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107
颗粒名称: 施肥概况
分类号: S14
页数: 1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境内没有化学肥料生产,也没有商品肥料供应,常用的肥料主要是绿肥、厩肥、禽粪、人粪尿、窑肥、堆肥、枯饼、泥肥、山青肥、石灰、石膏等。1970年开始大搞土化肥和5406菌肥,1974年大搞腐殖酸肥料,1976年有计划地发展红萍水生绿肥,普及紫云英的高产合理利用,推广稻草还田技术。后来,由于化学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增加,红花草生产日益减少。1985年红花草播种面积仅 160万亩,鲜草亩产量降至1000斤左右。90年代后,绿肥面积更趋缩减,轻有机肥现象严重。2000年, 全区红花草种植面积只有56.2万亩,亩产鲜草1000斤以下。1983年,农业部召开全国土壤肥料工作会议后,区内开展了钾肥效益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肥料 施肥概况

内容

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境内没有化学肥料生产,也没有商品肥料供应,常用的肥料主要是绿肥、厩肥、禽粪、人粪尿、窑肥、堆肥、枯饼、泥肥、山青肥、石灰、石膏等。50年代中期,仍以农家肥料为主(约占 90%),化学肥料为辅(约占10% )ₒ 50年代后期开始,试种和推广红化草;同时化肥用量逐年增加,但仍以有机肥为主,氮磷化肥为辅,小氮肥厂正在区内建立,生产碳镀和钙镁磷肥,碳鞍占70%。70年代继续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同时推广化肥深施技术。1970年开始大搞土化肥和5406菌肥,1974年大搞腐殖酸肥料,1976年有计划地发展红萍水生绿肥,普及紫云英(即红花草)的高产合理利用,推广稻草还田技术。后来,由于化学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增加,红花草生产日益减少。1985年红花草播种面积仅 160万亩,鲜草亩产量降至1000斤左右。90年代后,绿肥面积更趋缩减,轻有机肥现象严重。2000年, 全区红花草种植面积只有56.2万亩,亩产鲜草1000斤以下。
  1983年,农业部召开全国土壤肥料工作会议后,区内开展了钾肥效益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1987 - 1990年,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995年后提出“沃土工程(计划)”的概念,1997〜 1999年推广BB肥(复混肥)并获得了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吉安地区土肥站名列第九位)。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