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疫病流行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60
颗粒名称: 畜禽疫病流行概况
分类号: S851
页数: 3
摘要: 境内畜禽疫病种类1949年前,仅有少许记载。新中国建立后,于1987 ~ 1989年开展全面普查, 查明全区已发生的畜禽疫病共67种。牛病(16种)口蹄疫、牛瘟、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伊氏焦虫病、锥虫病、血吸虫病、出败、破伤风、狂犬病、流行性热、兰舌病、球虫病、钩端螺旋体病、肝片吸虫病。1943年,安福全县范围流行牛瘟,死亡率达80%。3万头之间,梅雨季节多发。本病春秋两季发生较多,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仔猪副伤寒1953年吉安市已确诊此病。牛出血性败血病1952年在峡江县仁和乡发生并首次确诊。牛结核病吉安市红卫垦殖场是老疫区,1964年查出。2000年检查吉安市3个乳牛饲养场的223头生产乳牛,有2个场发现阳性牛21头。
关键词: 动物防疫 畜禽卫生

内容

境内畜禽疫病种类1949年前,仅有少许记载。新中国建立后,于1987 ~ 1989年开展全面普查, 查明全区已发生的畜禽疫病共67种。
  牛病(16种)口蹄疫、牛瘟、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伊氏焦虫病、锥虫病、血吸虫病、出败、破伤风、狂犬病、流行性热、兰舌病、球虫病、钩端螺旋体病、肝片吸虫病。
  猪病(24种)口蹄疫、猪瘟、传染性水泡病、弓形体病、传染性萎缩鼻炎、传染性胃肠炎、链球菌病、 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李氏杆菌病、水肿病、喘气病、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炭疽、猪痘、细颈囊尾呦病、蛔虫病、肾虫病、姜片吸虫病、肺丝虫病、钩端螺旋体病。
  禽病(18种)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病、鸡白痢、鸭瘟、小鹅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鸡痘、支原体病、衣原体病、鸡腺病毒病、鸡传染性鼻炎、鸡钩端螺旋体病、羽虱、鸡副伤寒、减蛋综合征。
  羊病(2种)羊痘、疥癣兔病(4种)兔瘟、兔出败、疥癣、球虫病犬病(3种)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李氏杆菌病 1990年后新发生的病有:猝死症、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5种。 通过努力,目前已消(扑)灭的有:牛瘟、日本血吸虫病、猪萎缩性鼻炎3种。
  曾经流行,现已基本控制的有:口蹄疫、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仔猪副伤寒、炭疽、牛出败、 牛伊氏焦虫病9种。
  主要畜禽疫病流行概况牛瘟《吉安县志》载,1920 - 1926年全县普遍流行牛瘟,死亡严重。1943年,安福全县范围流行牛瘟,死亡率达80%。20世纪50年代初,全区有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永丰、永新、莲花7个县常发牛瘟,泰和县亦有散发,1952年全区已告扑灭。
  猪瘟1949年以前,吉水、吉安、永丰、安福、泰和诸县均有发生。1949 - 1989年,区内曾先后发生过5次猪瘟大流行。第一次是1955年春,吉安市、吉水、泰和、遂川、永丰、万安等县发生,死猪8万多头; 第二次是1958年因猪源缺乏,从疫区调进小猪,使全区13个县(市)166个公社近千个村发生,死猪6万多头,永新县尤为严重,死猪3.4万多头;第三次是1962年冬至1963年春,因防疫密度低(16.2% ),全区14个县(市)146个公社发生,死猪5万多头;第四次是1971年发生大流行,仅泰和县就死猪1.6万多头;第五次是1982年,因农村实行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畜禽合作防治制度没有坚持,全区14个县(市)148个公社751个村发生,死猪3.5万头。
  1959年,吉水、峡江、新干、永丰、遂川、安福、永新、宁冈8县,经省地验收为“消灭猪瘟县”,1966年经省验收全区14个县(市)均被评为“基本消灭猪瘟县”,1982〜1989年全区各县(市)有39次先后经省验收达到基本控制猪瘟县标准,其中新干县1982 ~ 1986年连续5年被评为“基本消灭猪瘟县”。1972 年以后,猪瘟的流行特点因防疫注射密度提高而有改变,多发生于断奶前后未经免疫的肉猪,呈地方性流行,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转为“非典型”。
  猪丹毒1949年以前,全区均有发生,以吉水、新干、吉安、泰和、万安尤甚。1949年以后常发,1962年发病6万头以上,1966年又出现高峰期,全区死猪近2万头,以后每年发病数在1万〜3万头之间,梅雨季节多发。
  猪肺疫50年代初,吉安、遂川、莲花、永新、泰和、新干较严重,其余县(市)均有发生。1964年,此病最为猖獗,全区14个县(市)有93个公社395个村发生,发病猪约3万头,死猪1.8万头洁水、峡江、 泰和、安福、永新、莲花等县死猪均在千头以上。本病春秋两季发生较多,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
  仔猪副伤寒1953年吉安市已确诊此病。1958年,永新、永丰县的集体猪场呈暴发性流行,死亡率占当地存栏数的20%以上。1989年疫情统计表上记载为危害区内生猪生产的第一大疫病,发病数近4 万头,死猪逾1.7万头,但检验病例中检出率很低,且多与猪瘟并发。本病多发生于2〜4月令架子猪, 90年代后,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率显著降低。
  猪喘气病1957年永丰县由萍乡购进种猪带入病源,引起佐龙、西塘173头猪发病,死亡21头。据统计,本病在全区1958 ~ 1962年的发病占当年生猪饲养量的6%〜10%; 1963〜1974年下降到2%。左右;1975〜1982年又升到7%。〜11%。; 1983年以后又下降到0.9%。〜3%。左右。
  牲畜口蹄疫1976年泰和县三都公社集丰大队送检病猪血清,经省站化验确诊为“二号病”(后更名为“五号病”)。1981年2月,新干县金川镇水么村从清江县购入一头带毒牛,引起牛2头、猪87头发病,死亡牛1头、乳猪40头。同年,地区肉联厂出售冻猪头、脚、下杂,导致永丰县8个公社35个村的 138头牛.3813头猪发病,死牛15头,死猪250头。1982年疫情蔓延到10个县(市)76个公社513个村, 发病猪20768头,牛464头,死猪919头、牛1头。1983年3月,地、县成立防治牲畜五号病指挥部,采取 “杀、关、管、防”措施,疫情逐日缩小。1987年经省考核验收,评为达到消灭标准。
  牛炭疽据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 ~ 1795)永新县就有类似此病的发生。1950 - 1957年全区共发牛炭疽1205头,死牛1151头,传染于人352个,死亡39人。据1989年版《莲花县志》载,1965年,该县闪石乡发生牛炭疽,死牛数百头。1986年,安福县枫田、江南、甘洛、横龙等乡的9个村发病牛147头, 死亡35头。1987年吉水县盘谷乡3个村发病牛33头,死亡26头,有9人因剥食死牛而感染“疔疮”。 本病多发于春夏季节,尤其在暴雨洪水过后沿江两岸村庄易发,主要在老疫区流行散发。
  牛出血性败血病1952年在峡江县仁和乡发生并首次确诊。:1954年峡江县仁和、水边、马埠、江背、砚溪乡又发生流行。1957年永丰县藤田乡和罗铺垦殖场发病牛50头。70年代以前本病主要发生在峡江、吉水、永丰、万安、安福等县,水牛多发。70年代以后,老疫区有所控制,泰和、永新、莲花等县亦有零星发生。
  牛焦虫病1972年9月,吉安市红卫垦殖场的乳牛中首先发现此病。据查,病源由辽宁省购进乳牛带入,当时确诊为双芽焦虫病。1982年地区畜禽良种场从省畜禽良种场引进2头黑白花乳牛发生此病, 死亡1头。1987年吉安县敦厚镇奶牛场饲养的从澳大利亚引进的42头奶牛中有27头发病,死亡3头。 本地杂交牛和黄牛亦有感染报告。
  牛锥虫病1982年在峡江县戈坪、巴邱、罗田乡和新干县潭丘、麦型、塘头乡进行普查,首次发现锥虫。1983〜1987年全区普查,在吉水、新干、峡江、泰和、永丰、井冈山等县(市)共查出阳性牛244头,占普查牛的0.35%。至1989年,上述6县(市)有83个乡320村发病牛3295头,死亡681头。本病水牛多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夏末至秋末)。
  牛结核病吉安市红卫垦殖场是老疫区,1964年查出。1978、1982、1985、1986年用点眼法检査全部乳牛,其阳性反应率分别为30% ,60% ,70% ,62.5% ₒ 2000年检查吉安市3个乳牛饲养场的223头生产乳牛,有2个场发现阳性牛21头。
  猪水泡病1970年首次发现于吉安市禾埠猪场。翌年,遂川县食品仓库发病600头,死15头。尔后,吉安、吉水、新干、永丰、泰和、井冈山亦陆续发病,1981年最严重,有6个县(市)14个公社29个疫点,计4711头猪发病,死亡34头,1984年以后未见报告。
  猪弓形体病永新、宁冈两县在1980年前就填报有此病发生,但未确诊。1981年、1982年,吉安市禾埠猪场、万安县送检确诊发生此病,1988年吉安县和地区畜禽良种场送检又确诊有此病。1984年疫点最多有103个乡380个村发生;1985年发病数、死亡率最高:有10721头猪发病,死亡7211头。1987 年发生范围最广,全区各县(市)除永新外均有发生。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井冈山市于1978年、1979年两年从湖南宁乡引进种猪97头,经省防检站确诊有此病,全部扑杀。其余县(市)未见报告。
  猪传染性胃肠炎1965 - 1971年,永丰、新干两县对此病有发生记载,1972年后其余县(市)相继报告有本病发生。1987〜1989年,本病呈上升趋势,1989年发病13. 3万头,死猪近0. 3万头。
  猪链球菌病60年代曾有散发,1980年才确诊,当年有永丰、永新、吉安、峡江、井冈山5县(市)22 个公社104个村发病猪19606头,死亡5233头。1987年全区大暴发,14个县(市)166个乡394个村,病猪88026头。死亡19908头。本病流行时间多为每年的6 ~9月。1990年后呈地方性流行。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1988年,地区畜禽良种场送检104份血清,检出阳性一例,吉安县送检83份血清,检出阳性13例。尔后陆续有报告。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1949年前境内就有此病流行。50年代各县(市)均有发生,全区每年死于该病的鸡达30万羽。1977年全区13个县(市)173个公社1167个村发生,死亡56. 9万羽,对养鸡业危害最大。1988年在永新县发现肉鸽也感染此病。80年代后期,新干、吉安、峡江、永丰、吉水、泰和、万安、 永新、井冈山等县(市)先后达到省定控制鸡瘟标准,但在全区各县(市)仍时有发生,特别是交通发达乡村尤为频繁。
  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1949年前无资料查证。50年代起各县(市)均有报告。1986年统计全区14个县(市)222个乡1319个村发生,死于此病的家禽达65. 8万羽,成为死禽最多的疫病。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鸡、鸭、鹅均有感染,常见鸡鸭同时发病,多急性死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986年在地区畜禽良种场检出,1988年在井冈山市鸡场、泰和鸡原种场、吉安县农村均检出阳性,各县(市)先后报告此病疫情。
  鸡马立克氏病1980年吉安县报告有该病发生,1982年遂川县确诊。外来鸡多发,泰和鸡较易感。 1988年在井冈山鸡场、泰和鸡原种场、地区畜禽良种场及吉安县农村均检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21.4% , 26.8% ,22.4% ,15.2%。
  鸭瘟1959年吉水、峡江两县报告发生此病,后疫区不断扩大。至80年代,全区各县(市)均有发生。据统计,1989年全区14个县(市)有86个乡474个村发病鸭12. 83万羽,死亡12.6万羽。
  小鹅瘟1986年永新、遂川首先报告,1989年扩展到永丰、莲花、宁冈、泰和、万安和井冈山市,发病 2.1万多羽,死亡1.4万羽。
  禽球虫病1959年吉水、新干县报告发生此病,后在吉安、泰和县通过鸡粪镜检出球虫卵囊,1988 年吉安市从鸭粪中亦检出。外来鸡种感染危害严重,泰和鸡及本地鸡也有感染,鸭感染发病和死亡比鸡低。
  雏鸭病毒性肝炎1985年吉安县长塘乡初次报告,1986年在吉安地区水产场的发病鸭中用鸡胚接种分离出鸭肝病毒,1989年又在永新县分离出病毒,送江苏省农科院定型为雏鸭病毒性肝炎I型。据统计,1989年全区有42个乡356个村发病鸭10.79万羽,死亡9. 88万羽。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1987年元月,吉安市首次暴发本病,在地、市7个单位和15个养兔专业户中流行,发病1783只,死亡1657只。青、成年兔多发。其他县未见报告。
  狂犬病(疯狗病)1954〜1955年,永新县有11个乡21个村发生,其中狗54只,牛7头,全部死亡 (包括扑杀)o 1976年,永新、安福、吉水三县有14个公社24个村发生,犬发病27只。1985年后呈蔓延之势,1987年全区有12个县26个乡26个村发生,犬29只,牛63头,均死亡。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