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7
摘要: 境内的粮食作物生产,自古至今以种水稻为主,兼种甘薯、大豆、小麦和其他杂粮。新中国建立后至 1980年以前,一度贯彻“以粮为纲”,水稻播面占粮食作物播面的93.5%,甘薯占1. 8%,大豆占2. 8% , 其他杂粮占1.9% ?1980年后,遵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水稻播面降到 91.9%。1990年以后,由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又由91.9%降至75. 8% ?粮食播面平均单产,1950 年为105千克,1960年为89. 5千克,1970年为159. 5千克,1980年为192. 5千克,1990年为262千克, 2000年为295千克。水稻生产概况境内地处中亚热带,雨水充沛,宜于水稻生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共征集的地方水稻品种889份,其中早釉稻330份,中釉稻10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粮食作物

内容

境内的粮食作物生产,自古至今以种水稻为主,兼种甘薯、大豆、小麦和其他杂粮。新中国建立后至 1980年以前,一度贯彻“以粮为纲”,水稻播面占粮食作物播面的93.5%,甘薯占1. 8%,大豆占2. 8% , 其他杂粮占1.9% ₀ 1980年后,遵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水稻播面降到 91.9%。1990年以后,由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又由91.9%降至75. 8% ₒ粮食播面平均单产,1950 年为105千克,1960年为89. 5千克,1970年为159. 5千克,1980年为192. 5千克,1990年为262千克, 2000年为295千克。
  水稻生产概况境内地处中亚热带,雨水充沛,宜于水稻生长。水稻栽培的发展是从中稻开始,而后逐步发展到以早稻和二季晚稻为主,中稻、一季晚稻面积越来越小,形成复种指数不断提高的新格局。
  境内自古就是重要产粮地区,北宋农学家曾安止在《禾谱》序中说:“江南俗厚,以农为生,吉居其右, 尤殷且勤,漕台岁贡百万斛,调吉谷者十常六七。”据江西省建设厅统计资料:1938年,境内稻谷总产量为 1710万市石(1市石相当于110市斤,总产约188100万斤,94. 05万吨);1940年为21653千市担(合 216530万斤,108.27万吨)。据吉安专署统计科资料:1949年,境内水稻播面399. 6万亩,其中:早稻播面212.7万亩,中稻播面68.6万亩,一季稻播面11&4万亩,水稻总产42.4万吨,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大力兴修水利,改善排灌条件,积极推广农业增产技术,全区水稻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全区水稻种植面积,1949年为399.6万亩,1977年扩大到787.23万亩,为区内水稻种植史上播面最大的年份。1980年以后有计划地逐步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水稻面积有所调减。1980 年水稻播面785. 3万亩,1990年为770.4万亩,2000年为674. 3万亩。水稻早、中、晚稻的变化情况是: 50年代中期,全区的早稻、中稻和一晚面积各占1/3;随着二季晚稻的推广、双季稻面积逐渐扩大,中稻和一晚面积相应减少,早稻和二晚面积扩大。水稻各季播面较大变化有三次:第一次是1950年到1960 年,早稻、二晚由少到多,中稻、一晚由多到少。1955年全区推广单季改双季、中稻改早稻、旱地改水田 “三改”措施后,早稻由1950年237.8万亩,减少到1955年的233. 3万亩,增加到1960年的478. 8万亩; 中稻由1950年68. 9万亩,增加到1955年的202.6万亩,减少到1960年的4. 9万亩;一晚由1950年 126. 2万亩,增加到1955年的201.6万亩,减少到1960年的79. 2万亩;二晚1949〜1958年尚无此项统计,1959年为220. 6万亩,1960年增加到233.2万亩。第二次是1971年全区推广“早、矮、小、密”(提早播种,推行矮秆品种,密植,小苗带土移栽)的生产措施,早稻播面减少到447万亩,中稻播面增加到11 万亩,一晚播面减少到59. 3万亩,二晚播面增加到248. 3万亩。第三次是1980年开始,早稻播面逐年减少,二晚播面逐年增加,中稻、一晚增减不大。1980年全区早稻播面为411.5万亩,中稻播面为5. 8万亩,一晚播面为86.4万亩,二晚播面为281.6万亩。1985年以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早稻播面调减,发展其他经济作物。1990年早稻播面为385.4万亩,中稻播面为6. 6万亩,一晚播面为64. 3万亩,二晚播面为314.1万亩。1995年后,各县又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调减早稻,发展经济作物,2000年早稻播面为272万亩,与1990年比较,减少113.4万亩,调幅29.4%,中稻和一晚播面75. 9万亩,与1990年比较扩大了 5万亩,增幅7%,二晚播面为326.4万亩,与1990年比较扩大了 12. 3万亩,增幅3.9%。
  表9M-1 1950 ~ 2000年部分年份吉安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单位:万亩年份水稻合计早稻中稻一晚二晚 1950 432.9 237.8 68.9 126.2 --- 1955 637.5 233.3 202.6 201.6 --- 1960 796.1 478.8 4.9 79.2 233.21971 765.6 447.0 11.0 59.3 24& 31980 785.3 411.5 5.8 86.4 281.61990 770.4 385.4 6.6 64.3 314.12000 674.3 272 --- 75.9 326.4 稻种类型境内种植有釉、粳稻型,早、晚稻型,水、旱稻型,粘、糯稻型四个稻种类型,但是长期以来形成了种釉稻为主,种糯稻较少,种粳稻、旱稻极少的格局。境内水稻的熟期类型与品种丰富,分化出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等许多的气候生态型。
  釉稻与粳稻釉稻与粳稻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以及对外界环境适应性上存在着明显差别。釉稻是由野生经人工栽培驯化演变而来。粳稻是栽培稻从低纬度向高纬度、低海拔向高海拔发展时,经人工选育演变而来的变异型。南宋时,境内所种稻谷,70% -80%为粘稻,30%〜20%为粳稻。经元、明、 清至民国时期,境内几乎全种釉稻,粳稻只是在高寒山区有零星种植。据I960年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载,征集地方粳稻品种32份,其中早粳15份,有泰和香禾子、万安香禾子,分布于泰和栖龙、万安社坪、下造、武术冲粳2份,有禾子种、赤星早,分布于遂川草林、新干鸡丰等地;晚粳15份,有旺年粳、遂川大禾子,分布于遂川山区。70年代本地粳稻已淘汰。
  新中国建立后,区内曾试图改变只种粘稻的单一格局,倡导过粘稻改粳稻。为使区内的大米能销江苏、上海,进行了两次大的引种活动:第一次是1957〜1958年,引进了江苏、浙江、辽宁的早、晚粳稻品种农林16、北陆12号、苏场412等数十个,同时引进推广了江西农科所从晚粳“挨稻青”中选出的晚粳 8号、晚粳11号两个品种。1965年全区推广面积1万亩左右。第二次是70年代初,又引进农垦58为主的晚粳品种,以行政手段推广,推广面积10余万亩。80年代中期又曾引进早粳辽粳5号。但是由于粳稻不太适应区内高温气候,加上脱粒困难和群众食用不习惯,以及粮食部门收购、运销困难等因素制约, 粳稻在境内的栽培面积始终不能扩大,80年代后期引进的粳稻也被淘汰。
  早稻与晚稻北宋江西彭泽县令曾安止退隐家乡泰和,对泰和所栽水稻品种,进行了详细调查,著 《禾谱》一书,记录有50个品种,并区分早禾粘14个,早禾糯11个,晚禾粘13个,晚禾糯12个。据此,可知当时泰和县早、晚稻型各占一半,粘稻型占54%,糯稻型占46%。元《五桢农书•播种篇》说:“江南水稻大概分三,早熟、晚熟、早晚适中”。清光绪年间《泰和县志》对水稻品种统计,晚稻型品种占 51.72%〜57.4%,早稻型品种占42.48%〜48. 28%,两者之比仍是相差不大。
  1959年,吉安专署农业处组织各县农技人员对全区水稻品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征集和整理。 共征集的地方水稻品种889份,其中早釉稻330份,中釉稻104份,晚釉稻269份,早糯稻44份,中糯稻 23份,晚糯稻86份,旱稻1份,早粳15份冲粳2份,晚粳15份。早稻占43.8%冲稻占14.5% ,晚稻占 41.7%,早粘类型(含一季早稻,一季中稻)占58.3%,较清代和民国时期增多。
  水稻和旱稻境内雨水多,河流多,水田多。水田几乎全部种植水稻,旱地则种经济作物与杂粮,种旱稻者甚少。据I960年编的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述,陆稻(旱稻)有干禾品种,系新中国建立前由广东引进,分布吉安河东、黄龙等地,适宜于有水润湿的沙土栽培,一般亩产200千克,高的有300千克。 1996年,吉安地区农业局粮油站曾引进巴西陆稻和85-1-15两个旱稻品种,到1997年推广2. 19万亩,其中作早稻1.6万亩,晚稻0.59万亩,平均亩产达250千克,高产350千克。巴西陆稻在红壤丘陵幼龄果园种植,亩产293.4千克。2000年有的果农仍在种植,以解决口粮问题。
  粘稻和糯稻吉安专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载,糯稻农家品种共153个,其中早糯品种44个,中糯品种 23个,晚稻品种86个,占水稻品种数的18%。全区稻作以种粘稻为主,糯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占水稻的 6%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糯谷外销能力强,糯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区早、晚糯稻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20万亩左右,发展到2000年60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播面10%左右。
  水稻产量水稻单产: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的水稻单产较低,增长速度缓慢。1949年全区水稻平均亩产仅106.5千克;至1979年播面亩产才达207. 5千克,平均每年增长3. 36千克;进入80年代后,水稻单产提高幅度较大,增长速度较快。到1996年,水稻播面亩产达到303. 8千克,平均每年增长 6千克。1999年全区水稻播面单产达323. 2千克,比1949年增长2. 03倍,为新中国建立后全区水稻单产最高年。在水稻早、中、晚不同季别的单产中,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灌溉条件差,经济和技术落后,对二季晚稻未能充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其产量通常低于早稻,在人们的思想上曾一度形成了 “重早稻、轻晚稻”的偏见。新中国建立后,兴修水利,改善排灌条件,扩大旱涝保收面积,增加各种投入, 良种良法配合应用,二季晚稻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和满足,单产增长速度较快。I960年全区二晚平均亩产72.5千克,到1980年提高到156.5千克,到90年代由于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二晚单产开始超过早稻。1990年二晚单产达307千克,超过早稻13千克。1991年二晚单产为295千克,超过早稻16 千克。1992年以后,由于育秧技术提高,二晚单产又进一步得到提高。到1999年达332.9千克,比1960 年提高3.6倍。而早稻单产,1960年为111千克,1999年为306. 3千克,比1960年仅提高1.8倍。
  水稻总产:据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建设厅调查,1938年境内稻谷总产量为1710万市石(合1881万担,94.05万吨);1940年为2165.3万担(合108. 27万吨);1948年为1023万担(合51.15万吨),上下波动很大。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水稻面积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区内水稻总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49年全区稻谷总产42.4万吨。50余年来,年度间虽然略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持续增长。水稻总产,1950 年47.2万吨,1960年77万吨,1970年126.2万吨,1980年155.8万吨,1990年213万吨。到1999年已达231.7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加189.3万吨,增长4.46倍。其中早稻总产达91.78万吨,比1949年21.82万吨,增加69.96万吨,增长3.2倍,一季稻总产25. 38万吨,比1949年12. 2万吨,增加13.18万吨,增长108%,二晚总产114.4万吨,比1960年16万吨,增加98. 4万吨,增长6. 15倍。2000年为 215.7万吨,比上年减少16万吨,是1949年的5.09倍。
  表9-4-2 1949 ~ 2000年吉安地区水稻面积与产■ 单位:万亩、千克、万吨年份面积亩产总产年份面积亩产总产 1949 399.6 106 42.4 1975 758.8 166 126.31950 432.9 109 47.2 1976 755.8 165 124.51951 505.8 98 49.6 1977 787.2 169 133.11952 593.1 118 69.9 1978 760.3 181 137.91953 611.6 115 70.3 1979 783.3 207 162.01954 607.0 124 75.4 1980 785.3 198 155.81955 637.5 125 79.6 1981 781.2 217 169.51956 737.7 91 67.0 1982 774.8 222 172.01957 705.5 106 74.7 1983 774.9 246 191.01958 807.8 95 76.4 1984 773.1 260 200.81959 735.5 103 76.0 1985 758.0 259 196.11960 796.1 97 77.0 1986 756.8 245 185.71961 737.5 100 74. 1 1987 756.8 261 19& 31962 732.9 98 71.8 1988 743.3 271 201.11963 728.3 90 65.3 1989 766.3 269 205.91964 7力.1 110 85.3 1990 770.4 276 213.01965 762.2 125 95.1 1991 725.0 278 201.51966 757.6 132 99.8 1992 695.6 279 193.91967 740.7 130 96.3 1993 691.6 285 197.01968 727.0 133 96.7 1994 727.8 275 200.51969 731.9 136 99.3 1995 734.5 291 213.51970 742.9 170 126.2 1996 738.4 303 224.41971 765.6 152 116. 1 1997 727.8 314 228.41972 718.8 156 112.2 1998 734.9 312 229.11973 747.0 161 120.4 1999 717.4 323 231.71974 745.2 162 120.8 2000 674.3 320 215.7 旱粮区内生产的旱粮仅麦类、薯类、豆类三种,高粱、粟米、玉米等仅零星种植,不列入农业部门的服务范围,也不列入统计范围。
  麦类境内麦类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和养麦三种。
  小麦境内的小麦生产始于南宋初(1127)。长期以来,由于灾情普遍,生产水平低,发展很慢。据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编印的《江西农业统计> ,1937年境内小麦播种面积为68000市亩,总产量99225 市石(合 10914750 斤,5457. 375 吨),单产 160 斤。
  1949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07万亩,总产75.9万斤,亩产36.67市斤。新中国建立后,小麦生产几起几落,1956年达12.3万亩,1961年达12. 6万亩,1971年达29. 8万亩,这三年达到一定的高峰,但每次高峰后都要回跌。到“七五”期间(1986〜1990)播面在800 -5000亩,总产在61吨〜250吨,亩产在 51〜74千克之间徘徊。小麦生产最高年为1971年,播面达29. 8万亩,亩产23. 5千克,总产达6998.7 吨。2000年只有少数地方零星种植小麦,播面只有1320亩,总产115吨,亩产87千克。亩产虽有提高, 但由于播面大减,总产也大大减少。
  小麦品种:20世纪50年代前,为本地种老鼠麦、须麦、棒锤小麦等。这些本地品种经过长期天然和人工选择,一般表现适应性强,较耐赤霉病,耐瘦耐湿性较好,但植株偏高,株型松散,基杆细弱,容易倒伏,产量低,一般亩产只40〜50千克。1954年引进南大2419、中农28、涂大头等品种在新干、吉安县试种,比本地麦增产1倍多,亩产达100千克,1955年得到大力推广。1962年又引进万年2号,1973年又引进了矮秆品种墨西哥的波达姆、叶考拉、阿夹、阿勃、依尼阿、沙瑞克和纽克、河南的B-7023。这些品种亩产达150千克左右。1974年又引进了友谊麦、扬麦3号“鸡豌豆”,到1985年区内普遍种植南大2419、 依尼阿、叶考拉、沙瑞克、波达姆等小麦品种。1996年新干、峡江引进扬麦158进行过试种,到2000年小麦种植甚少。
  大麦1937年境内播种大麦101100市亩,总产量135926市石(合14951860市斤,7475.93吨)。 1947年,吉安县大麦播面有6万亩,总产0. 96万石。1949年,全区大麦面积8284亩,总产74. 6吨,亩产 9千克。20世纪50年代初,播面没有扩大,但亩产、总产有增加,1953年播面7574亩,总产212吨,亩产 28千克。70年代播面下降到500亩左右,总产22吨,亩产44千克。80年代后期,吉安县曾引进二棱啤酒大麦舟麦1号、泸麦4号、浙皮1号。曾一度较大面积种植,全县种植1.2万亩,平均亩产55千克,总产660吨。但后来越种越少,单产也不高,其原因主要是春季正是大麦抽穗扬花期,常遇连绵阴雨,光照不足,造成结实率低和感染赤霉病等,加上产后服务工作跟不上去,农民生产的大麦很难进入商品市场, 不得不转种其他作物。1991年全区大麦面积1735亩,其中吉安县1550亩,安福20亩,播面亩产38千克,总产66吨,到2000年只有零星种植。
  养麦境内历来有种养麦习惯,把它当作备荒作物。立秋后利用秋闲田播种养麦,种植农家品种、 大粒养麦、小粒养麦等甜养类品种。采取翻耕点播,盖灰、出苗后锄草一次,生育期一般80天左右,一般亩产40 ~50千克。1937年境内播种养麦27750市亩.总产29375市石(合1615.6吨)。据吉安地区农业统计资料,1957年以前未统计,1958年播面5. 7万亩,亩产14千克,总产797吨。70年代初曾有几年发展,1972年播面发展到18. 8万亩,亩产32.35千克,总6081吨,1973年播面发展到25. 5万亩,亩产24 千克,总产6131吨,1974年播面22.1万亩,亩产18千克,总产3916吨。由于产量低,而且效益不高,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1987年播面只有251亩,亩产100千克,总产25. 1吨。1991年养麦生产有回升, 播面3322亩,亩产73千克,总产243吨。到1995年又下降到821亩,亩产107. 19千克,总产88吨。到 2000年只有少数地方零星种植。
  此外,吉安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征集全省养麦品种54份,1981年进行试种观察,其中从九江苦养混杂复合体中,选育出九江苦养品种,2000年10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薯类薯类作物有甘薯(吉安称番薯)、马铃薯、怀山、脚板薯、芋头、魔芋、竹蒿薯、木薯8种。马铃薯既当粮又当蔬菜,怀山、脚板薯、芋头、魔芋、竹蒿薯多为蔬菜。
  甘薯甘薯是境内的传统旱粮,各县(市)均有种植。分别以鲜薯和薯干保藏,也加工成淀粉、粉皮、 粉丝,还可用薯酿酒,制成酒精。新中国建立前山区有“一季番薯半年粮”之说,以番薯作为主食。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番薯还可制成许多人们喜爱的食品。番薯的繁殖方法是:将鲜薯晾干后放入地窖冬藏,作种薯。清明前后将萌发了芽的种薯埋放在旱土里,使其长出薯藤。芒种前剪藤栽种,叫早番薯,大暑至立秋前后从早红薯地剪藤栽种叫晚番薯。
  1937年,境内种植面积为24万市亩,总产201.8万市石(合11.1万吨)ₒ 1949年,全区为15.5万亩,总产折合稻谷1-65万吨(5千克鲜薯折合1千克稻谷),1952年28. 8万亩,总产2. 5万吨。1957年 56.9万亩,总产4.47万吨。1962年40.1万亩,总产2. 36万吨。1970年17. 6万亩,总产2万吨。1975 年20.6万亩,总产2.09万吨₀ 1980年14.9万亩,总产1.78万吨。1985年18. 8万亩,总产2.08万吨。 1995年28.4万亩,总产5.6万吨。2000年29.7万亩,总产6. 14万吨。番薯种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为3.8% ;在旱粮作物种植面积中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总产量占旱粮的一半。
  1963年,宁冈县葛田乡树背村青年张柱良,进行红薯高产栽培试验,种番薯3莞,每竟平均重28千克,其中一蒐4只番薯共34千克,平均每只& 5千克,由县科委选送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览。
  马铃薯1943年,省农科院分配新干县马铃薯种158千克,试种获得成功。1956年,地区农业局从辽宁引进马铃薯种“男爵”分配各县种植,一般亩产500千克左右。20世纪80年代地区农业局种子站每年从黑龙江、河北调入马铃薯种20万~ 30万千克,品种为克新1号、克新2号、克新4号调往各县进行种植,种植面积2000〜3000亩之间。2000年又引进东农303、弗乌瑞它、中薯2号、波兰2号等马铃薯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2万亩,一般亩产1000千克,总产2万吨。
  木薯1958年新干县从广东引进木薯种植。1962年江西省农业、粮食、商业、教育、供销总社五家发出关于动员与组织广大师生进一步发展杂粮、油料生产、推广种菖麻、蕉芋、木薯和木豆的通知。当时由于产量低,农民不习惯,没有推广,70年代以后种植甚少。
  豆类境内豆类栽培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到明代,已有黄豆、青豆、黑豆、绿豆、赤豆、蚕豆、豌豆、扁豆、肛豆、虎斑豆、峨嵋豆、刀豆等。区内以种植大豆为主,1960年,全区征集当地豆类品种35份,其中大豆31份,蚕豆2份,豌豆2份。按播种和收获期分,有早大豆、晚大豆、冬播蚕豆、豌豆。早大豆于清明前后播种,小暑前后收获,多以旱地、山坡地、望天田和田梗种植。晚大豆于大暑前后播种,霜降至立冬收获。一般在早稻收获后,不翻地,打穴或种植于禾蒐缝中。冬播蚕豆和豌豆,在晚稻收获后翻地播种,次年谷雨前后收获。其中以早、晚大豆、田膛豆栽培面积大,蚕豌豆、绿豆次之,其他豆类面积较小。
  大豆各县都有自己的地方品种,其中具有代表性地方特色良种,早大豆有新干的“六月报”,吉安早黄豆;夏大豆有吉水的乌皮豆,八月黄(田膛豆)、泰和马屎豆;晚大豆有吉安黄豆、永丰青皮豆,万安茶豆、大头黄豆。50年代以前种植当地农家品种。60年代引进了瑞金小黄豆,特早熟高产的新华麻杂豆、 矮脚早。80年代引进湘豆5号、浙春1号、浙春2号、矮脚青、六月白、寿春96-6₀在水稻产区多以稻豆轮作,推广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
  1937年境内播种大豆168200市亩,总产234240市石(合12883. 2吨)。1949年大豆播种面积 142000亩,亩产19.75千克,总产2805吨。
  1950 - 1952年,年平均播面28. 8万亩,亩产31. 7千克,总产9129. 6吨。分别比1949年提高 103% ,62.5% ,225% ₒ 1953 ~ 1957年,大豆生产持续上升,年平均播种面积51.8万亩,亩产23. 3千克,总产1.2万吨,比 1950〜1952年间年平均播面扩大79.8%,总产增长31.8%。特别是1957年大豆播面达65. 5万亩,亩产33.13千克,总产达2.17万吨。
  1958 - 1965年,年平均播种面积保持在40万亩左右,总产量0.8万~ 1万吨之间。
  1966 ~ 1970年,虽然强调了稻谷生产,但大豆仍列为统购物资,大豆播面5年平均仍有43. 32万亩, 总产保持1.2万吨。
  1971 - 1980年,大豆播面持续下降,但总产相对稳定。在1971 - 1975年,年平均播面39万亩,亩产27.7千克,总产1.1万吨。1976 - 1980年,年平均播面33.2万亩,亩产36千克,总产1. 19万吨。
  1981 ~ 1990年,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产继续提高,总产相应增长。1981 - 1985年,年平均播面36.1万亩,亩产50.6千克,总产1. 83万吨。1986 - 1990年,年平均播面35万亩,亩产44千克,总产1 • 54万吨。
  1991〜2000年,大豆生产持续上升,1991〜1995年,年均播面34.43万亩,亩产75千克,总产2. 58万吨。1996〜2000年,年均播面34.7万亩,亩产90.2千克,总产3. 13万吨。比1949年面积扩大1.44 倍,单产提高3.63倍,总产增长10.18倍。
  蚕豆和豌豆境内种蚕豆和豌豆历史较悠久。籽粒当作粮食、饲料和蔬菜,并加工成豆制品,茎叶作肥料。1937年境内蚕、豌豆播种面积为48530市亩,总产量58102市石(合3195.6吨)。1949 ~ 1951 年、1964年、1969〜1970年无此项统计资料。1952年蚕、豌豆播面11万亩,亩产17.13千克,总产1884 吨。1955年蚕、豌豆生产发展较快,播面达17.6万亩,亩产18.58千克,总产3270吨,60年代和70年代种植面积减少,总产相应下降,1975年播面4. 43万亩,总产1210吨。90年代播面又得到回升,1995年播面11.2万亩,亩产56. 5千克,总产6300吨,2000年种植面积20. 3万亩,亩产57千克,总产11500吨。 蚕、豌豆种植面积占豆类面积34% ,总产占豆类总产25% ₀ 绿豆绿豆为民间用作清热解暑食品和副食品,并作为制作高级粉丝的原料,是传统的作物。1979 年征集的遂川绿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好。1985年以后,引进了中绿1号、中绿2号两个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不裂荚、品质优、籽粒大等特点。1937年境内播种绿豆63250市亩,总产量65704市石(合 3613.72吨)₀ 1972年绿豆播面0. 18万亩,亩产40. 5千克,总产73吨,1986年播面0. 48万亩,亩产40 千克,总产192吨,90年代后,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绿豆呈上升趋势。1991年播面0.835万亩,亩产43千克,总产359. 1吨,1995年播面1.22万亩,亩产56千克,总产683.2吨。2000年播面2. 32万亩,亩产51 千克,总产1182吨。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