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832
颗粒名称: 措施
分类号: S157.2
页数: 3
摘要: 地区水土保持站的专家为全区500多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讲授水土保持知识。这是区内第一次大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繁荣经济、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预防监督措施区内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保护工作开始于1982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工作条例》颁布之后。水土保持机构的职能要逐步转移到以预防、监督为主上来,各县(市)开始筹建乡镇水利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基层。区内开始建立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规定开发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的,制定水土保持措施,
关键词: 措施 综合治理

内容

宣传措施1990年,在全区农业干部培训班上,地区水土保持站的专家为全区500多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讲授水土保持知识。这是区内第一次大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宣传工作。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地区水电局共印发单行本15000册,张贴宣传画 1000多张,制作永久性标语近千条,出动宣传车15车次,覆盖全区463个乡镇,地区、县(市)水电局联合举办了《水土保持法》知识竞赛活动。同年,在全区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规定每年须举行《水土保持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
  从1992年开始,在每年一度的《水土保持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中,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三个面向(面向领导、面向群众、面向监督对象),摆危害、讲效益,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水土流失是造成区域贫困的一个重要根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繁荣经济、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
  到2000年,全区在京九铁路和105国道、319国道沿线等一些主要交通干道两旁和中心路口书写永久性标语或埋设宣传碑牌350余块,建立带有水土保持标志的固定宣传碑20余座。
  预防监督措施区内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保护工作开始于1982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工作条例》颁布之后。
  1989年,全国水资源及水土保持工作会议,要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把预防保护放在第一位,水土保持机构的职能要逐步转移到以预防、监督为主上来,抓紧建立、健全各级水土保持监督机构。地、县(市) 水土保持部门根据会议精神,对工作重点进行调整,开始把预防监督保护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1990年,各县(市)开始筹建乡镇水利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基层。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后,区内开始建立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制度。 规定开发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的,必须申报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并经水土保持部门审查同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部门要特别注意防止任意扩大开挖面,乱倒弃土、尾沙和矿渣,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林业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造林、育林措施,加强成熟林和过熟林的合理采伐,做好迹地更新和抚育;农业部门要合理经营土地,管好垦荒工作,保护好天然草山和草场,推行保土耕作,并做好坡度在25度以上的荒山坡地的退耕工作,禁止在陡坡和严重水土流失区铲草皮、烧灰积肥。对拒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要按法规和有关政策严肃处理。
  制订乡规民约,有计划的实行封禁措施,保护好非水土流失区的森林植被,同时,对已治理的地区要巩固治理成果,避免边治理边破坏。
  1992年,安福县被列为全国108个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1993年在水利部组织的验收中,各项工作综合评分居全省五个试点县之首,'受到水利部表彰。全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开始全面展开。
  1995年,省水利厅对新干县、吉水县、井冈山市、万安县、永新县、宁冈县进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1996年通过验收。
  1996年,地区水电局组织各县(市)对全区预防监督对象、城市水土流失情况和四荒进行调查摸底。 对所有监督对象进行分类归档。
  1999年,全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同年年底,地、县(市)都由当地编委下文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站,明确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主体。
  治理措施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集中治理,综合治理。根据全区具体情况,每年抓好5 条左右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实行验收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这项工作。通过治理,把小流域变为经济开发区,努力形成林果生产基点,牧草养殖基点和薪炭林生产基点,使之成为样板工程,以点带面,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展开。
  不同流失区的治理措施如下: 轻度流失区流失类型多为面蚀类型,主要包括草灌为主的荒山,疏残林地,不合理垦复的油茶林地,坡耕地等。其自然植被覆盖率为70%〜95%,立地条件较好,植被恢复较易。治理措施采取封山育林育草,改变不合理的油茶垦复方式和坡耕地耕作措施,25度以上陡坡实行退耕还林。在土地利用上, 重点营造针阔叶混交的用材林和薪炭林,有条件的发展一些经济林和果木林。
  中度流失区流失类型与轻度流失区大致相同。植被覆盖率为50% -70%,立地条件中等。治理措施除封山育林外,主要是进行植树造林,并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改善立地条件,促进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在土地利用上,以营造薪炭林为主,以解决群众烧柴难的问题,适当发展一些用材林,经济林和安排一定的牧业用地。
  强度流失区大多为沟蚀、崩岗类型区,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一般在30%以下,表土大部分已流失,形成痢痢山,立地条件差,植被恢复困难。治理时必须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达到工程保生物、生物护工程的目的。在土地利用上,大力推行绿肥上山,灌草先行,加速植被覆盖,改善立地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科学实验措施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千家万户上山,必须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不断加强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为此,从1981年开始,在四大类型不同岩性的水土流失区相继建立了永丰、泰和、吉水、峡江四个国营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站,主要进行了两大项目的研究。
  水土流失规律研究1981年,在永丰县水土保持站花岗岩流失山地兴建了三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观测试验小区,对三个不同坡度、不同坡向、不同植被的小区进行降雨、径流、产沙量的对比观测。研究降雨、径流、泥沙与坡度、坡向、植被之间的关系。
  同年,又在吉水县水土保持站荷树坑小流域兴建了一个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小流域观测场,观测研究在红沙岩流失区降雨、径流、泥沙三者之间的关系。观测场设备齐全,有沉沙池、自记水位仪、电烘箱、 高精度计量仪等。
  1984年,在泰和县水土保持站开展了第四纪红壤侵蚀劣地水土保持研究。
  1986年,在永丰县水土保持站进行小区径流泥沙观测和不同果树对比观测工作。
  1991年,吉水水土保持站对小流域径流泥沙十年观测资料摘编进行整理,送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审查。
  1993年,吉安地区水土保持站与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了红壤侵蚀劣地的小区径流泥沙观测、果树套种配套技术研究、快速恢复植被研究。
  优良树种草种的引种、选育、对比试验1981年,永丰县水土保持站在花岗岩流失山地进行了行间混交种植油桐、合欢、喜树、重阳木4个树种的对比试验和沙打旺、澳大利亚草、日本草等草种的引种试验。
  同年,吉水县水保站在醪桥乡汗坑大队和坝溪大队对马尾松、擦树、喜树、桃树、梨树、枇杷、蜜橘、油茶、油桐、油橄榄、黄槃、杜仲等18个树种进行了对比观测和日本草、沙打旺、丝毛草、茫箕、葛藤、胡枝子、猪屎豆、芦苇等草种的栽培试验。
  1982年,泰和县水土保持站在红壤流失山地开展了巴矛、芦苇等6个品种的育苗试验。1984年,又在强度流失红壤山地引种黑荆树和大叶桜树的试验。
  1985年,地区水土保持站在泰和县水土保持站主持进行了厚叶红山茶、薄荷香、观音桃等油茶品种的引进试验。
  1989年,中国科学院、省水土保持处、地区水土保持站在泰和、吉水、峡江、遂川县进行白檀繁育及其利用技术研究。
  1991年,永丰县水土保持站进行橙柑类不同品种生长对比试验和非洲狗尾草引种试验。
  1998年,泰和水土保持站在红壤流失山地进行了百喜草的栽培试验。
  1999年,在遂川县巾石乡水土保持站建立了百喜草种苗基地。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