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产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产养殖
分类号: S9
页数: 9
摘要: 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区的养殖产量不到 500 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水产养殖业实行扶持的政策,确立了“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水产养殖承包经营,取消水产品派购,放开价格,大力提倡科学养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水产养殖得到迅速发展。全区83%的可养水面都已养鱼,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鱼是区内的主要养殖鱼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 34.6%。斑点叉尾飼又称美国飆鱼、美洲鲍:,于1993年引进吉安。池塘单养亩产300千克以上。
关键词: 渔业 水产养殖业

内容

第二节水产养殖养殖概况新中国建立前,区内水产养殖面积很小,产量很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区的养殖产量不到 500 吨。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水产养殖业实行扶持的政策,确立了“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水产养殖承包经营,取消水产品派购,放开价格,大力提倡科学养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水产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养殖水面不断扩大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区的养殖水面仅池塘,面积不到200公顷,到2000年,全区养殖水面扩大到28558.1公顷加上稻田养鱼面积达到3.7万公顷,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85倍。养殖水面的类型从单一的池塘发展到水库、河沟。稻田养鱼也由少数地区普及到全区12个县148个乡(镇), 面积达8500公顷。全区83%的可养水面都已养鱼,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品种不断增加新中国建立前,境内的水产养殖品种单一主要是草鱼、鮭鱼、鱒鱼和鲤鱼。新中国建立后,选育了当地特产优良品种万安玻璃红鲤,引进了东北银鲫、日本白鲫、彭泽鲫、团头鲂、罗非鱼、塘虱鱼、淡水白鳍、兴国红鲤、婺源荷包鲤、斑点叉尾鲍(原产美国)等多种新的养殖品种,还发展了泥锹、黄鳍、鳗麵、中华鳖、牛蛙、美蛙、虎纹蛙、福寿螺等特种水产经济动物的养殖和河蚌育珍珠。主要养殖鱼类的鱼苗,由过去依靠从九江、鄱阳湖等地购买天然水花鱼苗,发展到人工繁殖,实现了就地繁殖、 就地培育、就地放养。 养殖产量迅速增长1952年全区养殖产量只有1346吨。2000年达到87863吨,是1952年的65 倍,年均递增9.1%。
  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提高1949〜1980年,一直在0.29% ~ 1.44%之间徘徊,此后逐年上升:1985年为2.64% ,1990年为4.16% ,1995年为5.98% ,2000年为& 39% (按各个时期的不变价计算)。
  50年间区内的水产养殖业经历了有起有落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至 I960年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和水面,并走上了集体化道路,贯彻了以养为主的方针,养殖水面迅速增加到16000公顷,养殖产量达到6421吨,比1952年增长337%,年平均递增20.2% ₒ二是从1961年至1978年的下降徘徊时期。这一时期在“以粮为纲”思想的指导下, 农民从事渔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水产养殖被指责为“不务正业”、“走资本主义道路”,结果大量水面荒芜,到60年代末养殖面积减少到只有4200公顷,年均递减14. 3%,养殖产量仅有1043吨,年均递减19.9%,还不及1952年的产量;70年代初期虽有所回升,但一直徘徊在1500〜4000吨左右,未恢复到历史最高年产。三是从1979年至1981年的第二个恢复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纠正了“左”的指导思想,各级党政部门开始重视水产养殖,农村养鱼迅速恢复发展,仅3年时间,养殖水面就扩大到20300公顷,养殖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年水平。四是1982年以后进入大发展时期,党和政府强调水面和耕地一样重要,把渔业提到与种植粮食、饲养猪牛同等地位,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加大了水产养殖比重,放宽了政策,落实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取消水产品派购,全面放开水产品价格,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水产养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的局面,养殖水面连续10年以每年667公顷的速度扩大,到2000 年已达34920公顷;养殖产量连续18年提高,创历史最高纪录,1984年首次突破1万吨,1986年突破2 万吨,1989年又突破了 3万吨,到2000年已达8. 8万吨,取得了连续18年稳定高速发展的好成就。
  室2000年,全区有渔业村46个,渔业户23108户,渔业人口 185523人,渔业劳动力66324人,其中专业劳动力22273人。
  养殖品种草鱼属半泪游性大型经济鱼类,栖息于水的中下层,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草食性,生长快。雌鱼4 ~5龄性成熟,雄鱼性成熟较雌鱼早1年。草鱼是区内的主要养殖鱼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 34.6%。
  青鱼体形与草鱼相似,吻稍尖,鳞大,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各鳍均为灰黑色,一般在水中下层栖息觅食,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螺、虬蚌等为食。在“四大家鱼”(青、草、鏈、鱸鱼)中,其生长最快,个体最大,1年可达0.5 ~ 1千克,2年达1.5〜2千克,3年可达5千克以上。其肉质厚实,肥嫩鲜美,青鱼尾是名贵菜肴。但在单位养殖水面内的放养尾数不能多,一宜是池塘养殖的配角,因此产量不多。
  縫鱼生活于水体上层,以摄食浮游生物为主,性活泼、善跳跃,雌鱼3 ~4龄性成熟,雄鱼成熟期稍早。属大型经济鱼类,生长快,是区内的主要养殖鱼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25%。
  鳞鱼又名花鏈、胖头鱼,属大型经济鱼类,栖息于水体上中层,性较和缓,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最大个体可达40 -50千克,生长快,是区内的主要养殖鱼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20%。鱒鱼头是名贵菜肴。
  鲤鱼属定居性大型经济鱼类,栖息在水的底层,杂食性,喜跳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主要养殖鱼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12.5% ₀主要品种有万安玻璃红鲤、兴国红鲤、荷包红鲤、普通鲤鱼等。
  万安玻璃红鲤鱼是江西“三红”的一个优良品种,其经多年精心选育,生物学性状稳定,经济性能进一步提高,已在全国推广养殖。是1963年万安县麻源垦殖场水产队在采购的长江鱼苗培育池中发现的,是鲤鱼的一种突变型。因其幼鱼阶段(体长在7厘米以内)鱼体透明,肉眼可透视内脏、鲍等器官,成鱼阶段鱼体透明度虽有所降低,但仍可透视鲍部轮廓,体色又多为红色,故名玻璃红鲤鱼。鉴于在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后代体色不一,性状很不稳定。为发掘和培育养殖新品种,万安县、吉安地区和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别于1973年和1980年,把万安玻璃红鲤鱼培育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由吉安地区水产站、万安县鱼种场和江西大学生物系共同承担,在项目主持人彭金良同志的主持下于1983年完成项目任务,该成果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六代定向培育,品种性状基本稳定,所有后代群体鱼全部具备透明性状,全红个体占群体的83. 64% ,在一般饲养条件下,池塘每亩搭养60尾,两年制亩产成鱼44.5千克,一年制亩产23.95千克,群体生产效益明显,成为江西省培育的一个新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在池塘及网箱中养殖。
  鲫鱼是分布极广的中型经济鱼类,栖息于水底层,杂食性,肉质细嫩鲜美,但生长较慢,一般个体 100〜250克,大的可达500克以上,是区内主要的捕捞和养殖鱼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 8%。主要品种有白鲫、银鲫、彭泽鲫。
  团头鲂(武昌鱼)体高而侧扁,呈菱形,头短小,草食性、抗病力强、性较驯、易捕捞、生长快,并有肉嫩、味美等诸多优点。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已在全区广为养殖。
  斑点叉尾飼又称美国飆鱼、美洲鲍:,于1993年引进吉安。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易加工。其性成熟年龄为3〜5龄,繁殖季节为5 ~ 7月份,繁殖适温为22 ~30T,最适温度为20 ~28七。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适宜池塘养殖,也可进行工厂化、网箱养殖。池塘单养亩产300千克以上,网箱产量50千克/立方米以上,平均个体重750克左右。已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
  鱼苗繁殖境内主要养殖鱼类的青、草、鏈、鱸鱼苗。1962年以前主要从江西的九江、鄱阳或湖南的湘江、衡山一带购买天然水花鱼苗。新中国建立前,由于交通不便,每年清明过后,各地鱼苗养殖户就要开始打点行装,准备长途跋涉到外地购买鱼苗。鱼苗购回来后,放入预先清整好的小池子(小土池)里培育。开始投喂豆浆和鸡蛋黄,一个月后改喂菜枯等,培育成夏花、冬片鱼种再出售。
  鲤鱼的人工繁殖历史较早。清嘉庆年间(1796 - 1820)就有文字记载,但鲤鱼作为养殖鱼类,在 I960年以前主要还是自然繁殖,人工育苗者少。1960年以后,农业主管部门派出渔业技术人员到各地大力开展鲤鱼人工繁殖试验、示范,就地采苗,就地育种,全区出现了大搞鲤鱼人工繁殖高潮。1962年全区繁殖鲤鱼苗0.6亿尾,缓解了当时养殖所需鱼苗的紧张状况。
  同年,泰和县鱼种场陈文森、刘俊美等开始进行家鱼人工繁殖试验,1964年试验成功,在区内首次孵化鏈鱼苗18万尾。1964年,吉安市后河管理所人工孵化青、草、鏈、鱸四大家鱼成功,当年产苗近100万尾。1965年,吉水、吉安、万安、遂川四县人工孵化四大家鱼苗相继获得成功,吉水县孵出鏈鱼苗200多万尾,吉安县孵化出草鱼苗150余万尾。同年,泰和县人工孵化鱒鱼苗种成功。从此,区内结束了长途跋涉到外地购买天然鱼苗的历史。
  80年代末期,吉安地区水产站筹集近百万资金,对全区家鱼人工繁殖设施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扩建老场,兴建新场,推行自流进卵和内出水孵化工程技术。到1990年,全区有鱼苗繁殖场24个,拥有产卵池43个,孵化环道111个,可投产亲鱼3636尾,后备亲鱼2148尾,人工繁殖草、鏈、鳍鱼苗7.5亿尾, 吉安、遂川、泰和、永新县鱼种场,年孵化四大家鱼苗在1亿尾以上。吉安县1994年突破2亿尾,全区鱼苗不但自给有余,还销往新余、樟树等地。
  中华鳖(甲鱼)苗繁殖:1994年吉安市长塘乡就有甲鱼专业养殖户10余户,他们大多采用温室养殖, 自繁自育。1996年,甲鱼养殖盛行,苗价每只30余元,刺激了繁殖生产大发展,仅长塘一个乡,年孵化甲鱼苗15万只以上,甲鱼苗不但自给,还销往上海、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当时全省甲鱼养殖现场会在吉安市召开,被誉为“京九甲鱼第一市”。
  鱼种生产清乾隆年间,安福县甘洛乡的徐家、刘家村就有放养水花鱼苗培育鱼种的习惯。每年夏初,青壮年成群结队,肩挑油勢,远涉湖南湘江、衡山等地采购水花鱼苗,运回当地自行培育成夏花或冬片鱼种出售。
  吉安县是鱼种生产较集中的地区,清代以后新安、田心、河东等地大量渔民到九江贩运鱼苗,用以培育鱼种。据1941年出版的《吉安县志》记载,该县从九江运回鱼苗后即“倾入预先整备之方形蓄水池中, 每日仍喂以熟鸡蛋黄,俟鱼苗长成一二寸乃捞取分别挑运各村出售,于是人工养鱼渔场星罗棋布于乡间矣”。
  1940年3月,江西省政府在泰和县建了全省第一个国营养鱼实验场,这是境内最早专业生产鱼苗、 鱼种的实验场。
  新中国建立后,区内除吉安县的新安、田心、河东(后划归吉安市管辖),安福县甘洛的徐家、刘家之外,还有吉水县的阜田,泰和县的南溪,永新县石桥乡的白鹭和樟观村,家家户户养鱼种,鱼种收入占家庭收入近三分之一。尤以河东枫塘村鱼种生产经验丰富,鱼种质量闻名遐迩,鱼种收入占家庭收入近一半。1956年,中共江西省委在《关于发展渔业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指示》中,提岀“为了妥善解决鱼苗、鱼种的供应问题,各地应当有计划地在适当的地方建立鱼种场,负责供应附近地区的鱼苗、鱼种,有条件的合作社也可以建立小型鱼种场”。从此,由国家投资或扶助在全区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国营和集体鱼种场。为了加强鱼种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吉安专区1959年设立了吉安鱼种站,全区专业鱼种场发展到9个,加上乡级小型鱼种场17个,全区共拥有鱼种池1080亩,鱼种生产量达到1100万尾。由于县、乡鱼种场的相继建成,使鱼种生产由过去主要依靠个体生产转为由国营和集体鱼种场生产。到70 年代,全区各县和重点公社、大队基本上都建立了鱼种场。吉安县云楼公社鱼种场属较早的乡办鱼种场,有鱼种培育池32.5亩,亲鱼培育池17.6亩,孵化环道5个、产卵池2个。
  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鱼种生产专业户、专业村不断涌现。鱼种生产出现以鱼种场为骨干、个体养殖户为基础的生产格局。1992年在万安县建立了万安玻璃红鲤鱼原(良)种场; 在吉安县建立了长江四大家鱼良种场;1995年在峡江县建立了美国斑点叉尾飽良种场。2000年全区生产鱼种41133万尾,是1985年的3.9倍。体长16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占鱼种总数的25%以上,从鱼苗到冬片鱼种的成活率由过去的35%提高到52%。
  鱼种培育场所:新中国建立初期,主要以池塘(鱼种池)和稻田为主;70年代出现用网栏、土栏、竹箔栏等拦堑库汉、河沟培育大规格鱼种;80年代出现用网箱培育鱼种,每个网箱体积为60立方米,每立方米投放夏花300尾至350尾海箱投放18000〜21000尾,养成10厘米以上的冬片1万尾以上,成活率均在80%左右。进入90年代,用池塘、小型水库高密度培育鱼种,并采用全价配方鱼种专用料,根据不同的品种、规格大小分别投喂不同的饵料,培育出来的鱼种规格一致,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可达90%以上。由于加装了增氧机和采用自动投饵机,提高鱼种的保险系数,减小了劳动强度。各地还推广成鱼塘套养鱼种的方法,既满足了池塘养殖对品种规格的不同要求,又解决了山区和边远地区养鱼的苗种来源。
  鱼种销售渠道:自1993年起,全区各地的苗种除散养散销外,还自发建立起多个鱼苗集散场所。如泰和县的南溪、遂川县的于田,吉安市河东乡的枫塘、麻家、刘家、邓家等村都建立了鱼苗集贸市场。 1999年,吉安地区水产站在河东乡枫塘村开发水面6.7公顷,作为全区示范性的苗种购销集散场所。
  池塘养鱼区内池塘养鱼虽然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不是作为一项主业,只是在门前屋后池塘里放养少许鱼种,任其自然生长,自养自食。新中国建立后,池塘养鱼面积逐渐增多,但产量较低。1978年后,全区实行了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办鱼种场,五级(公社、大队、生产队、作业组、社员私人)养鱼。1987年后,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重视渔业生产,把维修、改造鱼塘列入冬季农事活动和建设文明村的重要内容,要求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使低产池塘的养殖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提高了养殖水平。90年代初期,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很多农户把耕地挖成池塘,池塘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到2000年,全区池塘养鱼面积244462亩,占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的46. 7%,池塘养鱼产量达61216 吨,占全区水产总产量的61%,池塘单产亦出现了大幅增长。
  表9-6-1 1978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池塘养鱼面积、产量统计年份养殖面积(亩) 产量(吨) 单产(千克/亩)1978 72760 2265 31 1985 165149 10239 62 1986 189630 16365 86.3 1992 207221 28998 139.9 2000 244462 61216 250.4 为了大面积提高池塘养鱼水平,吉安地区水产站从1986年开始连续7年在全区开展池塘养鱼丰产技术示范活动。主要推广池塘改造、鱼种投放、综合养鱼、鱼病防治、投饵施肥、轮捕轮放等先进实用的科学养鱼技术。
  是年建立丰产塘1.2万亩,亩产356.2千克,比上年增长56. 5% ;1988年丰产塘达到2.1万亩,亩产 382.3千克,比上年增长21.2%。该项成果荣获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三等奖。
  水库养鱼全区有水库面积14895. 8公顷(223437亩),占可养水面28558. 1公顷(248371. 5亩)的52. 16%。 2000年水库养鱼产量2. 16万吨,占养殖产量21.5%。
  20世纪60年代初期,全区掀起大兴水利高潮,许多大小水库相继建成。由于建库初期库内植物水淹后形成了丰富的腐植质,为鱼类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养料,籬、舖鱼和草鱼产量较高。但由于当时捕捞技术和捕捞工具落后,有鱼捞不上来的现象普遍存在。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由于水库中的腐植质逐渐被消耗,加上“文化大革命”冲击,各级水产管理机构处于瘫痪状态,许多水库出现摺荒,鱼产量逐年下降,水库养鱼面积也逐年减少。
  8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级水产管理机构逐渐恢复,生产秩序渐趋正常,大多数大中型水库成立了鱼种场,开挖鱼池,人工繁殖鱼苗,建立鱼种基地,形成从鱼苗到鱼种再到成鱼的一条龙生产。水库渔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如吉安县银湾桥水库有水面3148亩,鱼种池22亩,亲鱼池14.5 亩,孵化环道4个,产孵池3个,1985年孵化四大家鱼苗4761万尾。
  进入90年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水库渔业的发展:在政策上实行承包、租赁、股份制、 拍卖水面使用权等生产责任制;在资金上,财政给予一定扶持,银行实行低息贷款,各有关单位如农业开发办、老建办等相继投入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在技术上实行立体开发,渔牧结合,发展“三网”养鱼, 开展“丰产库”示范活动,大大加快水库养鱼的发展步伐。1985年全区水库养鱼面积17.96万亩,产量 0.27万吨,占全区养殖产量的16.6%,平均亩产15千克。2000年全区水库养鱼平均亩产提高到78. 6 千克,比1992年提高166.4% ₀ 水库养鱼主要采取增殖与养殖相结合,粗养和精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一般小型水库和库湾以精养为主,大中小型水库以人工放养和增殖相结合。银湾桥水库属中型水库,面积3148亩,1995年平均亩产H4千克。白云山水库属大型水库,面积8147亩,1987〜1996年平均亩产34. 5千克,均达高产水库。
  从80年代开始,在水库发展“三网”养鱼。2000年,万安水库养鱼网箱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投放大规格鱼种;坝拦库湾面积2800余亩,平均亩产230千克。
  地区水产站从1987年开始,连续6年在小型水库开展“丰产库”活动,要求亩产达200千克以上。 全区共建立丰产库2万亩,养殖技术上主要采取投放大规格鱼种,投喂一定量的精饲料,以籬、鱸鱼为主的水库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鱼病防治上以防为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养殖水平显著提高,平均亩产达到206千克,泰和县有的小型水库亩产达到300多千克。
  立体开发、渔牧结合也是90年代区内水库养鱼较为普遍的养殖模式。养猪或养禽与养鱼、种果树相结合,相互促进,大大提高了鱼产量和养鱼户的经济效益。如吉安市的官溪水库,山上种柑橘80亩, 岸边养猪1000头,水库养鱼最高年份亩产达到211千克。吉安县的李春根有2个猪场均建在水库边,实行渔牧结合,每年生猪出栏上万头,鱼产量280吨。
  稻田养鱼区内稻田养鱼主要分布在遂丿11、万安等县。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水产养殖新技术的普及,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稻田养鱼逐步推广,面积日益增加。2000年,全区稻田养鱼面积达126746亩,产量达 3992万吨,主要分布在遂川、万安、泰和、吉水、吉安等县。稻田养鱼由单一品种发展到多品种,主要包括青、草、讎、鱒、鲤、鲫等。稻田养鱼有稻鱼并作、稻鱼轮作、稻鱼间作三种形式。
  稻鱼并作,就是在同一田块种稻和养鱼同时进行。这种耕养方式的面积约占全区稻田养鱼总面积的67%。有三种养殖方式:专养鱼种、鱼种与商品鱼混养和专养商品鱼。以专养鱼种最为普遍。遂川县水产站1984年开展的稻田养殖草鱼鱼种试验,平均亩产鱼种102千克,居全区第一,省水产局多次在遂川召开稻田养鱼现场会。
  稻鱼轮作,就是在一块田内种一季稻,养一季鱼,轮换种养。这种耕养方式的面积约占全区稻田养鱼总面积的18%,多分布在丘陵山区。其特点是养殖时间长,有7 ~ 8个月之久,养殖生态条件类似池塘,主要养殖商品鱼。 , 稻鱼间作,就是利用上年二季晚稻收割后,下年早稻播种前的空闲时间养鱼。这种耕养方式的面积约占全区稻田养鱼总面积的15%,多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其特点是养殖时间短、见效快,主要是以培育夏花鱼种为主。
  从80年代开始,全区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认真总结各地稻田养鱼经验,开展科学试验和丰产技术示范活动,逐步改进了稻田养鱼方法,并解决了稻鱼共生互利问题。先后推广了在田中开十字沟、田字沟、作鱼溜和垄稻沟(田中开沟作垄,垄上种稻,沟里养鱼)等方法。1985年在遂川县开展的沟池、沟垄式稻田养殖草鱼鱼种丰产技术示范,面积4200亩,平均亩产鱼种达138千克,稻谷平均增产5%〜 10%,每亩增收980元,获得稻、鱼双丰收。该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荣获省(部)、地级科技成果奖。
  表9-6-2 1978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稻田养鱼面积、产■统计年份养殖面积(亩) 产量(吨) 单产(千克/亩)1978 4250 40 9.4 1985 9208 131.7 14.3 1986 20142 375 18.6 1992 71485 1481 20.7 2000 126746 3992 31.5 河蚌育珍珠 20世纪70年代初,吉安市、新干、吉水、吉安、泰和等县和吉安地区水产场(原名吉安地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先后从九江赛湖、南昌、鄱阳等地购进三角帆蚌和皱纹冠蚌,或利用本地的背角无齿蚌进行育珠试验获得成功。珍珠产量:1973年吉安县1.5千克,吉水县3. 5千克;1974年泰和县1. 5千克,1976年吉安市3千克。70年代中期以后,永丰、万安、遂川县也先后进行河蚌育珠试验,均获得成功。
  到80年代初期,全区兴起了河蚌育珠热潮,1982年有育珠点46个,育珠水面1000余亩,1986年珍珠产量达648千克。当时,区内珍珠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是吉安市。1982年,该市珍珠生产发展到广丰、年丰、先锋、北门、岔路口、军民(即今凤凰洲行政村)等大队及后河管理所冰产科学研究所等30多个单位,年产珍珠达150多千克。广丰大队第二生产队珍珠生产数量多、质量好,连续三年获全省珍珠质量评比第一名。该市珍珠生产所用的河蚌,开始几年是从九江、鄱阳等地购进。1987年 11月吉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进行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试验成功,结束了依靠购买外地河蚌的历史。此后, 由于受国际珍珠市场影响,销路不畅,价格波动又大,导致全区珍珠生产下跌,1987 ~ 1990年徘徊在年产150千克左右。进入90年代,生产发展,产量大增。2000年全区珍珠产量达2550千克,比1993年的 172千克增长13. 83倍。
  病害防治 “养鱼不发瘟,富得要发昏”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民间谚语,充分说明了鱼病防治在整个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性。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放养密度较小,水产养殖病害相对较少。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养殖单产的增加,鱼病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地预防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减少病害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专区、县水产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推广鱼病防治新技术,产生了积极的效果。1985、1986年地区、各县(市)水产站相继开设了鱼病门诊部,开方供药,有效地提高了鱼病防治技术水平,降低了死亡率,增加了产量。
  水产养殖病害有近百种。境内常见养殖鱼类病害有20多种,危害较大的是草鱼“老三病”(即肠炎、 出血、烂鲍、)、白尾病、打印病等细菌性病害,中华鳗、锚头鳗、颯、小瓜虫、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四大家鱼、鲫鱼的水霉病等真菌类病害,草鱼出血病,鏈鱼、舗鱼、鲫鱼、飆鱼等的病毒性病害,以及由藻类营养搭配不平衡所引起的非病害入侵而产生的疾病。在上述5类病害中,以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占多数, 约占总发病率的70%以上,其中尤以草鱼“老三病”及出血病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造成的损失占渔业总产值的20%以上,有时高达50% ;其次是病毒性疾病,如鮑鱼出血病、甲鱼出血病等对特种水产养殖亦有较大影响。
  鱼病防治药物较多,包括中草药、西药等化学合成药品。常用杀菌消毒药物包括氯制剂、漠制剂、碘制剂、季镀盐四类,在养殖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用量较大,对细菌性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有效控制和预防草鱼病害的发生,区内从80年代起就开始推广使用草鱼免疫灭活疫苗预防草鱼出血病及“老三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草鱼注射了疫苗后成活率可达80%以上,高的达95%。这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尤以泰和县为最好,其草鱼免疫防疫率达70%以上。在推广使用西药等化学合成药物的同时,大力推广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常用的中草药包括槟榔、三黄粉、五倍子、大蒜、松毛等。 90年代吉安地区水产站创办了吉安地区鱼药厂,研制生产了中成药鱼用浮颗粒药饵,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用药方法上也有很大改进。全区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借鉴各地经验,并通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 对用药防治鱼病采用了较多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全池泼洒法、挂篓挂袋法、拌饵投喂法、药饵投喂法、内服与外用药物相结合法。
  特种水产养殖 20世纪60年代起,区内开始养殖一些过去无人工养殖的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如鳖(甲鱼)、蛇、龟、牛蛙、泥鍬、黄鳍、鳗鱼(白鳍)、嫩鱼、月鳗、中华绒螯蟹等。
  60年代中期,永丰县开始引进牛蛙试养。1973年,万安县引进古巴牛蛙试养。1975年,泰和县从上海崇明岛引进中华绒螯蟹100万只在县鱼种场试养,当年个体重量达150克。但因放养池未搞好,多数蟹随水逃走,有的冬季打洞穴居,收获甚少。1976年,新干县鱼种场进行过甲鱼的人工孵化繁殖。1977 年,吉水县开始进行人工养殖甲鱼试验,放养270只,自然繁殖幼鳖150只,产量175千克。1981年以后,永新县出现了不少养殖毒蛇、黄鳍、泥鍬的农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未形成规模。1986年,遂川县也有人试养毒蛇、乌龟。1990年,遂川县又从南康县引进牛蛙试养。1991年,新干县塘头乡十里村、七琴乡钱塘村2户农民开始人工养甲鱼。获得成功后,甲鱼养殖在该县形成高潮,每年繁殖甲鱼幼苗50 万只。后因价格暴跌,养殖户减少。
  中华鳖(甲鱼)养殖1992年吉安地区水产站开始重点抓甲鱼的人工繁养工作。1995年吉安市成立特种水产管理局,使以甲鱼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养殖有序发展。该市甲鱼养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1996年,由囤养野生甲鱼向人工繁殖甲鱼转轨。1992年冬,黄宗顺、傅显祖、萧海清、罗长元等收购野生甲鱼囤养。1993年开春后,发现甲鱼产蛋,通过技术摸索,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孵化甲鱼幼苗。当年建成了白塘乡吉南、长塘镇荷洁两个甲鱼养殖场,面积3.33公顷。1995年,全市甲鱼养殖面积达40公顷,繁殖甲鱼幼苗50万只,产商品甲鱼48吨。其中:黄宗顺扩建了兴桥镇秀江甲鱼场,面积5.6公顷;傅显祖、萧海清、罗长元、罗生根等在长塘荷洁也扩大了甲鱼养殖面积9. 66公顷,形成了长塘集中连片20公顷的甲鱼基地。1996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了长塘甲鱼基地。
  第二阶段:1996〜1997年,由人工繁殖种苗为主向温控式养殖商品甲鱼为主转变。1996年,全市甲鱼养殖面积60公顷,年产商品甲鱼103吨,繁殖甲鱼种苗160万只。1997年,产商品甲鱼150吨,繁殖甲鱼种苗250万只。
  第三阶段:1998 ~ 2000年,由温控室专门养殖向池塘鱼鳖混养转变。养殖面积由60公顷降至 44.66公顷,甲鱼产量2年均维持在160吨左右。在甲鱼价格下跌,温控式养殖成本过高的情况下,鱼鳖混养是提高甲鱼养殖效益,维持甲鱼规模养殖的有效途径。
  鳗鱼(白鳍■)养殖1996年,吉安市水产试验场在长塘镇茅山村开发鳗鱼养殖场2公顷。同年,福建客商杨辉在市菜科所建立了一个鳗鱼养殖场,面积2公顷。1997 ~ 1999年,全市年产鳗鱼均为80吨左右。1997年,新干县城上乡和沂江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鳗鱼养殖,建成鳗鱼养殖场2个,面积6. 67公顷,年产鳗鱼100吨。1997年全区建成控温式养鳗场17个,年饲养量近1000万尾。
  表9-6-3 1949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水产品养殖情况一览年份养殖水面面积养殖产量珍珠产量鱼苗产量鱼种产量 (公顷) (吨) 仟克) (万尾) (万尾) 1949 --- 1024.6 1956 --- 3426.2 1958 10612 4690.6 1979 16617 4866.9 1987 26399 25971.6 1993 29408 41594 172 112221 228901994 31881 53152 1640 115384 262011995 32559 59018 3412 122842 298891996 32784 66348 3731 129670 311311997 33832 73363 7110 132090 333761998 33972 76428 2700 139350 409651999 34597 82217 2495 127474 401472000 34920 87863 2550 142950 41133注:养殖水面面积含稻田养鱼面积。 养鱼饲料 20世纪50代前,境内养鱼饲料为:鱼苗、鱼种以蛋黄、面粉、糠鉄为主;成鱼以栽水草、割旱草、人畜粪为主。
  50年代后期,随着养鱼事业的发展,各渔场从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请进不少养鱼技工,带来不同的饲养方法,如江苏、浙江的豆浆培育鱼苗法,广东、广西的大草培育鱼苗法,并迅速在全区推广普及。 在成鱼饲养方面,1970年以后,各地陆续引种象草、苦莫草、苏丹草、宿根黑麦草等高产青饲料喂养草鱼, 特别是黑麦草和苏丹草,产量高,质量好,广为种植,使草鱼饲料由过去采割天然的水、旱草逐步转为人工种植青饲料为主。此外,还开始试用化肥养鱼。进入80年代,人工配制的鱼用配合饲料开始在全区推广使用。
  境内的鱼饲料,除水域中天然生长的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外,常用的人工饲料有以下几类。
  青饲料历来是养鱼的主要饲料。常用的水生植物有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苦草、马来眼子菜、 轮叶黑藻、小茨藻、金鱼藻、菱角叶等;陆生植物有狗尾草、稗草、车前草、马鞭草、燕麦、野萬苣及蔬菜的茎叶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种植水生植物喜旱莲子草、水花生、水浮莲、凤眼莲(水葫芦)和陆生植物黑麦草、苏丹草、象草、苦荚菜等。20世纪末大量种植的青饲料主要是宿根黑麦草、苏丹草和苦荚菜, 每亩年产鲜草达5000〜10000千克,每10 ~ 15千克草可长0.5千克鱼。遂川、万安还普遍种植芜萍 (沙瓢),用于饲养草鱼种。
  精饲料包括谷实类的黄豆、稻谷、麦子、玉米等;饼鉄类的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糠饼、芝麻饼、花生饼、米糠、麦鉄等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糟渣类的豆渣、粉渣、酒糟、粮糟等。以往很少用精饲料养鱼,即使用也是喂养鱼苗、鱼种和亲鱼,养成鱼主要是青饲料和人畜粪,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大量使用精饲料养鱼。
  配合饲料按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的营养成分,将多种精饲料按比例配合、加工制成。区内使用配合饲料始于70年代末,开始多是使用混合饲料,将各种精饲料原料粉碎后拌和而成,以后逐渐发展到颗粒饲料。配合饲料已经在生产中显示出优越性,城郊和精养高产水面使用愈来愈多。80年代末建立吉安地区鱼禽饲料厂,开始生产鱼用全价料。此后,配合饲料也从简单的人工拌和发展到科学配方,产品有粉末饲料、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不仅有饲养鱼种、成鱼的饲料,也有结合防治鱼病的药用颗粒饲料。至2000年,全区各地推广全价饲料养鱼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年推广使用量已达1500吨。
  粗饲料如稻草、蚕豆秆、玉米秆、玉米芯、谷壳、花生壳等,50年代饲料紧缺时,有的地方曾用来喂鱼,但此后.很少使用。
  粪肥条是境内养鱼的传统饲料和肥料,它不仅可作为肥料培育浮游生物饲养鯉鱸鱼及各种幼鱼, 还是鲤鱼、鲫鱼、罗非鱼等鱼类的直接饲料,因为粪类中含有一部分未被消化的有机物质,如新鲜鸡粪中有30%未被消化的饲料,可以被鱼类直接摄食。有的还用粪类和其他饲料制成配合饲料喂鱼,效果很好。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渔牧结合方式,就是用精饲料喂猪、鸡、鸭,其粪便养鱼,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