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类型地表水区内河川径流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资源丰富,过境客水较多。主要表现为单位面积产水量大,全区多年平均径流量194.6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8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528毫米。
过境客水量估算过境客水量由赣江干流及其各支流组成。从赣江流经区内的客水量为283.4亿立方米,赣江一级支流从邻近省、地流入区内的客水流量为26.4亿立方米,总共过境客水量为309. 8亿立方米。
境内产水量及地表水资源量估算1992年后,流入赣江的多年平均产水量为205. 03亿立方米,流入湖南泳水的多年平均产水量为0.6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196. 25亿立方米。初步估算,年均约有19亿立方米的水量可供利用。
区内河流水系发育丰富,中小河流密布,地形条件有利于修建大、中型水库,许多地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小水电资源,从县(市)分布看,以吉安、吉水、永丰、遂川、泰和、安福、永新7县和井冈山市为最多。 开发条件较好的有永丰、遂川、安福3县及井冈山市。这对于解决区内农村能源供需矛盾,发展农村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
地下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后,全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6. 85亿立方米,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地下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拥有量分别为7.45,3.95,7.9和27. 55亿立方米,在区内分布的面积分别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10. 4%, 14.0%, 6. 3%和69.1%。可开采地下水资源量15.13亿立方米,其中松散岩类及碳酸盐岩类为区内主要的两大含水岩组。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赣江两岸及其主要支流的中、下游地区,为二元结构;岩性以亚砂土及沙砾石层为主,含水层厚度一般为8米左右,水位埋深2 ~ 3米,单井涌水量为500 ~ 1000吨/ 日,补给模量9.51〜33.66万立方米/年。广大河谷平原地下水补给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便于集中开采。 全区松散岩类开采资源量为7. 2亿立方米/年。碳酸盐类溶水集中分布在10个岩溶盆地中(拿山、古塘一怀忠、古塘一路口、盘谷、水边一八都、新居一凤凰坏、藤田、海潭、永新、路口一坪里),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单井涌水量为1000吨/日左右。另外,全区富水性不一,对中等富水以上的区段,初步查明可开采资源为7.93亿立方米/年。区内红层地下水及基岩裂隙水分布虽然较广,但一般为贫乏富水,径流模数小于3升/秒•平方公里,地下水赋存较分散,无普遍供水意义。但在局部构造有利部位及个别地段的孔隙溶隙水,由于地下水赋存集中,也具有较好的开采条件。
地下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开采利用较少。若能较合理地利用,即使枯水年也完全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所需水资源供应要求。只是部分地片,如万安韶口,吉安兴桥、桐坪,吉水盘谷、周溪,泰和沿溪等乡镇,已开采部分地下水灌溉农田;其他地片,无论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都没有解决水源利用的良好途径。
人工蓄水人工蓄水主要是已建成的蓄水工程(水库、塘坝等)的蓄水,全区蓄水工程的蓄水量达 45.4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182560亩(212170.66公顷)。
温泉全区发现较大的地下热水有:遂川汤湖、热水洲、杨芬樟木坑,永丰君埠,吉水葛山,永新文竹、城江,安福泰山等处。这些地热水都具较高的利用价值。
水资源的特点全区水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幅很大,年径流量的76%集中在汛期,既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又易造成洪涝、干旱灾害和水土资源的流失。要变水害为水利,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必须经水利工程加以调节e 地区分布受降水影响,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大致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相近。 全区多年平均径流深800毫米,最大分布在井冈山区域,为1200毫米,也是全省的高值区之一。宁冈及遂川的西部山区在900毫米以上。安福、永新、遂川一线以西超过800毫米。吉泰盆地中心南起泰和县城北至峡江水边的赣江两侧20余千米区域,平均径流深仅在600毫米以内,不仅为区内最低,也是全省的最低区之一。万安、新干、永丰、峡江及吉安、吉水两县大都分区域年径流深在700毫米上下。从上述分布状况看,山区降水径流丰沛,但人口、耕地较少,对水的需求量小;而盆地、平原、河谷地带,耕地连片,生产条件好,人口稠密,对水的需求大,但这些地方水资源相对较少。水、土资源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对农业生产的平衡发展有一定影响。
年内分配全区水资源主要由降水补给,季节变化很大,年内分配极不平均。7 ~ 9月份降水明显减少,7、8两个月份的雨量有时不足100毫米,有的年份可持续百日无透雨,河流量锐减。而此时由于高温酷暑,蒸发量大,干旱指数普遍达到1-4 ~1.6,有的高达1.8,又正值晚稻等作物需水较多的生长期, 用水量猛增,其用水量占全年用水量的60% -70%,而同期的来水量则只占全年的24%左右。每遇干旱年份,不少河流的用水大于同期来水,入不敷出。这一时期不仅水流枯竭,而且由于水量锐减,引起了江河水位显著下降,提水条件变劣,加剧了供需矛盾。4 ~6月份,降水量集中,径流量占全年的63%,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江河水位暴涨,以致洪水泛滥,酿成灾害,同时水资源又大量流失。此外,对农业生产来说,一年内丰水期的4 ~ 6月份热量资源不足,而当7 ~9月份热量资源丰富时,水资源则又相对不够。
年际变化区内径流的年际变化幅度也较大。不同年份的水资源相差悬殊,并且有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特点。全区最大年径流深达1246. 9毫米(遂川1959年),最小年径流深仅215.58毫米 (赣江主流1963年)。其他年份的年径流量,偏丰年为278. 93亿立方米,平水年为207.78亿立方米, 偏枯年为155.01亿立方米,枯水年为109.6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