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区内的植物检疫工作始于195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植物检疫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77年起逐步恢复,地、县(市)植保植检站均配备有专职检疫员2〜5人。到1996年底,全区有专职检疫员52人,同时各县(市)还配备了若干名兼职检疫员经常开展产地、调运及市场检疫工作。此外, 还先后对毒麦、假高粱、黄龙病、美洲斑潜蝇、菟丝子等检疫对象进行了普查。1984年专职检疫员开始着装开展检疫执法工作。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防止了境外危险性植物病、虫及杂草的传入,保护了全区农业生产安全。
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区内的病虫测报工作始于50年代中后期。此后,地、县(市)逐步配备了病虫测报专职人员。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测报对象由原来的单一水稻逐步扩大到水稻、棉花、柑橘、甘蔗、蔬菜等多种作物。测报条件不断改善,测报队伍不断扩大,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测报准确率也不断上升。地、县(市)站每年发病虫情报12 ~ 20期,有效指导了农作物病虫大面积防治,把病虫害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为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推广50年代前,区内病虫防治方法单一,主要以人工防治,辅以少量无机农药及土农药(有毒植物茎叶浸泡液)杀虫防治。50 ~ 70年代,以农业防治及化学农药防治为主。1975年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因病虫制宜,协调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达到“三增三减”(增产、增收、增天敌,减少病虫危害、减少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的综合防治模式。80 -90年代,是吉安地区发展和推广综合防治的时期,全区对综防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推广应用。80年代初,吉安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综防技术研究与推广。1985〜1987年地区植保植检站在新干县橘区开展了柑橘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此外,地区站还在泰和、万安、吉安三县开展了甘蔗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不少县(市)植保植检站对水稻病虫的综防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这些综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人工防治:50年代中期以前,因栽培制度单一,化学农药极少,人工防治是当时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如在害虫发生时期摘虫苞、采卵块,或捕捉成虫、幼虫,或拔枯心苗、病苗等。
物理防治:在50年代至70年代初,特别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利用灯光诱虫极为普遍,如在三化螟成虫(蛾)大发生期,晚上采用油灯或松明(松柴)火把诱蛾,大面积城土段万盏灯火,分外通明,场景壮观。此外,地、县(市)在不少社、队推广黑光灯和高压灭虫灯灭虫。但实践证明,点灯诱虫防治效果不理想。
生物防治: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新干县在棉区推广了养金小峰防治红铃虫。70年代初,地区在安福等县的部分社队推广饲养寄生蜂防治卷叶虫、螟虫等害虫。1969〜1970年,万安县潞田公社农技站开展了培养杀螟秆菌防治螟虫的大田试验。70年代末至80年代,各县(市)普遍推广稻田养鸭和养鱼治虫除草,取得了一定效果。
农业防治:50年代中期前,主要推广由江西农学院杨惟义提出的“三耕三光”治螟策略,即积极秋耕、普遍冬耕,提早春耕,冬季禾克拔光、捡光、烧光。此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品种搭配和布局,选用推广抗病抗虫高产良种,合理密植,适时晒田,科学水肥管理,配方施肥等,力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高产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发生危害,收效显著。
化学农药防治:1949年前,全区几乎没有化学农药的使用,只有少量的砒霜、砒酸钙、砒酸铅及硫黄、 石灰矿物质农药及一些植物性的土农药防治病虫及鼠害。
1950 - 1965年是化学农药试验、示范、推广时期。这一时期全区主要推广使用了杀虫剂六六六粉剂、滴滴涕粉剂、E605、E059、敌百虫等;杀菌剂西力生、赛力散、升汞、五氯硝基苯、代森锌等;熏蒸剂漠化甲烷、氯化苦等;除草剂五氯酚钠、敌稗、除草醞、扑草净等;杀鼠剂磷化锌等。
1965 ~ 1982年是普及使用期。这一时期除1965年前推广使用的化学农药外,又推广很多新农药, 如杀虫剂有杀虫丹、叶蝉散、杀虫双展喃丹、杀虫胖、混灭威、速灭威、害灭威、扑灭威、乐果、氧化乐果、 甲胺磷、久效磷、辛硫磷、磷胺、敌敌畏、杀螟松、马拉硫磷、亚胺硫磷、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三氯杀蟻矶、三氯杀廟醇、甲六粉、乙六粉、八八九等;杀菌剂有稻瘟净、异稻瘟净、叶枯净、敌枯哩、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猛锌、百菌清、福美双、敌克松、退菌特、富民隆、稻脚青、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农抗120等;除草剂有杀草丹、敌草隆、地乐胺、氟乐灵、敌草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增产灵、三十烷醇等。这一时期全区化学农药的销售量由1966年的2885吨增加到1982年的24063吨(历史最高销量吨数),其中杀虫剂占总用量85%以上,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销量占杀虫剂总销量的75%左右。1970 年停止有机汞剂的生产使用。1983年国务院明令禁止生产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到1985年,全区停止使用上述两种农药。
1983〜2000年为普及提高应用期。这一时期除前两期推广使用的农药外,全区又推广使用了许多新农药,如杀虫剂有速灭杀丁、敌杀死、氯氤菊酯、灭扫利、克百威、灭多威、杀虫威、单甲眯、万灵、三哩磷、扑虱灵、虱纹灵、大功臣、杀虫单、快杀灵、螟施净、毗虫咻、高效磷、稻丰灵、甲甲灵、龙丹、新概念、辛硫磷、蜗克、座硫磷、益舒宝、益舒丰、米乐尔、尼索朗、克蟻特、三哩锡、达!W槽、杀嘶利果、哒蟻灵、螞杀、 速死蛤等;杀菌剂有三环哩、富士一号、瘟失顿、施稻灵、强氯精、叶青双、消病灵、三哩酮、溃疡灵、甲霜灵、络氨铜、禾枯灵等;除草剂有丁草胺、乙草胺、甲磺隆、节磺隆、盖草能、精禾草克、精克草星、田草光、 田草绝、克芜踪、农达、草甘磷、灭草王、秧草净、丁节混合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九二O、多效瞠、叶面宝、西瓜膨大剂、矮壮素、喷长精等;杀鼠剂有大除,漠敌隆、敌鼠钠盐等。
这一时期到90年代,全区包括前两期推广使用的农药,销售使用的农药共约400种左右;而每年常用农药品种大概80个左右。由于高效新农药的推广使用,全区销售农药品种大量增多,但用药总量从 1983年开始则逐年明显下降,到1989年仅为5760吨,比1982年(历史最高年)24063吨减少3/4左右, 而这一期最突出的是除草剂的使用量却成倍增长。到90年代末期,除草剂的使用量不少地方开始超过了杀菌剂的用量。
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见效快,效果好,目前仍是防治中的关键措施,对减少病虫草鼠发生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稳产髙产,增产增收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