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鱼苗繁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76
颗粒名称: 水产鱼苗繁殖
分类号: S9
页数: 1
摘要: 境内主要养殖鱼类的青、草、鏈、鱸鱼苗。1962年以前主要从江西的九江、鄱阳或湖南的湘江、衡山一带购买天然水花鱼苗。新中国建立前,由于交通不便,每年清明过后,各地鱼苗养殖户就要开始打点行装,准备长途跋涉到外地购买鱼苗。鱼苗购回来后,放入预先清整好的小池子(小土池)里培育。开始投喂豆浆和鸡蛋黄,一个月后改喂菜枯等,培育成夏花、冬片鱼种再出售。中华鳖(甲鱼)苗繁殖:1994年吉安市长塘乡就有甲鱼专业养殖户10余户,他们大多采用温室养殖, 自繁自育。当时全省甲鱼养殖现场会在吉安市召开,被誉为“京九甲鱼第一市”。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鱼苗繁殖

内容

境内主要养殖鱼类的青、草、鏈、鱸鱼苗。1962年以前主要从江西的九江、鄱阳或湖南的湘江、衡山一带购买天然水花鱼苗。新中国建立前,由于交通不便,每年清明过后,各地鱼苗养殖户就要开始打点行装,准备长途跋涉到外地购买鱼苗。鱼苗购回来后,放入预先清整好的小池子(小土池)里培育。开始投喂豆浆和鸡蛋黄,一个月后改喂菜枯等,培育成夏花、冬片鱼种再出售。
  鲤鱼的人工繁殖历史较早。清嘉庆年间(1796 - 1820)就有文字记载,但鲤鱼作为养殖鱼类,在 I960年以前主要还是自然繁殖,人工育苗者少。1960年以后,农业主管部门派出渔业技术人员到各地大力开展鲤鱼人工繁殖试验、示范,就地采苗,就地育种,全区出现了大搞鲤鱼人工繁殖高潮。1962年全区繁殖鲤鱼苗0.6亿尾,缓解了当时养殖所需鱼苗的紧张状况。
  同年,泰和县鱼种场陈文森、刘俊美等开始进行家鱼人工繁殖试验,1964年试验成功,在区内首次孵化鏈鱼苗18万尾。1964年,吉安市后河管理所人工孵化青、草、鏈、鱸四大家鱼成功,当年产苗近100万尾。1965年,吉水、吉安、万安、遂川四县人工孵化四大家鱼苗相继获得成功,吉水县孵出鏈鱼苗200多万尾,吉安县孵化出草鱼苗150余万尾。同年,泰和县人工孵化鱒鱼苗种成功。从此,区内结束了长途跋涉到外地购买天然鱼苗的历史。
  80年代末期,吉安地区水产站筹集近百万资金,对全区家鱼人工繁殖设施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扩建老场,兴建新场,推行自流进卵和内出水孵化工程技术。到1990年,全区有鱼苗繁殖场24个,拥有产卵池43个,孵化环道111个,可投产亲鱼3636尾,后备亲鱼2148尾,人工繁殖草、鏈、鳍鱼苗7.5亿尾, 吉安、遂川、泰和、永新县鱼种场,年孵化四大家鱼苗在1亿尾以上。吉安县1994年突破2亿尾,全区鱼苗不但自给有余,还销往新余、樟树等地。
  中华鳖(甲鱼)苗繁殖:1994年吉安市长塘乡就有甲鱼专业养殖户10余户,他们大多采用温室养殖, 自繁自育。1996年,甲鱼养殖盛行,苗价每只30余元,刺激了繁殖生产大发展,仅长塘一个乡,年孵化甲鱼苗15万只以上,甲鱼苗不但自给,还销往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当时全省甲鱼养殖现场会在吉安市召开,被誉为“京九甲鱼第一市”。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