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水域、鱼类与产量捕捞水域全区水域总面积为94877.5公顷,其中捕捞水域49256.1公顷,占水域总面积的52. 2%。
赣江是区内主要的天然捕捞水域,在区内的河段,全长264千米,水域面积292. 85平方千米(合29285公顷,439275市亩)。该河段支流较多,其中万安县境内有良口河、遂川河、通津河;泰和县内有泉江、蜀水; 吉安县内有孤江、富水、禾川、泸水、文石河、同江;吉水县内有乌江、孤江、同江、岐水;峡江县内有沂江、 黄金江、盘龙江、象口水;新干县内有湧江河、沂江河、湄湘河等。
捕捞渔场赣江在区内由南向北流经地域有中山、丘陵、盆地、峡谷等地形,形成许许多多的天然渔场。区内主要渔场有:新干县东湖滩、沂江口滩,县城码头的菜园子滩,城头的豆腐滩,三湖镇的三湖滩; 峡江县巴邱乡的野鸡庙滩,埠民乡的宋家滩,仁和镇的仁和滩,水边乡的樟口滩;吉水县文峰镇的文石滩,白沙乡的白沙邑滩,富滩乡的富口滩,新市乡的新市滩,八都镇的住歧滩;吉安(含吉安县和吉安市) 的火烧洲滩,花子滩、禾川滩;泰和县城头的南门滩,狗子脑滩,沿溪渡的沿溪渡滩;万安县窑头乡的窑头滩,百嘉乡的花生滩,罗塘乡的罗塘湾滩,棉津乡的棉津滩,武术乡的武术滩,良口乡的良口滩等;共计捕捞渔场总面积为80.2平方千米(合8020公顷,120300市亩)。
鱼类产卵场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鏈鱼、鱸鱼)产卵场,分布在泰和、吉安、吉水、峡江和新干5县 16大产卵场,其中以泰和县的沿溪渡、狗子脑滩;吉安县的七姑岭滩,火烧洲滩;吉水县的雷滩、同江湾滩;峡江县的宋家滩、肖家滩、陈家滩、野鸡庙滩;新干县的长排滩、三湖滩为主。
鲫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新干至吉安一带赣江江段。每年的5 ~ 6月份,鲫鱼由海入长江进入鄱阳湖,上溯到赣江的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段繁殖产卵,至8 ~10月幼鱼在鄱阳湖育肥后,又成群出湖进江入海。
团头鲂、鲤鱼、鲫鱼、蹶鱼和黄鱼等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峡江、吉水、吉安赣江江段,每年惊蛰至清明前后,水温上升,江水上涨,特别是雷雨天气,以上鱼类到草洲或浅滩处产卵,此类鱼卵多为黏性卵、沉性卵,鱼卵黏附在小草或沉积在浅滩沙石底部繁殖孵化。
捕捞鱼类种类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1982 ~ 1983年对赣江鱼类调查结果,赣江鱼类有118种(含亚科),隶属于11目22科、74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总数的58. 5%,其次为鲤科 9.3%、鍬科5.9%、鮪科5.1%、醍科、鲂科、塘鳗科、鍛虎鱼科、蚪科和鳗科等各占1.7%,其余11科占 9.3%₀ 赣江鲤科鱼类中,以鏈亚科和鲂亚科最多,各占鲤科鱼类的23.2%,其次是雅罗鱼亚科和鳍皱亚科, 各占14.4%,鲍亚科占8.7%,鲍亚科占7.3%,鲤亚科、鍬亚科、瞅觥亚科和讎亚科各占2.9% ,其中不少是国内江河平原区的特产鱼类,如青、草、籬、鱒、鲍、骗、鲂、红鳍鲂、红鲂属,银鲍、黄尾鲍、红鳞斜颌鲍及银飘鱼等,已成为赣江渔业捕捞的主要对象。
捕捞产量根据1936年《江西年鉴》记载,赣江各重要渔场捕捞鱼产量共约3.6万余担(合1800 吨),其中吉安县0.6万担(合300吨),峡江县0.2万担(合100吨)o 1949年,全区渔业捕捞产量610.4吨,至1957年,捕捞产量达到1750. 6吨,是1949年的2. 8倍。 1959〜1961年,由于公社化运动,把部分专业渔业队并入农业,搞渔农结合,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为了生存,渔、农在江河上进行掠夺性捕捞,至1961年捕捞产量达到4020.7吨。1962〜1965年酷渔滥捕现象得到了控制,赣江渔业逐步得以恢复。1966 ~ 1976年间,由于极“左”路线的冲击,捕捞业处于无政府状态,酷渔滥捕,渔业资源破坏,捕捞秩序混乱,捕捞产量严重滑坡,到1977年全区捕捞产量降为74& 3吨, 只及1957年的42.75%,是1965年的28.2%。
1978年以后,渔业管理机构恢复,渔民归队,同时加强水产资源的繁殖保护,制定相应法规,捕捞生产重新走上正轨,产量逐年回升,1980年达到1363.6吨,1990年达到3556吨,2000年达12481吨,是 1949 年的 20.45 倍。表9_6M 1949 ~ 2000年全地区捕捞产量统计单位:吨年份捕捞产量年份捕捞产量年份捕捞产量 1949 610.4 1967 2254.3 1985 1291.41950 720.3 1968 1896.7 1986 2959 1951 694.4 1969 1989.4 1987 2387.41952 767.7 1970 1846.2 1988 24112 1953 752.3 1971 1809.9 1989 2276 1954 923.6 1972 989.7 1990 3556 1955 1048.8 1973 1516.7 1991 3508 1956 1071 1974 1115.9 1992 4190 1957 1750.6 1975 1014.2 1993 4659 1958 2501.5 1976 1412.1 1994 7469 1959 2584.9 1977 748.3 1995 8369 1960 2725.2 1978 994.4 1996 9537 1961 4020.7 1979 871.1 1997 10680 1962 3669.4 1980 1363.6 1998 13615 1963 1656 1981 1249.3 1999 12856 1964 2606.9 1982 959.8 2000 12481 1965 2655.6 1983 1156 1966 2126 1984 1481.7 捕捞队伍在农业合作化以前,渔民从事捕捞生产,均为单家独户进行。1950年全区渔业捕捞劳动力487人, 渔船576艘。在专业捕捞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连家船”渔民,数量约564户,大多数使用1吨左右的小船,一船一户,以船为家,劳动吃住都在船上,渔船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从事分散的生产活动。在农业合作化期间,全区90%以上的捕捞渔民参加了渔业生产合作社。1966 - 1975年,江西省农业部门先后向吉安地区拨出专项资金25. 8万元、木材445.5立方米,用于连家船渔民建房和添置生产工具,先后在吉安、万安、泰和、峡江、吉水、新干等县和吉安市建立43个专业渔业村,基本完成了“连家渔船”的改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区捕捞渔业生产队,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取消派购,放开价格、自捕自销、多捕多得,极大地调动捕捞渔民的积极性,捕捞队伍稳步发展。1980年,渔业劳动力1068 人,渔业机动船678艘,载重量1042吨;1990年渔业捕捞劳动力1480人,机动船715艘,载重1213吨,总动力2037马力;非机动船389艘,载重388吨;2000年,渔业捕捞劳动力2040人,机动船712艘,载重量 1996吨,总动力2351马力,非机动船291艘,载重量199吨。
渔具渔法渔具种类境内的水产捕捞生产历史悠久,渔具渔法多种多样。据1935年《江西之实业调查与统计》记载:“沿河捕鱼方法多为网捕、钩捕、鹘鹅捕、装捕与药捕等,网捕获量最多、应用最广,网之材料用麻线,麻线网需经猪血浆染制晾干方可使用,使用寿命颇短,多为二三个月。网之种类也颇多,形状各异,以其使用人数可分为单人用网及团体用网。钩捕有两种,一为使用单钩,为个人垂钓,获鱼甚少;一为将多数钩装系于绳索上,每次获鱼较多。钩多以铁丝制成,曲钩锐利,大小不一,须附以饵。鹅鹅捕就是渔户饲养鹘鹅十或数十只,乘以竹筏,一叶飘浮,水深滩急,倏忽上下,随处取鱼,远非渔网钩所及,每渔夫一日可得数十斤,亦颇可观。装捕为使器具之装置,诱鱼入殼。药捕法以植物药料置于水中,鱼毙则捞之,法最简捷,鱼味稍逊。此外,尚有使用武器如铁叉、火器捕鱼者,获量更少。” 1959 - I960年间,吉安专署农业部门对沿河的渔具进行实地调查,查明各种渔具共35项,依据其结构和作业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网具类、钓具类、杂渔具类及特种渔具类四种。
网具类网具类包括:刺网、围网、大拉网、网餅、罩网、敷网六种。
刺网是一种长方形网具,作业时将若干网片互相连接,拦截鱼类,使鱼刺入网具或被网衣缠绕。刺网按其结构而分,可分为单层刺网、三层刺网和框刺网三种。
围网是一种长条形网具,上纲装配浮子,下纲装配沉子,当发现鱼群,迅速放网围成圆形,使网很快垂直展开呈圆形网壁,将鱼群网住,然后逐渐缩小包围圈,将网收起,捕鱼上船。20世纪70年代,沿江渔民秋冬季节,使用此网捕获中上层鱼类。
大拉网是一种较大型的渔具,它由网衣、浮子、沉子及拉纲等组成,长达500至5000米不等。其捕鱼原理与围网类似。不同之处是围网起放网均在船上进行,而大拉网利用船只向水域作圆形投放,两端靠岸,放完网后在岸边进行收网,逐渐缩小包围圈而达到捕鱼的目的。沿江渔民一般每年农历9月至翌年的2月使用此类网具作业。
网餅是用聚乙烯网片联结成一定形状的网箱,再配以垣网,大小墙网,倒网等组成一个陷阱式渔具, 以毛竹插入湖中作为网筋的支架,设置在鱼类栖息,洒游的通道上用以拦截,引导鱼类进入网箱达到捕鱼目的。这种渔具拦截鱼类不分大小,严重影响幼鱼成长,破坏鱼类资源,是严禁使用的有害渔具。
罩网呈圆锥形,顶端系有手纲,由网衣、纲索、沉子等组成,网衣底部向内折转,并分档用吊纲与身网连接,形成网兜。作业时将网呈圆性旋撒出去罩捕鱼类,是赣江沿江农民和渔民常用的捕捞渔具之一, 既可利用船只在江河、水库中撒网捕捞,又可在港河塘岸边撒网捕鱼。
敷网大多是以其方形、梯形或三角形和锥形网衣,利用网架或其他一些属具制成,先敷设于鱼类通道上,待鱼进入网中或利用驱赶和诱集方法,使鱼进入网内,然后快速将网具提出水面而将鱼捕获之。
钓具类区内钓具,从结构和使用方式可分为延绳钓(包括空钓和饵钓)、曳绳钓、手钓和竿钓四大类。
延绳钓渔具是由一根较粗长的干绳(或干线),每隔一定距离结扎有一根细而强度大的支线,支线下端扎附有锋利的钓钩,干绳张开于鱼类的通道上而钩捕过道活动的鱼群,钩上可装饵或不装饵,装有饵的叫饵料延绳钩,不装饵的叫空钓延绳钩。在吉安赣江江段延绳钓种类主要有滚钩、划钩、拖钩、藤钩、 黄雅头钩、蹶鱼钩、青鱼钩、乌鱼钩、黄鳍钩、竹制卡钩等。
曳绳钓渔具是若干根长的曳绳上扎附若干个装有饵料或拟饵的钓钩,主要钩捕大型凶猛性鱼类或作探测鱼群之用。
手钓和竿钓是一种小型钓鱼具。一般多作娱乐和副业性质的钓具。
杂渔具类杂渔具类分为投刺类和抓耙类两种,它是根据鱼类生活习性,凭经验使用刺耙投刺、寓诱、枪击、禽捕以达到捕鱼目的。在吉安赣江江段捕鱼的杂鱼具类主要有渔叉、蚌耙、抓耙、鱼罩、黄鳍笼、黄雅头笼、鹘鹅等。
特种渔具类特种渔具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机械电器化程度较高的渔具,如电捕鱼和光、电无网捕鱼均属此类。吉安赣江江段主要使用的特种渔具是电捕鱼器。电捕鱼分直流电捕和交流电捕。直流电捕主要是利用鱼对直流电的趋阳反应来捕鱼的;交流电捕则是利用鱼对交流电昏迷反应来捕鱼的。目前生产上常用异整直流电捕和异发交流电捕两种捕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