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枯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148
颗粒名称: 白叶枯病
分类号: S432
页数: 1
摘要: 1979年全区发病面积达10万亩左右,1980年全区大多数县(市)普遍流行,发病面积约20万亩左右。发生面积达万亩以上的有新干、吉水、遂川、安福、莲花等县。1986年后发病面积逐年减少,每年发病面积在2 - 10万亩,未出现凋萎型白叶枯病。区内一般晚稻发病重于早稻。其对产量的影响,与发病的早迟,轻重有关。苗期或分麋期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对产量损失最大;分藥期以后发病的一般损失产量10% ~ 30%,严重田块甚至损失50%以上;在抽穗扬花后发病,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病害防治 白叶枯病

内容

该病50年代全区极少见,60年代初由于推广矮秆稻(种子主要来源于广东病区),白叶枯病在区内开始有零星出现,如1964年永丰县古县公社曾发生几百亩;70年代初期在新干、遂川、泰和、万安等县的部分社队也有发生,但面积不大。1976年后,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该病就明显逐年扩大(1976 年至80年代初期,全区各县(市)均在海南岛疫区杂交制种,由种子带菌)o不但普通白叶型发生普遍, 而且急性的凋萎型白叶枯病,在不少县(市)也曾发生过。1979年全区发病面积达10万亩左右,1980年全区大多数县(市)普遍流行,发病面积约20万亩左右。发生面积达万亩以上的有新干、吉水、遂川、安福、莲花等县。1981年全区发生8万~9万亩,1982年发生6. 6万亩,1983年12. 5万亩,1984年30. 8 万亩。1986年后发病面积逐年减少,每年发病面积在2 - 10万亩,未出现凋萎型白叶枯病。区内一般晚稻发病重于早稻。其对产量的影响,与发病的早迟,轻重有关。苗期或分麋期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对产量损失最大;分藥期以后发病的一般损失产量10% ~ 30%,严重田块甚至损失50%以上;在抽穗扬花后发病,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