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流失程度境内过去是一个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之地,没有明显的水土流失危害。据调查统计,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只有187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73%₀但后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生产和交通等基本建设迅速发展,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认识不够,过量采伐和乱砍滥伐森林、乱垦滥垦荒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随之逐年加剧。 1988年江西省卫星遥感测定,全区共有水土流失总面积为989.71万亩,是新中国建立初的5. 3倍,占土地总面积的27.58% ,占山地总面积的36.97%。按侵蚀程度分:轻度流失459.08万亩,中度流失296. 81 万亩,强度流失161.85万亩,极强度流失51.24万亩,剧烈流失20.73万亩。年土壤流失总>2502.58万吨,水土流失已遍及全区13个县(市)。
表7,-1 吉安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情况级另0 平均侵蚀模数(吨/平方公里) 平均流失厚度(毫米) 植被覆盖度(%)无明显侵蚀 <500 <0.37 >75 轻度侵蚀 500 -2500 0.37 ~ 1.90 60-75 中度侵蚀 2500-5000 1.90-3.70 45 ~60 强度侵蚀 5000-8000 3.70-5.90 30 〜45 极强度侵蚀 8000 ~15000 5.90-11.10 <30 剧烈侵蚀 >15000 >11.10 <30 经过多年治理,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逐步缩小。1996年省卫星遥感测定,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731.2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 29%,占山地总面积的27. 31%。按侵蚀程度分:轻度流失269. 81万亩,中度流失198.32万亩,强度流失211.62万亩,极强度流失18. 79万亩,剧烈流失32.72万亩。年土壤流失总量1949.39万吨。与1988年相比,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25& 4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降低8.56个百分点;按侵蚀程度分:轻度流失面积减少189. 27万亩,中度流失面积减少98. 49万亩,强度流失面积增加49.77万亩,极强度流失面积减少32.45万亩,剧烈流失面积增加11.99万亩;年土壤流失总量减少553.19万吨。流失形态以面蚀为主,局部严重区域有沟蚀、崩岗等,甚至出现泥石流、岩石裸露。
流失分布全区主要侵蚀类型有面蚀、沟蚀、崩岗侵蚀三种。其中面蚀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85%, 沟蚀、崩岗侵蚀占总流失面积的15% o此外,还有个别地区发生泥石流。面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疏残幼林地和植被较差的荒山坡地及复垦不合理的油茶林地,具有分布面广,侵蚀面大的特点。沟蚀多发生在人口稠密的低丘岗地,而且往往出现在径流集中,土层较厚的凹坡。崩岗大多发生在沟岸和沟头,因而也多出现在沟蚀发育的区域,也有的是由于山冈坡脚被流水冲刷造成临空失稳而崩塌的。
全区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吉安、泰和、万安、吉水、永丰、永新等县和吉安市,占全区流失面积的 60%以上;其次是遂川、峡江等县。其中以吉安县的敦厚、大冲、北源,泰和县的沿溪、樟塘、苑前,万安县的弹前,永丰县的佐龙、江口、鹿岗,遂川县的于田、盆珠,永新县的里田、怀忠,吉水县的金滩、黄桥、尚贤、西沙,峡江县的水边等地流失较为严重。
表7-6-2 吉安地区水土流失分布情况(1996年江西省卫星遥感测定数据) 土地总面积流失面积流失面积各级土壤侵蚀类型面积(万亩) 县(市) (平方公里) (万亩) 占土地面积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强度以上 % 吉安市 508.89 23.43 30.75 8.28 6.29 8.9 0 0 8.9 井冈山市 660.87 4.2 4.24 1.37 0.93 0.86 0.69 0.35 1.9 吉安县 2751.16 129.78 31.45 39.53 36.35 49.68 1.79 2.43 53.9 吉水县 2708.87 92.47 22.76 34.4 26.7 27. 1 0.8 3.47 31.37峡江县 1287.43 28.34 14.68 11.85 8.28 5.57 1.38 1.26 8.21 新干县 1248.29 24 12.82 12.67 8.27 1.09 0.78 1.19 3.06 永丰县 2695.08 63.51 15.71 20.29 16.48 24.71 1.24 0.79 26.74泰和县 2665.41 89.4 22.36 26.62 24.37 33.08 4.66 0.67 38.41遂川县 3101.89 69.75 14.99 32.52 18.89 7.92 3.47 6.95 18.34万安县 2046.43 83.16 27.09 24.96 20.19 33.54 2.51 1.96 3&01 安福县 2793.15 31.51 7.52 15.56 9.37 4.75 1.07 0.76 6.58 永新县 2194.57 83.22 25.28 37.96 20.97 11.59 0.4 12.3 24.29宁冈县 609.03 8.45 9.25 3.8 1.23 2.83 0 0.59 3.42 合计 25271.07 731.26 19.29 269.81 198.32 211.62 18.79 32.72 263.1 原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属客观原因。
地形因素区内山丘地较多,地势起伏大,降雨形成的径流流速大,形成对地面土较大的冲刷力,地面植被一旦受到破坏,就会产生水土流失。
气候因素区内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7〜1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约为 1535.8毫米,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4、5、6三个月为雨季,降雨量为600 ~ 8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 44.5%,雨量比较集中,且多为暴雨,日降雨量普遍超过30毫米,最大达150毫米,暴雨强度越大,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地质因素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紫色土次之,抗蚀性差,其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砂岩、紫色页岩风化物等,岩性破碎,胶结性差,在降雨作用下,土壤易被剥蚀、转移,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全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认识不够,包括政策、法规、土地利用开发方式、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等。
新中国建立后,大的森林植被破坏有三次。
1958 - 1962年,大炼钢铁,大办粮食,大量砍伐森林,毁林开荒,铲草积肥,森林植被遭受第一次大的破坏。据《江西冶金志》记载,吉安专区为炼铁,组织37万多人,进驻深山密林伐木烧炭,日产木炭数万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乱砍滥伐森林的事件时有发生,加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采取不妥当的烧山全垦造林方法,森林遭受第二次大的破坏。
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山林分给农户承包经营,林业实行“三定”(划定自留山, 确定责任山,稳定山林权属)政策。开始时,群众担心政策发生变化,于是大量劳力上山,有的地方先砍树后分山,有的地方先分山后砍树,森林遭受第三次大的破坏。
据吉安地区统计局资料记载,到1983年全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时统计,全区森林面积为1541.87万亩,比1956年减少了 286. 32万亩,平均每年减少森林面积10. 6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由1956年的 46. 3%降低到1983年的39.0%。
另外,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日益紧缺,在向山地开发耕地的过程中,陡坡开荒、毁林开垦、顺坡耕作等不合理的耕作现象十分突出。在开矿、修路、建厂和农林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中,不重视水土保持;随意开挖土地,乱堆乱倒余土弃渣现象十分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全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历次水土流失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水土流失区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周围,与居民点成同心圆向外扩展,而且具有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重于人口密度小的地区,交通方便的地区重于交通不便的地区,柴窑多的地区重于柴窑少的地区,早开发的地区重于晚开发的地区,丘陵地区重于山区的明显的特点。
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从原来的附着面剥离,顺水而下,造成泥沙淤积,压埋农田,抬高河床。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阻碍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据推算,全区每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949. 39万吨。由于表土大量流失, 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被带走,土层变薄,土地贫瘠,水分流失,土壤干旱,局部丘陵岗地光山秃岭,甚至基岩裸露,失去了植物生长的正常生态环境,致使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不能充分发挥山丘地的优势。
冲毁庄稼,压埋农田安福县竹江乡的白沙冲流域,因水土流失严重,造成120亩良田逐渐被埋没, 形成一片沙滩。万安县弹前乡上洛村,因1985年6月4日一场暴雨,造成600余亩水田被泥沙埋压。
破坏水利工程,降低灌溉效益,缩短工程寿命遂川县巾石乡1958年修建的汤村水库,已全部淤满报废。安福县社上水库南干渠渠道,因泥沙淤积,通水里程由原来的110千米缩减到70千米,大大减少了灌溉面积。
抬高河床,阻碍航行遂川县左溪河过去可通木帆船到草林,右溪河可通船到大坑,现在帆船几乎绝迹。万安县的弹前河在50年前河深3米,新中国建立初期可通行载重1 ~3吨的木帆船,现在河床比田面还高。吉水县的乌江河,40年前,载重5〜10吨的木帆船可通行到永丰县藤田镇,现在水上运输几乎绝迹。
造成水旱灾害由于植被减少,失去了拦截和涵蓄水源的作用,一遇暴雨,汇流迅速,上游形成洪水冲毁农田村庄,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泄洪不畅,泛滥成灾。无雨期间,缺乏地下水补给,往往雨停水断流,形成干旱,增加了防汛抗旱压力。从吉安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收集的历年水旱灾害面积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后,全区水旱灾害频繁,受灾年份间隔愈来愈密,受灾面积逐年扩大。一般旱年 (受灾面积100万亩以上)和一般涝年(受灾面积50万亩以上)在70年代以前大约每四年才出现一次, 80年代以后几乎每年都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