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71
颗粒名称: 鱼类资源
分类号: S93
页数: 1
摘要: 全区有鱼类143种(含亚种),占江西已知鱼类的92.9%,占中国已知淡水鱼种类的18%。分隶于 12目24科,其中鲤科83种,占58%;鱸科13种,占9%;鍬科11种,占8%;鰭科6种,占4%;其余20科 40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騙、青、草、籬、鱒、虬鲍、鲂、鲍、蹶、绘、鳗、鳍、泥鍬等30余种。这些鱼类大多分布较广,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还有鯨鱼、鳗鲂、赤眼鱒、乌鳗、月鳗、斗鱼、黄皴鱼、黄角鱼、大银鱼、鳌条、砂鉤、吻夠、石腕、辫结鱼、麦穗鱼、棒花鱼、红鳍皺、黄鳏鱼等。新干县至吉安市90千米的江段是国内仅剩的规模最大的鲫鱼产卵场,中心产卵场则在峡江巴丘镇附近的江段中。中华詢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获后需放生,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 渔业 鱼类资源

内容

全区有鱼类143种(含亚种),占江西已知鱼类的92.9%,占中国已知淡水鱼种类的18%。分隶于 12目24科,其中鲤科83种,占58%;鱸科13种,占9%;鍬科11种,占8%;鰭科6种,占4%;其余20科 40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騙、青、草、籬、鱒、虬鲍、鲂、鲍、蹶、绘、鳗、鳍、泥鍬等30余种。这些鱼类大多分布较广,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还有鯨鱼、鳗鲂、赤眼鱒、乌鳗、月鳗、斗鱼、黄皴鱼、黄角鱼、大银鱼、鳌条、砂鉤、吻夠、石腕、辫结鱼、麦穗鱼、棒花鱼、红鳍皺、黄鳏鱼等。
  鲫鱼是区内名贵的海河汹游性鱼类,《本草纲目》载:“初夏时有,月余则无,故名鲫鱼。”它生活在海洋,到江河产卵繁殖。每年4 ~ 6月,由近海到吴淞口进入长江,溯江而上到区内赣江河段产卵繁殖。所产之卵顺水漂流而下孵化出鱼苗进入鄱阳湖自然育成苗种后岀湖口到长江入海育肥成长。新干县至吉安市90千米的江段是国内仅剩的规模最大的鲫鱼产卵场,中心产卵场则在峡江巴丘镇附近的江段中。 由于自然环境和水质因素,溯江而上的产卵鲫鱼数量减少,产卵场逐年缩小。20世纪60年代,鲫鱼年产量达1.5万千克,1974年是历史上最好的丰产年,鲫鱼产量达24990千克。但到1975年,产量急剧减至 7870千克,此后产量越来越少,资源日趋枯竭。至90年代,国家长江水产研究所曾在峡江江段连捕三年,一无所获。可见资源已寥寥无几,基本绝迹。鲫鱼肉细味美,经济价值很高。此外,区内的珍稀鱼类还有中华药、长吻鱸,万安县渔民在赣江曾有捕获,但极少。中华詢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获后需放生,否则,将追究刑事责任。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