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棉麻棉花生产概况境内种棉始于宋。自宋始,历代封建王朝在江西等地特设木棉提举司,专事提倡植棉。 清代新干、峡江、吉安、泰和、安福、永新等县都有种棉花。民国时期,江西省农业院于1933年7月17日划吉安县、峡江县为植棉督导区。该年吉安县种棉1000亩,产皮棉3000担。根据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印的《江西省农业统计>,1937年境内棉花栽培面积18740市亩,产棉2989市石(1市石相当于 110市斤,合3288担)。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一般年份种棉4万亩左右,总产量0.5万担左右。种植零星分散,在沿江河两岸平原冲积土区域种植较多。由于当时技术水平低,栽培品种多属土棉(铁子棉), 品质差、产量低。所产棉花多为自产、自用、自销。农民的衣料主要是自种、自纺、自织的家织土布。同时,每年都有小批量的棉花和土布向外地销售,棉花和棉织品是农产品中的主要商品之一。据《江西农业统计》和《经建从书》记载:1948年永新县棉花产量为3532担,当年外调1540担。
从1950年开始,全区各地设有棉花技术推广机构,改进植棉耕作技术,制定种棉优惠政策,使全区棉花迅速发展。1952年省人民政府制定粮棉比价为1比16. 5,保证种棉花比种粮食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粮田、棉田同等负担公粮、交棉花可抵交公粮;与棉农制定预购合同,发放预付定金,农业、供销部门优先供应化肥、农药、农械、种子;派驻技术干部进行技术指导等,棉花播种面积和皮棉总产分别由1949年的 4.2万亩,5233担,上升到1952年的6. 2万亩,12915担,分别增长48% ,147% ;单产由12斤提高到21 斤,增长75%。1958年政府逐级建立棉花生产领导机构,制定了每交售50千克皮棉奖售大米5千克,棉布3. 33米,按棉农人口每人留棉1.5千克,继续执行棉花预购预付定金10%〜25%等一系列政策。全区棉花生产又逐年上升,是年新干县列为全国棉花重点县之一。到1959年,全区棉花面积发展到19. 34 万亩,皮棉总产6.06万担,单产31斤,面积、单产、总产均为新中国建立后最高水平。1958〜1978年,新干县每年植棉都在3万亩以上,皮棉产量2万担左右,其中,1959年植棉面积达5. 03万亩,实际收获面积4.78万亩,总2. 29万担,亩产皮棉45.4斤,荣获“江西省棉花生产特优县”称号。该县棉花总产历史最高年的1965年,植棉面积4. 51万亩,收获面积4. 48万亩,总产2. 83万担,亩产皮棉62.8斤。 1963〜1969年,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棉花生产的经济政策,区内棉花生产处稳定发展时期。每年种棉面积都稳定在14万亩左右,总产量5. 5万担左右。1983年,省人民政府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取消吉安地区棉花生产计划,县产棉没有交售任务。在此以后,全区棉花种植开始退缩。 到1987年下降到0.25万亩.总产0.16万担。2000年植棉面积为4650亩,总产为4560担,单产49千克。所产棉花主要在县内市场销售,供制棉絮、棉衣之用。
品种清代境内以种草棉为主,品种为白花棉、紫花棉。民国时期种植改良棉(即陆地棉)。20世纪50年代初引进推广改良棉种——岱字15号。亩产皮棉由5千克提高到20千克以上。60年代推广彭泽一、三、四号早熟、高产、优势杂交棉,其中彭泽四号推广面积最多。70年代以岱字15号为主,示范推广洞庭1号、鄂光棉、岱红岱、江苏棉等棉花新品种,但均未能取代岱字15号。
在引进棉花品种的同时,还重视棉花良种繁育□ 1958年新干县在三湖公社建立了桔棉所,1973年吉安县在城郊建立了棉花良种繁殖场(1982年改为县蚕桑场),开展良种试验、示范和繁殖。
栽培技术主要是:水旱轮作、合理施肥、育苗移栽、合理密植。
麻类黄、红麻生产概况黄、红麻是境内的传统农作物,古称臬麻,主要用来织麻布、制麻袋、麻鞋、搓麻绳和麻线。境内黄、红麻种植始于唐朝,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吉水、吉安、泰和、万安、永丰、新干、永新等县都有种植麻的记载。民国时期的生产情况失考。
新中国建立初期,区内就列为全省黄、红麻生产重点产区。据《江西农业>1950年农林工作总结专题报道:“麻类作物计划,江西重点在吉安……吉水……推广了改良种黄麻,平均亩产熟麻50公斤左右。” 1952年,全区黄、红麻种植面积发展到5.97万亩,亩产124.5千克,总产7427吨,面积、单产、总产都居全省第一。1956年种植面积猛增到9.22万亩,亩产41千克,总产3784吨。被誉为江西省“黄麻之乡”,涌现了不少种麻能手:吉水的庞享礼,1952年获江西省植麻劳动模范。1958年吉水县曾派植麻能手出席华东地区群英会,选送过典型的黄麻植株参加北京的农展。1959年4月,省农业厅在吉水县召开黄、红麻播种现场交流会,参观了用双行播种器播种黄麻的表演,推广宽窄行种植。1965年以后,在“以粮为纲”的影响下,麻区出现重粮轻麻,以粮挤麻的现象,黄、红麻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1965 - 1980 年,全区黄、红麻种植面积每年只有2. 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也只有100来千克。1984年,吉水、永丰分别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五个黄、红麻生产基地县之一,黄、红麻生产又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85年,全区黄、红麻种植面积7.24万亩,总产16936吨,单产234千克,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黄、红麻加工产品饱和,销售市场疲软,区内数家麻纺企业停产、转产或倒闭, 出现卖麻难,麻价大跌,农民种麻积极性受挫,黄、红麻生产又再次出现回落。2000年种植面积为0. 97 万亩,总产1057吨,单产136.4千克,面积、总产为历史最低年份。 生产新技术推广新中国建立后50多年间,全区黄、红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重点在引进推广良种、改革耕作制度、开发红壤旱地种麻、稻麻田就地围塘派麻、解决红麻留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全区黄、红麻的发展和单产水平的提高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苦麻生产概况境内种植芒麻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1993年11月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吉安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载:“公元七世纪前后(唐朝中期),芒麻即在各地广为种植。明、清时期,农业有了新的发展,除粮食生产始终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外,芒麻、中药材、花生、芝麻、柑橘、茶叶等不仅扩大了种植范围,而且基地生产的雏形也已形成,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商品率也越来越高。”芒麻是织造夏布的原料。明、清时期境内盛产夏布。宁冈县茅坪乡茅坪村所产夏布为最优,曾作为贡品上解朝廷。民国时期,境内芒麻栽种也较为普遍,据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印的《江西农业统计>,1937 年,境内芒麻栽种面积为13830亩,产芒麻10424市石(合11466市担)。上等夏布纱质细软,经纬咸宜, 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绢,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出口韩国、朝鲜和南洋诸国,享誉海内外,被列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
新中国建立后,全区芒麻生产有一定程度发展,特别是1951年和1985 - 1987年发展较快。1949 年,全区芒麻种植面积为1229亩,总产162担,单产13斤。到1951年,发展到9226亩,总产1. 13万担, 单产122斤。分别是1949年的7.5倍、69.7倍、9.4倍。在此以后,种植面积都不稳定,每年都在二三千亩之间徘徊。1985 ~ 1987年,是全区芒麻生产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时期。1987年,全区芒麻种植面积为 4.19万亩,总产2. 87万担,单产68斤,面积、总产为历史最高年。全区芒麻生产的发展,带动了麻纺工业的发展。1990年加工麻袋1200万条,加上麻地毯等,年耗原麻54万担(折熟麻27万担)。芒麻加工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到1990年止,精麻的生产能力达5275吨,年需耗原麻16万担。加工产品由单一的精干麻发展到球麻、麻纱、纺织胚布系列加工产品。1990年以后,由于受价格、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芒麻生产又回落到60 ~ 70年代水平。2000年,全区芒麻种植面积为810亩,总产2420担,单产149.5斤。
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前,均是地方品种(鲁斑竟)。1985年下半年开始引种湖南的芦竹青和广西黑皮竟。此后,这两个品种已成为当家品种。
栽培技术民国以前多为传统技术,一次种植,多年耕耘收麻,常有几十年老麻园。新中国建立后, 随着纺织品工业的发展,芒麻纤维已成为纺织工业主要原料。芒麻生产也已经开始进入大面积的商品性生产,栽培技术也得到不断改进。特别是80年代,全区的芒麻栽培技术得到很大进步,主要推广了 “四改”:一改当年栽麻当年不收麻为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当年收获的“三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二改年收三次麻为年收四次麻。过去一年收青麻、月麻和寒麻3次,1987年采用了新的配套技术,一年可收 4次麻。头麻5月下旬,二麻7月上旬,三麻8月下旬,四麻11月中旬;三改手工刮麻为机械刮麻;四改被动防病灭虫为科学测报防病灭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