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钻心虫。常年发生四代,少数年份能发生不完全五代。该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水稻。 常年第一代危害很轻。第二代危害迟熟早稻造成白穗;危害一晚及二晚秧苗造成枯心。第三代危害二晚造成枯心,危害一晚造成白穗。第四代危害二晚造成白穗。总之,晚稻危害重于早稻。三化螟的发生危害与水稻栽培制度、水稻品种有很大关系。栽培制度复杂,形成早、中、迟稻混栽,为该虫发生提供了转移危害场所和丰富食料;此外,迟熟品种多,面积大,二代发生期与早稻迟熟品种抽穗期,四代发生期与二晚中迟熟品种抽穗期相吻合,是引起三化螟大发生的重要原因。1956年以前,区内以种单季稻为主,此间三化螟轻,而二化螟发生较多。1958年全区开始大面积改制,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形成单双混栽,加上红花留种田面积增加,越冬后有效虫源增多,此后三化螟就逐年加重。因此,自1958年水稻改制后至70年代末期,全区除部分山区外,各县(市)均以三化螟为主。其间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损失大的有1964,1965,1970〜1972、1974、1975年。这些年中,三化螟的发蛾量大得惊人,如1964年仅第四代的测报灯下发蛾量,全区最高的为72055只(新干县),最低6148只(吉安市),各县(市)平均为32743. 7 只。1965、1970、1971、1972、1974、1975年等大发生年,多年测报诱虫灯下,各县(市)年最高诱蛾总量 (只)分别为20225(峡江县)、45927(泰和县).47434(吉水县),28290(永丰县).67953(吉安县),40357吉安市);各年测报诱虫灯下,全区各年各县(市)平均年诱蛾总量(只)分别为9592. 7,11328,28881.4, 13982,34413.1,19145ₒ从上述发蛾量看,特大发生的1964年仅第四代各县(市)测报诱虫灯下发蛾量比其他大发生年的各县(市)测报诱虫灯下年诱蛾总量还多。同时此间三化螟的发生面之广、危害之严重也实属罕见。如1964年特大发生年,全区仅晚稻三化螟发生面达180万余亩,占晚稻栽种面积的 80%。螟害严重的永新、莲花等县的部分社、队晚稻最高白穗率达55.9% - 76. 74% ,平均白穗为 9.39% ~13.4%。从1976年开始,由于各县(市)早稻早中熟品种栽种面积逐渐扩大、迟熟品种面积缩小,危害就减轻。此外“双抢”进度加快,对二代幼虫打击大,使二代转为三代的转化率减低;还有,二晚逐步扩大杂交稻面积,有相当部分田避开了第四代三化螟为害。因此从1976年开始,三化螟在区内的发生危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到1980年,已跌入低谷。如1980年各县(市)测报灯下全年诱蛾量一般只有137 - 535只,只有大发生年的1 %左右,1980 - 1990年二晚田间的白穗难见到。1991 - 1992 年万安、泰和、遂川、永丰等县与赣州地区交界的部分乡镇三化螟的发生开始有少量回升,1992年、1993 年吉安市、泰和、万安、遂川及永丰、安福、永新、井冈山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可见到白穗团,但面积不大, 危害较轻,其他县(市)仍未见白穗。此后至2000年三化螟仍处轻发稳定期,除万安、泰和、遂川、永丰县有少量发生外,其他县(市)二晚仍未见白穗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