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稻与粳稻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以及对外界环境适应性上存在着明显差别。釉稻是由野生经人工栽培驯化演变而来。粳稻是栽培稻从低纬度向高纬度、低海拔向高海拔发展时,经人工选育演变而来的变异型。南宋时,境内所种稻谷,70% -80%为粘稻,30%〜20%为粳稻。经元、明、 清至民国时期,境内几乎全种釉稻,粳稻只是在高寒山区有零星种植。据I960年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载,征集地方粳稻品种32份,其中早粳15份,有泰和香禾子、万安香禾子,分布于泰和栖龙、万安社坪、下造、武术冲粳2份,有禾子种、赤星早,分布于遂川草林、新干鸡丰等地;晚粳15份,有旺年粳、遂川大禾子,分布于遂川山区。70年代本地粳稻已淘汰。新中国建立后,区内曾试图改变只种粘稻的单一格局,倡导过粘稻改粳稻。为使区内的大米能销江苏、上海,进行了两次大的引种活动:第一次是1957〜1958年,引进了江苏、浙江、辽宁的早、晚粳稻品种农林16、北陆12号、苏场412等数十个,同时引进推广了江西农科所从晚粳“挨稻青”中选出的晚粳 8号、晚粳11号两个品种。1965年全区推广面积1万亩左右。第二次是70年代初,又引进农垦58为主的晚粳品种,以行政手段推广,推广面积10余万亩。80年代中期又曾引进早粳辽粳5号。但是由于粳稻不太适应区内高温气候,加上脱粒困难和群众食用不习惯,以及粮食部门收购、运销困难等因素制约, 粳稻在境内的栽培面积始终不能扩大,80年代后期引进的粳稻也被淘汰。
早稻与晚稻北宋江西彭泽县令曾安止退隐家乡泰和,对泰和所栽水稻品种,进行了详细调查,著 《禾谱》一书,记录有50个品种,并区分早禾粘14个,早禾糯11个,晚禾粘13个,晚禾糯12个。据此,可知当时泰和县早、晚稻型各占一半,粘稻型占54%,糯稻型占46%。元《五桢农书•播种篇》说:“江南水稻大概分三,早熟、晚熟、早晚适中”。清光绪年间《泰和县志》对水稻品种统计,晚稻型品种占 51.72%〜57.4%,早稻型品种占42.48%〜48. 28%,两者之比仍是相差不大。
1959年,吉安专署农业处组织各县农技人员对全区水稻品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征集和整理。 共征集的地方水稻品种889份,其中早釉稻330份,中釉稻104份,晚釉稻269份,早糯稻44份,中糯稻 23份,晚糯稻86份,旱稻1份,早粳15份冲粳2份,晚粳15份。早稻占43.8%冲稻占14.5% ,晚稻占 41.7%,早粘类型(含一季早稻,一季中稻)占58.3%,较清代和民国时期增多。
水稻和旱稻境内雨水多,河流多,水田多。水田几乎全部种植水稻,旱地则种经济作物与杂粮,种旱稻者甚少。据I960年编的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述,陆稻(旱稻)有干禾品种,系新中国建立前由广东引进,分布吉安河东、黄龙等地,适宜于有水润湿的沙土栽培,一般亩产200千克,高的有300千克。 1996年,吉安地区农业局粮油站曾引进巴西陆稻和85-1-15两个旱稻品种,到1997年推广2. 19万亩,其中作早稻1.6万亩,晚稻0.59万亩,平均亩产达250千克,高产350千克。巴西陆稻在红壤丘陵幼龄果园种植,亩产293.4千克。2000年有的果农仍在种植,以解决口粮问题。
粘稻和糯稻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载,糯稻农家品种共153个,其中早糯品种44个,中糯品种 23个,晚稻品种86个,占水稻品种数的18%。全区稻作以种粘稻为主,糯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占水稻的 6%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糯谷外销能力强,糯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区早、晚糯稻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20万亩左右,发展到2000年60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播面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