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S344
页数: 2
摘要: 新中国建立前,全区的耕作制度较为简单粗放,代代沿袭,没有多大变化。水田多为一年一熟制,即种一季早或中稻,或种一季晚稻,冬季休闲或种些绿肥。门城上等田也有一年三熟的,即一季早稻,二季大豆、红薯,三季油菜。1949年以前,全区没有种植双季稻。旱地主要为两熟制,即棉花、黄红麻、花生收获后再种油菜、麦类、蔬菜、蚕豌豆等作物,或麦地间种早大豆,再种晚芝麻。边远山区县旱地主种红薯、麦、豆、芋等,一部分是一年一熟制。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以扩大双季稻面积,增加稻田复种指数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改革,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和总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
关键词: 农学 耕作制度

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全区的耕作制度较为简单粗放,代代沿袭,没有多大变化。水田多为一年一熟制,即种一季早或中稻,或种一季晚稻,冬季休闲或种些绿肥。少数农田一年两熟,有的早、中稻间作丫禾;有的春种早、中稻,秋种晚大豆、芝麻、红薯、养麦等作物,其余早、中稻田为秋闲田,等到冬季种油菜、肥田萝卜等。门城上等田也有一年三熟的,即一季早稻,二季大豆、红薯,三季油菜。1949年以前,全区没有种植双季稻。旱地主要为两熟制,即棉花、黄红麻、花生收获后再种油菜、麦类、蔬菜、蚕豌豆等作物,或麦地间种早大豆,再种晚芝麻。边远山区县旱地主种红薯、麦、豆、芋等,一部分是一年一熟制。
  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农业部向南方稻区提出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釉稻改粳稻的“三改”要求。1953年,中共江西省委又提出单季变双季,旱地变水田,中稻变早稻的“三变”意见。同时从50年代起,开展深耕改土、培肥地力,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农业灌溉,进行作物布局调整和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以扩大双季稻面积,增加稻田复种指数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改革,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和总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
  单季稻变双季稻发展趋势是二季晚稻面积增加。1958年,全区双季稻面积达254. 75万亩(合16. 98万公顷),占全区早稻总面积的52. 1% ; 1961〜1963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区双季稻面积有所缩减,每年保持在 180万~ 190万亩左右;1964年开始,双季稻又趋稳步发展,面积逐年扩大,1971年达261.76万亩 (17.45万公顷),占当年早稻总面积的56. 6% ;进入80年代后,全区双季稻迅猛发展,1980〜1984年, 每年均在295万亩左右,1985年首次突破300万亩,达300.72万亩。
  荒地变熟地、旱地变水田 1949年,全区有旱地46.12万亩,“三变”方针提出后,全区各县(市)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垦荒地、轮作换茬、培肥改土,到1959年,由于开垦了不少荒地,变荒地为旱地,旱地面积增加到72. 03万亩,比 1949年增加25.91万亩。70年代后,由于将一部分旱地变成了水田,旱地面积下降到54万亩,比1959 年减少18.03万亩。
  中稻变早稻 1949年,全区中稻面积为73.27万亩,一季晚稻124. 48万亩,两项共197. 75万亩;“三变”以后,中稻和一季晚稻相应减少,到1959年,全区中稻面积减少到8.27万亩,一季晚稻面积减少到107.47万亩, 两项共115. 74万亩,比1949年减少82.01万亩。早稻面积,1949年为219.52万亩,1959年达到435.76 万亩,比1949年增加216. 24万亩。60年代初期,中稻面积有所回升,70年代后期又有所下降。1975 年,中稻面积为5.4万亩,一季晚稻面积为78. 35万亩,两项共83. 84万亩。比1959年减少31.9万亩。 此后,全区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基本稳定在80万亩(中稻10万亩,一晚70万亩)左右。
  水田主要种植制度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特别是灌溉条件的改善,二季晚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冬季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因而稻田的种植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年一熟制、一年二熟制面积减少,一年三熟制面积增加。
  一年三熟制主要有:肥一稻一稻。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随着冬季绿肥面积和二季晚稻面积的不断扩大,这种复种制度成为稻田的主要种植制度。油一稻一稻。新中国建立后,冬种油菜播种面积不断扩大:1949年只12.85万亩,1958年扩大到79.34万亩,1990年以后一直稳定在120万~ 180万亩左右,随着绿肥面积的缩小,油菜面积的扩大,油一稻一稻复种制已取代肥一稻一稻复种制而成为主要种植制度。冬作物一早稻一秋杂粮、冬作物一早花生(或大豆)一二季晚稻两种三熟复种制在区内也有一定面积。
  一年二熟制主要有:冬作物一一季晚稻、早稻一二季晚稻两种。前者在边远山区有一定面积;后者主要是在田多人少或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地区。
  一年一熟制主要是一年只种一季稻,其他时间均休耕。这种耕作制度主要是在山区冷浆田或滨江低洼田。
  旱地主要耕作制度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旱地大部分为一年一熟制,主要种植旱地经济作物或杂粮。主要原因是:水、 土、肥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红壤酸性重,易板结;水源缺乏,灌溉条件差。加上耕作粗放,因而单产很低。 新中国建立后,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旱地的耕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形成了如下几种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制主要有:小麦一早大豆一晚芝麻;油菜一早花生一晚大豆(或红薯);蚕、豌豆一早西瓜一晚芝麻(大豆、红薯)。
  一年二熟制主要有:蚕豌豆一红薯(芝麻);小麦一棉花;油菜一花生等。
  此外,还有多种隔年轮作制。
  立体农业、集约耕作制度进入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特别是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耕作制度不断涌现,一些高效益的水田、旱地耕作制也不断在实践中创造与发展,如稻一莲子一鱼、西瓜+玉米一水稻、油菜一西瓜一稻、油菜一西瓜一蔬菜、烟叶一杂交稻等。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