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124
颗粒名称: 良种经营
分类号: S339
页数: 1
摘要: 1962年前,区内未成立专门的种子经营机构。合作化以前农作物种子均由农户自种、自收、自管、自用,必要时农户之间相互调换;合作化后,良种更换和应用,由政府引导,生产队自行引种和留种。同时, 粮食部门也经营水稻种子。1968 ~ 1971年,良种公司被撤销,水稻种子归敕食部门经营。直至1972 年,恢复良种公司和种子管理站,主管单位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良种公司和种子管理站合署办公。随着良种在农业生产中地位的不断加强,水稻良种对提高单产的作用日益突出,品种更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各级良种公司积极努力,在良种生产、推广和外调,弥补本地缺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满足全区农户对水稻良种的需求,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良种繁育 良种经营

内容

1962年前,区内未成立专门的种子经营机构。合作化以前农作物种子均由农户自种、自收、自管、自用,必要时农户之间相互调换;合作化后,良种更换和应用,由政府引导,生产队自行引种和留种。1962年,区内成立良种公司,开始从事少量的水稻及其他农作物种子的经营和引种工作。同时, 粮食部门也经营水稻种子。1968 ~ 1971年,良种公司被撤销,水稻种子归敕食部门经营。直至1972 年,恢复良种公司和种子管理站,主管单位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良种公司和种子管理站合署办公。 从此,各级良种公司成为水稻种子经营的主渠道。随着良种在农业生产中地位的不断加强,水稻良种对提高单产的作用日益突出,品种更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各级良种公司积极努力,在良种生产、推广和外调,弥补本地缺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满足全区农户对水稻良种的需求,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卓越贡献。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良种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实施“种子工程”计划和顺应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子公司依靠自身力量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扶持,不断壮大自己,完善了种子生产基地的田间基础设施、兴建了种子仓库,添置了种子检验检测仪器和种子加工设备,培养了一大批种子生产、检验和加工方面的技术人才。到2000年,全区比较稳定的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有3. 6万亩;地、县(市)种子公司的仓库容积达 35652立方米;种子加工设备有81台(套),其中集精选、干燥、计量、包装于一体的成套加工线有3条;种子检验检测仪器185台(套);种子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达102人。全区种子系统固定资产达2612. 69 万元。2000年,全区种子公司销售水稻良种达347万千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区国有种子公司也正在加快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在改革所有制结构、转变经营策略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