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化肥肥效及施用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111
颗粒名称: 各种化肥肥效及施用方法
分类号: S147.5
页数: 3
摘要: 在施肥技术上,从1984年开始,在全地区普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碳鞍深施,低氮高磷钾育秧,花生施用铝肥,油菜喷施硼砂等新技术。氮素化肥根据地区和各县(市)农业部门试验、测定结果,氮素化肥肥效,随施用年限的延长而降低。20世纪50年代每千克氮可增产稻谷17.4千克,60年代每千克氮可增稻谷16.9千克,到70年代只增产稻谷14.2千克。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测定,区内农田全钾含量丰富的占28.4%,缺乏的占26.6% ;速效钾含量丰富的占12.83%,缺乏的占 47:69%。细菌肥料吉安地区在峡江县水边镇建立了菌肥厂,供全区使用。进入70年代,全省兴起第二次大搞土农药、土化肥群众运动,5406 菌肥很快地在各地推广施用,以吉安地区施用范围最广。
关键词: 肥料利用率 肥效

内容

在施肥技术上,从1984年开始,在全地区普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碳鞍深施,低氮高磷钾育秧,花生施用铝肥,油菜喷施硼砂等新技术。
  氮素化肥根据地区和各县(市)农业部门试验、测定结果,氮素化肥肥效,随施用年限的延长而降低。20世纪50年代每千克氮可增产稻谷17.4千克,60年代每千克氮可增稻谷16.9千克,到70年代只增产稻谷14.2千克。
  为提高氮素化肥肥效,地区内推广了几项重要施肥技术:一是水稻叶面施肥;二是氮肥深施;三是水稻分次接力施肥;四是协调养分,提高氮肥肥效;五是水稻氮、磷、钾配比施肥;六是水稻协调施肥。
  磷素化肥磷素化肥肥效,据历年定位试验及省化肥网试验资料表明:磷肥用于低产田,其增产效果大于高产田。不同土壤和施用不同磷素化肥,其肥效均不同:冷浸性低产田以过磷酸钙肥效较好,红壤性稻田以钙镁磷肥较好。磷素化肥施用于不同作物,其肥效表现有差异:每千克磷可增产稻谷& 11 千克,大豆6.47千克,花生5.5千克,芝麻1.21千克,红薯97.8千克,甘蔗45千克,紫云英231.7千克, 油菜籽5.4千克,棉花2. 3千克。不同磷肥品种肥效各异:每千克磷增产稻谷以脱氟磷肥19. 83千克> 偏过磷酸钙19.6千克〉钙镁磷肥12. 6千克〉重过磷酸钙10. 4千克〉过磷酸钙7. 58千克 > 钢渣磷肥 6.64千克〉磷矿粉3. 83千克。磷肥最适施用量,每亩每年至少要施5.4 ~ 9.0千克,才能使土壤有效磷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区内磷肥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一是磷肥沾秧根。二是结合轮作施磷。三是因土施用磷肥。
  钾素化肥20世纪60年代以前,区内农田很少施用钾肥,土壤含钾量较为贫乏。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测定,区内农田全钾含量丰富的占28.4%,缺乏的占26.6% ;速效钾含量丰富的占12.83%,缺乏的占 47:69%。因而,全区需要施用钾肥的农田面积甚大,约占耕地面积的87.1% o 地区和各县(市)农业部门根据30多年来施用钾肥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对钾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钾肥施用年代越久,增产效果越明显;钾肥施用于不同作物肥效不同。钾肥施于不同土壤类型肥效也各异。钾肥要与氮、磷肥合理配施。钾肥肥效必须在施用氮、磷肥或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基础上,才能发挥较好的增产效果。单施钾肥一般不显增产效果,单施氮肥或仅施氮、磷肥而不施钾肥,也不能充分发挥氮、磷肥之增产效益。
  为提高钾肥肥效,全区着重推广应用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因土因作物施用钾肥;(2)改进和提高钾肥施用技术和方法;(3)注意轮作周期中钾肥的施用;(4)以钾肥为主实施平衡施肥。
  微量元素肥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微肥的应用。到60年代,经实验,豆科作物施钮,油菜施硼的效果好;70年代又肯定了棉花施硼、柑橘施硼的增产作用。
  微量元素的推广应用,主要是油菜施硼、花生施钮、水稻施锌。1984〜1998年,区内每年有近200 万亩的油菜施硼,1984年峡江县进行了水稻施锌试验示范,平均亩增稻谷23.9千克,增产8.7%。
  中量元素肥料硫肥据《种田杂说》载,早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吉安境域内就开始稻田施石膏、硫黄。进入 20世纪60年代后,复种指数高,化肥施用量大,含硫化肥少,有机肥用量少,至使土壤含硫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为此,从60年代中期开始,全区推广施用硫黄、石膏。水稻在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用硫黄0.5〜2千克或石膏5 ~10千克作基肥或沾秧根。推广结果,水稻平均增产13.35%; 芝麻亩施磷石膏100千克,增产12.96%。
  硅钙肥60年代初期,在省、专区科委主持下,区内开展了水稻、花生、紫云英等作物施硅钙肥试验。
  镁肥区内施用镁肥始于60年代初期,在省科委主持下,针对红壤缺镁状况,开展硅镁试验与推广施用。试验结果,代换性镁低于18毫克/千克的田块施镁有效;一般酸性砂土,高度淋溶和阳离子代换量低的土壤,母质含镁低的石灰土壤或酸性土,过多施用石灰或钾肥时,都易发生缺镁病症。
  钙肥元皇庆二年(1313)(王祯农书》认为,“低田水冷,施用石灰,使水变暖,有益发苗”。早在明清时期,境内稻田就普遍施用石灰。清初石灰作为肥料有专营工商业户。
  60年代初,江西农业科研单位针对红壤及冷浸性低产田营养状况,开展石灰施用技术研究。在省农业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吉安地区及各县(市)农业技术部门也开展了不同土壤施用石灰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效果明显。通常是按照土壤pH值来确定石灰用量。一般PH4.9以下, 亩施石灰150千克;pH5.0 ~ 5.4,亩施石灰100千克;pH5 • 5 ~ 5.9,亩施石灰50千克或不施;pH6以上, 一般不需施用石灰。区内农田全钙含量为0.2~2.5克/千克,交换性钙含量5 -100毫克/100克。微酸性、酸性乃至强酸性土壤面积大,因此,需要施用石灰的农田占绝大部分。
  其他肥料硝酸稀土肥料1991年,吉安地区农资公司复肥厂根据省农科院耕作所提供的配方,研制稀土复合专用肥。在大田试验推广表明,甘蔗施用稀土复混肥,在轻稀土元素500克/千克,及1000克/千克浓度范围内,可达到增产蔗糖,增加收入的效果。水稻施用稀土复混肥,轻稀土元素以500克/千克浓度最适宜,可达到增产增收效果。1992年该厂批量生产2万吨,在区内推广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腐殖酸类肥料1974年省革委会要求因地制宜推广腐殖酸类肥料。1975〜1976年,全区试验推广混拌简易腐肥,不同作物都有一定增产效果;水稻一般增产10% ~30%。腐肥与等量碳鞍比较,在肥沃土壤中增产5%,在贫瘠土壤中可达10%左右。腐殖酸类氮、磷、钾混肥在经济作物上施用,其肥效与等养分化肥相比,一般增产10% ;与等量饼肥相比,一般增产5%。腐殖酸混肥使用后可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效和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含糖量、含油量、维生素C;长期施用有助于培肥地力,增加有效养分, 增强土壤保肥能力。1977 ~ 1978年,继续示范推广。
  细菌肥料吉安地区在峡江县水边镇建立了菌肥厂,供全区使用。全区大面积推广施用的有紫云英、大豆根瘤菌。进入70年代,全省兴起第二次大搞土农药、土化肥群众运动(第一次是1953年),5406 菌肥很快地在各地推广施用,以吉安地区施用范围最广。80年代后,除继续推广紫云英接种根瘤菌、春大豆接种根瘤菌外,并引进北京农大研制的增产菌剂、澳大利亚恩肥施、VA菌根、花生根瘤菌、大豆快生型根瘤菌以及钾细菌肥料等,经各地试用,在适宜条件下,一般表现有增产效果。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