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稻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152
颗粒名称: 褐稻虱
分类号: S43
页数: 1
摘要: 俗称蜒虫,是迁飞性害虫,迁飞规律与稻纵卷叶虫相似。区内一年发生6代,常与白背飞虱混合发生。90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了抗褐稻虱的杂交品种和高效新农药的应用,发生为害明显减少。区内该虫发生较重的年份有1967、1972、1973、1974、1975、1976、1983、1989、 1991 J996年。褐稻虱的发生晚稻重于早稻。褐稻虱一年内主要危害时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水稻受害后,前期下部叶片枯黄,稻茎基部发黑,枯萎,常出现“枯槁团” o虫量大,危害猖獗而成灾的稻田,常在短期内使水稻成片倒稿枯死。据泰和县植保植检站1975年调查,凡受稻飞虱危害倒伏或枯死的晚稻,千粒重减少15%以上,秫谷增加30%以上,损失产量50%以上,倒伏越早损失越大,严重田块甚至无收。
关键词: 植物虫害 褐稻虱

内容

俗称蜒虫,是迁飞性害虫,迁飞规律与稻纵卷叶虫相似。区内一年发生6代,常与白背飞虱混合发生。:1965年前为间歇性发生,此后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普及,水肥条件的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有利于该虫的繁殖,因而虫口密度激增,危害面积扩大,每年成灾的田城几乎各地都有,成为常发性的晚稻主要害虫。70 -80年代尤为严重。90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了抗褐稻虱的杂交品种和高效新农药的应用,发生为害明显减少。区内该虫发生较重的年份有1967、1972、1973、1974、1975、1976、1983、1989、 1991 J996年。褐稻虱的发生晚稻重于早稻。褐稻虱一年内主要危害时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水稻受害后,前期下部叶片枯黄,稻茎基部发黑,枯萎,常出现“枯槁团” o虫量大,危害猖獗而成灾的稻田,常在短期内使水稻成片倒稿枯死。据泰和县植保植检站1975年调查,凡受稻飞虱危害倒伏或枯死的晚稻,千粒重减少15%以上,秫谷增加30%以上,损失产量50%以上,倒伏越早损失越大,严重田块甚至无收。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