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信网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62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信网络
分类号: F626.5
页数: 6
摘要: 开通吉安至三曲滩长话线路。开通南昌一吉安一赣州报话线路。由吉安局利用吉安一宁都一福建建阳一上饶载波电路接转通话。开通吉安一南昌2条载波电路。地区至各县的长途载波电路全部开通。开通地区至各县的传真电路。开通吉安至南昌点对点半自动拨号电路,开通吉安至赣州、宜春、萍乡、新余点对点半自动长话电路。吉安至各县 (市)点对点半自动长话电路全部开通。开通吉安至南昌和全区各县的全自动直拨电路;全区共有省内半自动拨号电路43条。开通全区11个县的光缆电路,全区有长话电路1324条。
关键词: 电信业务 电信网络

内容

长话网络清光绪十五年(1889),吉安电报局开通南昌至吉安长话线路。1927年,万安架设至遂川线路。1932 年,开通万安至南昌军用电路。次年,开通吉安至三曲滩长话线路。1935年,开通南昌一吉安一赣州报话线路。此后,陆续开通吉安至兴国和吉安至所属各县长途电话。1943年4月,重庆与上饶间的长话, 由吉安局利用吉安一宁都一福建建阳一上饶载波电路接转通话。1947年,有长途电话线路6条。次年, 开通吉安一南昌2条载波电路。至1949年止,吉安至各地电路共24条。但由于国民党撤退时的破坏, 多数长话电路处于瘫痪状态。
  新中国建立后,线务段即对所辖长话线路进行修复和重建。所辖长途线路北至新干,东至乐安、临川,西至莲花、永新,南至兴国、遂川,共计长1100余千米。1952年,开通吉安一南昌、吉安一赣州、吉安一衡阳载波电路各3条;同年,完成了吉安一三曲滩、吉安一泰和两处跨越赣江飞线的省重点基建工程。1960年,增设和改造了至全区各县大部分线路。此时线路发展到30条。1965年,架通至地区范围内国防工厂的专用电路25条。1975年,地区至各县的长途载波电路全部开通。1978年,全区有长途电路140条,出租长途电路16条。1979年,开通地区至各县的传真电路。
  1980年,开通吉安至南昌点对点半自动拨号电路,到年底,全区有长途电路123条,其中,载波电路 95条。1982年,开通吉安至赣州、宜春、萍乡、新余点对点半自动长话电路。1984年1月,吉安至各县 (市)点对点半自动长话电路全部开通。1986年,开通吉安至南昌和全区各县的全自动直拨电路;至此, 全区共有省内半自动拨号电路43条。1987年,吉安微波工程竣工,新增微波电路92条,通往南昌、宜春、赣州、新余、萍乡、上海、南京。1988年,共有长途电路272条,进入长途台电路188条。
  1994年10月,开通全区11个县的光缆电路,实现了全区长途传输数字化。是年底,全区有长话电路1324条。1995年10月,地区局开通长途程控交换机后,新增省内、区内长途电路830条,并进入全国直拨大网。长途电话可直拨国内和世界180多个国家与地区。
  1996年,吉安市程控长途交换局建成开通,装机容量为8100路端,实占容量为2970路端,同时将原使用的人工长途交换机拆除。是年,全区共有长途业务电路975路,全是二级省内电路。由于扩网升位,“C3”本地网建成后,长途至本地网电话交换机中继电路减少1989路,而本地网市内至各县中继电路却增加了 2130路。1997年全区共有长话业务电路1222路,长途交换机实占容量为4202路端。1998 年,全区共有长话业务电路1906路。长途交换机实占容量为5552路端。1999年全区有长话业务电路 2928路。长话交换机实占容量为7328路端,2000年,全区有长话业务电路8546路,其中光缆8012路, 微波数字电路534路,二级省内电路3981路,二级省际电话1294路。长途传输出租电路1050路。长途交换机容量为19200路端,实占容量为10800路端。表6-3-5 1958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长话电路一览单位:路年份电路年份电路年份电路 1958 63 1974 138 1988 272 1959 85 1975 156 1989 255 1960 81 1976 160 1990 283 1961 78 1977 168 1991 373 1962 78 1978 140 1992 649 1963 79 1980 123 1993 982 1964 85 1981 132 1994 13241965 88 1982 139 1995 25711966 94 1983 147 1996 975 1967 87 1984 154 1997 12221968 87 1985 165 1998 19061969 86 1986 276 1999 29281970 88 1987 294 2000 8546注:1971年、1972年、1973年、1979年的数据缺。
  市话网络吉安城内电话始于1912年,归地方政府独自享用。1938年4月,吉安电报局在吉安永叔路、文山路、中山路等主要街道架设市话线路,开始出现民用电话。次年,架设了 30对市话电缆。1942年,吉安有市话架空线路长25.9千米。1949年,有市话线路8. 5杆千米,通信网络为单局制市话通信网,全部用户集中在一个交换中心进行接续通话。
  1952年,吉安区邮电局对整个市话通信网络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市话线路由单线改为双线。到年底,市话杆路10.5杆千米,线路110.5对千米。:1953年,各县(市)邮电局对新划分的市话线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或重新架设。1958年底,专区局有出局电缆500对,架设线路1206千米,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市话通信网。1959年,专区局有市话杆路47杆千米,明线189对千米,电缆10皮长千米,并开始埋设地下通信电缆4皮长千米。
  1964年,区内各县(市)在用户比较集中的主要街道普遍使用架空电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话网络发展受到限制。1976年,全区市话杆路长268千米,架空明线长776对千米。
  19力年,全区各县的市话基本上实现了线路电缆化、电杆水泥化。1978年以后,市话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快,通信能力明显增强。1988年,全地区有市话杆路长311千米,用户线对数为12930对。
  1991年,随着吉安市、县程控电话的开通,全区的市话线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市话杆路长度为 289.2千米,电缆长度275.6皮长千米。:1993年,开通了吉安市区至河东开发区的光缆通信,总长5千米,以复用方式可通480条电路。这是区内第一条光缆工程。1995年,全地区市话电缆长度439皮长千米,光缆长度10.7皮长千米,出局用户线对数91520对。
  1996年,全国电话网组网方式由原来的五级结构改为三级结构,地(市)及以下组建为本地电话网, 简称C3网。全区共有114个端局纳入了 C3网进行管理。是年完成了宁冈至井冈山的光缆和吉安市至井冈山数字微波扩容工程。1997年全区进行了网络优化结构。吉安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4月份开通了河东分局电话8400门,12月份开通了吉福路分局程控电话20000门,形成了一江两岸、三点一环的电话网络格局。各县按照模块式组建电话网络,实施了“九七”工程(即建成运用计算机对市话业务,包括营业、配号配线、客户订单、计费处理、机线资源、查号、故障及号簿等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网络的工程),杆线进村工程,新架农村电话光缆362千米。1998年通信建设重点是抓好建设本地网的完善和续建工程,新增交换机容量4.7万门,新架设光缆744千米,建成了吉安市市内SDH环,完成了西南SDH 环建设工程,形成了南北洪吉、京九线与东西萍吉、吉抚线纵横交叉,四通八达的主体网络。是年,全区 100%的乡镇通电话,67%的行政村通电话。1999年,全区接入网全面建成,标志着吉安地区建成一个容量大、技术先进,覆盖全区的现代化电信网。到2000年末,本地电话网已有中继电路36129路(以下均含地方国营部分),中继光缆线路2342.93千米,接入网光缆线路1737. 86千米,局用交换机容量37. 87 万门,接入局内交换机的话机为32.09万部,出局用户线为45. 80万对。
  表6-34 1964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市话网络一览单位:杆千米、皮长千米年份杆路电缆年份杆路电缆年份杆路电缆 1964 148.3471 46.8721 1974 271.4 57 1985 281 154.5041965 161.95 1975 271 61.9 1988 311 228.1 1966 171.45 33.01 1976 268 71.1 1990 294 249.9 1967 172.02 33.59 1977 386.17 78.962 1991 289 275.6 1968 185.8 32.455 1979 311.274 82.7 1992 292 297.6 1969 192.7 35.085 1980 263.9 87.46 1994 448 1970 203.1 39.455 1981 291 103.7 1995 439 1973 273.84 52.2412 1982 283.1 110.723 2000 2342.93注:1983年、1984年、1986年、1987年、1989年、1993年的数据缺。
  农话网络 1931年,泰和县政府设立通讯队,电话可通境内19个乡。1932年,境内有至固江、永阳2条农话线路,总长度55. 5条千米。1946年,吉安县政府架设了吉安至青原山、陂头,新土于至东固,永阳至天河,固江至澧田,吉安至油田5条农话线路,全长260千米。1934〜1948年,先后有泰和、新淦、峡江、永新、吉水、永丰、安福、宁冈、万安和吉安等10县共116个乡镇通话。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区有通话乡镇138个, 共计里程1932.6千米。但多数线路遭国民党军破坏而停止使用。
  1950年,吉安县人民政府陆续架设了吉安至敖城、兴桥、横江、官田、桐坪、塘东等13个区和东固等 14条农话线路,总长度234. 5千米。经过3年整顿,到1952年,全区农话杆路长度为2311千米,线条长度2513条千米,交换点38处,用户453户。1954年,增开吉安至浒坑、安福至浒坑直达电路,并对线路进行了修整。1958年,全区农话杆路长度8954千米,线条长度12599条千米,交换点178处,农话用户 2380 户。
  1962年开始,全区农话线路进行了全面整治改建,县至公社一级由原来的单线中继改用双线回路。 1964年,全区有农话交换点324处,其中国营148处,社营176处;农话杆路长度为1483471千米。1967 年7月4日,遂川、万安县邮电局架通万安桂江至遂川碧洲全程97千米的线路。此线路为战备联防专用线,不开放营业,非本规定线路使用范围电话,不予收复。此线路一直开放到1967年底。
  1974年,新干和吉水开始使用水泥杆路。1984年,全区完成了中继水泥杆路大修工程11条杆路,共 119.7杆千米,400条对千米。1986年,全区已通话的乡有276个,行政村1060个;农话中继线总数467 条,县至乡直达中继电路301条;农话交换点265处。1990年,全区县到乡的中继杆路达80%水泥杆,并全部实现双线化。1993年,全区农话更新中继线2159杆千米,达到87%的水泥杆。1994年,全区完成了井冈山、新干、安福、峡江、宁冈、永丰、吉水、泰和8个县(市)的本地网建设。1995年,全区新建农话程控端局23个,拆点并网94个,架设农话中继光缆784千米。全区除安福钱山、大布和峡江戈坪三个山区乡以外,总共250个乡镇农村电话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从而建成全区农村自动电话本地网。1996年后, 全国电话网由原来的五级结构改为三级结构,农村电话网络属本地电话网络。农话网络情况,1996年后,同市话网络情况。
  表6-3-7 1966 ~ 1995年部分年份全区农话交换点一览单位:处年份交换点年份交换点年份交换点1966 322 1977 290 1988 2621967 321 1978 288 1989 2631968 275 1979 281 1990 2761969 265 1981 274 1991 2581970 267 1982 272 1992 2531973 291 1983 248 1993 2361974 287 1985 267 1994 1291975 289 1986 265 1995 1001976 291 1987 265 注:1971年J972年、1980年、1984年的数据缺。
  电报网络清光绪十五年(1889),江西至广东报话线路建成,全长1550千米,吉安于同年3月开局。1919〜 1936年,吉安分别至南昌、赣州、泰和、遂川、安福、莲花、永新、宁冈、永丰、新准、吉水、峡江、万安均先后开通了电报电路。1938年4月,开通吉安至上犹无线电路。次年,南昌电信局迁入吉安,使吉安处于通信枢纽地位,电报电路随之增加,吉安有线电报电路可通达省内各县(市)。同年,开通吉安一修水、吉安一重庆无线电路。1942年,开通吉安分别至寻乌、樟树、万载、长沙电报电路。1947年,开通吉安至南昌、上饶无线电路。次年吉安电信局有电报电路14条,无线电路2条,20瓦发报机1台。
  新中国建立后,吉安电信局对部分报路进行了整修。1952年,吉安有至区内各县报路11条。:1956 年,吉安至广州、赣州的电报由广州局接转,吉安至其他各地的电报由南昌接转。1957年,增开吉安至永新、泰和幻报电路各1条。1959年,开通吉安一赣州电传电路。吉安至区内各县的无线电路全部沟通, 担任气象、防汛或特殊情况下的通报。1965年全区有电报电路共61条,其中,有线电报电路35条,无线电报电路26条。在61条电报电路中,电传自动电路2条,人工电路59条。
  1967年,根据战备需要,吉安至南昌和吉安至区内各县的无线电台全部封闭。1969年7月,吉安至南昌电台启封。1972年,吉安至各县的电台全部启封。1974年,吉安至区内各县的电传电路全部开通。 同年全区共有电报电路58条,其中,有线电报电路33条,无线电报电路25条。
  1979年5月,吉安至南昌、吉安至赣州和吉安至区内各县均开通了真迹传真电报电路共15条,由于设备原因,于当年10月全部停开。
  1986年,吉安至南昌进网半自动电路开通,吉安至区内各县全部实现电报载波化,全区电报电路60 条,其中有线电报电路35条,无线电报电路25条。1988年,吉安至南昌、吉安至赣州,吉安至区内各县传真电报电路均开通。1990年开始,全区各县陆续开通至南昌自动转报电路而进入全省256自动转报网。1991年,地区局组建了吉安市至各县(市)的公众真迹传真网。1992年,全区有业务报路54条,其中有线电路39条,无线电路15条。1995年,全区有公众电报业务电路46条,出租电报电路11条。
  1996年,全区地、县(市)局都进入了自动电报网。因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的使用,电报业务量逐年减少,公众电报业务电路亦随之减少。到2000年,全区公众电报业务电路26条,用户电报业务电路 1条。表6-3-8 1958 - 2000年部分年份全区电报电路一览单位:路(条)年份电路年份电路年份电路年份电路1958 28 1967 57 1978 55 1991 511960 43 1968 55 1979 55 1992 541961 29 1969 55 1985 63 1993 761962 27 1970 39 1986 60 1994 701963 27 1974 58 1987 61 1995 461964 53 1975 56 1988 37 2000 261965 61 1976 56 1989 50 1966 43 1977 55 1990 50 注:1959 年 J971 -1973 年,1980 -1984 年,1996 -1999 年的数据缺。
  移动网络无线寻呼1991年9月,地区局开通语音式无线寻呼系统,覆盖面为吉安市和吉安县。1992年,地区局开通数字式无线寻呼系统,建立了全区第一个无线寻呼基站。1993年,全区各县(市)均开通了无线寻呼系统,建立了吉水、新干、永丰、峡江、泰和、遂川、井冈山、永新、安福无线寻呼基站;万安、宁冈与井冈山共用黄洋界基站,吉安市与吉安县共用基站。
  1994年11月,开通吉安至南昌127自动无线寻呼电路1条,使吉安市的无线寻呼进入省无线寻呼网。:1995年11月,开通吉安至区内各县(市)无线寻呼电路各2条。井冈山局的无线寻呼电路开在吉安至黄洋界的Pcm设备上,直接进入无线寻呼发射机。是年12月30日,开通吉安至各县(市)局(除吉安县局外)无线寻呼同播网电路各1个系统30路。
  1999年1月,中铁寻呼吉安分公司开业;8月,吉安市卫星主站建成开通,公司开始利用卫星电路传送寻呼信息。10月,128,129信息点播台开通,寻呼功能已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2000年3月,吉安市开通198,199全国高速寻呼业务;4月,海华、江西新技术公司吉安分公司开业。至此,多层面的寻呼网络在吉安形成。
  移动电话1992年8月,开通吉安至南昌移动电话1个系统30路。1994年3月,经省局批准,将赣州、吉安、宜春、萍乡划定进入新余模拟移动电话交换机,开通吉安至新余移动电话3个系统90路。11 月增开新干、吉水、泰和、遂川至新余移动电话各1个系统30路。
  1995年6月,经省局批准,将井冈山移动电话划入宜春模拟交换网,同时开通井冈山至宜春移动电话1个系统30路。8月,将吉安地区局(包括各县、市局)所有移动电话划入赣州模拟交换网,开通吉安至赣州移动电话4个系统共120路,开通各县(市)局至赣州移动电话各2个系统60路(除吉安县)₀ 12 月,将井冈山移动电话从宜春划入赣州模拟交换网,开通井冈山至赣州移动电话2个系统60路。
  1996年建成吉安数字移动基站和模拟移动交换局,模拟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10000户,基站11 个。1997年新建GSM移动交换机1台,容量为10000户,基站24个,移动电话电路750路。1998年,全区模拟移动电话交换容量达13000户,基站14个,数字移动电话交换容量为30000户,基站45个,移动电话电路1020路。1999年移动通信从电信局剥离出去。同年,中国联通也开通了移动电话。吉安移动通信公司和吉安联通使用的电话电路分别为1560路,468路。2000年6月,全区移动基站网络覆盖全区主要乡镇以上城市和交通干线,覆盖率达70%以上,网络容量达15万户。
  数据网络吉安数据通信网络始建于1993年7月。当时的网络仅限于吉安市,其他各县(市)数据通信业务通过电话网和长途专线电路进入吉安市的分组交换网,通过吉安市与其他用户通信。安装的2台分组装拆设备(PAD)共有84个端口,开放2条9. 6千节/秒中继电路与南昌节点机相连,通过南昌节点与全国骨干网相连。1994年8月,安福县开通公用分组交换系统。
  1995年12月,原分组交换网络扩容,在全区各县(市)建设数据网络,各县(市)至吉安AM之间设有2条9.6千节/秒中继电路,采用Pcm设备传输,吉安AM于南昌Pm间开放2条64千节/秒的中继电路,分别采用DDN和Pcm传输,此期间分组扩容工程吉安市164个端口,12个县(市)共336个端口,全区共计500个端口。同期建设的数据网工程(DDN)在吉安市安装的2套CT4000个节点机与南昌、赣州、抚州、新余节点机通过2mb中继相连,DDN网主要提出中高速数据电路,吉安的DDN网共有122个端口。全区有分组交换电路26路,分组交换节点机端口 164个,分组交换PAD端口 84个,数字数据网节点机端口总容量122个。
  1997年,新建成DDN网3600节点交换机2台,分组交换机1台,同年将网络延伸到县局,从而开通了全区的分组交换机和DDN数据业务。DDN网用话路360路,分组交换用话路24路。到2000年末, 分组交换中继电路24路,节点机端口 688个;数字数据网中继电路840路,节点机端口 589个,因特网中继电路1092路,IP网端口 1050个。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