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粮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05
颗粒名称: 旱粮作物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4
摘要: 区内生产的旱粮仅麦类、薯类、豆类三种,高粱、粟米、玉米等仅零星种植,不列入农业部门的服务范围,也不列入统计范围。麦类境内麦类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和养麦三种。小麦境内的小麦生产始于南宋初。长期以来,由于灾情普遍,生产水平低,发展很慢。早稻与晚稻北宋江西彭泽县令曾安止退隐家乡泰和,对泰和所栽水稻品种,进行了详细调查,著 《禾谱》一书,记录有50个品种,并区分早禾粘14个,早禾糯11个,晚禾粘13个,晚禾糯12个。据此,可知当时泰和县早、晚稻型各占一半,粘稻型占54%,糯稻型占46%。木薯1958年新干县从广东引进木薯种植。
关键词: 粮食作物 作物种类

内容

区内生产的旱粮仅麦类、薯类、豆类三种,高粱、粟米、玉米等仅零星种植,不列入农业部门的服务范围,也不列入统计范围。
  麦类境内麦类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和养麦三种。
  小麦境内的小麦生产始于南宋初(1127)。长期以来,由于灾情普遍,生产水平低,发展很慢。据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印的《江西农业统计> ,1937年境内小麦播种面积为68000市亩,总产量苏、上海,进行了两次大的引种活动:第一次是1957〜1958年,引进了江苏、浙江、辽宁的早、晚粳稻品种农林16、北陆12号、苏场412等数十个,同时引进推广了江西农科所从晚粳“挨稻青”中选出的晚粳 8号、晚粳11号两个品种。1965年全区推广面积1万亩左右。第二次是70年代初,又引进农垦58为主的晚粳品种,以行政手段推广,推广面积10余万亩。80年代中期又曾引进早粳辽粳5号。但是由于粳稻不太适应区内高温气候,加上脱粒困难和群众食用不习惯,以及粮食部门收购、运销困难等因素制约, 粳稻在境内的栽培面积始终不能扩大,80年代后期引进的粳稻也被淘汰。
  早稻与晚稻北宋江西彭泽县令曾安止退隐家乡泰和,对泰和所栽水稻品种,进行了详细调查,著 《禾谱》一书,记录有50个品种,并区分早禾粘14个,早禾糯11个,晚禾粘13个,晚禾糯12个。据此,可知当时泰和县早、晚稻型各占一半,粘稻型占54%,糯稻型占46%。元《五桢农书•播种篇》说:“江南水稻大概分三,早熟、晚熟、早晚适中”。清光绪年间《泰和县志》对水稻品种统计,晚稻型品种占 51.72%〜57.4%,早稻型品种占42.48%〜48. 28%,两者之比仍是相差不大。
  1959年,吉安专署农业处组织各县农技人员对全区水稻品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征集和整理。 共征集的地方水稻品种889份,其中早釉稻330份,中釉稻104份,晚釉稻269份,早糯稻44份,中糯稻 23份,晚糯稻86份,旱稻1份,早粳15份冲粳2份,晚粳15份。早稻占43.8%冲稻占14.5% ,晚稻占 41.7%,早粘类型(含一季早稻,一季中稻)占58.3%,较清代和民国时期增多。
  水稻和旱稻境内雨水多,河流多,水田多。水田几乎全部种植水稻,旱地则种经济作物与杂粮,种旱稻者甚少。据I960年编的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述,陆稻(旱稻)有干禾品种,系新中国建立前由广东引进,分布吉安河东、黄龙等地,适宜于有水润湿的沙土栽培,一般亩产200千克,高的有300千克。 1996年,吉安地区农业局粮油站曾引进巴西陆稻和85-1-15两个旱稻品种,到1997年推广2. 19万亩,其中作早稻1.6万亩,晚稻0.59万亩,平均亩产达250千克,高产350千克。巴西陆稻在红壤丘陵幼龄果园种植,亩产293.4千克。2000年有的果农仍在种植,以解决口粮问题。
  粘稻和糯稻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载,糯稻农家品种共153个,其中早糯品种44个,中糯品种 23个,晚稻品种86个,占水稻品种数的18%。全区稻作以种粘稻为主,糯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占水稻的 6%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糯谷外销能力强,糯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区早、晚糯稻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20万亩左右,发展到2000年60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播面10%左右。
  水稻产量水稻单产: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的水稻单产较低,增长速度缓慢。1949年全区水稻平均亩产仅106.5千克;至1979年播面亩产才达207. 5千克,平均每年增长3. 36千克;进入80年代后,水稻单产提高幅度较大,增长速度较快。到1996年,水稻播面亩产达到303. 8千克,平均每年增长 6千克。1999年全区水稻播面单产达323. 2千克,比1949年增长2. 03倍,为新中国建立后全区水稻单产最高年。在水稻早、中、晚不同季别的单产中,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灌溉条件差,经济和技术落后,对二季晚稻未能充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其产量通常低于早稻,在人们的思想上曾一度形成了 “重早稻、轻晚稻”的偏见。新中国建立后,兴修水利,改善排灌条件,扩大旱涝保收面积,增加各种投入, 良种良法配合应用,二季晚稻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和满足,单产增长速度较快。I960年全区二晚平均亩产72.5千克,到1980年提高到156.5千克,到90年代由于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二晚单产开始超过早稻。1990年二晚单产达307千克,超过早稻13千克。1991年二晚单产为295千克,超过早稻16 千克。1992年以后,由于育秧技术提高,二晚单产又进一步得到提高。到1999年达332.9千克,比1960 年提高3.6倍。而早稻单产,1960年为111千克,1999年为306. 3千克,比1960年仅提高1.8倍。
  水稻总产:据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建设厅调查,1938年境内稻谷总产量为1710万市石(合1881万担,94.05万吨);1940年为2165.3万担(合108. 27万吨);1948年为1023万担(合51.15万吨),上下波动很大。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水稻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区内水稻总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49年全区稻谷总产42.4万吨。50余年来,年度间虽然略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持续增长。水稻总产,1950 年47.2万吨,1960年77万吨,1970年126.2万吨,1980年155.8万吨,1990年213万吨。到1999年已达231.7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加189.3万吨,增长4.46倍。其中早稻总产达91.78万吨,比1949年亩,总产折合稻谷1-65万吨(5千克鲜薯折合1千克稻谷),1952年28. 8万亩,总产2. 5万吨。1957年 56.9万亩,总产4.47万吨。1962年40.1万亩,总产2. 36万吨。1970年17. 6万亩,总产2万吨。1975 年20.6万亩,总产2.09万吨₀ 1980年14.9万亩,总产1.78万吨。1985年18. 8万亩,总产2.08万吨。 1995年28.4万亩,总产5.6万吨。2000年29.7万亩,总产6. 14万吨。番薯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为3.8% ;在旱粮作物种植面积中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总产量占旱粮的一半。
  1963年,宁冈县葛田乡树背村青年张柱良,进行红薯高产栽培试验,种番薯3莞,每竟平均重28千克,其中一蒐4只番薯共34千克,平均每只& 5千克,由县科委选送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览。
  马铃薯1943年,省农科院分配新干县马铃薯种158千克,试种获得成功。1956年,地区农业局从辽宁引进马铃薯种“男爵”分配各县种植,一般亩产500千克左右。20世纪80年代地区农业局种子站每年从黑龙江、河北调入马铃薯种20万~ 30万千克,品种为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4号调往各县进行种植,种植面积2000〜3000亩之间。2000年又引进东农303、弗乌瑞它、中薯2号、波兰2号等马铃薯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2万亩,一般亩产1000千克,总产2万吨。
  木薯1958年新干县从广东引进木薯种植。1962年江西省农业、粮食、商业、教育、供销总社五家发出关于动员与组织广大师生进一步发展杂粮、油料生产、推广种菖麻、蕉芋、木薯和木豆的通知。当时由于产量低,农民不习惯,没有推广,70年代以后种植甚少。
  豆类境内豆类栽培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到明代,已有黄豆、青豆、黑豆、绿豆、赤豆、蚕豆、豌豆、扁豆、肛豆、虎斑豆、峨嵋豆、刀豆等。区内以种植大豆为主,1960年,全区征集当地豆类品种35份,其中大豆31份,蚕豆2份,豌豆2份。按播种和收获期分,有早大豆、晚大豆、冬播蚕豆、豌豆。早大豆于清明前后播种,小暑前后收获,多以旱地、山坡地、望天田和田梗种植。晚大豆于大暑前后播种,霜降至立冬收获。一般在早稻收获后,不翻地,打穴或种植于禾蒐缝中。冬播蚕豆和豌豆,在晚稻收获后翻地播种,次年谷雨前后收获。其中以早、晚大豆、田膛豆栽培面积大,蚕豌豆、绿豆次之,其他豆类面积较小。
  大豆各县都有自己的地方品种,其中具有代表性地方特色良种,早大豆有新干的“六月报”,吉安早黄豆;夏大豆有吉水的乌皮豆,八月黄(田膛豆)、泰和马屎豆;晚大豆有吉安黄豆、永丰青皮豆,万安茶豆、大头黄豆。50年代以前种植当地农家品种。60年代引进了瑞金小黄豆,特早熟高产的新华麻杂豆、 矮脚早。80年代引进湘豆5号、浙春1号、浙春2号、矮脚青、六月白、寿春96-6₀在水稻产区多以稻豆轮作,推广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
  1937年境内播种大豆168200市亩,总产234240市石(合12883. 2吨)。1949年大豆播种面积 142000亩,亩产19.75千克,总产2805吨。
  1950 - 1952年,年平均播面28. 8万亩,亩产31. 7千克,总产9129. 6吨。分别比1949年提高 103% ,62.5% ,225% ₒ 1953 ~ 1957年,大豆生产持续上升,年平均播种面积51.8万亩,亩产23. 3千克,总产1.2万吨,比 1950〜1952年间年平均播面扩大79.8%,总产增长31.8%。特别是1957年大豆播面达65. 5万亩,亩产33.13千克,总产达2.17万吨。
  1958 - 1965年,年平均播种面积保持在40万亩左右,总产量0.8万~ 1万吨之间。
  1966 ~ 1970年,虽然强调了稻谷生产,但大豆仍列为统购物资,大豆播面5年平均仍有43. 32万亩, 总产保持1.2万吨。
  1971 - 1980年,大豆播面持续下降,但总产相对稳定。在1971 - 1975年,年平均播面39万亩,亩产27.7千克,总产1.1万吨。1976 - 1980年,年平均播面33.2万亩,亩产36千克,总产1. 19万吨。
  1981 ~ 1990年,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产继续提高,总产相应增长。1981 - 1985年,年平均播面36.1万亩,亩产50.6千克,总产1. 83万吨。1986 - 1990年,年平均播面35万亩,亩产44千克,总产1 • 54万吨。
  1991〜2000年,大豆生产持续上升,1991〜1995年,年均播面34.43万亩,亩产75千克,总产2. 58万吨。1996〜2000年,年均播面34.7万亩,亩产90.2千克,总产3. 13万吨。比1949年面积扩大1.44 倍,单产提高3.63倍,总产增长10.18倍。
  蚕豆和豌豆境内种蚕豆和豌豆历史较悠久。籽粒当作粮食、饲料和蔬菜,并加工成豆制品,茎叶作肥料。1937年境内蚕、豌豆播种面积为48530市亩,总产量58102市石(合3195.6吨)。1949 ~ 1951 年、1964年、1969〜1970年无此项统计资料。1952年蚕、豌豆播面11万亩,亩产17.13千克,总产1884 吨。1955年蚕、豌豆生产发展较快,播面达17.6万亩,亩产18.58千克,总产3270吨,60年代和70年代种植面积减少,总产相应下降,1975年播面4. 43万亩,总产1210吨。90年代播面又得到回升,1995年播面11.2万亩,亩产56. 5千克,总产6300吨,2000年种植面积20. 3万亩,亩产57千克,总产11500吨。 蚕、豌豆种植面积占豆类面积34% ,总产占豆类总产25% ₀ 绿豆绿豆为民间用作清热解暑食品和副食品,并作为制作高级粉丝的原料,是传统的作物。1979 年征集的遂川绿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好。1985年以后,引进了中绿1号、中绿2号两个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不裂荚、品质优、籽粒大等特点。1937年境内播种绿豆63250市亩,总产量65704市石(合 3613.72吨)₀ 1972年绿豆播面0. 18万亩,亩产40. 5千克,总产73吨,1986年播面0. 48万亩,亩产40 千克,总产192吨,90年代后,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绿豆呈上升趋势。1991年播面0.835万亩,亩产43千克,总产359. 1吨,1995年播面1.22万亩,亩产56千克,总产683.2吨。2000年播面2. 32万亩,亩产51 千克,总产1182吨。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