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植物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13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植物保护
分类号: S4
页数: 8
摘要: 行政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未设植保机构。1953年底,吉安区设立农技指导站,内有植保干部2人。1957年专区成立植保植检站,编制4人,与植检分站合署办公。1958年植保植检站被撤销,仅留1名植保干部在专区农林水办公室内负责植保工作。1962年人员增至11人。1968年再次撤销,人员下放。1972年再次恢复,编制7人。服务体系农业合作化后,主要以社、队为单位集体组织病虫防治。20%,重病田块损失50%以上。各地均有发生,尤以山区及高肥高产地区稻田发生严重。发生面积达万亩以上的有新干、吉水、遂川、安福、莲花等县。区内一般晚稻发病重于早稻。其对产量的影响,与发病的早迟,轻重有关。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防治

内容

行政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未设植保机构。
  1953年底,吉安区设立农技指导站,内有植保干部2人。1956年,省植保植检站在吉安设植检分站,编制3人。1957年专区成立植保植检站,编制4人,与植检分站合署办公。1958年植保植检站被撤销,仅留1名植保干部在专区农林水办公室内负责植保工作。1959年恢复,编制6人。1962年人员增至11人。1968年再次撤销,人员下放。1972年再次恢复,编制7人。
  1957年起,专区设病虫测报站,人员1〜2人。1968年撤销,1973年恢复,人员3人(编制在植保植检站内),1975年又撤销。
  专区所属各县(市)植保机构:1956年遂川及泰和县设病虫测报站(点)。1957年各县(市)均设病虫测报站。I960年起各县(市)均设植保植检站。县站下设若干个测报点。1968年植保植检站撤销,人员下放。1971年起逐步恢复。1972年起,地区所属各县(市)的公社(乡)陆续设植保员,共有274人。 1973年后各县(市)均复设植保植检站,每站人员3 ~8人。1987年,各县(市)植保站有乡级病虫测报联系点计59个,1988年地区站下设乡级联系点18个。1989 ~ 1997年,农业部先后安排地区和吉安、泰和县建区域性病虫测报中心站。
  科研机构1962年,专区农科所设植保系,编制3〜4人;1986年,植保系改为植保研究室,编制 3人。
  1969年起,各县(市)先后成立农科所,一般有1 ~ 2名植保人员专管或兼管植保工作。1970年起各公社成立农科所(站),有人兼管植保工作,1978年后,公社农科所(站)陆续撤销。
  服务体系农业合作化后,主要以社、队为单位集体组织病虫防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探索病虫防治工作由行政管理型逐步转变为经营服务型的新路子,全区先后开展了“五统一分”(即:统一指挥、统一测报、统一买药、统一配药、统一验收、分户打药)或植保技术承包(植保技术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植保服务组织。1984年起,又兴办了植物医院,至1988年,全区地县乡共计办起植物医院168个, 村级诊所65个。各级植物医院开展诊病查虫、开方卖药、承包代治、技术咨询。这种技物结合的形式, 既为农民提供了服务,也为植保工作增添了活力,对控制病虫危害,节省投资,减少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由省植保植检站牵头,全省各级植保植检站及有关农技推广服务单位参加,成立新农药新技术推广协会。其主要任务是:新农药、新技术试验、示范、评估;开展技物结合,宣传、推广、组织新农药销售;组织新农药、新技术学术交流、培训、编辑出版有关资料。
  农作物病虫草鼠危害概况 1949年前境域内虫灾简况据1979年吉安地区气象台编印的《江西省吉安地区农业气候手册》载: 西晋永兴二年(305),全省蝗,大饥。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新干秋螟起。
  南宋乾道九年(1173),新干久旱,麦无苗,秋螟起,饥。淳熙元年(1174),吉州久旱无麦苗,秋吉起螟,饥。嘉定十四年(1221),吉安府旱、蝗。嘉熙四年(1240),安福6月大旱、蝗。
  元元贞二年(1296),吉安府蝗。泰和州6月蝗。
  清乾隆三年(1738),吉安夏秋大旱、螟。
  又据新编各县县志载:1928年、1929年,吉安县水稻三化螟猖獗,受害较重,损失过半。1929年,遂川全县虫害,使68.94%的早、晚稻受损。1935年,吉安县米象、麦蛾、大谷盗侵蚀谷包,损失稻谷1400万千克。1944年,遂川巾石乡病虫为害,稻谷减产40% ₒ 1950 ~ 2000年主要病虫草鼠危害概况水稻病虫草鼠危害全区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条病、菌核病、胡麻叶斑病、稻曲病、恶苗病、病毒病、褐条病、叶梢腐败病、细菌性心腐病、细菌性基腐病、谷枯病、叶梢网斑病、褐色叶枯病、云形病、黑粉病、水稻烂秧(立枯病、绵腐病)、水稻生理性病害(翻僵、赤枯病、花稻、缺肥症等)。 常见害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黑尾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二点叶蝉、二点黑尾叶蝉、大青叶蝉、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拟褐稻飞虱、粉白飞虱、稗飞虱、长绿飞虱、黑头菱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象虫、稻苞虫、黏虫、稻瘻蚊、稻蓟马、稻蝗、稻螟蛉、负泥虫、铁甲虫等Q 在常见水稻病虫害中,发生面广、危害重、易成灾的是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稻虱、白背飞虱等。
  纹枯病:全区所有稻田(早稻、一晚、二晚)均能发病。常年发病面积60%〜70%,多数年份早稻重于一晚、一晚重于二晚,平原丘陵重于山区。20世纪50年代中期单季改双季,60年代中期推广矮秆品种,禾苗栽插密度加大,化肥使用量尤其是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因此该病在60年代后开始加重,70年代以后常年偏重发生至大发生,门庄田、平原丘陵水肥条件较好的稻田发病更重。水稻在孕穗及抽穗期,丛发病率达60%〜100%,株发病率达40%〜70%。水稻发病后,轻则叶片发黄干枯,重则成片倒伏枯死。一般损失产量10%〜20%,重病田块损失50%以上。吉安地区科委1965年在遂川卜村公社、 吉安市禾埠公社调查,两地纹枯病所致稻谷损失30%左右,个别田达60%以上。
  稻瘟病:分叶稻瘟及穗稻瘟。各地均有发生,尤以山区及高肥高产地区稻田发生严重。多数年份早稻重于晚稻。稻瘟病的发生轻重与天气、水稻生育期(抽穗期与多雨天气是否吻合,吻合就发生重)、水稻品种(感病品种多、面积大发生重)、化肥使用量(尤其氮肥使用多发病重)及防治水平有密切关系。 稻瘟病在50 -60年代,主要分布在山区及部分平原高肥高产稻区。此后由于水稻品种增加,感病品种也增加,加之化肥使用量不断加大,导致该病70年代后“下山”危害,在平原丘陵地的高肥高产区广泛流行。其流行周期一般为5年左右,但年度间,因当年气象条件有利及感病品种栽种面积大的条件下,就有可能大流行。发病较重的年份有 1965 J971、1976、1977、1979、1981、1985、1990 〜1994 J997 ~ 1998 年,其发生面积为25万~ 94. 2万亩,这些年损失产量2100 - 27950吨,穗颈瘟发病面积大,危害率高的年份产量损失就大。一般发病损失1% ~3%,严重田块颗粒无收。
  白叶枯病:该病50年代全区极少见,60年代初由于推广矮秆稻(种子主要来源于广东病区),白叶枯病在区内开始有零星出现,如1964年永丰县古县公社曾发生几百亩;70年代初期在新干、遂川、泰和、万安等县的部分社队也有发生,但面积不大。1976年后,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该病就明显逐年扩大(1976 年至80年代初期,全区各县(市)均在海南岛疫区杂交制种,由种子带菌)o不但普通白叶型发生普遍, 而且急性的凋萎型白叶枯病,在不少县(市)也曾发生过。1979年全区发病面积达10万亩左右,1980年全区大多数县(市)普遍流行,发病面积约20万亩左右。发生面积达万亩以上的有新干、吉水、遂川、安福、莲花等县。1981年全区发生8万~9万亩,1982年发生6. 6万亩,1983年12. 5万亩,1984年30. 8 万亩。1986年后发病面积逐年减少,每年发病面积在2 - 10万亩,未出现凋萎型白叶枯病。区内一般晚稻发病重于早稻。其对产量的影响,与发病的早迟,轻重有关。苗期或分麋期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对产量损失最大;分藥期以后发病的一般损失产量10% ~ 30%,严重田块甚至损失50%以上;在抽穗扬花后发病,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三化螟:俗称钻心虫。常年发生四代,少数年份能发生不完全五代。该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水稻。 常年第一代危害很轻。第二代危害迟熟早稻造成白穗;危害一晚及二晚秧苗造成枯心。第三代危害二晚造成枯心,危害一晚造成白穗。第四代危害二晚造成白穗。总之,晚稻危害重于早稻。三化螟的发生危害与水稻栽培制度、水稻品种有很大关系。栽培制度复杂,形成早、中、迟稻混栽,为该虫发生提供了转移危害场所和丰富食料;此外,迟熟品种多,面积大,二代发生期与早稻迟熟品种抽穗期,四代发生期与二晚中迟熟品种抽穗期相吻合,是引起三化螟大发生的重要原因。1956年以前,区内以种单季稻为主,此间三化螟轻,而二化螟发生较多。1958年全区开始大面积改制,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形成单双混栽,加上红花留种田面积增加,越冬后有效虫源增多,此后三化螟就逐年加重。因此,自1958年水稻改制后至70年代末期,全区除部分山区外,各县(市)均以三化螟为主。其间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损失大的有1964,1965,1970〜1972、1974、1975年。这些年中,三化螟的发蛾量大得惊人,如1964年仅第四代的测报灯下发蛾量,全区最高的为72055只(新干县),最低6148只(吉安市),各县(市)平均为32743. 7 只。1965、1970、1971、1972、1974、1975年等大发生年,多年测报诱虫灯下,各县(市)年最高诱蛾总量 (只)分别为20225(峡江县)、45927(泰和县).47434(吉水县),28290(永丰县).67953(吉安县),40357(吉安市);各年测报诱虫灯下,全区各年各县(市)平均年诱蛾总量(只)分别为9592. 7,11328,28881.4, 13982,34413.1,19145ₒ从上述发蛾量看,特大发生的1964年仅第四代各县(市)测报诱虫灯下发蛾量比其他大发生年的各县(市)测报诱虫灯下年诱蛾总量还多。同时此间三化螟的发生面之广、危害之严重也实属罕见。如1964年特大发生年,全区仅晚稻三化螟发生面达180万余亩,占晚稻栽种面积的 80%。螟害严重的永新、莲花等县的部分社、队晚稻最高白穗率达55.9% - 76. 74% ,平均白穗为 9.39% ~13.4%。从1976年开始,由于各县(市)早稻早中熟品种栽种面积逐渐扩大、迟熟品种面积缩小,危害就减轻。此外“双抢”进度加快,对二代幼虫打击大,使二代转为三代的转化率减低;还有,二晚逐步扩大杂交稻面积,有相当部分田避开了第四代三化螟为害。因此从1976年开始,三化螟在区内的发生危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到1980年,已跌入低谷。如1980年各县(市)测报灯下全年诱蛾量一般只有137 - 535只,只有大发生年的1 %左右,1980 - 1990年二晚田间的白穗难见到。1991 - 1992 年万安、泰和、遂川、永丰等县与赣州地区交界的部分乡镇三化螟的发生开始有少量回升,1992年、1993 年吉安市、泰和、万安、遂川及永丰、安福、永新、井冈山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可见到白穗团,但面积不大, 危害较轻,其他县(市)仍未见白穗。此后至2000年三化螟仍处轻发稳定期,除万安、泰和、遂川、永丰县有少量发生外,其他县(市)二晚仍未见白穗出现。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常年发生四代,部分山区发生三代。每年一代发生重,造成早稻枯梢枯心;二代危害迟熟早稻造成死孕穗、白穗,危害一晚和二晚秧田造成枯梢枯心;三代危害一晚造成死孕穗、白穗,二晚造成枯梢、枯心;四代危害二晚迟熟品种造成死孕穗白穗。二化螟食性杂,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甘蔗、高粱、粟、麦类、蚕豆、油菜、稗草、马唐、芙白、李氏禾、芦苇等。因此二化螟越冬场所复杂,冬后一代发生期拉得长。二化螟的发生条件、消长因素与三化螟有多方面的相似(如栽培制度、品种等),其不同的方面有:(1)二化螟的越冬幼虫对不利气候条件的抵抗力较三化螟强,越冬场所多,越冬死亡率低,因此,二化螟第一代发生量较三化螟多,其危害也重于三化螟。(2)高温对二化螟的繁殖不利。此外夏耕灭茬的打击,以及早稻收割时第二代二化螟的幼虫多数在稻茎的上部,随稻草晒干而死亡;另外,裸露的卵块寄生蜂寄生率高于三化螟卵块,所以二化螟到第三代后发生就逐渐减轻。(3)山区夏季气温较低,适于二化螟发生,而且山区一晚栽种面积大,双抢对二化螟打击小,所以山区二化螟发生危害较重。
  1958年前,全区水稻以单季稻为主,各县(市)均以二化螟占绝对优势,1958年二季水稻面积增加, 自1963年起全区大部分县(市)以三化螟为主。70年代中期,一代以二化螟为主;二代,二化螟、三化螟并重;三、四代以三化螟为主。1976年推广杂交稻后,二化螟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发生危害超历史,且年度间量较稳定。一、三代发生面积占水稻面积的30% -55%,枯心率严重田块达5%〜15%, —般田 0.5%〜5%;二、四代发生面积达15%〜20%,死孕穗、白穗率最高达3% -4%,一般0.2% ~1.5%。 井冈山市从1994 - 1997年,每年都有1万〜1.6万亩早稻田遭二化螟严重危害,损失稻谷在15万~ 20万千克。永新有部分田受二化螟危害严重而成块枯死。
  稻纵卷叶螟:俗名卷叶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每年春夏季随季风,成虫随西南或偏南气流由南向北迁飞,锋面天气和降雨是迁入降落的天气。因此,盛蛾和盛孵期,降雨较多,特别是降雨天多,有利于其降落和产卵孵化,是大发生的预兆。副高西行北移使该虫由南向北迁徙。秋季,随着冷气团南下,气温下降,又使该虫自北向南回迁。6月上中旬的第二代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第四代是区内的主害代, 多数年份早稻重于晚稻。世代间有相互重叠发生现象,而且县乡间发生密度差异大,区域性明显。该虫幼虫将稻叶卷成筒状,躲在里面取食叶肉,造成白色透明条斑。严重发生时,全田卷叶,出现成片枯白。 特别是在水稻生长后期剑叶被卷,千粒重降低,空壳增加,损失较大。50 -60年代发生频率逐渐增高, 上升为间歇性害虫。自70年代起,由间歇性发生上升为常发性,不仅为害早稻,而且晚稻也受害严重, 成为年年必治的主要害虫。区内发生较严重的年份有1953、1963、1966、1970、1972、1974、1982、1984、 1988,1989,1995年。1972年早稻大面积发生危害,第二代卷叶率,永丰、遂川、永新、莲花等县有些田块高达100% ₒ此外,最高卷叶率达63% -92.2%的有吉安市、吉安县、峡江、泰和、井冈山等县(市)。全区各县(市)平均卷叶率达20.74%。有些田城连田境上的杂草叶片也被吃光。全区常年发生面积占水稻面积的30%〜40%,严重年份达50% ~60%。稻纵卷叶螟危害后对产量影响较大,尤以水稻孕穗期剑叶被卷对产量影响最大。
  褐稻虱:俗称蜒虫,是迁飞性害虫,迁飞规律与稻纵卷叶虫相似。区内一年发生6代,常与白背飞虱混合发生。:1965年前为间歇性发生,此后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普及,水肥条件的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有利于该虫的繁殖,因而虫口密度激增,危害面积扩大,每年成灾的田城几乎各地都有,成为常发性的晚稻主要害虫。70 -80年代尤为严重。90年代后,由于大面积推广了抗褐稻虱的杂交品种和高效新农药的应用,发生为害明显减少。区内该虫发生较重的年份有1967、1972、1973、1974、1975、1976、1983、1989、 1991 J996年。褐稻虱的发生晚稻重于早稻。褐稻虱一年内主要危害时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水稻受害后,前期下部叶片枯黄,稻茎基部发黑,枯萎,常出现“枯槁团” o虫量大,危害猖獗而成灾的稻田,常在短期内使水稻成片倒稿枯死。据泰和县植保植检站1975年调查,凡受稻飞虱危害倒伏或枯死的晚稻,千粒重减少15%以上,秫谷增加30%以上,损失产量50%以上,倒伏越早损失越大,严重田块甚至无收。
  白背飞虱:俗称蜒虫,为迁飞性害虫,迁飞规律与稻纵卷叶虫、褐稻虱相似。白背飞虱在境内一年发生6~7代,从平原到山区海拔1400米以下的稻田均有发生。白背飞虱在区内早稻占稻飞虱种群的绝对优势,一季晚稻则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发生数量相当。白背飞虱发育适温范围较宽,在15 ~30^之间都能良好发育。因此,白背飞虱迁入稻田期比褐稻虱早,常在7 ~8月份发生较多,危害最重。1956年该虫发生量较大,中晚稻危害重。1969年全区早稻穗期大发生。70年代早中晚稻区均有显著危害。 1970年后的20年间,多数年份早稻属中发或偏重发生年,中稻区出现不少暴发成灾年。1987年全区早稻特大发生,不少田块百丛虫量万只以上至数万只,出现大面积倒槁。1991,1992,1995,1997年均为偏重发生年,部分地方重发。白背飞虱危害后对产量的损失情况相似褐稻虱。
  农田鼠害:70年代起,全区农田鼠害渐趋严重。区内害鼠种类,主要有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社鼠和针毛鼠等。分布广、危害重的为前4种。由遂川至新干,从南至北黄毛鼠的数量逐渐减少,而黑线姬鼠的数量逐渐增多。全区农田害鼠密度(夜夹捕获率)一般15% ~20%,高的30% ~ 40%,农作物损失率一般5%以上,严重田块减产两三成。据宁冈县植保植检站1984年10月至1986年 K)月对农田鼠害的调查,两年36个晚上,共放中号鼠夹7289夹夜次,共捕鼠455只,平均每百夹夜6.25 只。该县1985年早稻受鼠害面积占早稻总面积的20%,平均受害率16% ;中稻受害面积8%,平均受害率9%;二晚稻受害面积3. 3%,平均受害率5%。折算损失稻谷171万斤,比当年虫灾损失145.81 万斤还多。
  农田杂草:区内分布广、危害较重的杂草主有稗、日照瓢拂草(水属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频(四叶草)、矮慈姑、鸭舌草、假稻(李氏禾)及碎米莎草等。稗草是早稻田为害最严重的杂草,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据梅诗海1978〜1982年试验,稻田插秧时,每蒐禾夹有稗草1根,造成减产39. 39%,夹有2根减产66.8%,夹有3根减产79. 83%,甚至颗粒无收。
  其他主要农作物常见病虫危害甘薯病虫:主要有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软腐病,甘薯卷叶蛾、甘薯天蛾、短额负蝗、甘薯龟甲等。
  麦类病虫:主要有小麦赤霉病、小麦叶锈病、秆锈病、条锈病、大麦小锈病、大麦条锈病、白粉病、黑穗病,麦场、麦叶蜂、麦园蜘蛛、黏虫、麦秆蝇等。
  大豆病虫:主要有大豆锈病、大豆丝核菌病、紫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病及菟丝子杂草,银纹夜蛾、斜纹夜蛾、豆青虫、豆荚螟、豆秆黑潜蝇、大豆卷叶螟、豆芫菁、豆天蛾等。
  玉米病虫:主要有玉米黑粉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叶锈病,玉米螟、螃虫、东方喽姑、田蟋等。 油菜病虫:主要有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白锈病、白斑病、软腐病、病毒病、花而不实(缺硼),菜蜗虫、菜青虫、菜螟、叶跳甲、猿叶虫、潜叶蝇等。
  芝麻病虫:主要有芝麻茎点枯病、枯萎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芝麻盲蜻、芝麻天蛾、稻绿蜻、芝麻荚螟等。
  花生病虫:主要有花生青枯病、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花生锈病、病毒病、黑芫菁、大斑虎芫菁,花生大蟋、驸虫等。
  棉花病虫:主要有棉立枯病、炭疽病、疫病、猝倒病、角斑病、黄叶病、轮纹病、黑果病、红腐病,地老虎、棉蜗、盲蜻象、棉蓟马、红铃虫、棉铃虫、红蜘蛛、棉叶蟻、金刚钻、斜纹夜蛾、棉叶蝉、棉卷大叶虫、棉小造桥虫等。
  蔬菜病虫:主要有十字花科霜霉病、炭疽病、软腐病、根肿病;茄科立枯病、病毒病、疫病、疮痂病、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晚疫病;瓜类的西瓜枯萎病、黄瓜枯萎病、瓜类霜霉病、瓜类白粉病、瓜类炭疽病;§1豆锈病、芦笋茎枯病、萬苣菌核病、姜瘟、食用菌绿霉病。十字花科小菜蛾、菜粉蝶、跳甲、猿叶虫、菜妍、甜菜夜蛾、小地老虎、二十八星瓢虫、黄守瓜、红蜘蛛、黄蜘蛛、豆荚螟、烟青虫、斜纹夜蛾等。
  甘蔗病虫:主要有甘蔗赤腐病、甘蔗烟霉病、黑穗病、黄蜘蛛、花叶病、风梨病,二点螟、绵妍、甘蔗蓟马、甘蔗粉虱、异背长蜻等。
  柑橘病虫:主要有疮痂病、炭疽病、溃疡病、树脂病、烟霉病、裂皮病、青霉病、绿霉病,黑刺粉虱、桔黄粉虱、橘蜗、潜叶蛾、红蜘蛛、锈壁虱、凤蝶、星天牛、褐天牛、吉丁虫、黑点蛤、糠片蛤、矢尖蛤、吹绵蛤、花蕾蛆、吸果夜蛾、金龟子等。
  梨病虫:主要有梨锈病、轮纹病、黑星病、黑斑病,梨虎、金缘吉丁虫、梨小食心虫、梨茎蜂、星毛虫、刺蛾等。
  桃病虫:主要有炭疽病、褐腐病、穿孔病、流胶病,桃虎、红颈天牛、桃蛀螟、桃!W、一点叶蝉等。
  板栗病虫:主要有白粉病、栗实腐烂病、水肿病、苗木根腐病,板栗瘻蜂、栗链蛤、板栗透翅蛾等。
  葡萄病虫:主要有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葡萄斑叶蝉、葡萄透翅蛾、葡萄虎天牛、二星叶蝉、十星叶蝉、金龟子等。
  枇杷病虫:主要有灰斑病、癌肿病、炭疽病、根腐病,黄毛虫、枇杷瘤蛾、蜗虫、天牛、蓑蛾、刺蛾等。
  李病虫:李囊果病、流胶病、干枯病、炭疽病、果实褐腐病、李日灼病、奈李根癌病,妍虫、金龟子、李小食心虫、叶蝉、李实蜂等。
  农作物病虫草鼠主要防治措施植物检疫区内的植物检疫工作始于195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植物检疫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77年起逐步恢复,地、县(市)植保植检站均配备有专职检疫员2〜5人。到1996年底,全区有专职检疫员52人,同时各县(市)还配备了若干名兼职检疫员经常开展产地、调运及市场检疫工作。此外, 还先后对毒麦、假高粱、黄龙病、美洲斑潜蝇、菟丝子等检疫对象进行了普查。1984年专职检疫员开始着装开展检疫执法工作。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防止了境外危险性植物病、虫及杂草的传入,保护了全区农业生产安全。
  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区内的病虫测报工作始于50年代中后期。此后,地、县(市)逐步配备了病虫测报专职人员。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测报对象由原来的单一水稻逐步扩大到水稻、棉花、柑橘、甘蔗、蔬菜等多种作物。测报条件不断改善,测报队伍不断扩大,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测报准确率也不断上升。地、县(市)站每年发病虫情报12 ~ 20期,有效指导了农作物病虫大面积防治,把病虫害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为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推广50年代前,区内病虫防治方法单一,主要以人工防治,辅以少量无机农药及土农药(有毒植物茎叶浸泡液)杀虫防治。50 ~ 70年代,以农业防治及化学农药防治为主。1975年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此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因病虫制宜,协调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达到“三增三减”(增产、增收、增天敌,减少病虫危害、减少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的综合防治模式。80 -90年代,是吉安地区发展和推广综合防治的时期,全区对综防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推广应用。80年代初,吉安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综防技术研究与推广。1985〜1987年地区植保植检站在新干县橘区开展了柑橘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此外,地区站还在泰和、万安、吉安三县开展了甘蔗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不少县(市)植保植检站对水稻病虫的综防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这些综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人工防治:50年代中期以前,因栽培制度单一,化学农药极少,人工防治是当时病虫防治的主要措施,如在害虫发生时期摘虫苞、采卵块,或捕捉成虫、幼虫,或拔枯心苗、病苗等。
  物理防治:在50年代至70年代初,特别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利用灯光诱虫极为普遍,如在三化螟成虫(蛾)大发生期,晚上采用油灯或松明(松柴)火把诱蛾,大面积城土段万盏灯火,分外通明,场景壮观。此外,地、县(市)在不少社、队推广黑光灯和高压灭虫灯灭虫。但实践证明,点灯诱虫防治效果不理想。
  生物防治: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新干县在棉区推广了养金小峰防治红铃虫。70年代初,地区在安福等县的部分社队推广饲养寄生蜂防治卷叶虫、螟虫等害虫。1969〜1970年,万安县潞田公社农技站开展了培养杀螟秆菌防治螟虫的大田试验。70年代末至80年代,各县(市)普遍推广稻田养鸭和养鱼治虫除草,取得了一定效果。
  农业防治:50年代中期前,主要推广由江西农学院杨惟义提出的“三耕三光”治螟策略,即积极秋耕、普遍冬耕,提早春耕,冬季禾克拔光、捡光、烧光。此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发展成为较系统的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品种搭配和布局,选用推广抗病抗虫高产良种,合理密植,适时晒田,科学水肥管理,配方施肥等,力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高产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发生危害,收效显著。
  化学农药防治:1949年前,全区几乎没有化学农药的使用,只有少量的砒霜、砒酸钙、砒酸铅及硫黄、 石灰矿物质农药及一些植物性的土农药防治病虫及鼠害。
  1950 - 1965年是化学农药试验、示范、推广时期。这一时期全区主要推广使用了杀虫剂六六六粉剂、滴滴涕粉剂、E605、E059、敌百虫等;杀菌剂西力生、赛力散、升汞、五氯硝基苯、代森锌等;熏蒸剂漠化甲烷、氯化苦等;除草剂五氯酚钠、敌稗、除草醞、扑草净等;杀鼠剂磷化锌等。
  1965 ~ 1982年是普及使用期。这一时期除1965年前推广使用的化学农药外,又推广很多新农药, 如杀虫剂有杀虫丹、叶蝉散、杀虫双展喃丹、杀虫胖、混灭威、速灭威、害灭威、扑灭威、乐果、氧化乐果、 甲胺磷、久效磷、辛硫磷、磷胺、敌敌畏、杀螟松、马拉硫磷、亚胺硫磷、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三氯杀蟻矶、三氯杀廟醇、甲六粉、乙六粉、八八九等;杀菌剂有稻瘟净、异稻瘟净、叶枯净、敌枯哩、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猛锌、百菌清、福美双、敌克松、退菌特、富民隆、稻脚青、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农抗120等;除草剂有杀草丹、敌草隆、地乐胺、氟乐灵、敌草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增产灵、三十烷醇等。这一时期全区化学农药的销售量由1966年的2885吨增加到1982年的24063吨(历史最高销量吨数),其中杀虫剂占总用量85%以上,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销量占杀虫剂总销量的75%左右。1970 年停止有机汞剂的生产使用。1983年国务院明令禁止生产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到1985年,全区停止使用上述两种农药。
  1983〜2000年为普及提高应用期。这一时期除前两期推广使用的农药外,全区又推广使用了许多新农药,如杀虫剂有速灭杀丁、敌杀死、氯氤菊酯、灭扫利、克百威、灭多威、杀虫威、单甲眯、万灵、三哩磷、扑虱灵、虱纹灵、大功臣、杀虫单、快杀灵、螟施净、毗虫咻、高效磷、稻丰灵、甲甲灵、龙丹、新概念、辛硫磷、蜗克、座硫磷、益舒宝、益舒丰、米乐尔、尼索朗、克蟻特、三哩锡、达!W槽、杀嘶利果、哒蟻灵、螞杀、 速死蛤等;杀菌剂有三环哩、富士一号、瘟失顿、施稻灵、强氯精、叶青双、消病灵、三哩酮、溃疡灵、甲霜灵、络氨铜、禾枯灵等;除草剂有丁草胺、乙草胺、甲磺隆、节磺隆、盖草能、精禾草克、精克草星、田草光、 田草绝、克芜踪、农达、草甘磷、灭草王、秧草净、丁节混合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九二O、多效瞠、叶面宝、西瓜膨大剂、矮壮素、喷长精等;杀鼠剂有大除,漠敌隆、敌鼠钠盐等。
  这一时期到90年代,全区包括前两期推广使用的农药,销售使用的农药共约400种左右;而每年常用农药品种大概80个左右。由于高效新农药的推广使用,全区销售农药品种大量增多,但用药总量从 1983年开始则逐年明显下降,到1989年仅为5760吨,比1982年(历史最高年)24063吨减少3/4左右, 而这一期最突出的是除草剂的使用量却成倍增长。到90年代末期,除草剂的使用量不少地方开始超过了杀菌剂的用量。
  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见效快,效果好,目前仍是防治中的关键措施,对减少病虫草鼠发生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稳产髙产,增产增收发挥巨大作用。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