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经济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99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业经济结构
分类号: F30
页数: 7
摘要: 境内地处中亚热带,幅员较广,境内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加上历史上所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存在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深刻揭示这种差异,并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 把全地区划分为若干个综合农业区,目的是有效地分类指导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实践,合理组织农业资源开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区域化、商品化、现代化进程。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吉安市、吉水县、峡江县、永丰县、新干县的83个乡镇。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吉安、泰和、万安、安福4县的96个乡镇。据土壤普查等资料统计,农业区现有11个土类,17个亚类,63个土属,194个土种。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437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5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结构

内容

境内地处中亚热带,幅员较广,境内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加上历史上所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存在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深刻揭示这种差异,并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 把全地区划分为若干个综合农业区,目的是有效地分类指导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实践,合理组织农业资源开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区域化、商品化、现代化进程。
  划分综合农业区,总的指导原则是: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具体划分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基本相似;第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近似;第三,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建设途径及重大措施相对一致;第四,保持县级行政区域的完整。
  在吉安地区国土范围内,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和西部,即吉泰盆地和西部山区的差异。 其中:吉泰盆地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区内绝大部分耕地和农、牧、渔、副业的集中区;西部山区农业发展历史相对较晚,耕地较少,粮食生产不足,大部分地域以林为主。按照综合农业区划原则,又可划分为三个综合农业区,即:(1)东部低丘平原粮、林、畜、果、烟、麻、菜、水产区;(2)中部丘陵粮、林、畜、油、蔗、水产区;(3)西部山地林、粮、油、桑、茶、禽区(其中由(1),(2)两区组成的吉泰盆地综合农业区是省综合农业区划的一个二级区)。
  表9-3-1 吉安地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范围一览表9-3-2 吉安地区三个综合农业区基本情况统计农业区综合农业区名称区域范围所含县所含乡主要发展方向代码 (市)数 (镇)数一东部低丘平原粮、林、畜、 吉安市、吉水县、峡江县、 5 83 粮、林、畜、果、烟、麻、菜、 果、烟、麻、菜、水产区新干县、永丰县水产二中部丘陵粮、林、畜、油、 吉安县、安福县、泰和县、 4 96 粮、林、畜、油、蔗、水产庶、水产区万安县三西部山地林、粮、油、桑、 遂川县、永新县、莲花县、 5 94 林、粮、油、桑、茶、禽禽区宁冈县、井冈山市项目单位全地区一二三总人口万人 436.1 151.7 159.1 125.3 占全地区总人口 % 100 34.8 36.5 28.7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66 180 155 164 农业人口万人 374.7 123.4 138.5 112.8农业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 % 85.9 81.3 87.1 90.0 农业劳力万个 149.2 49.3 53.8 46.1 构经济结业农章三第东部低丘平原粮、林、畜、果、烟、麻、菜、水产区区域概况该区位于吉安地区东部,赣江中游,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6。38,00"〜27。5丁50”、东经 114。52,8〃 ~ 115。56,00"之间。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吉安市、吉水县、峡江县、永丰县、新干县的83个乡镇。 东靠零山山脉,北接赣抚平原,形成了南北梯形递降,东西岭谷相间的低丘平原地貌格局,是江西最大的红岩盆地一一吉泰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地貌构成为:低丘面积473.7万亩,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7.4%;平原面积419万亩,占33. 1%;高丘面积171万亩,占13.5%;山地面积203. 6万亩,占 16.0%。境内海拔最高点为永丰的灵华山,海拔高达1455米,最低点为新干三湖赣江水面,海拔只有34 米。区内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光热水汽条件相对优越且配合较好,有利于多种农作物和林木生长,绝大部分农田均可一年三熟。该区域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土地开发程度较高。据土壤普查等资料统计,农业区共有12个土类,19个亚类,64个土属,109个土种。其中水稻土面积24& 6万亩,占该区土壤面积的22.4% ;红壤在该区分布最广,从海拔30〜100米的平原到丘陵、山地均有分布,面积829. 8万亩,占65. 5% ₒ该区域是境内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域,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但在新中国建立前,整个东部农业区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其生产水平低,耕作技术落后,土地利用率不高,种植业以单一水稻为主,畜牧业、渔业以自给为主。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执行农村一系列经济政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林牧副渔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农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区域特征一是交通便利,市场条件优越,农村经济发展快。区内有吉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吉安市,外邻浙赣铁路及新余、樟树等新兴工商城市,105国道、赣江、京九铁路和建设中的赣粤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贯穿全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络和相对优越的市场条件。与农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基础较好,对农业的支持和推动力较大。二是耕地资源丰富,种植业尤其是粮食及果、烟、麻、菜生产优势突出,主要农产品商品率高。地貌以低丘平原为主,区内广泛分布着冲积土壤,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田连片,现有耕地214万亩,垦殖指数达16.9%,居各农业区之冠, 耕地资源比较丰富。种植业生产优势突出,粮、果、烟、麻等农产品商品量和商品率居全区前列,是江西省和吉安地区最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内的吉水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峡江县是省优质大米基地县。本区粮、果、烟、麻等农产品产量的多少、好坏,对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三是农业生产装备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生产水平高。新中国建立以来,该区大搞农业基本建设,为促进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农业已有相当规模。四是农作物结构和耕作制度日趋合理,复种指数高。五是林地面积大,林业效益较好。该区虽属低丘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本不利于林业发展, 但由于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效果好,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六是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新中国建立以来,该区水利建设虽有显著成效,但由于防洪、排涝、抗旱等水利设施标准不高,降水分布时空不均等原因,区内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基本上每年均有水旱灾害发生。受灾面积,轻灾年成千上万亩,重灾年上百万亩, 给本区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中部丘陵粮、林、畜、油、蔗、水产区区域概况该区位于吉安地区中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6。8'〜27。38'、东经114。0'〜115。30'之间。 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吉安、泰和、万安、安福4县的96个乡镇。南邻零山山脉,北倚武功山麓,形成了南北二面靠山,中部盆谷地镶嵌,并以赣江干流为主轴向外扩展,依次呈河漫滩、岗地、丘陵、山地等阶梯状分布的丘陵地貌格局。区内丘陵面积力6. 2万亩,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50.5%;平原面积405万亩,占 26. 3% ;山地面积357.2万亩,占23.2% ₒ耕地海拔最高点为安福县武功山主峰金顶,海拔1918米。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据土壤普查等资料统计,农业区现有11个土类,17个亚类,63个土属,194个土种。其中水稻土面积294. 1万亩,占农业区土壤面积的20.1% ;红壤面积106& 4万亩,占72.9%。该区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8.2T,极端最高气温40.4°C,极端最低气温-8. 3七, 无霜期281天,年太阳辐射总量447669焦耳/平方厘米,热量资源高居吉安地区之首。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437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511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经常遭受干旱灾害。该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尤其经过新中国建立50多年的建设,区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飞速发展。 该区交通也较发达,公路有105国道、319国道贯穿东西、南北,赣江水道流经该区,京九铁路又为沟通本区与香港、深圳等地的联系提供方便,相对优势的交通条件对促进区域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有利。
  区域特征一是光温资源充裕,但干旱威胁突出。该农业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生长季长。该区是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这种不利气候因素已成为导致该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土地资源丰富,但生产水平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潜力大。 该区是吉安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农业区,土地面积占全地区的38.9%,而人口只占36.5%,户均占有土地9. 7亩,比全地区平均水平多0.6亩;人均占有耕地1.52亩,比全地区平均水平多0.2亩,农业增产潜力很大。三是水域广阔.发展水产前景好。该区现有水域面积76. 1万亩,占吉安地区的48. 7% ₀其中可养水面30.2万亩,占全地区的57. 1%,水面资源较为丰富,增产潜力大,发展水产业前景好。四是畜牧业发展条件好,商品率较高。该区是丘陵草山草坡集中分布区,气候温暖,水草茂盛,粮食丰足,饲料、 饲草资源丰富,优良畜禽品种多,吉安黄牛、泰和冠朝猪、乌骨鸡等均出自该区。区内群众素有饲养猪、 牛、禽的传统习惯和经验。加上近年发展起来的饲料工业已有一定基础,促进了该区畜牧业的发展。各县已建立了一大批畜禽生产基地,区域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好、潜力大,牧业经济具有较高的水平。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较差,农业现代化水平低。虽然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建设,该区农业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但从资源现状和农业发展的现实来看,区域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严重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发展。六是在新中国50多年的发展中,由于资源利用不尽合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表现在:(1)耕地重用轻养,土壤肥力下降;(2)森林过量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3)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西部山地林、粮、油、桑、茶、禽区区域概况该区位于吉安地区西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5°5832"〜27。28,00"、东经113。46'00"〜 114°54'45"之间,行政区域范围包括遂川、永新、莲花(1992年划萍乡市管辖)、宁冈4县和井冈山市的94 个乡镇。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形成了地势西高东低,以山地为主,其间镶嵌部分丘陵盆地和山地地貌格局。该区域山地面积605. 7万亩,占农业区土地面积的52. 9% ;丘陵面积 369.1万亩,占32.3%;平原面积169.5万亩,占14.8%,境内海拔最高点为遂川的南风面,海拔达2120 米,为吉安地区第一高峰。该区域土壤类型多样,据土地普查统计,共有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67 个,土种207个。9类土类分别是水稻土、红壤、黄壤、潮土、紫色土、黑色石灰土、新积土、暗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其中以红壤分布最广,面积达725.6万亩,占农业区土壤总面积的71.3%;其次为水稻土,面积为143. 5万亩,占14.1% ;黄壤面积88.1万亩.占8. 7%。经过新中国建立50多年的建设,西部综合农业区的经济面貌有了很大变化。
  区域特征一是山丘面积大;宜于林业发展.但资源破坏严重,发展林业任务艰巨。该农业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地貌以山丘为主。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杉、松、竹及常绿阔叶树等亚热带林木的生长,历来是吉安地区和江西省的主要用材林基地和商品材基地,林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山地农业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有利于农业的立体布局。由于该区域山多山高,受海拔、地形、坡向等因子的影响,区域气候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呈现较明显的亚热带山区气候。三是地处偏僻,山高谷深,交通条件较差,运输主要靠公路和水运;市场发育不良,经济相对落后。四是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有利于水利水电发展。该区域为吉安地区降水高值区,雨量丰沛.溪流众多,植被良好,河床落差大,水及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据有关调查统计,该区域水资源总量达70. 3亿立方米, 占全地区的32.7%,人均占有水量5611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量5908立方米,均高于全地区和全省平均水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8.7万千瓦,占吉安地区总量(除赣江)的45. 3% ;可开发量17.6万千瓦,占全地区的40.5%,其中遂川江是除赣江外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目前区内已开发水能 4.7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26.7%,开发利用潜力很大。五是油茶林面积大,是区内最重要的油茶生产基地,但单产水平低,发展潜力大,油料生产有一定基础。六是茶、桑及特色水果生产具有明显优势。该区域群山叠翠,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土地深厚肥沃,自然环境非常适宜茶、桑及多种特色水果的生产栽培。遂川、井冈山是区内主要茶叶产地。七是山水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该区域山峦叠翠,奇峰林立,高山田园,风光旖旎。既有优美的山水风光,又有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绿色旅游”、“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八是生物资源种类多,传统名特产品资源丰富,但转化为经济优势不够。该区由于气候优越、地形地貌独特,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井冈山区是中国中亚热带东部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的地域,保留着大量野生动植物品种资源,已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第二节生产结构新中国建立前,区内的农业是以粮食生产为主。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时间,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仍没有多大改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经过多年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呈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格局。
  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 1950 - 1952年,农业生产是以恢复为主,增产粮食、棉花、油料,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吃、穿问题。期间中共吉安地委(以下简称地委)、吉安专员公署(以下简称专署)强调特种作物生产,要特别注意棉、 麻、烟叶、油料作物的生产,必须保证完成本年度全部计划。为避免油荒,各地应开垦油茶山,适当多种芝麻、油菜等油料作物。执行结果,在恢复时期,农产品产量都有增加,但生产结构没有什么变化。
  1953年4月,地委、专署联合发出《关于结束土改,全面开展爱国增产运动的通知》,提出“充分发动群众,组织起来,全面开展爱国增产运动,普遍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要求,要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在上年的基础上增产10% ₀按照国家计划,适当种植各种工业原料,大力恢复与发展畜牧、林业、 茶叶、水产等生产。1956年6月,地委发出《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现金和粮食收入问题的通知》,要求今后在不影响农业增产的条件下,应当积极领导社员开辟副业门路,发展副业生产。1957年2月,地委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业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运动的指示》中,要求在保证粮食需要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防止重复经营单一化的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 一五”、“二五”、“三五”……)期间,在全区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种植业下降5.1个百分点,牧业上升4个百分点,渔业上升0.4个百分点。
  1957年冬至1958年春,吉安农村开展了“发展农业以粮食为中心”的大辩论。1960年8月下旬,地委、专署召开全区农林垦殖工作会议,强调“集中主要精力,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迅速采取稳定农业生产措施。1962年10月,地委、专署强调 “必须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安排棉花、油料和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努力发展畜牧业、渔业和各种副业生产”。“二五”期间,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0. 8 个百分点,渔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1963 ~ 1965年,对社队规模和管理体制作了调整,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 1964年4月,地委、专署发出《关于发展蚕桑、油桐、油茶、乌柏生产的指示》,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广阔山地、丘陵、平原和四旁空地种植。7月,地委、专署发出《关于发展和办好社队企业的指示》,社队企业在人民公社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开始得到重视。在调整时期,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林业下降6. 6个百分点,牧业下降2.7个百分点,渔业下降0.7个百分点。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只是在1975年才出现短暂的复苏。其间,在农业总产值中,农牧渔业比例,由1966年的73.5%,12. 1%和0. 8%,变为1976年的75.9% ,10.2%和0.9%。农业上升,牧业下降,渔业基本持平。
  1978年5月,地委召开农村政策座谈会,讨论和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社队企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正确对待社员的家庭副业。
  总之,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尽管各级党委和政府也提出过“开辟副业门路”、“发展经济作物”,但“以粮食为中心”、“大办农业”、“以粮为纲”等口号始终占主导地位,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后,地委、行署改变“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决定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步伐,克服“单打一”的经营思想,强调建设有吉安特色的地方经济,建立农、林、牧、副、渔、工全面发展的大农业。在短短的几年改革中,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种植业、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由1976 年的72.2% ,11.2%和0.8%,变为1986年的60.3% ,18.8%和3. 2%。种植业比重下降,牧业、渔业比重上升。
  1994年、1995年,地委、行署又分别作岀了《关于发展果业生产的决定》和《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定》,到2000年,全区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合理,种植业、牧业和渔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1987年的59.3% ,20.5%和3.7%,变为2000年的56.3% ,25.9%和& 4% ₒ各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2000年与1949年相比,种植业下降18. 2个百分点,林业下降3. 3个百分点,牧业上升13. 6个百分点, 渔业上升7. 9个百分点。
  表9-3-3 1949-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农业总产值结构变化情况(当年价格) 农业总产值其中年份 (万元)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占比(%) 产值占比(%) 产值占比(%) 产值占比(%)1949 9651.18 7190.67 74.51 1227.30 12.72 1186.56 12.29 46.65 0.48 1952 14533.89 10583.44 72.82 2231.66 15.35 1676.76 11.54 42.03 0.29 1957 18797.52 12734.59 67.75 3014.17 16.03 2925.55 15.56 123.21 0.66 1962 21659.60 14811.56 68.38 2982.43 13.77 3553.98 16.41 311.63 1.44 1965 34819.42 25954.48 74.54 3848.36 11.05 4766.90 13.69 249.68 0.72 1978 57493.94 42192.11 73.39 8688.73 15.11 6137.01 10.67 476.09 0.83 1980 85933.92 56677.97 65.95 17932.03 20.87 10465.98 12.18 857.94 1.00 1985 141369.00 86954.00 61.51 25439.00 18.00 25211.00 17.83 3765.00 2.66 1987 164201.00 97319.00 59.27 27168.00 16.55 33710.00 20.52 6004.00 3.66 1990 298268.00 178792.00 59.95 41920.00 14.05 65136.00 21.84 12420.00 4.16 1995 737207.00 407461.00 55.27 75762.00 10.28 209232.00 28.38 44752.00 6.07 2000 953315.00 537334.00 56.37 89542.00 9.39 246470.00 25.85 79969.00 8.39 种植业内部的作物结构在种植业内部,区内一向以粮食为主。1949年,全区农作物总面积671.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 454.73万亩,占67. 7%,经济作物面积31.79万亩,占4. 7%,其他(含蔬菜、绿肥下同)面积185. 36万亩,占27.6%; 1952年全区农作物面积985. 5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715. 87万亩,占总面积72. 6% , 经济作物面积77.4万亩,占7.9%,果桑茶面积1.84万亩,占0.2%,其他190.45万亩,占19. 3%。“一五”至“五五”将近30年的时间,按照农业生产发展方针和耕作制度改革的需要,农业生产结构有所变化,但在种植业中变化不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1990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211.56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面82& 66万亩,占总播面的68.4%,经济作物播面170.41万亩,占总播面的14.1%,果桑茶32.17万亩,占2.6%,其他180.32万亩,占14.9%。
  1991年3月,地委、行署作出了《大力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的意见》,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通过近 10年的努力,种植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到2000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7& 3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69.36万亩,占总播面的60.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84.41万亩,占总播面的22.2%,果桑茶面积 62.45万亩,占4.9%,其他作物162.11万亩,占12.7%。各类作物播种面积占种植业播种面积的比重, 2000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作物下降7. 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上升17.5个百分点,果桑共上升4. 9个百分点,其他作物下降14.9个百分点。
  表9-34 1949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农作物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单位:万亩农作物其中年份总面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桑茶其他面积占比(%) 面积占比(%) 面积占比(%) 面积占比(%)1949 671.88 454.73 67.7 31.79 4.7 --- --- 185.36 27.6 1952 985.56 715.87 72.6 77.40 7.9 1.84 0.2 190.45 19.3 1957 1263.31 925.39 73.3 93.25 7.4 2.85 0.2 240.82 19. 11962 1225.31 881.24 71.9 68.97 5.6 3.25 0.3 271.85 22.2 1965 1252.84 909.56 72.6 70.20 5.6 3.66 0.3 269.42 21.5 1978 1299.07 866.49 66.7 82.14 6.3 8.92 0.7 341.52 26.3 1980 1239.87 865.76 69.8 70.88 5.7 10.75 0.9 292.48 23.6 1985 1170.45 852.12 72.8 103.27 8.8 18.91 1.6 196.15 16.8 1987 1178.31 851.05 72.2 128.71 10.9 23.90 2.1 174.65 14.8 1990 1211.56 828.66 68.4 170.41 14. 1 32.17 2.6 180.32 14.9 1995 1274.94 816.70 64.1 270.82 21.2 41.91 3.3 145.51 11.4 2000 1278.33 769.36 60.2 284.41 22.2 62.45 4.9 162.11 12.7 注:其他面积含绿肥、蔬菜等。
  粮食作物内部的品种结构在粮食作物内部,水稻种植面积比重长期在80%〜95%之间。1949年,水稻种植面积比重为 91.8%,旱粮比重8.2%; 1952 ~ 1965年水稻比重在80% -87.7%之间,旱粮比重在12.3% ~ 20%之间。1978年,水稻比重又上升为91.5%,旱粮下降为8.5% ;1980年,水稻比重上升到94.5%,为历史最高年份;1957年,水稻比重为80.6%,为历史最低年份。1985 ~ 1995年,水稻比重保持在90%〜93% 之间,2000年冰稻比重为87.6%,旱粮比重为12.4% ₀ 水稻生产中,1978年以前强调高产品种,忽视优质品种。到1978年,优质水稻比重还不到40%, 1980年上升到43. 5% ₒ 1990年开始,遵照地委、行署发出的在全区范围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的指示精神,大力调整水稻品种结构。1997年以后,全区各地大力引进推广了一批水稻新品种,水稻优质率大幅度上升。1997年全区优质稻比重,早稻占60% ,二季晚稻占70% ;2000年,全区优质稻比重早稻达到 70.2%,二季晚稻达到85%,逐步改善了水稻品种结构。表9-3-5 1949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单位:万亩粮食作物其中年份总面积水稻大豆红薯杂粮(含小麦) 面积占比(%) 面积占比(%) 面积占比(%) 面积占比(%)1949 454.73 417.28 91.8 14.22 3. 1 15.09 3.3 8.14 1.8 1952 715.87 624.28 87.2 37.52 5.2 29.34 4.1 24.73 3.5 1957 925.39 745.83 80.6 65.51 7.1 59.80 6.5 54.25 5.8 1962 881.24 76& 75 87.2 31.40 3.6 48.27 5.5 32.82 3.7 1965 909.56 798.09 87.7 48.00 5.3 42.35 4.6 21.12 2.4 1978 866.49 792.45 91.5 33.42 3.9 19.31 2.1 21.31 2.5 1980 865.76 818.62 94.5 24.53 2.8 16.02 1.9 6.59 0.8 1985 852.12 790.20 92.7 36.91 4.3 19.83 2.4 5.18 0.6 1987 851.05 790.25 92.8 34.54 4. 1 20.25 2.4 6.01 0.7 1990 828.66 力0. 36 92.9 35.22 4.3 17.01 2.1 6.07 0.7 1995 816.70 739.50 90.5 34.47 4.2 27.36 3.4 15.37 1.9 2000 769.36 674.34 87.6 35.29 4.6 29.75 3.9 29.98 3.9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