置于榨筒室内,两端封以木制厚圆板,板后插入木楔,以木撞头将木楔插入,一楔插入,再加上一楔或二楔,通过挤压取得油脂。土榨榨油,费工费力,出油率低。
20世纪50年代开始,遂川、新干、永新、莲花、安福等县引进手摇和螺旋榨油机,用于加工桐油、菜籽油、茶籽油、芝麻油、豆油、花生油。该机工效高,但价格较贵。60年代,引进电动立式榨油机。由于其结构不够理想,且当时许多地方无电,未能推广。70年代中期,又引进卧式手动液压6ZYW-100型榨油机。 该机结构紧凑,油泵密封性好,压力由低到高,工效高、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推广较快。但高压时活塞环易断,有待改进。80年代后期,引进省粮油机械厂生产的6YL-95系列动力榨油机。该机结构紧凑、出油率高,吉安地区普遍使用。2000年,榨油机的发展基本普及到乡、村,全区拥有量3336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