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力排灌机具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境内农村就开始利用杠杆、滑车原理,制造桔棒与辘轻等提水工具。东汉末年已有龙骨水车传入。明、清两代,境内农村的龙骨水车和水转筒车等已相当普及。龙骨水车结构简单,就地取材,制作容易,轻便灵活,传动效率高,出水量大,使用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而流传至今仍有使用。20世纪50年代初,全区龙骨水车的拥有量近30万部。以后,随着机电排灌机具的发展,龙骨水车的拥有量逐渐减少,到1990年拥有量仅有3万部。
50年代初,江西省农业厅农具工厂研制的铁质牛车盘以代替木质牛车盘带动水车,在区内有一定数量的推广。
80年代初期,区内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农户急需适合一家一户使用的人畜力提水工具。为适应这种需要,各种改良的人力提水机械研制出来,如吉安8JB-2135型脚踏活塞泵。人力水泵的基本参数是:所需动力小于0. 07千瓦,运动频率小于40次/分钟,总扬程2米左右,流量5 ~ 6 吨/小时。这种脚踏活塞泵,能替代一台木制龙骨水车的效率,大部分用在丘陵旱地灌溉和提取生活用水。这类人、畜力改良提水工具,尽管具有轻便灵活、操作方便、不用木材、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但由于它们的制造工艺、取材等要求较高,使用和维修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易损件的供应和修理等服务不配套等原因,难以普及,无法替代龙骨水车。
山区丘陵等水动力资源较好的地方如遂川县、井冈山市等地,仍保持着一定数量的木制水力转动筒车,但随着山区小型水力发电站的发展,已逐步被小型机电排灌设备和水轮泵所替代。
水轮泵和水锤泵水轮泵和水锤泵是依靠水位落差形成冲击力的原理设计的一种排灌机具。境内为吉泰盆地,在其边缘地带,地势高差大,水力资源丰富,适宜于水轮泵、水锤泵的应用。1961年,永丰县佐龙公社庄园大队兴建了江西省第一处水轮泵站,安装一套9B-3050型水轮泵,灌溉面积130亩。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考核,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65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省计委、省机械工业厅《关于推广水轮泵的报告》o从此,全区水轮泵发展较快,莲花、永新、安福、遂川等县建水轮泵站达846座。随后安福、莲花、遂川县相继兴办县水轮机厂,生产30,40,80,100等各种型号水轮机,用于农村发电及加工。莲花县生产的水轮机还供给省内外,经济效益较好。进入90年代,水轮机基本趋于饱和。到2000年,全区水轮泵、水轮机拥有2000多台。水锤泵因出水量过低,区内有过试用,但未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